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在三国时期归属哪个国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东北在三国时期,是属于哪国的?

北狄


公孙度本是辽东襄平人,后跟随父亲到了玄菟,受到玄菟太守公孙琙赏识,助他就师学并娶妻。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公孙度举有道,被任为尚书郎,后曾任冀州刺史,地位显赫,但受人谣言,又被免职。直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当道,与公孙度同郡的徐荣推荐其为辽东太守,这时他才得以复出。到任后,公孙度立刻在郡中排除异己,树立威信,随后出兵攻打高句丽。此时,高句丽正当新大王伯固在位(公元126年至公元191年),其在过往数十年内多次与汉军交战,攻掠汉边高句丽诸郡。至此时,始为公孙度击服,效力之。新大王于下一年(公元190年)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协助公孙度,一同剿灭富山贼寇。当年公孙度野心膨胀,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公然有独立于中土的行为。此后,公孙度遣柳毅越海并青州东莱诸县,命之为营州刺史,完全控制了今渤海和黄海的通道。公孙度又西败三郡乌桓,荡平辽东西界,东并玄菟、乐浪。为了牵制高句丽等国,他又嫁宗女给夫馀王,使之忠属于己。公孙度一时成为东北亚的霸主。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病故,其子公孙康即位。此时北方曹操正扫荡袁绍诸子,对公孙氏压力很大。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破袁谭,张辽率军顺势击溃当年公孙度所置营州刺史柳毅,夺取公孙氏的东莱。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破三郡乌桓,屠柳城,袁尚等投靠公孙康,后被康所杀献与曹操。在曹操强势之下,公孙康只能暂时表示臣服,后接受曹操授予的襄平侯、左将军。不过,当曹操把视野投向南方后,公孙康也明显活跃了。约公元209年,公孙康利用高句丽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迫使伊夷模将都城迁到丸都。后来,公孙康又分乐浪郡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派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讨伐韩濊,由此乐浪、带方也兴盛起来。公孙康在用武力压服三韩的同时,也效法父亲的和亲收服政策,将宗女嫁给马韩中最有势力的百济,于是百济成为公孙氏属国。设立带方郡后,公孙氏在东北亚的影响达到了极限,此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各国及在今九州北部的倭各国(分属邪马台女王国)都附属于带方郡,所有向公孙氏的朝贡都由带方太守负责。到此时为止,濊貊成为化内之地,夫馀、三韩、倭都归附,高句丽、乌桓皆破败,公孙氏之威东北亚诸国无敢抗者。而且公孙氏数世领有辽东,天子以为其绝域,委以海外之事,于是便隔断东夷,完全切断了中土与各国联系,独断于辽东。这样,公孙氏复有各国为砝码,不惧中土王朝的威胁。
参考资料:{公孙度传}

东北地区的部分,在三国时期归属魏国,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1、东北地区,是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许多人会混淆东北地区与行政区划 ,但只有个别时期,东北地区才与东北所处的行政区重合。

比如清朝1636--1644年盛京总管;1947--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管辖的7省区就是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2、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

3、景元三年(262年)魏的州郡中包括幽州。幽州治所在蓟县,治所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扩展资料: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

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距今4000---10000年前的东北红山文化把中华文明提前1000年,夏以前将不是只有传说,红山文化是华夏文化的起源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东北的先民商部落和古燕部落,东北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聚居地,幽州为东北故地。

《十六国春秋》记载,商部落的祖先高辛氏居干在渤海之滨;《荀子》记载的高辛氏的儿子契居住赤峰西辽河一带,公元前16世纪,商部落首次南下中原,从辽西越过燕山进入华北平原,商汤灭夏,建立商朝,统治中原500余年,商部落与夏部落的结合,为华夏部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魏 (三国时期政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幽州 (古代行政区划)



东北地区在三国时期是挹娄人的地盘,他们是古代肃慎的后代,挹娄人此时还处于部落状态,但是已经开始懂得筑城,——在今天友谊县曾发掘出当时的城址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载“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句丽同。”

汉代时期,扶余人曾征服挹娄,但是在曹魏黄初年间(220—226)挹娄举兵反抗。夫余贵族多次派兵镇压,但未能使挹娄人屈服,至此挹娄人摆脱了夫余的压迫和统治。挹娄在236年(魏青龙四年),与曹魏建立臣属关系,曹魏将其划归辽东郡管辖。——当然,这是名义上的臣服,曹魏是无法直接控制挹娄的

你不理解吧,很简单,哪个国家也不属于。
三国是个纷乱的时期,长城以外的事情,基本无暇顾及。
南方是吴国,但是也只是南到福建为止。
北方是魏国,但是也是到长城,西到甘肃一带。
西南是蜀国,但是也是南到云贵的大部分。
历史上,中国在统一的时候,疆土比较大一些。连现在的东南亚的北部也是中国的,北方到库页岛一带都是,西方到贝加尔湖。可是到战乱时期,就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也就是汉族聚居的地方。其他的顾不上。
现在的外蒙,也是在民国初年的战乱中才独立了,北洋政府无力对抗俄罗斯的军队,退出了外蒙,造成了外蒙的事实独立。

啥也不说了,看图。高句丽可以算是个国家,扶余和鲜卑那时候严格说还不算国家。



公孙度本是辽东襄平人,后跟随父亲到了玄菟,受到玄菟太守公孙琙赏识,助他就师学并娶妻。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公孙度举有道,被任为尚书郎,后曾任冀州刺史,地位显赫,但受人谣言,又被免职。直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当道,与公孙度同郡的徐荣推荐其为辽东太守,这时他才得以复出。到任后,公孙度立刻在郡中排除异己,树立威信,随后出兵攻打高句丽。此时,高句丽正当新大王伯固在位(公元126年至公元191年),其在过往数十年内多次与汉军交战,攻掠汉边高句丽诸郡。至此时,始为公孙度击服,效力之。新大王于下一年(公元190年)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协助公孙度,一同剿灭富山贼寇。当年公孙度野心膨胀,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公然有独立于中土的行为。此后,公孙度遣柳毅越海并青州东莱诸县,命之为营州刺史,完全控制了今渤海和黄海的通道。公孙度又西败三郡乌桓,荡平辽东西界,东并玄菟、乐浪。为了牵制高句丽等国,他又嫁宗女给夫馀王,使之忠属于己。公孙度一时成为东北亚的霸主。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病故,其子公孙康即位。此时北方曹操正扫荡袁绍诸子,对公孙氏压力很大。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破袁谭,张辽率军顺势击溃当年公孙度所置营州刺史柳毅,夺取公孙氏的东莱。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大破三郡乌桓,屠柳城,袁尚等投靠公孙康,后被康所杀献与曹操。在曹操强势之下,公孙康只能暂时表示臣服,后接受曹操授予的襄平侯、左将军。不过,当曹操把视野投向南方后,公孙康也明显活跃了。约公元209年,公孙康利用高句丽山上王伊夷模与其兄不和,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迫使伊夷模将都城迁到丸都。后来,公孙康又分乐浪郡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派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讨伐韩濊,由此乐浪、带方也兴盛起来。公孙康在用武力压服三韩的同时,也效法父亲的和亲收服政策,将宗女嫁给马韩中最有势力的百济,于是百济成为公孙氏属国。设立带方郡后,公孙氏在东北亚的影响达到了极限,此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各国及在今九州北部的倭各国(分属邪马台女王国)都附属于带方郡,所有向公孙氏的朝贡都由带方太守负责。到此时为止,濊貊成为化内之地,夫馀、三韩、倭都归附,高句丽、乌桓皆破败,公孙氏之威东北亚诸国无敢抗者。而且公孙氏数世领有辽东,天子以为其绝域,委以海外之事,于是便隔断东夷,完全切断了中土与各国联系,独断于辽东。这样,公孙氏复有各国为砝码,不惧中土王朝的威胁。
参考资料:{公孙度传}

  • 东北地区在三国时期归属哪个国家
    答:东北地区的部分,在三国时期归属魏国,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1、东北地区,是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许多人会混淆东北地区与行政区划 ,但只有个别时期,东北地区才与东北所处的行政区重合。比如清朝1636--1644年盛京总管;1947--1954年东北人民政府管辖...
  • 三国时期东北三省谁的地盘
    答:三国时期,东北只有辽东和朝鲜一部分地区归属于曹魏,大部分属于少数民族乌丸,还有部分属未开发区。曹魏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
  • 三国时期和唐朝,东三省都被叫什么名字,就是怎么称呼,三省现在是黑、吉...
    答:好简单 三国时期 叫幽州 燕地 唐宋叫辽金
  • 三国时期的东北处于什么状态
    答:三国时期,东北只有辽东和朝鲜一部分地区归属于曹魏,其他大部分地区还是化外之地。曹魏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并且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朝鲜半岛的一半地区也并入了曹魏版图。...
  • 东北在三国时期,是属于哪国的?
    答:很抱歉,您提供的内容似乎包含了一些无法识别的字符,这使得理解您想要改写的原始文本变得困难。如果您能提供清晰的文本内容,我会很乐意帮助您进行改写和润色。请重新输入您希望改写的文本。
  • 三国时期东北在那国
    答:为了牵制高句丽等国,他又嫁宗女给夫馀王,使之忠属于己。公孙度一时成为东北亚的霸主。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病故,其子公孙康即位。此时北方曹操正扫荡袁绍诸子,对公孙氏压力很大。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破袁谭,张辽率军顺势击溃当年公孙度所置营州刺史柳毅,夺取公孙氏的东莱。建安...
  • 东北在三国时期,是属于哪国的?
    答:北狄
  • 三国时期 东北三省 属于魏国的领域吗?
    答:不属于,属于公孙燕(辽宁南部)、扶余(吉林扶余)、高句丽(吉林南部和辽宁北部)、鲜卑诸部(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西部一带)、挹娄诸部(黑龙江东部和吉林北部一带)。公孙燕:公孙家族建立的燕国,后被曹魏所灭,是蜀汉和孙吴的坚实盟友,曹魏的死敌。蜀汉阵营:蜀汉、孙吴、公孙燕、扶余、挹娄诸...
  • 三国时期 东北三省 属于魏国的领域吗?
    答:不属于 当时东北三省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盘,例如东胡 匈奴等。东北三省是在唐朝时才正式归属中央王朝的管辖的,当时东北的黑水靺鞨与粟末靺鞨分别接受中央王朝的封号和官职,东北由此归属唐王朝的管辖。黑水靺鞨就是女真族即今天满族的祖先
  • 东北历史中国古代的东北是什么国家?
    答:古代中国东北是什么国家?中国东北古称颍州、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发展起来。当时是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称为夷地。到了三国时,辽宁叫辽东,即“辽东为郭嘉所定”,但黑龙江、吉林仍未开发。后来唐朝的黑水,宋朝的金和女真,明朝建州的女真,都发源于东北。清朝末年,山东人冒险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