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善德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108个善德故事》读后感

  生活中充满了爱,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短短的话语,传递着爱。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感动童心的108个亲情故事》的书,在这108个故事,个个都蕴藏着爱。《爱的零重量》是讲同胞间的爱,可以让人忘记负担,忽略金钱、地位……;《世上最美味的泡面》赞美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告诉我们应该从小学会体贴父母;《母爱无处不在》让我懂得了教会孩子独立、坚强、乐观地生活才是母亲爱子女的最好方式。
  有一则故事特别让我感动。这则故事叫《收集阳光》。故事主要讲在一个午后的田野里,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拿着一个玻璃瓶在来来回回地跑着。原来,他有一个奶奶,得了老年偏瘫,常年不能起床。可是医生说多晒太阳对身体有好处。于是,他就在每天太阳最毒最辣的时候,去野外采集阳光,将阳光尽可能多地收进瓶子,然后放到奶奶的床头……这个小男孩的家境并不好,他的母亲患有痴呆,父亲在外地打工。他和一个长他两岁的姐姐操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我不禁被小男孩这种对家人的深情和纯净的童心而震撼了!
  把阳光收集起来送给自己的奶奶,不!小男孩收进瓶子的,不只是明媚的阳光,而是他对奶奶深深的爱。
  由此,我想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百般呵护和照顾,每次我和妈妈上街,妈妈都让我走街道的里边,或紧紧地拉住我的手,害怕我出意外。我知道这简单的动用里包含着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每当我学习上取得进步,妈妈总是用她那温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真不错!继续努力噢!”当我犯了错误时,爸爸总会语重心长的教育我。
  在我尽情享受着父母的各种不同的爱时,我是否想过应该如何去回报?我又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呢?假期里,我尝试着为刚刚下班回来的妈妈递上一块毛巾,擦去她额头的汗珠;将电视机的音量开的最低,让午休的爸爸不被惊扰;我……我做了一些小小的力所能及的事,而爸爸妈妈却早已笑开了颜,家庭里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的阳光。
  爱,无处不在,它就像一缕阳光,洒遍了每个角落,它灿烂而光明,将永远璀璨。

  《感动童心的108个亲情故事》读后感 800字-900字

了凡先生的夫人非常贤慧,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并且依照功过格记下所做的功德,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会写字;因此用鹅毛管沾红墨水,每天在历书上做记号。

1、孔融让梨

远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个小孩叫孔融,从小十分机灵,也很有礼貌,很多大人和小孩都喜欢他。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几人相亲相爱,关系十分的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给大家买来很多梨,都放在一个盘子里,摆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再看看其他几个兄弟,随即挑了一个最小的梨,便站到了一旁,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所作所为,便他故意问孔融:“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为什么你偏偏挑一个最小的?”

孔融思考片刻,回答到:“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听后,又问道:“照你这么说,你年龄也不是最小的,应该把最小的应该留给最小的弟弟吃啊!”孔融随即回答道:“我是哥哥,比弟弟大,理应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完孔融的话,十分高兴,哈哈大笑道,心想:孔融虽然只有四岁,却知道把大的梨留给哥哥弟弟,真是一个好孩子啊!

2、铁杵磨针

李白小的时候很调情捣蛋,不喜欢读书。他的父亲把他送到私塾之后,李白觉得那些四书五经真是无聊透了,便偷偷的跑了出来,自己去玩耍。

不知不觉走到了一条小溪旁。忽然,他看见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奶奶蹲在溪边,在一块石头上磨着一根铁杵。李白非常好奇,便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 老奶奶连头也不抬,一边磨一边回答“我在磨针。”李白听好哈哈大笑,“磨针,这要磨到猴年马月啊!”

老婆婆听罢,停下了手头的动作,对李白说:“小孩子,铁棒虽粗,但是只要功夫深,滴水都能把石头打穿,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绣花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受启发。心想:“是呀,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坚持,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水滴石头,铁杵成针。读书也是一样,只要能每天坚持,不怕困难,一定能够学好!”李白转身跑回学堂。从此以后,他坚持每天刻苦读书,终于成为一大文豪。

3、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

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

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4、弃官奉亲

荥阳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

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诗曰: 弃官从母孝诚虔,归里牧羊兼种田;藉以承欢滋养母,复元欢乐事天年。

5、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



哈哈哈嗝屁话题榜上

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 古今中外善德故事
    答:1、孔融让梨 远在东汉鲁国时期,有个小孩叫孔融,从小十分机灵,也很有礼貌,很多大人和小孩都喜欢他。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几人相亲相爱,关系十分的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给大家买来很多梨,都放在一个盘子里,摆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
  • 古今中外善德故事?
    答:有一个薛洋的人考中了进士,亲戚朋友,老师同学,街坊邻居,甚至不认识的人也都来恭贺,家里面挤得满满当当,送走一波又来一波,而且礼物也都堆得放不下。这一点看过“范进中举”的师兄自然明白,范进考中举人都是那等排场,连跋扈傲慢的老岳父胡屠夫都变成了舔狗,更不要说中进士了,这又难了好几...
  • 谁能帮我找一篇“传统道德”的演讲稿?
    答:(《孟子?离娄上》)“圣有优之,使契为司徒,敬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清(《孟子?腾文公上》)孟子提出性善论,他将信与善联系起来,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孟子?尽心下》),其意是说,自身确实具有善德,就叫做信。在孟子看来,“诚”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是最高...
  • 关于孝的文章 短点
    答:“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小生灵尚有报恩的义举,更何况我们文明的人类?孟宗寒冬哭竹,陈毅为母洗脚,小黄香替父温席,田世国为母捐肾,古今中外孝子佳话连篇,赤子情深山高水长,幸运的父母收获着幸福的慰藉。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我们,当以他们为榜样,用自己的爱心和能力为父母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一片关心,一...
  • 诚信的定义是什么?
    答: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 庄子格言和故事
    答:“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中国人没有多少是非观念、真理意识,诸子百家都是教导人们混淆是非,不辨善恶,或以恶为善(如儒家以束缚人之恶德为善德,法家以暴力、诡计为善行)。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只有一种元素,...
  • 因果报应准不准
    答:"? 关于行善积德得福速报的事例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张大娘行善救人而得福速报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的真理。? 凡是善恶终有报。有的人认为,自己一生行善积德,从不做坏事,但什么好处也没得到,而有的人干坏事,不仅没有得恶报,并且活得很快活,日子过得红火,认为积德缺德都一样,有...
  • 历史上有哪些惊人的巧合?
    答:“泰坦尼克号”下沉之预言1898年,当时一位颇受欢迎的冒险小说作家出版了一本名为《徒劳无益》的中篇小说。小说情节惊心动魄,讲述的是一艘最大的客运轮船撞上了大西洋北部的一座冰山后沉入海底的故事。此船名为“泰坦号”,沉没时吞噬了近3000人的生命。14年后,“泰坦尼克号...
  • 《万和堂》盘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计制脂粉为甲
    答:连孔都曾感叹,“我不以善德为好色”,何况许多贪得无厌的“普通人”。变态怎么会上当?这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美丽计划可以追溯到对冰山美人的赞美,这让周幽王的王子们在篝火晚会上开怀大笑。她是当时赞美纣王的人;最著名的美人计是她实现越王勾践灭掉吴学霸主的野心时,位列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另外,王昭君嫁给了塞外...
  • 孝是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
    答: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小生肖有恩的义举。晋代王祥“卧冰求鲤”,明代朱冲秋“割股为羹”。孟宗寒冬哭竹,陈毅为母亲洗脚,小黄香替父温席,田世园为母亲捐肾。古今中外,孝心佳话连篇,赤子情深,山高水长。作为同龄人的我们,不禁掩盖着自己的沉思。这一代的我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