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前是不是中国的附属国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古代日本是中国的附属国吗?

古代日本不是中国的附属国。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
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日本使者给隋炀帝的国书说“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称日本君主为“日出处天子”,称隋朝皇帝为“日没处天子”。
隋炀帝看到后不高兴,对鸿胪卿说:“蛮夷的书信如果有无礼的,就不要拿来给我看了。” 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
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

扩展资料:
古代东亚,曾存在以中国为顶点的册封体制,日本虽曾一度加入该体制,但早在公元607年,圣德太子在遣使小野妹子递交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就说:“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无恙”,608年,日本在回函中又说:“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言下之意,日本和中国平起平坐。
日本的“神道”“神国”观念,也与这种不服输心理有关。日本近代著名的民族主义者德富苏峰就指出:“日本古来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在意识到无法与中国匹敌的情况下,不屈服地从灵魂中生产出了独自的东西,这就是神道。
将对中国的自卑感转变为日本独自观念的分水岭就是圣德太子。”可见,自隋末开始,日本就非常自觉并且特别注重保持与中国平起平坐,对中国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如今,日本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史实就是,虽然日本曾派遣遣唐使向中国学习文化,但是从不向中国称臣。
受东亚册封体制中“华夷观念”的影响,与朝鲜、越南一样,日本也很早就出现了“小中华思想”。日本朝廷以“中国”自居,对日本列岛上尚未被其纳入统治的族群称为“夷”,如奈良时代的上表文中,就有“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的说法。
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天皇诏书中还说要“明华夷内外之辨”日本人在形成“小中华思想”的同时,还力图建立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中心和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但要想成为“上国”,就要有自己属国。
日本自视为一个中心,视渤海、新罗为屏藩,把渤海、新罗派遣使节视为朝贡。日本天皇在致渤海国的国书中,采用宗主国对藩国大酋长的“敬问”,以对待属国的口气获得“上国”的满足感。日本天皇还常常以父皇帝的口气致国书给新罗国王,用词极其苛刻。
这种歧视朝鲜半岛的思想一致延续到现在,如今,仍有日本右翼学者声称朝鲜半岛文化不过是中国的“拙劣仿制品”,将韩国与中国关系走近称为再次沦为中国的属国。正是这种“小中华情结”,使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有种不服输心理。
例如,1401年,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跪接明朝诏书,导致日本国内群情激奋,有人甚至痛哭流涕。到了16世纪末,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野心勃勃地准备征服明朝并进而占领印度,为此发动了侵朝战争。
虽然丰臣秀吉侵朝失败,这一挑战东亚册封体制的行动没能成功,但是明朝的灭亡,使日本开始怀疑中国在政治和文化上的优越地位。进入江户时代后,日本挑战东亚册封体制的方向转向了琉球国,1609年萨摩藩入侵琉球,割占了琉球一半国土,并强迫琉球向萨摩藩进贡。
在蒙古族和满族这样的异族统治中国的时候,和朝鲜一样,日本人就认为“中华已灭”,自己才是正统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如同朝鲜认为满清是“犬羊胡虏”,是“胡皇”一样,日本并不认同元清两朝是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尊王攘夷”意识。
特别是满清入关后,对汉族实施剃发易服,在日本人看来,中国的“衣冠上国”已风采不存,清朝人被日本人嘲笑为“豚尾奴”、“豚尾儿”、“辫发和尚”。如今,日本介绍中国的书刊、图像、海报、展板,也都往往展示拖着发辫的清朝人。
而在中国国内,辫子戏、宫斗戏满天飞,也加深了日本人这一印象。可以说,满清的文化符号从过去到现在,都更容易让日本人倾向于觉得中国并不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遣唐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日本对中国缘何不服输?“小中华情结”作祟

日本在历史上是中国的属国,这要从汉武帝说起。汉武帝称帝之后,汉袭秦制全国依然推行郡县制。当时张骞由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没能成功,却发现了位于西南边区的滇、大理、昆明等小国,被称为“西南夷”(可参看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武帝本想说服滇国归顺汉朝,滇王自恃有周边许多小国的倚靠,非常蛮横。而且还问了汉朝的使臣“我滇国与你汉朝相比孰大?”这么一个可笑的问题。汉武帝一怒之下发兵灭掉了滇周边的小国,滇国失去倚靠归顺汉朝。汉武帝便颁发给滇国一枚金印,印文为小篆“滇王之印”。与此同时颁发给日本(当时叫“倭国”)一枚金印——倭国之印。汉武帝此举意即:承认滇王与倭王的存在,为汉朝的属国。
现在这枚倭国之印一直保存在日本,被编为日本文物编号的第1号,而那枚滇王之印,解放后在云南省晋宁石寨山墓出土,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但铸造粗糙,印文为凿刻的。据专家们推测则应当是为了滇王陪葬而铸造的代用品,那枚原来由汉武帝颁发的金印应为滇王世代相传,现在还没发现。我听国博社教部的老师讲过,日本专家参观国博时首先要求看的就是“滇王之印”,因为它与倭国之印同时颁发,而且印证了日本的历史。

据查,历史上日 本土地上弱小的国家曾经向中国寻求帮助,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藩属国,之后反复无常。

中国古代称日 本为“倭奴国”,最早可见于班固所著《汉书》,该书《地理志·燕地》中提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中日交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光武帝时期。根据《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即公元57年,倭奴国(即日本)派使臣来华,汉朝光武帝赠予“汉倭奴国”金印一枚,表达的意思为“感其远道而来”且“冀其臣服”的意思,该印现藏于日本福冈市。从汉朝赠予“汉倭奴国”金印和对日本的称呼可以看出,汉朝是将日本作为臣服国即藩属国进行对待的。当时日本分裂为100多个国家,而倭奴国位于今天的九州岛上。

中日之间的第二次交往,仍然为日本向中国派遣使者,同时又带有朝贡的性质。根据《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中的记载:“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即汉安帝公元107年,日本将人作为贡品进献汉朝。考虑到古代航海技术落后,以及路途的遥远险峻,送这么多人到汉朝着实不易,这也反映了日本当时的贫穷,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值钱的礼物。这次和中国交往的日本国家,是位于今天日本北九州的另一个倭人国家——伊都国。

公元247年,当时的邪马台国与狗奴国发生军 事冲突,卑弥呼女王派遣载斯、乌越出使曹魏,向魏国求助,希望魏国能够派兵消灭狗奴国,但魏帝曹芳并未参与战争,仅派遣塞曹掾史张政携带诏书及黄幢前往日本诏谕狗奴国,但是狗奴国王对魏国诏令根本未予理睬。这是中国出访日本的最早记录。

根据《晋书》记载:“宣帝之平公孙氏也,其女王遣使至带方朝见,其后贡聘不绝。及文帝作相,又数至。泰始初,遣使重译入贡。”从史料来看,自从初次朝献之后,邪马台国一直在不断向中国纳贡,直至晋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但是,在此之后的约一个半世纪内,中国史书中未出现日本朝贡的记录。

邪马台国之后,今日本奈良地区兴起大和国,于5世纪初基本统一了日本。自公元413年-公元502年,大和国主动与中国建交,曾先后13次向东晋、梁、宋、齐等国朝贡,即中国史书上所谓的“五倭王时代”。

至隋唐时期,日本出于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制度的目的,多次遣使和中国修好,公元630年-公元894年,两百多年间,日本共任命遣唐使高达19次,其中成功到达都城长安的就有13次之多。日本出使唐朝一般不超过四只船,人数约为120人左右,所选拔的遣唐使都是在各领域比较有才能的人才。唐朝中后期,经过安史之乱和黄巢农民起义,国力衰退,战乱不断,民生维艰。公元894年,新任的遣唐使营原道真上奏日本天皇,以“大唐凋敝”,“海路多阻”为由,建议日本暂停派遣唐使,宇多天皇接受建议,中日关系遂告中断。

公元1072年,日本僧人成寻及其弟子7人,搭乘宋朝商船到中国,受到当时皇帝宋神宗的接见。宋神宗送给日本朝廷一封亲笔信和不少礼物,请成寻带回,表达和谐睦邻友好的意愿。公元1078年,日本政府派遣答礼使僧仲回,搭乘宋朝商人孙忠的船只,持天皇信回访。至镰仓幕府时期,积极加强与南宋的贸易往来,获取了大量的南宋铜钱,这些铜钱在日本国内也可以正常流通。

公元1268年,忽必烈令高丽(今朝鲜)使者赴日交涉,要求日本继续对中国进行朝贡,但是日本政 府断然拒绝,因而惹怒了忽必烈,分别于公元1274年和公元1281年,两次率领庞大舰船进 攻日本,但终因风大浪急,未能到达日本,最后以失败告终,中日关系至此中断。

至明朝时期,日本一改之前与中国和平相处的局面,多次侵 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称这些侵 略者为倭 寇。所谓倭 寇,是指自镰仓幕府时代以来,由日本的 海盗帮、武 装商人、游民等构成的组织。自13世纪上半期至16世纪中期,倭 寇多次侵略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沿海地方。公元1401年,日本又遣使和好,希望恢复两国贸易,明成祖为防止倭 寇浑水摸鱼,只同意以朝贡的形式与日本进行贸易,并签订《永乐勘合贸易条约》。公元1408年,日本又主动中断了和明朝的贸易关系,倭 寇也恢复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侵 略。公元1432年,日本又主动恢复和明朝的贸易关系,任命入日明僧龙室为使者,携带国书赴明,向宣宗进献方物和国书,在北京签订《宣德贸易条约》,以代替《永乐勘合贸易条约》条约,此后两国贸易正常进行。

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立即致书朝鲜国王,声称“长驱直入大明国,易吾朝之风俗于400余州,施帝都政化于亿万斯年”,要求朝鲜投降,一起侵略明朝,狂妄自大如是。被朝鲜断然拒绝后,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派遣约16万陆军、9000水军渡海作战,于釜山登陆。朝鲜王朝抵挡不住,紧急向明朝求救。这场战争持续到公元1597年,最后以日本失败而告终。两国贸易和外交关系遂中断。德川幕府成立后,采取开放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公元1615年,日本向明朝提出恢复海上贸易的要求,以结束中日两国的敌对状态,这次明朝政府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拒绝了日本要求。进入近代后,为了禁绝天主教和巩固幕府的统治,德川幕府也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日关系彻底中断。

清朝后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国家实力快速上升。1871年6月,日本派全权大使到中国,与清政府谈判,企图签订不平等条约,遭到拒绝,结果只签订了对等条约:《中日修好条约》。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利益,不久日本就单方面宣布条约作废,但第二年又要求修改条约,加入最惠国条款,同样遭到清政 府拒绝。1874年5月7日,日本借口琉球事件进犯台 湾。在西方国家干涉下,清政府在占优势的情况下与日本和解。1874年10月31日,李鸿章与日本大久保利通签订中日《北京条约》,清政府赔偿日本白银50万两,这更加刺激了日本侵 略中国的野 心。



是的,日本是中国的藩属国。
汉朝的 「倭奴国金印」就是力争。当时的中国是把岛国作为倭藩属看待的。
再说,岛国历史上一贯落后;中国曾把日本、朝鲜并成为「不征之国」,明确写明「不为中国患」,只有大国对小国、宗主对番邦才有这种态度,“你自个儿发展,中国罩着你;只要别惹事就成~~”
不过可惜的是,日本学者咬定认为 “日本没有做中国藩属国”,甚至把 “倭奴金印”解释为 “两国平等外交”,这是十分可笑的。历史是发展的,但是总有不怀好意的人,对它们添油加醋,为其所用。日本不承认也不行,历史上它就是落后,和朝鲜一样都是中国的番邦。

没有 从来没有过

中国和日本有大规模交往和接触是在隋朝的事情
鼎盛时期是在盛唐---遣唐使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电影《天地英雄》就是以这种背景为基础而创作的!

古代时期日本同中国、朝鲜及东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十分活跃,中国盛唐时,日本曾经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商人也经常往来于日本和中国及亚洲各国之间,那时的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参考资料:http://www.manhome.cn/Heritage/Knowledge/200604/113.html

日本古代史
http://www.300000.org/bbs/printpage.asp?BoardID=93&ID=25183

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节 旧石器文化与日本人的起源

一、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角,是我国东方的一个岛国。

  在洪积世(注1)的大部分时期内,日本与大陆相连。大约在洪积世晚期至冲积世(注2)初期,日本各地发生海进,出现日本海,先后形成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宗谷海峡。从此,日本逐渐脱离大陆。到冲积世末期,日本各地海岸线向里后退,距今约1万年前,成为今天的日本列岛。

  在日本列岛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其数达1000处,分布范围很广,从北海道到南九州,遍及全日本。这里只介绍几个重要的遗址。

  1949年相泽忠洋在群马县新田郡笠悬村岩宿的赤土层(注3)发现人类加工的黑曜石碎片。随后由明治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发掘,发现手斧、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这个遗址被称为“岩宿文化”。它是开始制造陶器以前的文化,比绳纹陶器文化要早。岩宿文化揭开了研究日本旧石器时代的序幕。

  发现岩宿文化2年之后,即1951年,发现丁东京都板桥区的茂吕遗址。

  1960年芹泽长介等人对长崎县佐世保市北松浦郡吉井町的福井洞穴进行发掘,出土石器、爪形纹和隆线纹陶器。这是日本最早的陶器,用放射性炭素法测定,为时约当13600年前。

  1964年芹泽长介等人发现了大分县日出町早水台遗址,有石英制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旧石器出土。这种石器被推定为第三间冰期(注4)的,属于前期旧石器。

  1965年芹泽长介等人又发现了枢木县板木市星野遗址,属前期旧石器。据研究,星野遗址的下层文化与我国周口店上层文化有关连。(注5)

  除以上外,1959年在大分县丹生高地发现了砾石石器、石核、石片等旧石器。据研究,出土石器的地质年代可能是第三间冰期,器形属于分布在东亚、南亚一带的前期旧石器文化,并具有周口店文化的共同特点。但有些学者以石器出土的地层不明为由,持怀疑的态度。还有从群马县势多郡新里村鹤谷、不二山出土的石器以及群马县权现山I文化层出土的石器也被认为是前期旧石器。

二、日本人的起源

  迄今日本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近1000处,但有人骨化石出土的不满10处。化石人主要的有明石人(注6)、葛生人(注7)、牛川人(注8)、三日人(注9)、浜北人(注10)、圣岳人(注11)、帝释观音堂人(注12)等。

  这些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诸说不一。(注13)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日本化石人的故乡不是单数,而是复数,至少是从南北两方 面来到日本列岛的。那时日本还是大陆的一部分,中国人来到日本比较方便。据研究,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有可能是中国北部北京猿人的后裔,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经由朝鲜来到日本。(注14)

  我国古脊椎动物学者斐文中指出,日本早水台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在原料、器形、制作方法等方面,与北京周口店第15地点的文化遗存有许多共同之处。在鹿儿岛上场遗址中发现的石球与中国谗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石球属于同一类型。从许家窑遗址中发现的尖状器、刮削器同坜木县星野遗址第7、第8层中出土的同类石器非常相似。野民湖底的长石片和用长石片制成的刮削器具有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遗址的长石片工艺的某些特征。(注15)。芹泽长介认为,从早水台遗址下层、岩宿遗址零层、星野遗址下层中发现的旧石器是属于中国周口店文化的类型。至今发现的属于这种类型的遗址大部分在关东以西。(注16)贾兰坡认为,新石器时代日本人的下颊骨具有中国猿人“下额圆枕”的特点。(注17)从语言学上看,日本语在语法结构、音韵组织方面具有蒙古语和朝鲜语的一些共同特点。再从地质学上看,洪积世的日本同亚洲大陆相连,西日本又同中国、朝鲜接近。从上述看来,日本化石人是从中国移入的这一推想有其一定的道理。

  长谷部言人主张日本化石人是华南化石人之一支,在洪积世从华南移到日本。今村丰曾对华南地方的现住居民进行过生物体测定,在数值上和现代日本人很近似,特别头形指数和华南人很接近:古烟种基还用血型决定人种的方法。测验结果,日本人的血液O型占31.5%,A型37。3%,B型22.1%,AB型9.1%,而有与此相似的综合值的人种是中国湖南人和匈牙利人。(注18)因而有人大胆设想,现代日本人和现代华南人都是华南化石人产生出来的。(注19)

  日本人是个复杂的人种,一方面有其独特性,另一方面又和中国、东南亚相似,和朝鲜也有共同性,而且在其狭小的岛国内还有明显的地域性。不过现在日本学者一致认为日本人素来是同一人种,各个时代的形质的小变异是由生活上的诸条件产生的,现代日本人的祖先是绳纹时代人。假如绳纹时代人是继承化石人以来血缘的话,那末日本人的发源地就在中国。

  (木通)口清之说:“日本人是在日本产生的,但其要素是以和华南的洪积期化石人有关系的日本化石人为核心,渐次加入南方的马来和印尼,北方的通古斯和阿伊努人,最后产生出尚未完全统一的现代日本人。”(注20)在此问题没定论的当前,这似乎不失为值得参考的见解。

三、旧石器文化

  日本学者把旧石器文化(包括中石器)叫做“先绳纹文化”或“无土器文化”。日本旧石器文化分为前期和后期,大约3万年以前的为前期,占多数;3万年至1万年前的为后期,数较少。

  前期旧石器以打制的原始石核石器、手斧和砍砸器为代表。后期旧石器以打制的石片石器为主,其变迁次序为刀形器在前,尖状器在后。此外还有刮削器和雕刻器等石片石器。

  日本的远古人类,会打击制造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狩猎和采集。

  当时人们居住在洞穴里。至中石器时代后期,住在竖穴式屋中。火可能已被人们利用。在静冈县休场遗址和上野遗址中,发现了列石成圆形的遗址。有人推定为炉址。(注21)

  远古人类为同大自然斗争,组成了原始群。集体狩猎和采集,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婚姻关系是不分长幼的乱婚。后来,这种乱婚逐步过渡到同辈间发生夫妻关系的血缘群婚。旧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不同群的同辈男女之间群婚的族外婚制。于是从这时起,日本也同世界各地一样,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氏族成员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在旧石器时代后期,有舌尖状器的出现,为后来弓箭的发明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就说明,旧石器时代的日本人已走到新石器时代的门槛了。

汉朝时期古日本是中国的附属国,有考古出土的倭国金印为证。但是到了唐末安史之乱后,日本国内不甘做中国附属国,向隋炀帝上书:东天皇使者见西皇帝,试图与中国平起平坐,我们有唐诗,他们就要有和歌。当时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无暇顾及日本,而且日本远离大陆,是古人认为的荒蛮之地,所以日本渐渐脱离了附属国的身份。

不是,古代时期日本同中国、朝鲜及东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十分活跃,中国盛唐时,日本曾经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商人也经常往来于日本和中国及亚洲各国之间,那时的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 日本以前是不是中国的附属国吗
    答:”即汉安帝公元107年,日本将人作为贡品进献汉朝。考虑到古代航海技术落后,以及路途的遥远险峻,送这么多人到汉朝着实不易,这也反映了日本当时的贫穷,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值钱的礼物。这次和中国交往的日本国家,是位于今天日本北九州的另一个倭人国家——伊都国。公元247年,当时的邪马台国与狗奴国...
  • 日本以前是不是属于中国的?
    答:一般来说,不属于。但是,日本自己的一个版本的地图有明示,日本九州岛为唐朝版图。还有明朝初期,日本曾两次称臣于明朝。一度成为明朝名义上的属国。
  • 日本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附属国?
    答:最早在汉代日本与中国有联系的时候,当时的汉朝政府好像封了一个“汉倭奴国王印”。那个时候日本应该就算属于中国的附属国,当然当时只是日本的一部分。毕竟只有附属国才需要宗主国对它进行册封。至于以后什么时候能成为附属国,这个认为没必要了。我们不需要它附属了,要么消失,要么成为一个省。
  • 日本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吗?
    答:我觉得里面的最佳答案很扯淡~讲的是日本史!不是中国的附属国!中国和日本有大规模交往和接触是在隋朝的事情 鼎盛时期是在盛唐---遣唐使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电影《天地英雄》就是以这种背景为基础而创作的!古代时期日本同中国、朝鲜及东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十分活跃,中国盛唐时,日本曾经多次派遣唐使...
  • 日本的历史疆域
    答:而日本自古就是一个 *** 国家,因此不能算做中华。 顺带一提,在东亚地区,除了这几个国家外,曾经还有一个叫做“琉俅”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县)。也是中国的附属国 2.清朝时期,日本国土面积是多少 满洲清国占领中国时期,日本是岛国,他们的国土面积历史上基本没有变化,都是37万平方公里左右。 但日本在...
  • 日本在唐朝以前是不是属于中国的?
    答:不属于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
  • 日本在古代是不是中国的属国
    答:中日历史记载迥异。据中国史书记载,日本从『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开始向中国进贡称臣,时间约等于三国时代魏明帝曹叡年间。此后直到甲午战争以前,中日曾经三次断交:663年(唐朝)『白江口之战』、1274~1281年(元朝)忽必烈征日、1592~1599年(明朝)『壬辰倭乱』。每次战后日本过一段时间又向中国进贡,...
  • 历史上日本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吗?是否向当时的朝廷进贡。
    答:没有,但在唐朝时日本向中国称臣,有过进贡
  • 我国历史上对日本国有哪些旧称?
    答:据文献记载:日本列岛与中国交往始于东汉,《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公元前100年左右,在日本岛建立了100个左右的小国,其中一个岛国向汉朝派遣使臣。因为当时使者又矮又瘦又小,东汉光武帝刘秀就册封其国为倭国,为中国的附属国,因此也称为倭奴,册封其皇帝为倭王。从此我们称日本国为&...
  • 朝鲜韩国日本古代是不是都属于中国?
    答:不是的。从唐朝之后朝鲜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当然,中原王朝动乱的时候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选择支持哪个派别。然而日本自古就是独立的国家,尽管中国皇帝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比如隋炀帝,曾有一次日本天皇写给隋炀帝一封信,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日出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