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中爱国民主人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19
梁正中,字用衡,云南省腾冲县古永硝水塘人,以其正义感和爱国热情被当地人称为“琅琊高士”。他参与过省立大理中学、北京法政大学的学习,并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梁正中返腾后,担任王属联合中学学监,并在缅甸密支那创办一所初中。回国后,他在家后建起一所小学。
1930年,梁正中参与滇缅北段边界调查,荣获外交部“调查界务,懋著辛劳”奖状。1935年,他担任县参议会副议长。1937年,他带领古永民工修筑滇缅公路。当日军入侵腾冲时,梁正中不仅提供支援,还亲临前线指导游击队作战,击毙日军数十人。抗战期间,他被任命为县参议会议员。
1943年,梁正中因接应英军少将盖尔克残部撤退至中缅边境,并冒险护送其越过日军封锁线,帮助反法西斯盟友,因而获得英国皇家勋章。1950年4月7日,他在家中病逝。
梁正中是一位坚定的反帝爱国人士。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走在抗议队伍的前列,后遭到当局通缉。1920年,他返回家乡时,面对越南法帝国的阻拦,他据理力争,将剑投入江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侵略者的蔑视。他积极参与反对英、日侵略滇西边地的斗争,并取得显著成果。
面对英帝国的侵略,梁正中不畏艰险,勇敢地调查边境事务,揭露英帝国的不法行为,并因此获得“调查界务,懋著辛劳”奖状。他敢于拒绝英帝国的贿赂,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梁正中不仅对抗外国侵略者,对日本侵略者也同样英勇抗争。他与英帝国殖民者的斗争,展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在腾冲抗日战争期间,他号召乡民,组织游击队抵抗日军,成功生擒日军犬养太一,极大地振奋了民众的抗日精神。
1943年夏,梁正中亲自救援被困于古永的35名英军官兵,展现了他超越民族界限的国际主义精神。他用自己家中的红糖款待英军,为他们提供食物,并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将他们安全转移至腾北二十集团军三十六师师部驻扎地。这一壮举不仅体现了梁正中的大爱与勇气,也证明了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认可,最终荣获英国皇家勋章。
梁正中以其坚定的反帝爱国立场、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捍卫、对民族尊严的维护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贡献,赢得了后人的敬仰。他的事迹成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激励着后来人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
梁正中爱国民主人士
梁正中,字用衡,云南省腾冲县古永硝水塘人,以其正义感和爱国热情被当地人称为“琅琊高士”。他参与过省立大理中学、北京法政大学的学习,并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梁正中返腾后,担任王属联合中学学监,并在缅甸密支那创办一所初中。回国后,他在家后建起一所小学。1930年,梁正中参与滇缅北段边...
1930年,梁正中参与滇缅北段边界调查,荣获外交部“调查界务,懋著辛劳”奖状。1935年,他担任县参议会副议长。1937年,他带领古永民工修筑滇缅公路。当日军入侵腾冲时,梁正中不仅提供支援,还亲临前线指导游击队作战,击毙日军数十人。抗战期间,他被任命为县参议会议员。
1943年,梁正中因接应英军少将盖尔克残部撤退至中缅边境,并冒险护送其越过日军封锁线,帮助反法西斯盟友,因而获得英国皇家勋章。1950年4月7日,他在家中病逝。
梁正中是一位坚定的反帝爱国人士。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走在抗议队伍的前列,后遭到当局通缉。1920年,他返回家乡时,面对越南法帝国的阻拦,他据理力争,将剑投入江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侵略者的蔑视。他积极参与反对英、日侵略滇西边地的斗争,并取得显著成果。
面对英帝国的侵略,梁正中不畏艰险,勇敢地调查边境事务,揭露英帝国的不法行为,并因此获得“调查界务,懋著辛劳”奖状。他敢于拒绝英帝国的贿赂,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梁正中不仅对抗外国侵略者,对日本侵略者也同样英勇抗争。他与英帝国殖民者的斗争,展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在腾冲抗日战争期间,他号召乡民,组织游击队抵抗日军,成功生擒日军犬养太一,极大地振奋了民众的抗日精神。
1943年夏,梁正中亲自救援被困于古永的35名英军官兵,展现了他超越民族界限的国际主义精神。他用自己家中的红糖款待英军,为他们提供食物,并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将他们安全转移至腾北二十集团军三十六师师部驻扎地。这一壮举不仅体现了梁正中的大爱与勇气,也证明了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认可,最终荣获英国皇家勋章。
梁正中以其坚定的反帝爱国立场、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捍卫、对民族尊严的维护以及对世界反法西斯事业的贡献,赢得了后人的敬仰。他的事迹成为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激励着后来人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
梁正中,字用衡,云南省腾冲县古永硝水塘人,以其正义感和爱国热情被当地人称为“琅琊高士”。他参与过省立大理中学、北京法政大学的学习,并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梁正中返腾后,担任王属联合中学学监,并在缅甸密支那创办一所初中。回国后,他在家后建起一所小学。1930年,梁正中参与滇缅北段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