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之逻辑填空如何“一击必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是什么意思?

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的简称。
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例如:公考行测题2/3,1/3,5/12,2/15.53/480,下一个数是什么?

拓展资料
运算技巧
1、 在考试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训练,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正是从一次次做题中提炼得出的,通过平时的训练,了解更多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在考场上才不会找不着方向。
2、 掌握行测数学运算技巧才能寻找解题的捷径,行测考试是考查应试者潜在能力的一项考试,并不需要考生提交思考过程,只需要最终的正确答案。所以我们只需要掌握技巧、规则和方法便能快速得出正确答案,无须耗费考试时间,导致成绩不理想。
3、 就算你有再多行测数学运算技巧也无法避免出题者千奇百怪的想法,因此在答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明白题意,如果这一步出现差池自然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测题

楼主你好,我行测还凑合,今年考入检察院,行测74.还算中上,和你分享下经验。行测本来就是以量取胜的,大部分人在时间内是无法完成所有题目的,因此放弃部分也很正常,数学就是首选,分值低,时间消耗大,我从来都是留到最后做,资料分析很重要,只要仔细算,保证速度,拿分还是不难的。数学运算的话做出一道是一道,时间不够放弃也正常。我数学高考只做了选择题,后面全空着。所以数学没那么可怕,关键还是在于语文和常识,这是你的优势,所以别灰心。 平时多积累,多练习做题的速度,速度起来了,分数自然跟着起来了,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以供参考。

在公务员考试中,无论是每年的国家统一考试,还是各个地区组织的省考考试,工程问题是出题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而且是数量中现对于其他类题目较简单的一类题目,是必拿分的题目。而工程问题中的多者替合作是最长常考的题型之一。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多者合作问题,如何利用一些解题技巧快速的解决这类题目。
行测作为必考科目,在国考中有130/135道题目,然而考试只有120分钟的时间,并且这其中包括至少五分钟左右的涂卡时间,所以准确把握做题时间,提高做题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然而怎样提高做题速度呢,这就需要同学们,首先在平时复习的时候能够限制时间去复习和做题,不要放开了“漫无目的”的练习。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比如说用15分钟的时间完成10道数量关系,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资料分析等等,以测试自己的准确率;其次,在做题的时候能够深入浅出,不要死“抠”难题,以整体把握为主。
行政能力测验最终要想在考试中得到有竞争力的分数,这就需要有很高的准确率,所以有了做题速度之后还要保证准确率,这样做出题目才有价值,为此首先,在基础复习阶段要夯实各部分知识的基础,扎实学习每部分的知识点,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基础知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其次,在提高阶段能够对于题目进行充分练习,最后,在冲刺阶段能够对各部分题目合理安排做题时间。
以上是中公教育专家对行测考试中把握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几点建议,以往同学们在复习中能够合理把握多多练习,最终能够在行测考试的120分钟时间内得到很高的分数。
可以下载上学吧的公务员app备考 效果不错

作为行测路上的拦路虎,言语理解与表达,让不少小伙伴谈“言”色变。而逻辑填空作为拦路虎中的母老虎,更是让人却无从下手,最后只好叹口气摇摇头,转身投入其他科目的怀抱。这里,中公教育 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好的逻辑填空做题方法,让大家能够看破填空题,把好复习关。

言语理解与表达 ,重在理解和表达,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理解题目信息。具体怎么做呢?很简单:找到呼应点,理解呼应点,回应呼应点。所谓呼应点就是能够给我们起到提示作用的词汇或句子。当我们理解了呼应点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之后,找到回应呼应点的答案也就轻而易举了。

【例题展示】

叶片眷恋地___,栖息在行人的身上,或是顺着头发身体___,无所依托地静卧在褐色的砖道上. 深褐、暗红、浅黄及那些许丝丝绿色,在叶脉中若隐若现地___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回旋 滑落 流淌

B.回旋 漂落 交织

C.舞动 滑落 交织

D.舞动 飘落 流淌

【中公解析】

观察题干,我们发现第一空说的是叶子的拟人化动作,体现的是“眷恋”的感情。而“回旋”和“舞动”两个动作能够体现眷恋的只有“回旋”一词。排除C、D两项。再看第二空,意思是说叶子顺着行人的身体掉下去。在“滑落”和“飘落”两个动作中能够体现“顺着人体落下”这个动作的也只有“滑落”一词,排除B项。最终答案为A。

【中公点评】

我们是如何把这个题目做出来的呢?无非就是找到了呼应点“眷恋”、“顺着”,理解了这两个词汇所代表的意思,最后选择了“回旋”和“滑落”去回应这些呼应点而已。其实本质上非常简单。

中公教育建议各位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生得一副“七巧玲珑心”,提升寻找和理解呼应点的能力,一击击破逻辑填空 这座难关吧!



  • 2019行测的做题技巧及提分诀窍
    答:三、考前应一直不间断的做全真模拟 我们在做专项练习的时候,每天要抽出一整段时间来做一整套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关于考前做什么题目。公考通建议考生重点做真题和模拟试卷,最好严格按着答题时间来做题,国考行测的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考。考生可每天在那个时间段做题,这样真正到了考场,也便于...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题怎么拿高分?(2)
    答:【例2】2011年行测试卷某题:2010年5月份,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为每桶( )美元?A. 68.19 B. 73.53 A. 75.28 D. 77.03 【解析】正确答案为D。此题也是直接代入计算。根据原文"2010年6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75.28美元/桶,比上月回落1.75美元/桶",可知五月份为75.28+1.75=77.03(...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怎么复习?看教材过段时间就忘的差不...
    答:千万“不能有考过了就不考了”的心理,而是以举一反三的预测心态看待这些题目。上述列举的真题范围为科学的数量范围,还需要大家思考总结的做题科学质量。第四步:做常识判断笔记梳理强化巩固之前的复习。这段时间我们推荐大家做笔记梳理,例如错题、难点、重点的梳理。可以以一本教材为笔记蓝本,进行“头...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备考?(云南)
    答:1、基础学习阶段:一般准备时间为30-40天,准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复习,建议购买中公教育五大专项题型书目,逐一题型攻克学习,这种自我学习的方式需要较强的自制力和学习力,并且花费时间更久一些,40多天的复习更要细分的做好时间规划,细致到每天几点到几点复习哪一部分内容,在自我时间表制定上需要...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如何备考进步快?
    答:首先,要摸清楚行测各大专项的弱项,这个弱项可以根据目前的复习情况来确定,而且弱项部分要细化,比如不能笼统地说资料分析还是弱项,而是要精确到资料分析的哪个考点是弱项,像资料分析平均数的增长量和增长率、比重变化等这样具体的考点,明确了之后就要找专项题来加强训练,直至自己完全掌握,当然这项工作...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如何把握做题速度?
    答: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题速解技巧,如: 整除法 先用整除排除掉一两个选项,然后可以将剩余的选项代入排除,这样就能够最快速度选出正确答案。 特值法 用实际数值代替未知量,简化计算提高了解题效率。 比例法 用份数来代替两个相关量的实际数量之比。掌握好比例量、与之对应的实际量、总量、差量之间的...
  • 2019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有没有什么复习技巧?
    答:一般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时,考生都会有样的感觉:时间过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完整的做完一套行测题时间根本不够用。佳答题顺序就是拿到自己该拿的分数,尽快拿到以后再去争取可能拿到的分数,先易后难,先稳后争。因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弱项与强项,可以自己尝试练习不同做题顺序的效率,...
  •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用“思路”快速破题(2)
    答:国考中行测考试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识判断,第二部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三部分为数量关系,第四部分为判断推理,第五部分为资料分析。在整个行测的复习过程中,前期不应采用题海战术,而应该是先把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掌握到位。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考试中思路即套路。我们只有掌握了正确...
  • 2019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备考行测判断推理怎么提高啊?经常做题准确率不高...
    答:(三)模拟训练提升考试水平 在具备一定的逻辑知识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要进行一定量的模拟训练。通过练习不但可以查缺补漏,还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这样在实际做题时,很多步骤都可以在大脑中快速完成,也就提高了解题速度。(四)深度把握解题技巧 每一类逻辑题目都是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的,这些技巧是解答这一类...
  • 2019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行测数量关系题有技巧吗?
    答:我们说国考行测中的数学运算考察的基本都是中小学的数学知识,这部分知识只能说记不记得,不能说难不难了。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90%以上要求专科以上。所以,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大学都已经上过了,对于中小学的数学知识还能难到大家吗?所以只要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我们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