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怎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美国历史书怎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何在?
“五次战役”后,中国军队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认识到在目前的后勤装备下就算发动反攻也不能巩固所得成果,于是放弃了计划中的“第六次战役”,开始一方面在前沿固守,一方面大力改善后勤和装备。苏式武器也是在这时候开始才大量装备部队。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2年下半年的一年里,中国军队只是发动过战术反击,没有发动过战役反攻。但美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依靠绝对优势的火力步步紧逼。中朝军队奋勇抗击,朝鲜人民军还打出了“血岭”,“伤心岭”这样的战例,使得美军每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李奇微叹息:按这样的速度至少要20年才能到达鸭绿江。这句话里有2个含义,一是说明了美军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也看出美军还是缓慢地向前推进的,“血岭”,“伤心岭”最后都落入了美军之手。惨重的看不到胜利的损失使得美国的政治家们迫切希望早日从朝鲜脱身,越来越不鼓励前线士兵用鲜血去换来荒无人烟的山头,但美国军人的荣誉感使得前线美军将领还是希望用武力夺取彻底的胜利。于是,当时的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里特提交了一份大规模进攻的计划,被上级否决。范弗里特不肯死心,经过修改,又提出了一份比较小的计划──用两个营的兵力花5天时间进攻上甘岭。假如计划得逞,再提出下一个计划。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惨败,而中国打出了一个“千岁军”──15军,还打出了一个“上甘岭精神”。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不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有的人把“上甘岭战役”说成是我军生死悠关的一战,其实是夸大了。上甘岭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是它的大门,而五圣山的确是不可放弃的战略要地,但五圣山要比上甘岭高一倍多,在五圣山和上甘岭之间还有好几座山,即使我方丢失了上甘岭,问题也不是太大。但我方的坚守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就是中国军队有能力守住任何想守住的阵地。美军从此死了打到鸭绿江的心,再也不发动营以上的大规模进攻了。在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范弗里特在自己离任回国前又进行了最后一次试探,以一个营的兵力进攻我一个排固守的“丁字山阵地”。美军在类似的高地上举行了7次演习,制订了完美的陆空联合作战计划,邀请了有关高级军官和记者旁观,但在一天的进攻中连我阵地的边都没碰到,就被我军轻松地打了下去。从此美军再没发动过任何主动进攻。

上甘岭战役为何被称作“国魂之战”?听完美军的评价,你就知道了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评述志愿军坑道斗争

"血岭"战斗和毗邻的"伤心岭"上的战斗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为残酷、最为紧张的战斗。这些战斗需要我们消耗极大的体力,需要我们具有无限的耐心和勇气。步兵象印第安人那样作战,他们在山坡上匍匐前进,吃力地拖带着自己的步枪、弹药以及迫击炮弹。有时,他们还被迫抵近敌人进行爆破,迫使敌人钻出地下工事。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
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8000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美军要拿上甘岭开刀

1952年8月,美国首脑指示“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战场扭转被动局面。

克拉克在同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韩国李承晚进行磋商和谋划后,决定集中兵力、火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进攻。而范佛里特经过亲自勘探锁定攻击目标为上甘岭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并直接指挥这次战役。范佛里特还将此攻势称为“扭转当前战局”的“金化攻势”,又称“摊牌作战”。

五圣山是我们的屏障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一个山村,位于金化以北五圣山南麓。五圣山是我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也是朝鲜中部平康平原的天然屏障。而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这两个山头态势突出,直入敌方。敌人要夺取五圣山,必须首先夺取这两个高地。而如果敌人夺取了五圣山,就等于在我战线中央打开了一个缺口,可以进一步进到平康平原,敌人的坦克就可以发挥优势。

他拉开仅有的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每秒钟落下6枚炮弹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在随后43天的激烈争夺中,“联合国军”方面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使用10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300多门,向我志愿军防守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用最多时达7个营的兵力进行集团冲锋,甚至一天达30多次。

简单对比一下,就会看出上甘岭战役的空前惨烈。1952年10月30日,我志愿军15军炮群的104门大口径火炮,持续猛烈地向美陆军第7师的阵地轰击。一名美军中尉心有余悸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怕极了,殊不知,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我志愿军官兵承受的是每秒钟6发炮弹的轰击。但是,我志愿军战士硬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作风,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坚守阵地岿然不动。

一人舍命 十人难挡

此次战役,我军前23天的作战任务由秦基伟为军长的第15军担负,后20天的作战任务由李德生副军长指挥下的第12军部队接替。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涌现出很多的英雄人物。

我军坚守阵地的排长孙占元在两腿被打断的情况下,仍然指挥战斗。他一个人打两挺机枪,直到子弹打完,敌人冲上阵地,他拉开仅有的一颗手榴弹导火线,和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22岁的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了三人爆破小组。在爆破过程中负伤后,忍着伤痛,从侧面接近敌地堡,伸开双臂扑向喷吐着烈焰的射击孔。

我军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都伤亡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坚守3号阵地,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多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守住了阵地。

扩展资料

上甘岭战役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月14日至10月20日,我志愿军第15军先后投入21个连队同敌人反复争夺表面阵地。

第二阶段:从10月21日至10月29日,我志愿军第15军的前沿部队在敌人占领表面阵地的情况下,退守坑道,双方以坑道口为斗争焦点。

第三阶段:从10月30日至11月25日,我志愿军以第12军集中力量反击,夺回上甘岭表面阵地,并一再打退敌人反扑。最后,敌方夺取上甘岭的计划被粉碎。

10月8日,哈里逊将军单方面宣布谈判休会后,克拉克将军授意范·弗利特将军发起摊牌战役,目的是夺取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的高地。范·弗利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可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但第十军从10月14日发起进攻,在共产党猛烈抵抗下却苦战了好多星期,使美国和南朝鲜付出了九千人的代价,共产党死伤达一点九万人之多。在战斗于11月18日逐渐停下来时,联合国军的阵地只略略有点微小改善,而损失却太大太大了。直接进攻敌军主阵地,却只实现一点有限目标无异于枉费心机。

……一切战争都是悲剧性的,但最后这两年的朝鲜冲突,其悲惨程度却难以描绘,因为任何一方在停战谈判开始后的一切战斗中都一无所获。虽然范·弗利特将军向一座座山头和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联合国军司令部却不愿承受全线向北推进时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同样,中国人要将第八集团军逐出阵地,再次赶回到南朝鲜去,也会蒙受更大的损失,他们也不愿这样做。

于是,双方很快便形成一种对峙局面。可悲的是,这种对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西线在那恐怖岁月中的堑壕战一样。在对峙情况下,不时会有对敌方阵地的炮轰,间或发生个别的战斗和摩擦,也时有巡逻战和小部队出击,几乎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翻版。而且像一战那样,这种作战方式要不断有人流血牺牲。

从实际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在开城举行和平谈判时就已结束。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已得到了各自原先打算得到的东西,而且也决不会再得到更多的东西。随后进行的两年战争,真是可悲可叹,令人难以想象;它简直不能叫做战争,因为基本上毫无目的可言,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都一无所获。要防守或夺取一座山头,实际上都要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但是这种战斗实质上并没有加强己方的阵地,也没有削弱对方的阵地。为争夺山头而进行的无数次血战,只会对局部战术形势产生影响,而敌对双方的整体战略形势却未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参战官兵都有一种独特的、几乎可以感觉到的绝望情绪,好像双方都在黑暗中朝着一个无法找到的出口摸索,但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双方又不断地互相进行盲目的猛攻拼杀。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上甘岭战役



激烈的上甘岭战役过后,人们总会习惯性地回头。美国是这样评价上甘岭战役的: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评述志愿军坑道斗争

"血岭"战斗和毗邻的"伤心岭"上的战斗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为残酷、最为紧张的战斗。

这些战斗需要我们消耗极大的体力,需要我们具有无限的耐心和勇气。步兵象印第安人那样作战,他们在山坡上匍匐前进,吃力地拖带着自己的步枪、弹药以及迫击炮弹。有时,他们还被迫抵近敌人进行爆破,迫使敌人钻出地下工事。

敌人以东方人所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有时他们深知依靠人力来挖掘从山下的反斜面一直通到正斜面的坑道,以便在遭到空袭和炮击时能撤离正斜面阵地,躲进空袭火力或重型榴弹炮火力难以打击的反斜面工事内。敌人构筑的坑道有时长达3000英尺。这样,他们既能迅速躲避轰炸,又能很快向前运动抗击地面进攻。通常,前斜面的坑道出口都经过精心巧妙的伪装,必须很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这些出口。

铁三角一带的高地。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可在5天内实现目标。但第10军从10月14日发起进攻,在共产党猛烈抵抗下苦战了好多个星期,使美国和南朝鲜付出了9000人的代价,共产党死伤达1.9万人之多。

在战斗于11月18日逐渐停下来时,联合国军的阵地只略略有点微小改善,而损失却太大太大了。直接进攻敌军主阵地,实现一点有限目标无异于枉费心机。为把共产党从准备已久的主要防御阵地引出来,第8骑兵团于10月15日在元山以南约25英里的东海岸进行了一次两栖登陆佯攻。但共产党不入圈套,结果这次佯攻遭到了很大失败。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

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8000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扩展资料:

1952年秋,美军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企图夺取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上甘岭战役爆发。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上甘岭战役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形势。

参考资料:上甘岭战役_百度百科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美军行动代Operation Showdown。

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双方伤亡约3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此战对朝鲜战争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上甘岭战役的失利,联合国军直至停战,再也没有向志愿军的固守阵地发起主动进攻。

“五次战役”后,中国军队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认识到在目前的后勤装备下就算发动反攻也不能巩固所得成果,于是放弃了计划中的“第六次战役”,开始一方面在前沿固守,一方面大力改善后勤和装备。苏式武器也是在这时候开始才大量装备部队。

发生在上甘岭的原因:上甘岭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属于“联合国军”金化攻势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二十度的气温里整夜埋伏,身上仅仅只穿着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三点八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三十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以伤残严重的连对抗敌军齐装满员的团,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要牺牲好几条人命还不一定送得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不是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前讲过的话:“中国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何在?
“五次战役”后,中国军队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认识到在目前的后勤装备下就算发动反攻也不能巩固所得成果,于是放弃了计划中的“第六次战役”,开始一方面在前沿固守,一方面大力改善后勤和装备。苏式武器也是在这时候开始才大量装备部队。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2年下半年的一年里,中国军队只是发动过战术反击,没有发动过战役反攻。但美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依靠绝对优势的火力步步紧逼。中朝军队奋勇抗击,朝鲜人民军还打出了“血岭”,“伤心岭”这样的战例,使得美军每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李奇微叹息:按这样的速度至少要20年才能到达鸭绿江。这句话里有2个含义,一是说明了美军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也看出美军还是缓慢地向前推进的,“血岭”,“伤心岭”最后都落入了美军之手。惨重的看不到胜利的损失使得美国的政治家们迫切希望早日从朝鲜脱身,越来越不鼓励前线士兵用鲜血去换来荒无人烟的山头,但美国军人的荣誉感使得前线美军将领还是希望用武力夺取彻底的胜利。于是,当时的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里特提交了一份大规模进攻的计划,被上级否决。范弗里特不肯死心,经过修改,又提出了一份比较小的计划──用两个营的兵力花5天时间进攻上甘岭。假如计划得逞,再提出下一个计划。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惨败,而中国打出了一个“千岁军”──15军,还打出了一个“上甘岭精神”。
“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不在军事上而是在政治上。有的人把“上甘岭战役”说成是我军生死悠关的一战,其实是夸大了。上甘岭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是它的大门,而五圣山的确是不可放弃的战略要地,但五圣山要比上甘岭高一倍多,在五圣山和上甘岭之间还有好几座山,即使我方丢失了上甘岭,问题也不是太大。但我方的坚守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就是中国军队有能力守住任何想守住的阵地。美军从此死了打到鸭绿江的心,再也不发动营以上的大规模进攻了。在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范弗里特在自己离任回国前又进行了最后一次试探,以一个营的兵力进攻我一个排固守的“丁字山阵地”。美军在类似的高地上举行了7次演习,制订了完美的陆空联合作战计划,邀请了有关高级军官和记者旁观,但在一天的进攻中连我阵地的边都没碰到,就被我军轻松地打了下去。从此美军再没发动过任何主动进攻。

因为,上甘岭就一个小土坡,面积相对于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而言。要是美军在上空投原子弹。美空军估计也不是舍不得原子弹的造价,虽然当时美国国内的原子弹存量也不多,但,关键是:上甘岭就那么巴掌大的一点地方。志愿军方,因为跟中方的地形比较相似,地质构造,跟中国的东北几乎是一模一样。山势地形。你一个原子弹投下来,中方志愿军,因为熟悉地形啊,完全可以躲得没有人影,到时候,原子弹爆炸,志愿军完全可以做到毫发无伤。不过,美军,可能到时候,原子弹投下来,攻上甘岭的美军死伤无数,而且,躺在地上的尸体,全部都是美军的结局

  • 看美国怎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答: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评述志愿军坑道斗争 "血岭"战斗和毗邻的"伤心岭"上的战斗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为残酷、最为紧张的战斗。这...
  • 美国人是如何看待、评论上甘岭战役的?
    答: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
  • 美国历史书怎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答:有的人把“上甘岭战役”说成是我军生死悠关的一战,其实是夸大了。上甘岭是五圣山的前沿阵地,是它的大门,而五圣山的确是不可放弃的战略要地,但五圣山要比上甘岭高一倍多,在五圣山和上甘岭之间还有好几座山,即使我方丢失了上甘岭,问题也不是太大。但我方的坚守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就...
  • 美国人至今想不明白:武器碾压中国,上甘岭为何打不下来
    答:有这么一句话: 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 上甘岭 开始的 。如果说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那么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则奠定了朝韩的南疆北界, 并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而这场战役之所以会扭转美国人对于中国人的认知,正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之中, 美国无论是从武器装备水平还是火力...
  • 上甘岭战役--美国人想不明白的战役
    答:上甘岭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是毫无例外的都有夸大对方损 失,少报己方损失的毛病。我方战报:歼敌两万五千余人,十五军伤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九人,其中阵亡五千二百一十三人。 美方战报:损失九千余人,共党死伤一万九千余人。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了。整个...
  • 为什么上甘岭是美军的伤心岭
    答:最后“联合国军”付出了2万人伤亡的代价,仍然没有能夺取上甘岭。上甘领战役是火力狂魔美军对战术大师志愿军的不对称较量,但是最终机械化的武器优势,没有能够在强于战术的装备低劣的志愿军那里取得多少优势。这种结果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解水平,在西方的理解中,在仗打到这么惨烈的...
  • 历史上有哪些“硬碰硬”的战役呢?如何评价这些战役?
    答:抗美援朝战争堪称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而上甘岭战役则是中国以硬碰硬、刺刀拼刺刀硬生生的打赢了美帝国主义,打出了中国军队的血性,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经此一战帝国主义国家再也不敢小看中国,参加过这场战役的美国老兵每次想起志愿军冲锋号的声音都会噩梦连连。美国人曾经在电脑上无数次模拟上甘岭战役,...
  • 美国上甘岭战役纪录片观后感美国上甘岭战役纪录片
    答:关于美国上甘岭战役纪录片观后感,美国上甘岭战役纪录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2、此次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
  • 上甘岭战役,世界各国是怎样评价的?
    答:50年,在接到朝鲜的请求之后,中央就下达了抗美援朝的命令,而当时的志愿军,面对的是炮火比我们猛烈多倍的美军,所以,这场战争的较量,肯定是用血泪铸造的。上甘岭战役,世界各国是怎样评价的?美国4星上将仅用14字形容,很现实 然而,上甘岭战役,我军用了43天的时间就将美军打的不知所措,最终狼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