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人教版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复习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8
初二人教版生物结业考试总复习

您好!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一、有性生殖
1、 花的生殖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成熟的植株→花 雄蕊→ 花柱
子房→胚珠→卵细胞
花蕊→ 受精卵
花药→花粉→精子 ↓
雌蕊→ 种子的胚
花丝 ↓
新一代植株
2、 定义: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3、 好处:成活率高。
二、无性生殖
1、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如:椒草用叶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等。
2、好处:节省时间和劳动力,效率高。
3、无性生殖的应用
⑴嫁接(苹果、梨、桃):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带芽的树皮)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嫁接有枝接和芽接。
⑵扦插(甘薯、葡萄、菊、月季、紫背天葵):繁育优良品种。
⑶压条
⑷组织培养: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好处:科技含量高,繁殖速度快。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幼虫 软,有环节,8对足 吃桑叶,吐丝,蜕皮(5次)
蛹 光滑,椭圆形 不吃不喝不动,羽化成蛾
成虫 软,有环节,8对足,光滑,椭圆形,有鳞毛 不吃不喝不飞,雌雄蛾交尾产卵后死去
一、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1、 家蚕的发育过程:蚕蛾产卵,幼虫,蚕吐丝作茧,蚕蛹,蚕蛾羽化,雌雄蛾交尾。
2、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二、 其他昆虫的发育
1、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
2、 不完全发育:经过乱、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发育。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3、 蝗虫的若虫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要经过5次蜕皮。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 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一、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 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雄蛙鸣叫(求偶)、雌雄蛙抱对(受精)、产卵(黑色: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减短孵化期)、蝌蚪(用腮呼吸)、幼蛙、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体外受精)
2、 为什么龟、鳄不是两栖动物:①他们不是变态发育②他们使用肺呼吸③他们不是体外受精④他们的卵不需要在水中孵化⑤他们的卵有坚硬的外壳。
二、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1、 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①影响种族繁衍②影响个体发育
第四节 鸟的生殖和发育
一、 观察鸟卵的结构
1、 鸟卵的结构:卵壳、气室、卵壳膜、卵白、系带、卵黄膜、卵黄、胚盘。
2、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卵黄外面的卵白,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
二、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 生物的性状
1、 遗传:亲子之间的相似性。
2、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 性状:生物某一部分的长相。
4、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 基因控制形状
1、 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形状的基因,基因决定了形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形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的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2、 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一、 基因和染色体
1、 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2、 染色体=DNA+蛋白质
3、 基因是DNA的最小单位。
4、 染色体是DNA的载体(DNA在染色体上)。
5、 染色体、DNA、基因(处生殖细胞外)都是成对出现的。如人:有23对染色体,包含23对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二、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1、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回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两条染色体。
2、 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1891年德国动物家亨金对此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美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奥地利人。
2、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它们与形状之间的关系:(1)相对性状有显性形状和隐性形状之分。(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二、 禁止近亲结婚
1、 我国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2、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如果一个家族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携带有治病的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大。
3、 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禁止近亲结婚,有益于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发现男女的前22对染色体一样,称为常染色体,最后一对不同,称为性染色体。
2、 1905年,美国细胞学甲威尔逊,把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的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二、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 女人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人在一次生殖活动中派出上亿的精子,其中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精子的。
2、 生物体性状的遗传物质是由基因控制的。
3、 一个卵细胞只能结合一个精子: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 只要有遗传就有变异,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 变异取决于①遗传物质(可遗传变异)②环境因素(不可遗传变异,但如果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也会遗传)。
二、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 我国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高产抗倒伏小麦、太空椒、高产奶牛等。
2、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
2、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 1953年,美国青年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
4、 1969年,人们发现了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于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5、 细胞=核酸+蛋白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
6、 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7、 科学家推测: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是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
8、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的分类:
(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的范围:
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上P31

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

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
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
植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8

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
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7上P59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7上P62


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花、果实、种子(发育)
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7上P67
几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
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7上P70
病毒的种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的结构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7上P7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7上P85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7上P92
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植株的生长:7上P97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氮、磷、钾)
桃花的基本结构:7上P102
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的运输途径:7上P111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7上P12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7上P127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上P132




生物7年级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
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
生殖过程:7下P10
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8年级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8下P30
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的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免疫的三个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的害处、计划免疫:8下P78
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说说明服用药物。
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8下P84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8下P85
吸烟吸毒的害处:8下P95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1 生物圈:由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组成,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影响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4 拉马克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林奈创立了“双名法”,并被称为“分类学之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5 人类基因组:指人体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

1 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寄生在活细胞内。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虎克,但他发现的是植物死细胞的细胞壁;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是安东尼`范`列文胡克;施莱登与施旺创立 细胞学说。

3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P43图3-13)。

4 组织:许多形态相似,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人和高等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的基本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功能形成器官。如耳、眼等。

系统:多个器官按照一定顺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

5 显微镜的知识:目镜和物镜都是为了放大观察倍数,放大总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在高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小,视野较暗;低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广,视野较明亮。如果某物形状为“上”那么将该物体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后就是我们观察到的图形。如果某物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来,就将该标本向左上方移(在某方就向某方移)。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生物

1 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实验(P68-P70)

2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有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物质变化:无机物 有机物;能量转化:光能

稳定的化学能),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一部分以果实的形式储存。

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在线立体上进行。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物质变化:有机物 无机物;能量释放),活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与光照无关。

意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平衡。

3 叶的基本结构:表皮、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和叶脉(有筛管和导管)。叶的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4 气孔数的分布:①阳地植物叶表皮气孔小而多,阴地植物叶表皮气孔少;②同种植物,向阳处气孔多,背阴处气孔少;③同株植物,上部叶气孔多,下部气孔少;④同片叶,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5 吸收作用: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所以植物吸收水分。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最基本的是氮、磷、钾。

6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根无法进行。

蒸腾作用的意义:降低叶表面的温度,防止叶肉细胞被阳光灼伤;无机盐溶解于水中,通过蒸腾作用运往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7 运输作用: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导管自下而上;有机物的运输,由筛管自上而下。导管位于木质部,由死细胞上下中空而形成;筛管位于韧皮部,由活细胞组成。根、茎、叶中都有导管和筛管。

8 植物吸收水分到散失水分所经历的路径:土壤 根尖 导管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 气孔 空气中

9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种子 萌发 幼苗 营养生长 成熟的植株 开花、结果 种子(由种子到种子的过程)

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生殖器官包括:花、果实、种子。

⑴种子的结构:种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⑵种子的萌发:外在条件包括: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内在条件包括:具有生活力、具有完整的胚、充足的营养储备和停止休眠。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不同的种子含的营养成分不同,所以萌发时所需水量不同。吸水能力大小:淀粉>蛋白质>脂肪

⑶营养器官的生长:

ⅰ根系:须根系和直根系。根的分布受环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响。

ⅱ: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 有根毛,是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 是生长最快的部位,使根长长

分生区 产生新细胞,补充伸长区

根冠 保护分生区

ⅲ叶芽的结构:生长点(使枝条长长)、叶原基(发育为幼叶)、芽原基(发育为侧芽)、幼叶(发育为成叶)、芽轴(发育为节或节间)

ⅳ芽的类型:叶芽(发育为枝条)、花芽(发育为花或花序)、混合芽(发育为花和枝叶)

⑷生殖器官的生长:

ⅰ花的结构:花冠、花蕊(雌蕊和雄蕊)、花托、萼片、花柄。花蕊是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与植物产生种子直接有关。

ⅱ花的性别:两性花,单性花和无性花。向日葵边缘的舌状花是无性花,中间的管状花是两性花。

ⅲ传粉:雄蕊成熟后,花粉落到雌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方式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单性花只能异花传粉,两性花自花传粉的前提是雄蕊和雌蕊在同一时期成熟。

ⅳ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在柱头表面黏液的刺激下萌发花粉管,花粉管沿花柱生长进入子房,直达胚珠, 释放出一枚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枚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ⅴ果实的形成:

受精卵发育成胚

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 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

珠被发育为种皮 整个子房发育为果实

子房壁发育为果皮

10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同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稳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为0.03%,氧气约为2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引起的,致使全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的植物造林工程,包括8个骨干工程。建设范围包括13个省的551个县。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功能

检测



细胞的主要成分;溶解养分

烘烤有水蒸气

无机盐

含量仅占体重的4%,但非常重要,钙和磷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 主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钙儿童会引起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缺铁会导致贫血

燃烧一定时间后熄灭,剩下灰份

糖类

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包括没有甜味的淀粉和有甜味的麦芽糖、葡萄糖

脂肪

储能物质;调节体温

在白纸上挤压,白纸变得半透明

蛋白质

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用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维生素

分为脂溶性(VA和VD)和水溶性的维生素。含量最少,但不可缺:缺VA会导致夜盲症,缺VD与缺钙一样,因为VD促进钙的吸收,缺VC会引起坏血症,缺VB1会导致脚气病(VA只存在于动物性事物中,胡萝卜素可转化为VA)

检测VC用吲哚酚,VC能使蓝色的吲哚酚褪色;也可使紫色的高锰酸钾褪色

三大产热营养素:搪类、脂肪、蛋白质。热价比较:脂肪>蛋白质>搪类

2 消化系统的组成: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

消化腺

消化液

消化酶

消化的物质

营养的吸收

口腔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无吸收作用

咽和食管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吸收部分水和酒精

小肠

肠腺、胰腺和肝脏

肠液、胰液、胆汁

肠液与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能彻底消化营养物质,

吸收绝大多数营养物质与小肠的结构有关

大肠

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肛门

注:唾液腺、胰腺和肝脏是位于消化管外的腺体,其中肝脏是最大的腺体。

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邹壁,邹壁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有许多微绒毛, 扩大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上布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与小肠绒毛壁很薄,使营养物质更容易吸收。

3 营养评价:体重(㎏)÷身高的平方(㎡ ) (<18。5营养不良,18。5~25正常,>25营养过剩)

早、中、晚餐的热量比应为:3:4:3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中毒和非细菌性中毒

4 血液的组成: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占血液的55%,含有水、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和代谢废物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

①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寿命120天,由红骨髓产生,内富含血红蛋白,可运载氧气。

②白细胞:有细胞核,红骨髓产生,能做变形运动,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③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个体小,无细胞核,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血液的作用:运输氧和 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清是血液凝固后形成的,不含纤维蛋白原,为黄色透明液体。血浆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含有纤维蛋白原,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ABO血型系统:输血原则,同型血相互输血。特殊情况下,O型可给A、B、AB型输血;AB型可接受A、B、O型血。

5 血液循环:指血液在血管与心脏中按一定的方向进行的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器官:血管和心脏。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

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如:颈动脉,桡动脉。

静脉

将血液从全身运回心脏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

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如:手臂上的“青筋”

毛细血管

连接微小动脉与微小静脉,

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血管:血液运输的管道。

血液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右心房

连接上、下腔静脉

心脏中血液流动方向: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

连接肺动脉

左心房

连接肺静脉

左心室

连接主动脉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

功能都是防止血液倒流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人的心率与脉搏一致。

心输出量:又称为每分输出量,指每心脏分钟输出的血量。(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经历的时间。具体过程如下: 规律:只要心室舒张,

①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此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 动脉瓣就关闭,房室

② 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此时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 瓣就开放。心室与心

③ 心房与心室同时舒张。此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 房可以同时舒张,但

心动周期 =60/心率 不可同时收缩。

心脏弱和心脏强的人相比,前者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后者主要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增加心输出量。

血液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体毛细血管网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各级静脉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两个循环同时进行,由心脏连通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

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肺静脉

静脉血变为

动脉血

注:心肌细胞的供氧是通过冠脉循环实现的。

6.呼吸作用与燃烧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呼吸作用

都需要氧气

都有能量的释放

呼吸作用在体内进行,能量的释放是缓慢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燃烧

燃烧在体外进行,瞬间释放能量

7.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道



是呼吸道的起点,可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减少对肺的刺激

咽和喉

咽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结构,会厌软骨的开闭使呼吸和吞咽动作不能同时进行

气管

痰形成的场所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左右气管相通,由肺泡组成

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多,表面积大,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通气: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完成。

呼吸运动的具体过程:

吸气时

胸廓容积增大,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膈顶下降,肺内气压低

呼气时

胸廓容积减小,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压高

肺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通过气体扩散

的方式完成

组织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8.代谢废物:经过血液循环后,不能被细胞再分解利用的物质,如多余的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等。必须经过血液循环。

消化废物:是经过消化道,不能被吸收也不能再消化的物质。如食物残渣。不经过血液循环。因此,排便不是排泄。

排泄:指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呼吸

通过呼吸系统完成

呼出气体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排汗

通过皮肤

汗液

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排尿

通过泌尿系统

尿液

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

排泄的意义

① 排出体内代谢废物;②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③维持体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④调节体温。

9.泌尿系统的组成:
组成

功能

结构





形成尿液的器官

皮质

深红色,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肾小球

肾小体

肾 肾小囊





肾小管

髓质

浅红色

肾盂

肾脏中央的空腔

有汇集尿液的作用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肾脏中三种液体成分比较

血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等

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

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

糖被重吸收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膀胱

暂时储存尿液

尿道

尿液由此排出

  • 初二人教版生物结业考试总复习
    答:1、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 生物的性状1、 遗传:亲子之间的相似性。2、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3、 性状:生物某一部分的长相。4、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
  • 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新人教)?
    答: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
  • 初二人教版生物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复习题!!
    答:1 生物圈:由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组成,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2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 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影响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4 拉马克提出“生物学”...
  • 求生物结业的复习提纲?
    答: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 初二生物结业考复习提纲
    答: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7上P85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7上P92 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
  • 生物地理结业考试 复习提纲和重点
    答: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
  • 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答:1、食物中含有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和 维生素 等六类营养物质。2、糖类 、脂肪 和 蛋白质 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其中, 脂肪 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 糖类 ;肥肉、大豆、花生等...
  •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答: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初一上:观察生物1、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蜗牛有眼、触角、口、足、壳等器官。足能分泌粘液,并且是运动器官。壳具有保护作用。实验发现蜗牛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但无听觉。2、自然界
  • 2010初二生物结业考复习提纲(答后加分)
    答:2010初二生物结业考复习提纲(答后加分) 只要以下内容提纲。(此为七上、七下、八上,不需八下。人教版...)1.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生物圈2.生物和细胞:观察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生活、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病毒3.生... 只要以下内容提纲。(此为七上、七下、八上,不需八下。人教版...)1.生物和生物...
  • 初中生物、地理结业考试复习资料
    答:生物复习提纲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肠)。 3.人的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4.受精作用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5.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