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发展史和发展概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


重要进展1960年,Cocking用酶法制备高等植物原生质体首次获得成功;1970年,Power首次用硝酸钠进行为诱导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1971年,Nagata和Takebe首次从离体烟草原生质体培养中获得再生完整植株;1972年,Carlson首次获得粉蓝烟草和郎氏烟草的细胞杂种,这也是第一个植物细胞杂种;1974年,Kao将聚乙二醇诱导融合法应用于植物细胞融合并建立了相应的融合技术;1978年,Melchers获得了第一个属间细胞杂种(番茄+马铃薯);1981年,Zimmerman发明了电融合仪,并首次提出了电融合概念;1987年,Schweiger建立了单对原生质体电融合技术程序!1991年,R.Wiegand和R.W.Steubing等利用光镊将大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对接,形成预杂种,再利用UV激光微束照射,使膜消失并完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

定义:体细胞杂交(Somatic cell hybridization)是指将不同来源的体细胞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成新品种的技术。
历史:1972年,美国科学家卡尔森(Sarlson)开发出第一个体细胞杂种植物(烟草)。1978年,德国科学家米歇尔斯(Melchers)首次将番茄与马铃薯细胞杂交成功。
意义: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一些远缘杂交的困难,更加广泛地组合起不同物种的优良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理想的新品种。
大致步骤
(1)一般先将两种不同植物的体细胞经过纤维素酶、果胶酶消化,除去其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
(2)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3)继而再以适当的技术进行杂种细胞的分检和培养。
(4)促使杂种细胞分裂形成细胞团、愈伤组织、直至形成杂种植株,实现基因在远缘物种间的转移。

关键技术:
原生质体制备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

杂交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
原理:增加细胞间的粘附、改变膜的通透性---随机结合、融合

物理法:在直流电脉冲的诱导下,极化产生偶极子,彼此靠近,定向排列成串球状。
电融合仪器和配件
在直流电脉冲的诱导下,原生质体膜两侧产生电势,正负电荷相吸,细胞膜变薄,触发膜的穿孔(质膜瞬间破裂)。
膜之间形成通道,细胞质等得以交换、融合。

化学法:包括PEG诱导、高Ca2+和pH诱导PEG结合诱导等。
聚乙二醇(polycthylcnc glycol,PEG)是一种多聚化合物,分子式为H(OHCH2-CH2)nOH)。
PEG诱导:PEG与溶液中自由水结合,高度脱水后引起原生质体凝聚、扭曲变形、细胞膜连接处发生融合,形成很小的细胞桥,之后扩大,最终彻底融合。



  • 组培植物发展简史
    答:进入1960年代,贝格曼的平板法促进了单细胞无性系的产生,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也在同时期发展起来。田中等在1971年首次从烟草原生质体培育出植株,而卡尔森则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开创了体细胞杂交领域。中国学者在此时期成功培育出多种经济植物的花粉植株,并用于育种创新。这一时期,传统培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花卉...
  • 体细胞杂交的简介
    答:融合后的细胞是否为杂种,多用染色体形态比较法和同工酶分析法来鉴定,也有用花器官的形态颜色来检测的。一般来说,植物有性杂交只能在同种或在系统分类上相近种的亲本间进行,核性状按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而核外基因则大多数为母性遗传。体细胞杂交能克服有性杂交的配子不亲合性,获得一些含有另一亲本...
  • 遗传学说有着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答:孟德尔由此推论,在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或孟德尔第二定律。1865年2月和3月,孟德尔两次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上报告了他的实验研究结果,反映实验结果的论文《植物杂交的实验》发表在1866年《布隆自然科学协会会刊》第4卷上。但是他的...
  • 举例说明体细胞杂交技术。
    答:体细胞杂交又称体细胞融合,指将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体细胞的过程。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兼有两个细胞的染色体。不同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可在人工诱导条件下融合,所产生的杂种细胞,即异核体经过培养可再生新壁,分裂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分化产生杂种植株。原生质体融合能使有性杂交不亲合的...
  • 植物是怎样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的?
    答:用于抗病育种原生质体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通过脂质体介导法PEG(聚乙二醇)融合法等,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创造杂种的方法称为体细胞杂交(somatichybridization)由于不经过有性过程,避过了有性杂交不亲和的生殖障碍,适于转移远缘种属的抗病基因例如,可以利用体细胞杂交的...
  • 体细胞遗传学的简史
    答:植物的体细胞遗传学研究工作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4年英国学者P·R·怀特以番茄根为材料建成了第一个能活跃生长的细胞无性繁殖系。以后的发展主要是关于培养物的组织分化和细胞融合两个方面。1956年R·A·米勒发现了激动素,并且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激动素和生长素的培养基上使离体培养的...
  • 遗传学的发展史
    答:家禽、家畜的 *** 等技术。改良品种的活动从那时以后从未中断。许多人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力图阐明亲代和杂交子代的性状之间的遗传规律都未获成功。直到1866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根据他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了现在称为孟德尔定律的遗传规律,才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 求单倍体育种的发展历程
    答:远缘杂交中有时会出现此种现象。离体诱导 植物细胞具有潜在的再生性和全能性,能发育为完整植株,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特定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可诱导产生单倍体。方法是将一定发育阶段的花药、子房或幼胚,通过无菌操作接种在培养基上,使单倍体细胞分裂形成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然后由胚状体发育成小苗或诱导...
  • 细胞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的细胞工程的发展历史
    答:Milstein和Geoger Kohler(1975年)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了既能在体外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有力的促进了免疫 学的发展。细胞工程技术发展迅速,试管植物、试管动物、转基因生物反应器等相继问 世。以色列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人类心脏组织,可以正常跳动,...
  • 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是什么?急需!!!
    答:例如,通过融合已获得了具油菜叶绿体和萝卜细胞质不育特性的春油菜,这在有性杂交中难以做到,因为叶绿体和胞质不育特性均为母性遗传。不难看出,体细胞杂交在作物育种和种质创新上有其独到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新的融合技术(如电融合技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体细胞杂交对作物改良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