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要用盆种枇杷树,能给我详细方法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枇杷树能盆栽吗,枇杷树能盆栽吗知识

家庭想要盆栽果树,试试栽种枇杷,果实甜水分多,叶子还能止咳润肺


种子泡水10天
花盆放置七分的培养土,种子尖尖处朝下种植。然后盖上麦饭石
一个月内可发芽长至10CM左右

一、枇杷幼树与成树三要施肥之一般推荐量
一或二年的枇杷因尚未结果,故施肥纯粹为其树势之育成,待三年后已渐结果并趋稳定,施肥量亦然。一般未实施营养诊断之枇杷园其施肥推荐如下表,可於施肥前依此比例将三要素混合后施用。
如表一 (克/株/年)
树龄 氮素 磷酐 氧化钾
一年生 400 200 300
二年生 500 250 375
三年生以上 600 300 450

唯因近年来农村劳力渐少,故上述之施肥亦能以台肥复合肥料五号(16-8-12)代用。施用量一年生每株用2.2公斤,分六次(即每隔二个月)施用,外加花生饼三公斤。二年生每株施用 3.0公斤,分四次(每隔三个月)施用。三年生及以上者每株施用3.8公斤,分三次施用,
不加有机肥。
二、枇杷成树后之施肥时期及施用分配率
(1)第一次肥:8-9月间开花前将全年肥料量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施下。
(2)第二次肥:11-12月花瓣脱落后至翌年一月施,施入全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助果实发育有机肥料宜於此时与化肥同时施下。
(3)第三次肥:四月左右,如该季结果很多,以致新梢无法抽出,可在果实采收后,将余量化学肥料施上,以恢复树势,助长新梢发育。
三、枇杷之施肥要领
(1)枇杷之施肥方法
幼树应将肥料撒於根际土表,并行轻度耕锄,经由浇水或雨水进入土中,或将肥料溶于水中,而后浇於根亦可 。成年树(三年生以上)可在地面撒施,或在离主干中央30公分处,开若干条放射状长沟,近干处约10公分深,逐渐向外加深至15-21公分,沟宽约30公分,伸长至树冠外, 肥料施入沟中后,宜与土壤拌合,再填入土壤,并略高於土面。
(2)氮肥的控制决定生产的成败
氮肥在枇杷生产上占极重之角色,一般来说,采果后的氮肥应控制到只供新梢长到 25~30 片叶最佳,否则若继续生长,顶芽便没有机会由营养芽转成花芽。故控制不好,往往造成徒长,花芽数势必因花芽分化不良而减少以致影响产量。然开花到小果成长期间,由於需要果粒充实肥大,适度之氮肥补充至属必需。但太高的氮肥又会使尚未花芽分化之枝条继续生长,反消耗树体储蓄的光合产物,造成果实后期不但不易肥大,甘味也减少,遇到焚风时也最易缩水乾皱,大为降低果实品质。若全年的氮肥能下的适切,则必定可以减少很多栽培管理上的困扰,并且获得最高的收益。
(3)采果后到花芽分化前之氮肥控制
枇杷之花芽分化期在国历七、八月间,分化的部位在当年生枝梢的顶端。发芽分化的条件至少要该枝梢饱满,且在该时期枝梢停止营养生长,不再长新叶片后才有可能进入花芽分化期。按理来说,为使营养生长停止不继续抽梢,树体内之含氮量应予降低,亦即土壤中含氮量也需甚低,否则七、八月间以台湾的高温及屡有骤雨来看,对氮肥的反应至为敏感,极易造成当年枝梢不易停止生长的困扰。目前农友多在六月时以拉枝使当年生枝条呈水平状,藉以抑制碳水化合物较少转移到其他部位,增加该枝条的碳氮比来加强枝条的充实饱满度,以增加花芽分化能力。但纵然是如此费工操作,也并非百分之百会花芽分化。良好的管理下约有八成的开花率。依有经验的果农表示,开花比率若太高,易造成树势衰弱而有大小年之虞,但若开花比率不足六成,则产量势必锐减而影响收益。
事实上,若在三、四月采果后,立即施用极少量的肥料,如不超过全年的四分之一,则不仅可迅速恢复树势,也正可刺激萌发新梢。若施肥适当,尤其是氮肥控制得宜,则其生长至一定时期后,因氮肥之消耗自较有利於停梢,使充实的新梢及早形成。
试观乏人管理的枇杷园,因久未施肥,土壤中之氮肥往往含量不高。结果虽未经人工拉枝,结果率也都在八成以上但花穗小。因此,为要提高花芽分化比率及防止大小年结果,则目前所知之方法中,控制氮肥显然远较拉枝等方法有效且更省工。所以想要有稳定产量及良好品质的农友,应著重肥料施用时期与适量使用,有此观念后再配合
各种园艺技术才会有预期的成果。
此外,三、四月采果后到七、八月的花芽分化期间,若肥培得当,还可因提早停梢而提早花芽分化,因而花期提前,产期抢早,可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这一点,对於全省枇杷产期较早的台东地区果农颇为重要。因该地区拜太平洋暖流之赐,冬季气温较同纬度西部地区为高,因此果粒成熟特别快,甜度也较高,色泽橙黄颇为讨好市场。若能重视氮肥之控制,则年年可确保早熟抢先上市的特色,对农友的收益有绝对的帮助。
氮肥是否过量或不足,尚请农友们自己观察园中每年三、四月采果后,由顶芽长出新梢后之停梢情形。若停梢后该枝条所拥有的叶片达到二十五至三十叶,则为标准的氮肥施用量。若少於25片,则表示氮肥不够其营养生长所需,虽然易於花芽分化,但其叶片较少,极难满足应有的光合作用,致使果实累积碳水化物的时间拉长,果粒往往早熟而小、味酸重,不会有好品质。然而,当叶片数超过30片,尤其是35片至40片者,由於停梢晚,甚至不停梢,常使养分因徒长而消耗,致开花率降低并使产期拖延。如此众多之叶片,以最下部位之老叶常因叶过密而枯萎,在长期过度遮光及病虫害不易防治之情形下最易受损,往往是率先落叶的一群。这种枇杷园所生产的枇杷因结果率有限,因此后期树体营养尚可充分供应仅存的果粒,故品质一般还不会太差,但风味略逊一筹,产量也实在太低,不是正常生产之道。
(4)开花前之施肥
全年的肥料中,尤其是氮肥,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总量应在停梢花芽形成后至开花前的时段施用。除了促进枇杷花穗抽出外,也是因为枇杷开花时,几乎所有枝梢的八成以上都会开花,而每枝梢虽仅著一花穗,但每花穗平均约有 400 朵花,如果每穗第一朵花开到最后一朵花谢,大约要费二、三星期。虽然每一花穗最后因养分不足自然会有疏花的效果,且最后再人为疏果,只留6-10粒,但开花过程中足以令树体消耗大量的有机态氮素及磷素。若在开花之前不予补充,则开花后之枇杷树将树势衰弱,果实将会不正常早熟,果粒也较小,这种不正常的早果不仅果实品质低落,也伤害树势,不必要的不定芽偶会萌出,徒增栽培上的困扰。
(5)小果期施肥有助果粒肥大
落花、疏果后,当小果正要发育时候,是果实最需氮、磷及钾肥之时期,该时期的氮、磷肥主要在以促进细胞分裂,增加整个果实的细胞数并使每个细胞扩大。此一过程对枇杷果实的肥大颇为重要,因为细胞数目愈多细胞愈大,果粒将更有机会可以肥大,是以果农称此次肥料为果肥,下肥的时期约在国历12-1 月间,施用量亦宜以全年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施用。
(6)肥培要配合灌溉
施用花肥或果肥时,一般各枇杷产区多已进入旱季,若未重视灌溉则往往得不到施用的时效与肥效。灌溉较频繁的时期约在果实成熟时间及转色期,亦即一月至二月,此时土壤常保微湿可使肥培顺利,并使乾旱、焚风(南风)等问题降至最低,也因树体水分的吸收及蒸散得以平衡减少裂果。全年灌溉所用之水量至少有半数以上在此时被消耗掉。枇杷之灌溉设施颇易完成,利用滴管牵引即可,并不需特多之水量,且因枇杷根系尚浅,故滴灌效果相当良好。在焚风严重地区,为便於喷雾以增加空中湿度,亦见有喷灌之果园。除非缺乏水源,否则绝少农友不予设置,一般有灌溉设施之枇杷园因在肥培管理上易於控制,果实品质与产量、稳定性等显然较为良好,灌溉设施在枇杷园之投资中比重极轻,故不仅为开园之优先工程之一,也是尚未有灌溉设施之枇杷园最值得投入之设施之一。
枇杷是本省少数能在乾旱期间完成开花结果的树种之一,有必要在其生育期间依其生理需求做好水分管理工作以减少因水分逆境造成的生理上的胁迫,藉以防止果实细胞分裂及肥大期受到抑制而成小果,低湿度强风造成果实永久性的皱缩果,长期乾旱后突然下雨造成的裂果等。
枇杷在秋冬季开花结果,需要充足的水分利花器的发育与幼果生长,但此期间正逢台东乾旱季节,土壤水分不足,果实肥大不易,必须补充适量的水分以利生长。但在成熟前水分过多容易裂果,糖度低。必须依枇杷生长情形,补充适当的水分,才能兼顾果实生长与提升品质。
土壤中有效水分含量占40-50%时枇杷生育最佳,而地下水位高时枇杷生育也往往不佳,需靠重机械如小型挖土
机於行距间深掘及掩埋排水沟方能为功。
(7)有机质之施用原则
有机质之施用时机应与果肥同时施用为宜。有机质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增加土壤通气性及容水力,并供养土壤有益之微生物,改善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使其有更稳定的生态条件,颇受一般之农友推崇。但施用时宜注意腐熟程度,以免伤害作物根部。未完全腐熟的动物性有机肥多带严重之恶臭,并伴有甚多之苍绳,极易判断。施用有机肥时尚需配合深施,方不至於因分解太快而失去施用价值,且深施能诱导根系往下伸长吸收更深层的养分及水分使果树生长稳定。若能将大量有机质集中,施用於每株之一侧,则更能使根系集中於吾人所设定之定点,对於以后的施肥、供水,调整土壤酸碱值等管理将更易把握,也可由此减少人工,获得更多的收获。在小型挖土机租用方便的地方,有机质之集中深施颇值得农友考虑实施。
一般枇杷果园土壤有机含量应维持 3% 以上,因有机质对土壤物理性最大影响在於增加土壤团粒稳定性,并促进微生物活性作用,一般土壤稳定度与土壤中腐植质(以腐植酸或黄酸物质为主)有密切关系,有机肥料含有腐植质成分,可改善土壤稳定度。
土壤有机含量愈高,则土壤硬度愈低,增加土壤疏松,使土壤水分含量增高,不论酸碱性土壤有机含量与土壤水分及土壤硬度均有显著直线相关性。
绿肥是增进地力的植物,更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好材料,在枇杷果园可种植太阳麻、鲁冰、田菁、虎瓜豆、羽扇豆、白花三叶草等绿肥作物,在开花盛期组织柔软时掩入土中,可增加土壤营养要素及有机质含量,更可保持土壤肥力,缓和土壤 pH 变化,促进枇杷生长。因其碳氮比小,易被土壤中微生物作用分解,有增进土壤肥力及改良土壤物理性之作用,可见施用有机质材及绿肥均可提高土壤有机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枇杷果园敷盖可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冲蚀,促进根系生长益於吸收土壤中养分,所以利用草生栽培法敷盖枇杷果园也值得采用,草生敷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表土流失量,对坡地枇杷果园水土保持工作更特别重要。
(8)缺镁症状之果园如何补充镁肥
根据枇杷果园调查之结果,叶片含镁量在 0.15% 以下时即有叶片缺镁徵状出现。镁元素在枇杷植株中之角色虽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因镁本身就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之一,因此,缺镁严重时叶绿素之合成自然受阻。藉叶绿素进行之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自然不足枇杷所需。首先影响的是枇杷的甜度,最后也会影响到翌年的树势。结果导致枇杷果实品质不能确保。缺镁之主要原因为土壤酸化,盐基流失所造成,且因果实本身成长及成熟期间也需要甚多镁肥。由於镁在植物中转移的能力颇高,因此,叶片显示的缺镁症是枇杷果实硬熟后镁元素自叶片大量转运至果实的结果。若叶片中之镁素原本不甚充足,往往使得老叶片在果实硬熟期后逐渐产生缺镁情形。这也是为什麼原本绿油油的叶片在结果中后期便会逐渐呈现黄斑的原因缺镁的徵状在枇杷为接近主叶脉的叶肉部分仍为绿色,但叶脉间的叶肉部分黄化。发生部位由结果枝的最下叶开始,也就是叶龄越老的叶愈易发生,通常黄斑占全叶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时即有落叶之现象,若有病虫害叶、缺水乾旱,遭遇焚风或遮阴过度情形的叶片则更易落叶,国历11月至 1 月间为枇杷开花著果期,补充镁肥最好在这一时期或更前并配合灌溉才有功效。因为果实成长期对镁的需求量较当时根的吸收量多很多,因此若不及早储备,而要藉临时在土壤施用,由根吸收再送至果实已属缓不济急,此为农友要多加注意的。现有不少农友使用每株硫酸镁500 公克,每2-3年施用一次,效果不差,施用的农友皆表
示果色及口味都有改进,其余农友若目视自己果园已有缺镁情形亦可援例施用镁肥补正。
(9)枇杷园酸性土壤的改良
本省部分枇杷之栽培土壤有过酸的情形,根据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的调查,台东生产枇杷最集中的鹿野乡即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之枇杷园中土壤酸咸值在 5.5 以下。此乃因当地之枇杷园初建立时是因凤梨产业不景气而在凤梨园中间作枇杷,待最后凤梨废园后,枇杷已开始生长。此种果园因当时迁就於凤梨的生产,不仅未调整土壤酸咸度,还继续使用酸性肥料。目前改良土壤过酸的方法,不外是利用富含石灰质之矿石粉或矽酸炉渣等材料,施用於土壤中,将酸碱值调整至 5.5以上至 6.5以下。土壤 pH 值在5.5以下,可施用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苦土石灰)改良,每公顷施用 1 至 2 公吨,如 pH值超过 5.5以上即停止施用。缺镁地区若施用白云石粉可同时补充镁元素,故较石灰石粉为优。

一、枇杷幼树与成树三要施肥之一般推荐量
一或二年的枇杷因尚未结果,故施肥纯粹为其树势之育成,待三年后已渐结果并趋稳定,施肥量亦然。一般未实施营养诊断之枇杷园其施肥推荐如下表,可於施肥前依此比例将三要素混合后施用。
如表一 (克/株/年)
树龄 氮素 磷酐 氧化钾
一年生 400 200 300
二年生 500 250 375
三年生以上 600 300 450

唯因近年来农村劳力渐少,故上述之施肥亦能以台肥复合肥料五号(16-8-12)代用。施用量一年生每株用2.2公斤,分六次(即每隔二个月)施用,外加花生饼三公斤。二年生每株施用 3.0公斤,分四次(每隔三个月)施用。三年生及以上者每株施用3.8公斤,分三次施用,
不加有机肥。
二、枇杷成树后之施肥时期及施用分配率
(1)第一次肥:8-9月间开花前将全年肥料量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施下。
(2)第二次肥:11-12月花瓣脱落后至翌年一月施,施入全量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助果实发育有机肥料宜於此时与化肥同时施下。
(3)第三次肥:四月左右,如该季结果很多,以致新梢无法抽出,可在果实采收后,将余量化学肥料施上,以恢复树势,助长新梢发育。
三、枇杷之施肥要领
(1)枇杷之施肥方法
幼树应将肥料撒於根际土表,并行轻度耕锄,经由浇水或雨水进入土中,或将肥料溶于水中,而后浇於根亦可 。成年树(三年生以上)可在地面撒施,或在离主干中央30公分处,开若干条放射状长沟,近干处约10公分深,逐渐向外加深至15-21公分,沟宽约30公分,伸长至树冠外, 肥料施入沟中后,宜与土壤拌合,再填入土壤,并略高於土面。
(2)氮肥的控制决定生产的成败
氮肥在枇杷生产上占极重之角色,一般来说,采果后的氮肥应控制到只供新梢长到 25~30 片叶最佳,否则若继续生长,顶芽便没有机会由营养芽转成花芽。故控制不好,往往造成徒长,花芽数势必因花芽分化不良而减少以致影响产量。然开花到小果成长期间,由於需要果粒充实肥大,适度之氮肥补充至属必需。但太高的氮肥又会使尚未花芽分化之枝条继续生长,反消耗树体储蓄的光合产物,造成果实后期不但不易肥大,甘味也减少,遇到焚风时也最易缩水乾皱,大为降低果实品质。若全年的氮肥能下的适切,则必定可以减少很多栽培管理上的困扰,并且获得最高的收益。
(3)采果后到花芽分化前之氮肥控制
枇杷之花芽分化期在国历七、八月间,分化的部位在当年生枝梢的顶端。发芽分化的条件至少要该枝梢饱满,且在该时期枝梢停止营养生长,不再长新叶片后才有可能进入花芽分化期。按理来说,为使营养生长停止不继续抽梢,树体内之含氮量应予降低,亦即土壤中含氮量也需甚低,否则七、八月间以台湾的高温及屡有骤雨来看,对氮肥的反应至为敏感,极易造成当年枝梢不易停止生长的困扰。目前农友多在六月时以拉枝使当年生枝条呈水平状,藉以抑制碳水化合物较少转移到其他部位,增加该枝条的碳氮比来加强枝条的充实饱满度,以增加花芽分化能力。但纵然是如此费工操作,也并非百分之百会花芽分化。良好的管理下约有八成的开花率。依有经验的果农表示,开花比率若太高,易造成树势衰弱而有大小年之虞,但若开花比率不足六成,则产量势必锐减而影响收益。
事实上,若在三、四月采果后,立即施用极少量的肥料,如不超过全年的四分之一,则不仅可迅速恢复树势,也正可刺激萌发新梢。若施肥适当,尤其是氮肥控制得宜,则其生长至一定时期后,因氮肥之消耗自较有利於停梢,使充实的新梢及早形成。
试观乏人管理的枇杷园,因久未施肥,土壤中之氮肥往往含量不高。结果虽未经人工拉枝,结果率也都在八成以上但花穗小。因此,为要提高花芽分化比率及防止大小年结果,则目前所知之方法中,控制氮肥显然远较拉枝等方法有效且更省工。所以想要有稳定产量及良好品质的农友,应著重肥料施用时期与适量使用,有此观念后再配合
各种园艺技术才会有预期的成果。
此外,三、四月采果后到七、八月的花芽分化期间,若肥培得当,还可因提早停梢而提早花芽分化,因而花期提前,产期抢早,可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这一点,对於全省枇杷产期较早的台东地区果农颇为重要。因该地区拜太平洋暖流之赐,冬季气温较同纬度西部地区为高,因此果粒成熟特别快,甜度也较高,色泽橙黄颇为讨好市场。若能重视氮肥之控制,则年年可确保早熟抢先上市的特色,对农友的收益有绝对的帮助。
氮肥是否过量或不足,尚请农友们自己观察园中每年三、四月采果后,由顶芽长出新梢后之停梢情形。若停梢后该枝条所拥有的叶片达到二十五至三十叶,则为标准的氮肥施用量。若少於25片,则表示氮肥不够其营养生长所需,虽然易於花芽分化,但其叶片较少,极难满足应有的光合作用,致使果实累积碳水化物的时间拉长,果粒往往早熟而小、味酸重,不会有好品质。然而,当叶片数超过30片,尤其是35片至40片者,由於停梢晚,甚至不停梢,常使养分因徒长而消耗,致开花率降低并使产期拖延。如此众多之叶片,以最下部位之老叶常因叶过密而枯萎,在长期过度遮光及病虫害不易防治之情形下最易受损,往往是率先落叶的一群。这种枇杷园所生产的枇杷因结果率有限,因此后期树体营养尚可充分供应仅存的果粒,故品质一般还不会太差,但风味略逊一筹,产量也实在太低,不是正常生产之道。
(4)开花前之施肥
全年的肥料中,尤其是氮肥,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总量应在停梢花芽形成后至开花前的时段施用。除了促进枇杷花穗抽出外,也是因为枇杷开花时,几乎所有枝梢的八成以上都会开花,而每枝梢虽仅著一花穗,但每花穗平均约有 400 朵花,如果每穗第一朵花开到最后一朵花谢,大约要费二、三星期。虽然每一花穗最后因养分不足自然会有疏花的效果,且最后再人为疏果,只留6-10粒,但开花过程中足以令树体消耗大量的有机态氮素及磷素。若在开花之前不予补充,则开花后之枇杷树将树势衰弱,果实将会不正常早熟,果粒也较小,这种不正常的早果不仅果实品质低落,也伤害树势,不必要的不定芽偶会萌出,徒增栽培上的困扰。
(5)小果期施肥有助果粒肥大
落花、疏果后,当小果正要发育时候,是果实最需氮、磷及钾肥之时期,该时期的氮、磷肥主要在以促进细胞分裂,增加整个果实的细胞数并使每个细胞扩大。此一过程对枇杷果实的肥大颇为重要,因为细胞数目愈多细胞愈大,果粒将更有机会可以肥大,是以果农称此次肥料为果肥,下肥的时期约在国历12-1 月间,施用量亦宜以全年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施用。
(6)肥培要配合灌溉
施用花肥或果肥时,一般各枇杷产区多已进入旱季,若未重视灌溉则往往得不到施用的时效与肥效。灌溉较频繁的时期约在果实成熟时间及转色期,亦即一月至二月,此时土壤常保微湿可使肥培顺利,并使乾旱、焚风(南风)等问题降至最低,也因树体水分的吸收及蒸散得以平衡减少裂果。全年灌溉所用之水量至少有半数以上在此时被消耗掉。枇杷之灌溉设施颇易完成,利用滴管牵引即可,并不需特多之水量,且因枇杷根系尚浅,故滴灌效果相当良好。在焚风严重地区,为便於喷雾以增加空中湿度,亦见有喷灌之果园。除非缺乏水源,否则绝少农友不予设置,一般有灌溉设施之枇杷园因在肥培管理上易於控制,果实品质与产量、稳定性等显然较为良好,灌溉设施在枇杷园之投资中比重极轻,故不仅为开园之优先工程之一,也是尚未有灌溉设施之枇杷园最值得投入之设施之一。
枇杷是本省少数能在乾旱期间完成开花结果的树种之一,有必要在其生育期间依其生理需求做好水分管理工作以减少因水分逆境造成的生理上的胁迫,藉以防止果实细胞分裂及肥大期受到抑制而成小果,低湿度强风造成果实永久性的皱缩果,长期乾旱后突然下雨造成的裂果等。
枇杷在秋冬季开花结果,需要充足的水分利花器的发育与幼果生长,但此期间正逢台东乾旱季节,土壤水分不足,果实肥大不易,必须补充适量的水分以利生长。但在成熟前水分过多容易裂果,糖度低。必须依枇杷生长情形,补充适当的水分,才能兼顾果实生长与提升品质。
土壤中有效水分含量占40-50%时枇杷生育最佳,而地下水位高时枇杷生育也往往不佳,需靠重机械如小型挖土
机於行距间深掘及掩埋排水沟方能为功。
(7)有机质之施用原则
有机质之施用时机应与果肥同时施用为宜。有机质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增加土壤通气性及容水力,并供养土壤有益之微生物,改善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使其有更稳定的生态条件,颇受一般之农友推崇。但施用时宜注意腐熟程度,以免伤害作物根部。未完全腐熟的动物性有机肥多带严重之恶臭,并伴有甚多之苍绳,极易判断。施用有机肥时尚需配合深施,方不至於因分解太快而失去施用价值,且深施能诱导根系往下伸长吸收更深层的养分及水分使果树生长稳定。若能将大量有机质集中,施用於每株之一侧,则更能使根系集中於吾人所设定之定点,对於以后的施肥、供水,调整土壤酸碱值等管理将更易把握,也可由此减少人工,获得更多的收获。在小型挖土机租用方便的地方,有机质之集中深施颇值得农友考虑实施。
一般枇杷果园土壤有机含量应维持 3% 以上,因有机质对土壤物理性最大影响在於增加土壤团粒稳定性,并促进微生物活性作用,一般土壤稳定度与土壤中腐植质(以腐植酸或黄酸物质为主)有密切关系,有机肥料含有腐植质成分,可改善土壤稳定度。
土壤有机含量愈高,则土壤硬度愈低,增加土壤疏松,使土壤水分含量增高,不论酸碱性土壤有机含量与土壤水分及土壤硬度均有显著直线相关性。
绿肥是增进地力的植物,更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好材料,在枇杷果园可种植太阳麻、鲁冰、田菁、虎瓜豆、羽扇豆、白花三叶草等绿肥作物,在开花盛期组织柔软时掩入土中,可增加土壤营养要素及有机质含量,更可保持土壤肥力,缓和土壤 pH 变化,促进枇杷生长。因其碳氮比小,易被土壤中微生物作用分解,有增进土壤肥力及改良土壤物理性之作用,可见施用有机质材及绿肥均可提高土壤有机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枇杷果园敷盖可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冲蚀,促进根系生长益於吸收土壤中养分,所以利用草生栽培法敷盖枇杷果园也值得采用,草生敷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表土流失量,对坡地枇杷果园水土保持工作更特别重要。
(8)缺镁症状之果园如何补充镁肥
根据枇杷果园调查之结果,叶片含镁量在 0.15% 以下时即有叶片缺镁徵状出现。镁元素在枇杷植株中之角色虽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因镁本身就是叶绿素的构成成分之一,因此,缺镁严重时叶绿素之合成自然受阻。藉叶绿素进行之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营养物自然不足枇杷所需。首先影响的是枇杷的甜度,最后也会影响到翌年的树势。结果导致枇杷果实品质不能确保。缺镁之主要原因为土壤酸化,盐基流失所造成,且因果实本身成长及成熟期间也需要甚多镁肥。由於镁在植物中转移的能力颇高,因此,叶片显示的缺镁症是枇杷果实硬熟后镁元素自叶片大量转运至果实的结果。若叶片中之镁素原本不甚充足,往往使得老叶片在果实硬熟期后逐渐产生缺镁情形。这也是为什麼原本绿油油的叶片在结果中后期便会逐渐呈现黄斑的原因缺镁的徵状在枇杷为接近主叶脉的叶肉部分仍为绿色,但叶脉间的叶肉部分黄化。发生部位由结果枝的最下叶开始,也就是叶龄越老的叶愈易发生,通常黄斑占全叶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时即有落叶之现象,若有病虫害叶、缺水乾旱,遭遇焚风或遮阴过度情形的叶片则更易落叶,国历11月至 1 月间为枇杷开花著果期,补充镁肥最好在这一时期或更前并配合灌溉才有功效。因为果实成长期对镁的需求量较当时根的吸收量多很多,因此若不及早储备,而要藉临时在土壤施用,由根吸收再送至果实已属缓不济急,此为农友要多加注意的。现有不少农友使用每株硫酸镁500 公克,每2-3年施用一次,效果不差,施用的农友皆表
示果色及口味都有改进,其余农友若目视自己果园已有缺镁情形亦可援例施用镁肥补正。
(9)枇杷园酸性土壤的改良
本省部分枇杷之栽培土壤有过酸的情形,根据台东区农业改良场的调查,台东生产枇杷最集中的鹿野乡即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之枇杷园中土壤酸咸值在 5.5 以下。此乃因当地之枇杷园初建立时是因凤梨产业不景气而在凤梨园中间作枇杷,待最后凤梨废园后,枇杷已开始生长。此种果园因当时迁就於凤梨的生产,不仅未调整土壤酸咸度,还继续使用酸性肥料。目前改良土壤过酸的方法,不外是利用富含石灰质之矿石粉或矽酸炉渣等材料,施用於土壤中,将酸碱值调整至 5.5以上至 6.5以下。土壤 pH 值在5.5以下,可施用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苦土石灰)改良,每公顷施用 1 至 2 公吨,如 pH值超过 5.5以上即停止施用。缺镁地区若施用白云石粉可同时补充镁元素,故较石灰石粉为优。

  • 如果我要用盆种枇杷树,能给我详细方法吗?
    答:一、枇杷幼树与成树三要施肥之一般推荐量 一或二年的枇杷因尚未结果,故施肥纯粹为其树势之育成,待三年后已渐结果并趋稳定,施肥量亦然。一般未实施营养诊断之枇杷园其施肥推荐如下表,可於施肥前依此比例将三要素混合后施用。如表一 (克/株/年) 树龄 氮素 磷酐 氧化钾 一年生 400 200 300 二年生 500 250 ...
  • 盆栽枇杷的种植方法
    答:1、养殖盆栽枇杷,首先要在三月份上盆,选择透气和排水好的土壤作培养土找较大的花盆,在盆地放几片碎瓦片,再铺一层细沙,放入土壤,将枇杷树放置,舒展根须,填满土壤,晃动花盆使土壤压实,浇透水,先放在阴凉的地方恢复。2、1土壤 养殖盆栽枇杷,首先要在三月份上盆,选择透气和排水好的土壤作培养...
  • 盆栽枇杷的养殖方法,手把手教会养殖和繁殖枇杷
    答:养殖盆栽枇杷,首先要在三月份上盆,选择透气和排水好的土壤作培养土;找较大的花盆,在盆地放几片碎瓦片,再铺一层细沙,放入土壤,将枇杷树放置,舒展根须,填满土壤,晃动花盆使土壤压实,浇透水,先放在阴凉的地方恢复;再慢慢移至散光的位置,幼苗太小不建议放在阳光下直射,植株长大后可放在阳光下,...
  • 枇杷树盆景怎么养(枇杷树的种植与养护)
    答:1、选择土壤因枇杷的适应性比较广阔,选择土壤要求不高,一般的土壤里都是可以正常生长的,但以含沙或石砾较多的疏松土壤为佳。2、上盆把枇杷嫁接苗种植在合适的花盆里面,基质较为适合选土层深厚且排水透气均良好的壤土,用土约占盆70到80%,在盆底还得放些碎瓦片或者石子。3、充足的光照幼苗喜欢柔和...
  • 枇杷果盆栽种植方法
    答:枇杷树能盆栽.枇杷苗选择 可选择塘栖枇杷的五大品种:1、软条白沙;2、大红袍;3、夹脚;4、杨墩;5、宝珠(红毛丫头)。土壤的要求 用塘栖园地的土壤栽培。因其土壤ph值5.9是适宜塘栖枇杷生长的。浇水的要点 塘栖枇杷不但要求热量高、而且喜欢湿润,适宜的雨量和温度,有利枇杷的生长发育。阳台是水...
  • 求助,枇杷种植方法
    答:枇杷种植方法:土壤、浇水、温度、施肥、修剪。1、土壤 养殖盆竖仿栽枇杷,首先要在三月份上盆,选择透气和排水好的土壤作培养土;找较大的花盆,在盆地放几片碎瓦片,再铺一层细沙,放入土壤,将枇杷树放置,舒展根须。填满土壤,晃动花盆使土壤压实,浇透水,先放在阴凉的地方恢复;再慢慢移至散春...
  • 枇杷适合作为盆栽植物种植吗?需要什么样的管理?
    答:至于树的整体高度,根据不同盆大小,高度一般是以盆高度的3~4倍为准,且在枇杷进入结果数年后,在每年的修剪时,应将主干附近的新梢要留下,来做为以后数年更新一次新主枝的预备枝,使用。二、水土肥管理1、水分:枇杷树是需水较少的树种,且根系不发达,如果排水不良,易烂根。但要是过于干燥,...
  • 盆栽枇杷树能结果吗 盆栽枇杷树的养护方法
    答:1、盆栽枇杷树可以结果,但是在养护时一定要给枇杷树进行人工授粉,一定要在上午8点前从枇杷树的花朵里面收集花粉,然后在10点以前将花粉用毛笔或者笔刷涂抹在枇杷树花蕊上,这样就能完成人工授粉的过程。2、盆栽枇杷树的注意事项 (1)枇杷树比较适合在湿润的环境里面生长,所以如果想让盆栽枇杷树结果,...
  • 枇杷树栽种要注意 种植枇杷树要注意什么
    答:枇杷树栽种要注意 种植枇杷树要注意什么 1、花盆选择:枇杷是一种较为高大的植物,其根系扎根较深,所以在家里养殖时要选择较大的花盆。花盆的深度最好在30cm左右,这样才不会因为生长空间的问题影响其生长。2、温度管理:枇杷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来说在10℃就可以生长,但是最佳的生长温度...
  • 枇杷树怎么种植
    答:1枇杷树种植一般要在10月份下旬到11月份中旬采集种子,然后等果皮软化后将果肉去掉,并用水清理干净并贮藏2准备好疏松的土壤,在3月份上旬进行播种最佳,播进种子后覆盖一层土,能帮助幼苗生根,再覆盖一层稻草,大概。1育苗土壤枇杷树用来育苗的土壤要选择背阴背风,疏松且富含有机物的沙质土壤,播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