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留守老人和小孩增加的原因在哪里?

随着城市化发展,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凸显。在一个村子里很少看到年轻劳动力,普遍见到的是老人带着他们的孙子或者孙女生活。我们都知道,老人和儿童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但也不难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非常普遍。在这里列出几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习惯问题
老年人不习惯城市生活。有些年轻人在城里稳定之后愿意接老人和孩子去城里生活,他们帮助父母住在城里,但没过多久,老人家就回来了。这里面就有老年人不习惯城市生活的原因。

2.事业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面临的机遇越来越多,现在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在家乡发展。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前途,不想种地,就来城里打工和生活。由于这种事业心,造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3.主观情感
留在农村的不仅是老年人,还有一些中年人工作或创业后不愿意留在大城市,回老家养老。对他们来说,乡村是他们的根,他们都愿意回到落叶的根,愿意回到他生命最后一段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是一种故乡情结。

4.经济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据统计,目前中国1.2亿农民工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千万留守儿童。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物价上涨,教育经费过高都是农村孩子到城里随父母一起生活的难关。许多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弃孩子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

综上所述,丰富国家新农村建设系列政策,做好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障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社会福利,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同时积极为年轻的农村开发商机,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留守老人的心理疏导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鼓励家庭保持对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关爱,丰富他们的精神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人口向城市(镇)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和转移也加大了城市对就业、住房、医疗、教育、交通和社区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压力。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人口分割状况将这种压力转嫁给了流动者本身,这就使得促进城市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不能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不能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和老人留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随之而来,关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为热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践行“三进三同”实践活动,深刻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了响应重庆市的号召,贯彻“十二五”规划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学校决定开展2011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三进三同”暨“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更加全面的掌握了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找到了问题所在,对其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暑假,三下乡小分队采用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 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实践队来到了重庆市长寿区江南街道大元村,与基层零距离,亲身体验村级组织的工作状况;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亲密接触,开怀畅谈。实践成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在大元村公共服务中心了解村委会对关爱留守儿童制度建设和空巢老人历次关爱活动记录。二是进行问卷调查。三是走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家庭,送上最真切的关爱。
其中几个较贫困的留守儿童的家中,选择走访的留守儿童多为6、7岁。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家住在偏远的山上。一般会在隔壁村里的小学上学。有的是奶奶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顾孩子,周六周日才回到山上,爷爷留在家里,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此次下乡活动选择了陈俊良和杨镍两位小朋友作为实践活动的主要关爱对象,与他们和其他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而在空巢老人的家中发现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他们有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有生活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孤独寂寞。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但是很大部分还是比较理解子女的处境。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性格、心理健康方面相较非留守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学习。在留守儿童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留
守儿童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并且比较早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而有的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散漫、厌学、逃学的症状,遇到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上进心缺乏。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上的辅导较城市少了很多。
2、 性格。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对
他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解答。在成长环境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可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与父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代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使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和家庭教育,让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控能力差、孤僻、叛逆、自卑、内向等性格趋向。
3、 心理健康方面。父母与孩子之间较少的交流与沟通,让
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表现出的焦虑,对家庭状况、父母安全等的担忧,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易导致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的形成。
在空巢老人问题方面则面临一下几个挑战:
1、 生活保障。在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问题、生活质量、生活
空间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
2、 日常照料服务。农村的空巢老人并不能保证日常生活有很
好的照料,通常还必须帮着子女照顾一群孩子,因此在日常照料方面同样面临考验。
3、 精神慰藉。毫无疑问,子女是照顾空巢老人的第一责任人。
而子女长期在外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在某些方面就会让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寂寞、在心理方面尤为空虚,精神慰藉得不到保障。
三、 原因分析及建议对策
留守儿童
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父母与子女缺乏起码的交流和沟通,监护人管理能力的限制等方面。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浮出很多问题和不良现象,但是仍有许多留守儿童懂得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但在学习中有着优良的成绩,在家庭中也能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减轻家庭的负担,他们也是非常优秀的。
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生活困难与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剧造成子女离开家庭,虽然大部分年轻人有赡养老人的意愿,但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得不外出务工和学习,这是空巢家庭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老年人与子女存在代沟造成空巢。三是子女不孝,对老人不闻不问。
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上,虽然原因出现了多样性,但主要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由于生活等各种原因让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或学习,而打工又占了绝大多数,从而使他们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无法给予他们亲情和家庭的关爱,无法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给予精神的慰藉。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作出几点建议。
1、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法律、法规方面
予以保障。特别是乡、村(社区)基层组织要将老年人、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问题列入重要的工作事项。大力完善相关政策规定。
2、 社会各界人士应给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以更多的关
爱。我国历来就有敬老、爱老和养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大力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多关心,多理解老年人,积极营造有利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留守儿童方面,积极争取希望工程、各类基金会及企业捐赠资金,发动地方政府、企业家、民间组织协助募集资金,要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3、发展县域经济,将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如果农民工能留在家乡就业,那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就会减轻很多,子女就会有时间来照顾孩子和老人,无论是在经济、家庭生活方面还是在心理健康、学习教育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4、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层次,激发其创新精神,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实现结对帮扶的良好机制。
近来,重庆已经启动了暑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十项行动,在空巢老人方面也给予物质的帮助和精神的抚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困难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社会的广泛参与,子女的爱心与孝道,邻里的亲情,需要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网而努力。

法律分析: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产生主要是因为经济落后、外出打工的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面临的情况如下:
1、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无法保障,这类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而且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其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常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
2、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令人担忧;
3、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利难以维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答:法律分析: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产生主要是因为经济落后、外出打工的原因造成,留守儿童面临的情况如下:1、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无法保障,这类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而且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使得其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常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2、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令人担忧;3、留守儿童的人身权利难以维...
  • 我国“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跟哪些国家政策有关...
    答: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上,虽然原因出现了多样性,但主要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由于生活等各种原因让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或学习,而打工又占了绝大多数,从而使他们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无法给予他们亲情和家庭的关爱,无法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给予精神的慰藉。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作出几点建议。1、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
  • 我国“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城市发展迅速,农村发展落后城市过多,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青年过少。
  • 即兴评述 谈谈你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的看法
    答: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水平低。农村空巢老人主要经济来源是子女的供给、辅以务农及养老保险等。虽然目前各农村地区凡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都可享受55元的养老保险金,再辅以子女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和空巢老人年岁已高,看病、吃药所消耗的费用也不在少数,因此难以保证...
  • 对于农村的“空巢”现象,你如何看待?
    答:从改革开放伊始,外出就业机会增加,人口流动开始,才逐渐产生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而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情况有所加剧。很多年轻人携家带口搬进城市,而同时有些老年人故土难离,依然留在了老家,在很多乡村,这样的家庭随处可见。一方面因为一些传统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业余生活较为单调,...
  • 即兴评述:如何看待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学播音的来!!!。
    答:其次空巢老人这种现象产生的另一重大原因是经济 经济收入较差的子女没有太多的能力去兼顾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过大的经济压力让他们不愿承担老人的生活最后空巢老人的背后其实呈现出的就是中国未富先老 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困境 那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呢 那么我认为 首先要尽早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险...
  • 如何评价中国的空巢老人现象
    答:原因:随着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逐渐瓦解,比如以前还是儿子要负责父母的养老,现在因为许多子女婚后拥有自己的住房,与老人分开居住以及大批农民工离乡,使一些老人成为“空巢老人”。此外,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实行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了。现在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的也就是两个孩子。这些...
  • 谈谈你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的看法
    答:四、社会关爱不足。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他们多在性格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加之,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对于自己家庭及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的困难处境,他们虽有同情的态度,却也无可...
  • 市政府为什么非常重视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活动
    答:1.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模式一去不复返,现代家庭的小型化,必然造成大量“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2.由于工作、住房、代沟等种种原因,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在社会转型竞争剧烈的格局下,通常无力兼顾事业和老人,以致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人口老龄化,同全球化、城市化和气候变化一样,被视为21世纪人类...
  • 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1、家庭因素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现代每个家庭有只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的义务让他们感到压力极大,不得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就导致与老人聚少离多。由于老人与子女的思想观念的不同,为了避免与子女发生代沟问题的冲突,老人选择独自生活,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老人深知子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