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实力最为弱小的蜀汉一定要北伐强大的曹魏,以卵击石的道理国君不懂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0
以卵击石?明知魏国实力远强于蜀国,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因为出兵北伐是蜀汉在弱势状态下的“以攻为守”。蜀相卧龙诸葛亮,可谓是中国千百年来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之一。经过后世《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加工和美化,如今的诸葛亮,已经俨然成了智慧的化身,谋臣的代名词。
因此,诸葛亮被誉为华夏“智圣”。当年他受到汉昭烈帝刘备的三顾茅庐邀请,毅然决然的出山相助。后来刘备“中道崩殂”,诸葛亮则一力把蜀汉担在肩上,在数年内五度出兵北伐,两出祁山。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价此时的诸葛亮,“亮之素质,欲龙骧虎视,囊括四海”。可惜的是,尽管诸葛亮连年动兵,但是仍然没有完成自己“克复中原”的抱负。蜀汉实力羸弱,在诸葛亮逝世数十年之后,也走向了灭亡。
两国的实力差距如此的悬殊,诸葛亮到底为什么要坚持北伐?这也是自古以来,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兵北伐的原因倒是非常的清晰明了:演义里的卧龙智多近妖,如果不是他强行“逆天行事”,北伐也未必不会成功。

历史上的诸葛亮,无疑是少了演义上那些“算无遗策,学究天人”的光环。作为芸芸众生一员的诸葛亮,到底是为了什么坚持北伐呢?小编个人觉得,北伐也是一种“无奈”的举动。
蜀汉和曹魏的实力过于悬殊,这点精于治国的诸葛亮必然也心知肚明。但是假如不出兵北伐的话,曹魏和蜀汉同时休养生息,不过几年之后,魏国就有了“横扫蜀国”的资本。因为蜀汉不过一州之地,而曹魏却坐拥整个中原。

所以,诸葛亮只能“以攻为守”:用进攻的方式延缓着蜀汉的国运,当然,他肯定也是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争得一线统一的生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诸葛亮的伟大之处了。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在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他有三大功绩:一是为刘备谋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二是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三是出兵北伐中原,为实现刘备恢复汉室的目标,矢志不渝。
总体来看,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建立最晚,地域最小,人口兵力也是最少,经济也是最弱的。刘备“白帝城托孤”,刘禅即位不久,蜀国更是内患不断,南方少数民族时而归顺时而反叛。
这时,魏国、吴国两国都没有主动对蜀国用兵。按理,诸葛亮应该建议刘禅趁机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壮大自己。然而,诸葛亮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北伐,挑起对魏国的战争?

有人说,这是因为诸葛亮当年对刘备的承诺,要帮助刘备恢复汉室。刘备死后,诸葛亮时不我待,于是誓死北伐。这只是一个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诸葛亮坚持北伐的根本原因只有四个字,“以战立国”。
刘备的这个政权实际上是一个外来政权,益州原来的主公是刘璋。刘备的老家底是益州集团,张松、法正、李严等又属于属地的东州集团,而益州本地还有一股势力,益州集团。

同时,益州本身又处于和少数民族接壤的地区,周边关系非常复杂。刘备在世时,尚且能通过“刘皇叔”的身份以及个人威望,平衡各方的关系。即使是刘备在世时,还需要通过战争状态,来有效掩盖内部的矛盾,难道卧龙诸葛亮不知道?
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诸葛亮,“是一把搞经济内政的好手,军事才能则很一般。”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立即诸葛亮为何要“穷兵黩武”式地进行北伐。举个例子,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准备得很充分,可他避走陈仓,反而北上街亭。

分析两处的位置,陈仓距离长安比较近,而街亭较远。诸葛亮舍近求远只有一个目的,不是像韩信那样直下长安,夺取中原。而是诸葛亮希望以骚扰曹魏的方式,慢慢扩大蜀汉的地盘,可惜马谡失街亭,功亏一篑。
后来的几次北伐,诸葛亮始终在曹魏边界游走,始终没有靠近长安,给人感觉像率领蜀军进行野外实地拉练。从建兴六年(228年)首次北伐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七年间诸葛亮进行了五次北伐,这岂是一个小小蜀汉所能承受的?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也是迫不得已,他只能通过“以战立国”的方式来转移蜀汉内部的矛盾,从此延长蜀汉的国祚。

因为刘备一生的愿望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在刘备死了之后,还是继续北伐大业。一路上输输赢赢,最终也没能达成所愿。

刘备在死的时候掏心掏肺地跟诸葛亮说,如果阿斗可以扶持的话,那就继续扶持他。如果不能够扶持的话,那就自己取而代之。这番话对于诸葛亮来说,冲击力很大的。他看到了刘备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就不能辜负。

在刘备死后,“光复汉室”就成为了诸葛亮毕生的目标,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个信念,就像是一个精神支柱一样。

再者,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有先见之明的人。他清楚地认识到,在三国鼎立之后,想要撼动这个局面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聪明能够出谋划策的人,都已经早早就站队了。

这个时候如果想要从其他两国挖人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刘备过世之后,那些原来跟随刘备打天下的人,也都相继去世了。如果蜀汉不主动出击,等到另外两国逐渐壮大起来,但时候蜀汉一样也是要被灭国的。

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就是等着被灭国。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所以诸葛亮坚持要北伐,在曹魏的边界线上一直扰乱。这个举动不仅能够阻止曹魏壮大,还能够通过战争让蜀汉上下更加团结。

所以,诸葛亮并不是不知道以卵击石的道理,只是当时他所在的景况,北伐也只是一个很无奈的举动,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东汉末年时,群雄割据,形成了蜀汉、东吴和曹魏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其中最不占优势的,实力相对来说较弱的蜀汉蜀汉却一直坚持北伐,失败了又继续,屡战屡败也没有让他们停下来。

这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诸葛亮灵敏地察觉到但是局势对蜀汉非常不友好。东吴和曹魏的人力和物力都比蜀汉强很多,蜀汉处于劣势地位。虽然当时曹魏无暇顾及蜀汉,但是若是有一天曹魏对抗蜀汉,蜀汉胜出的几率并不大。所以,诸葛亮不得不未雨绸缪,即使胜出的几率很小,也北伐,让曹魏不敢小看蜀汉,不敢对蜀汉轻易进攻,来保护蜀汉。这也是蜀汉频繁北伐比较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便是为了提升蜀汉的国力。蜀汉的人口和地域都实在是太小了。这使得蜀汉的很难成为一个强悍的国家。因为地域狭窄,即使想要把蜀汉打造成一方强国,也会受到限制。即使用心的经营,也很难超过曹魏。由此开疆拓土就十分有必要了。所以,蜀汉选择先下手为强,希望可以通过北伐,扩大疆域提升国家实力。而且主动出击也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把本就弱势的局面扭转一点。

这也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他知道主动出击,会比防守要更有优势一些,便频繁的北伐,让曹魏不得安宁。欢迎交流,感谢大家阅读这篇文章~



因为蜀汉国家比较小,发展也不好,他想通过吞并北伐来扩大国家实力。

因为蜀汉当时的地理位置太小,人口也太少了,所以只能北伐。

一统天下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时的遗愿,诸葛亮必须完成。

  • 蜀汉国力羸弱,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坚持北伐?
    答: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一种无奈选择,现在蜀汉政权还有能力翻盘,时间越长对于自己一方越不利。诸葛亮是蜀汉政权顶梁柱,他活着还能够维持政权稳定,失去诸葛亮蜀汉政权基本上就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诸葛亮必须趁着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动为蜀汉政权争取更多苟延残喘的时间,如果有机会能够杯上中原那就是最幸运的...
  • 人少国弱的蜀汉为何北伐?
    答:因为他们的祖先曾经在西安,洛阳之类的地方的古都,受人祭拜了千年。但是后面却被迫把他家的祠堂给南迁到了蜀汉之类的地方,所以虽然说是祭拜的祖先,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个操作。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北伐把这些地方收复之后,重新摆上他们祖先的灵位才对得起他们的祖先。所谓人无信不立,蜀国他们...
  • 为何实力最为弱小的蜀汉一定要北伐强大的曹魏,以卵击石的道理国君不懂...
    答:这个时候如果想要从其他两国挖人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刘备过世之后,那些原来跟随刘备打天下的人,也都相继去世了。如果蜀汉不主动出击,等到另外两国逐渐壮大起来,但时候蜀汉一样也是要被灭国的。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么就是等着被灭国。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所以诸葛亮坚持要北...
  • 三国里国力最弱的蜀汉,为何要坚持连续北伐曹魏?
    答:三国里国力最弱的蜀汉,为何要坚持连续北伐曹魏?因为要一统天下。瘟疫和动乱,"百遗娄在野 "是常态,曹丕称帝后,一个州的人口几乎和东汉中期的一个县一样多。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地方性的瘟疫。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魏国帝国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攻击能力。因此,当司马懿需要率领4万军队远征辽宁省东部的公孙...
  • 蜀汉实力那么弱又处于劣势,为何还要北伐?
    答:尽管蜀汉政权一路走来,身上笼罩着不少的“光环”,但是谁都无可否认,它是三大政权中最羸弱的一个势力。既然蜀汉本来就处于弱势,为什么还要在后期频繁的北伐呢?首先,我们要明白北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北伐的真正目标是“克复中原”吗?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的确或多或少的看到了...
  • 明知蜀汉国力不强,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北伐
    答:最为关键的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看,蜀汉确实是差了点,但是胜负却不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唯一能衡量的标准。不然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就不会败得如此之惨,刘秀也不可能打败王莽,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不过要是大家一门心思的去发展农业种植,那么在曹魏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之后,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
  • 蜀汉最弱小为何诸葛亮还要不停的北伐?
    答:诸葛亮在当时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蜀汉实力最弱,短时间里如果不能通过战争扩张,将来必然灭亡。毕竟和魏国的实力差距很明显,正常情况下不占优势;但是如果执意要攻打曹魏,双方军事实力又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双方高下立判。诸葛亮也不以临阵指挥见长,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就可以看出。每一次蜀汉北伐,...
  • 作为实力最弱的蜀国,诸葛亮为啥还要进行北伐?
    答: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在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后,他有三大功绩:一是为刘备谋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目标;二是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三是出兵北伐中原,为实现刘备恢复汉室的目标,矢志不渝。总体来看,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建立最晚,地域最小,人口兵力也是最少,经济也是最弱的。
  • 三国时期蜀汉的实力那么弱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答:打败诸葛瞻后,蜀国明明仍然有能力战斗一段时间,但当时益州的一些大家族没有这样做,而是一个劲的说服刘禅开门投降,最终蜀汉被消灭。因此,诸葛亮和姜维心里非常清楚,只有不断北伐,排除国家内部的分歧,蜀地才有可能发展。最重要的是,从国家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看,蜀地确实有点糟糕,但胜利或失败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