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怎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急性白血病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1)血象。持续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占50% 以上,绝对值≥ 5×109/L(持续4 周以上)。大多数患者白血病细胞形态与成熟小淋巴细胞相同,胞质少,胞核染色质呈凝块状;少数患者淋巴细胞形态异常,胞体较大,不成熟,胞核有深切迹(Reider细胞);偶可见原始淋巴细胞。多数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破损细胞(涂抹细胞或“篮细胞”),该种细胞增多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象特征。可见少数幼稚淋巴细胞,常小于2%,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与疾病进展、p53 基因异常和12 号染色体三体相关。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随病情发展,血小板减少,贫血逐渐明显。
(2)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 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细胞均减少,伴有溶血时,幼红细胞可代偿性增生。骨髓活检白血病细胞对骨髓的浸润可呈弥漫型、结节型、间质型和结节/ 间质混合型,后三种情况下骨髓内常残存部分正常造血。
(3)免疫学检查。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源于B 细胞者,其轻链只有κ 或λ 链中的一种,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mIg 弱阳性(IgM 或IgM 和IgD),CD5、CD19、CD23、CD43、CD79α 阳性,CD11c、CD20、CD22 弱阳性,FMC7、CD79β 阴性或弱阳性,CD10、cyclinD1 阴性。患者中60% 有低γ 球蛋白血症,20% 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8% 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染色体。常规显带1/3 ~ 1/2 的患者有克隆性核型异常。由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有丝分裂相较少,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低,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能明显提高异常检出率,80% 的患者有染色体异常。预后较好的染色体核型为单纯13q - 50% 和正常核型;预后较差的染色体核型包括12 号染色体三体(20%)、11q-(20%)和17p -(10%);已检出的染色体异常还有6q -(5%)和14q +(10%)。
(5)基因突变。50% ~ 60% 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体细胞突变,IgVH 突变发生于经历了抗原选择的记忆B 细胞(后生发中心),此类病例生存期长;无IgVH 突变者预后较差,此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源于未经抗原选择的原始B 细胞(前生发中心)。IgVH 基因突变与CD38、ZAP70表达呈负相关。约10% 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p53 缺失。

(1)血象。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增多,超过10×109/L 以上者称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也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低者可<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涂片分类检查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和幼稚细胞,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患者血片上红细胞大小不等,可找到幼红细胞。约50% 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2)骨髓象。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30% 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将骨髓原始细胞≥ 20% 定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M3 以多颗粒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患者的原始细胞也可能<30%,正常的巨核细胞和幼红细胞减少。在原始和幼稚红细胞≥ 50% 时,若非红系有核细胞(NEC)中原始细胞≥ 30%,即可诊断为EL,不管这些原始细胞在ANC 中是否大于30%。少数骨髓增生低下但原始细胞仍占30% 以上者称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Auer 小体仅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独立诊断意义。

(3)细胞化学。主要用于协助形态鉴别各类白血病。

(4)免疫学检查。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相关抗原,确定其系列来源。造血干/ 祖细胞表达CD34 抗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CD13 和CD33 阳性外,还表达CD9 和CD68,而HLA-DR 阴性。

(5)染色体和基因改变。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例如90% 的M3 有t(15;17)(q22;q21),该易位使15 号染色体上的PML(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17 号染色体上RARα(维A 酸受体基因)形成PML-RARα 融合基因。这是M3 发病及用全反式维A 酸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

(6)血液生化改变。血清尿酸浓度增高,特别在化疗期间。尿酸排泄量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出现凝血象异常。M5 和M4 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不增高。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增加,蛋白质增多,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



  • 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答:【答案】:①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或正常、减少;出现原始、幼稚细胞(急性白血病原、幼细胞多达10%~90%;慢性白血病依具体疾病类型而不同);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不同程度减少(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慢性期血小板可升高)。②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急性白血病:原...
  •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怎样的?
    答:(4)免疫学检查。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相关抗原,确定其系列来源。造血干/ 祖细胞表达CD34 抗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CD13 和CD33 阳性外,还表达CD9 和CD68,而HLA-DR 阴性。(5)染色体和基因改变。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例如90% 的M3 有t(15;17)(q22;q21),该易位使...
  • 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答:所谓白血病,并不指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增多,它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喝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白细胞总数多少不一,一般在20.0~50.0×10(9)/L(正常值为4-10(9))。少数高于100×10(9)或低于...
  • 怎样知道自己有没有得白血病?
    答:2、骨髓常规检查:如果怀疑有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检查,对骨髓中的各类细胞进行记数和分类。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幼稚细胞不会超过5%,而白血病时,幼稚细胞增多,可超过30%。尤其儿童急性白血病时,骨髓幼稚细胞可高达80-100%。骨髓检查是诊断白血病最有力的证据。如果发现骨髓幼稚细胞明显增多,再结合...
  • (白血病)DIC的实验室检查,参考值分别是多少?
    答:DIC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较多。包括常规凝血功能(PT、APTT、FIB、TT)、DD二聚体、3P试验等。麻烦的是,目前这些项目的标准化做的都不好,也就是说根据使用的检测仪器和试剂,其参考值是不同的。不过医院出具的报告单上应该会标有每个项目的参考值范围,留意查看便是。一般来说,DIC时,PT、APTT、TT延长...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简介
    答:白血病细胞浸润的征象较轻,淋巴结、肝、脾一般不肿大。 13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并发症 1.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反复感染。 2.贫血严重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3.出血多见于皮肤、黏膜出血。 14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大多数呈全血细胞减少,且十分明显,但很少出现白血病细胞,故表现为非白血病性白血病。
  • 怎么诊断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对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周围血象:典型病例显示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易见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常减少,少数正常或轻度增加。②白细胞,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 浆细胞白血病简介
    答:14 实验室检查 14.1 外周血 14.2 骨髓象 14.3 免疫表型 14.4 血液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14.5 尿本周蛋白 15 辅助检查 15.1 影像学检查 15.2 B超检查 16 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17 鉴别诊断 17.1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鉴别点 17.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17.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8 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