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山东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山东。

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才开始作为政区名称。

明朝时期置山东行中书省,清朝时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省简称鲁。

扩展资料

齐鲁大地由来:

“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

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也就是泰山南方,齐居泰山之阴,也就是泰山北边。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

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



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历史上山东又被称为齐鲁、海右。山东在战国时期特指崤山以东的黄河流域,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山东是在南宋时期被划分出来的行政区域,正式确定山东这一行政区是在金朝。随着历史的迁移,山东的范围逐渐变小。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南宋在战败后向各国割地赔款,崤山也随之划分出去。此时的山东是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在以后的各朝各代沿袭这一划分法,将山东定义为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作为临海省份,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在古代或当今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中。

扩展资料:

夏朝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

除了齐、鲁两大国之外,还有与周王朝同姓(姬)的曹、滕、郜等国。同时,夏商时期山东境内的古国大多数继续存在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史籍记载的山东古国有55国之多,主要有齐、鲁、莱、莒、滕等国。

战国时期,山东地区主要有齐国和鲁国,并有楚、越、魏、赵、宋等国各一部,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占据了今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秦统一后,分天下为36郡,其中在山东地区设置了临淄郡、齐郡、东郡、薛郡、琅邪郡、胶东郡、济北郡。

秦朝末汉初,项羽分封诸将为王,将齐地划分为齐、胶东、济北三国。

西汉初年,山东大部分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封地,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划分为十三州,其中在山东地区设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兖州,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以东的地区;到唐宋时期指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而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有齐国和鲁国,所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或“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山东因为是孔子与孟子的出生地,又被称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19世纪时,“山东”的英文名称为“Shan-tung”。英文名为“shandong”。

扩展资料:

山东省位于北纬34°25′~38°23′和东经114°36′~122°43′之间,东西最宽750公里,南北最长410公里,陆地面积15.7万平方公里。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渤海湾。

山东境内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貌。山东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胶东丘陵;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答:山东在太行山以东,故称山东。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设山东东路统军司,山东才开始作为政区名称。明朝时期置山东行中书省,清朝时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
  • 山东简称为什么?
    答:山东简称"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有两个主要诸侯国,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鲁国.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封齐地于姜尚,后来发展成为齐国.周成王封周公旦于鲁地,发展为鲁国.在春秋时期,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且齐桓公是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齐桓公时期有管仲,鲍叔牙等人辅佐成就...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答:山东,位于太行山以东,所以叫做山东;同样,山西因为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在先秦时期,山东大地上曾经诞生了两个大国——齐国和鲁国,所以山东又称齐鲁大地,现在山东的简称就叫“鲁”。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地带,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个省份接壤。从整个...
  • 山东为何叫山东,古代的山东和现在的山东有哪些不同?
    答:山东之所以叫山东,从古时候便有了一些说法,而古时候的山东又和现在的山东有所不同。古代的山东和现在山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地域所在不同。最初在秦朝时期,山东是指崤山以东,是现在的河南中部,当然那是站在秦朝人的视角看的。后来,从东汉时期开始,山东又指的是太行山以东,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山东...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答:清朝的时候,在山东设立了山东省。 由此可见,现在的山东省叫山东,是从金开始的,而山东得名于太行山之东。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山东因为处在太行山以东,所以称作山东。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最东部的威海和韩国隔海相望,山东的陆地总面积是15.7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有17万平方公里,人口9417万,下辖17个地级...
  • 山东为啥叫山东,山西为啥叫山西,难道他们之间有山相隔吗?
    答: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太行山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两者之间是隔着河北省。太行山介绍 太行山(北纬34°34'—40°43'...
  • 为什么叫山东?
    答: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历史上山东境内有鲁国,而且这个国家存在了近800年,影响力很大,山东得名于“鲁”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我们也知道山东号称“齐鲁大地”,提起齐鲁人们会想到山东,提起山东人们会想到齐鲁。鲁乃鲁国,齐乃齐国,就国家概念而言,山东也就是齐鲁,是齐、鲁两国的合称。齐鲁文化...
  • 山东为啥叫山东,山西为啥叫山西,难道他们之间有山相隔吗?
    答:山东位于太行山的东边,因此得名山东,简称“鲁”,省会在济南。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为黄淮海平原,连接中原,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毗邻,南及东南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相望;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为山东...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何不同?
    答:3. “山东”这一称谓,最初是站在秦朝的视角,以其为中心来定义的,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地区。在春秋时期,控制崤山就能在争霸中占据优势。4. 到了战国时期,崤山是秦国与韩国的分界线,秦国将崤山以东的六国称为“山东六国”。5. 大约从东汉时期起,“山东”的概念转变为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6. 在...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
    答:那现在的山东为什么叫山东?山东又有哪些称呼呢?在夏禹九州的时候,山东是青州。商朝的时候,山东有很多没有华夏化的东夷人。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子牙于齐(定都于临淄),封周公于鲁(定都于曲阜),封曹叔振铎于曹(定都于山东荷泽定陶)。因为齐国与鲁国都在山东的原因,所以山东文化一般也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