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的代表作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桃核雕刻,是用桃子的果核为原料进行雕刻。

揉手核桃为明清时期核雕的一种健身、娱玩之物,一般为一对。选取只有一条圈匝式皱脊且壳厚仁少,而又形状相近的两只山核桃雕上图纹而成,掌上盘玩,“嗑嗑”作响,时人视为时髦之物。

文人学士闲庭静坐,王公贵胄后院赏花,手里盘玩着一对揉手核桃,既可以添助雅逸,又能够彰显清高。故宫博物院收藏十余对揉手核桃,有雕仙人祝寿的,有天生连理并蒂的,大多附有“丹贝勒预备”、“恭进”等墨书,表明为王公贵族贡送皇室的,用极考究锦盒装盛。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提到,紫禁城皇宫保存一只乾隆皇帝的“百宝匣”,其中有一格装的是一对揉手核桃,雕刻着神话人物。乾隆酷爱核雕等微雕,曾下旨将当时的核雕名家杜士元召进宫廷造办处。但皇宫珍藏的这批揉手核桃中,不见雕螭雕龙雕松竹梅图纹的。

“岁寒三友”揉手核桃呈不规整椭圆状,色泽紫褐,润亮生辉,最大直径不足4厘米。艺人利用圈匝式皱脊之两侧雕刻成一松一梅,松树苍劲,梅树欹古,丛竹则繁茂于乱石之中。

方寸之中,寒梅绽放,松针坚洁,翠竹摇风,对严寒无所畏惧的共同品德铸结了它们千古不渝的“岁寒三友”佳话。艺人巧妙地利用核桃上错落参差的结梗皱脊施以刀笔,梅花瓣芯清晰,松叶针针可数,竹叶婆娑有态,花迭叶累可见五六层次,于是如诗如画常相伴,亦核亦桃好揉手。

核桃纹路各不相同,雕刻中非常考验雕刻师的功底,需能随形、随意,因失败率过高,能成对完成的作品更少见,“招财聚宝”即以成对核桃精雕而成,四面采用了金蟾吐宝、貔貅纳财、锦锂聚运、如意祈福的传统题材随形雕刻,寓意招财聚宝、富贵吉祥。

橄榄核雕

其次是“庭园婴戏”橄榄核雕。雕件高3.4厘米,色泽紫褐,光润熟滑。分别在核之两侧雕刻一针叶树、一阔叶树,绿叶婆娑,枝干挺拔。树下有童子?名,一童抱另一童双腿作倒立状,一童站立另一童肩上正欲攀援上树,其他或蹲坐,或旁观,或扶协,童趣跃然刀笔之下。采用浮雕和镂雕手法,用刀爽索,造型生动,层次丰富,气氛热烈。

婴戏图为明代装饰工艺中最常见图案之一,为时人唱赞国泰民安的一种表达模式,但用在橄榄核雕上尚为鲜见。把玩于指撮之间,紫褐红润之古风古韵扪摩可触,嬉戏玩耍之童声稚气似乎侧耳能闻,些小弃核竟成了童子乐园!

第三件是“十八罗汉”核桃雕。核雕高3.6厘米,呈梨状,色泽棕红油润,老气盎然。作者依凭硬核皱脊回谷式的错杂刻面循势造型,罗汉或正襟危坐,或岸立啸风,或双掌合十,或开怀朗笑,神情态势各不相同。施刀细腻,手法老到,粗犷处勾勒刚劲,精微间线条柔绵,意到手到,揽云天雾海中的十八罗汉于一核。

“十八罗汉”核桃雕佩挂于腰间,赏玩于案头,臆想着具有“最高果位”的罗汉们为你驱灭烦恼贪痴,替你争取衣食无忧,让你脱离生死轮回,便如佛光罩体一般,可以乐哉悠哉了。

第四件是清代“春宫图”桃核雕,高仅3厘米,棕红色泽,熟旧莹润。

“春宫图”桃核雕一侧雕林中小屋,瓦棱历历可数,墙上小窗明亮,窗下有一公鸡同母鸡触喙亲昵。另一侧雕一裸男同一裸女求欢送爱,眉眼传情,心愫缠绵。构图布局着眼于农家院宅,俗尘难拂不假,隐而不秘是真,艺人一定是意在直白表达对安居乐业的憧憬的。奏刀者线条圆逶,设计则别出心裁,各种雕刻手法兼而施用。

人爱以鸡欢作衬,最坦诚地表达这样一个道理:大自然的玄机就浓缩在“传宗接代”四字之中。因此可以说,核雕小不盈寸,却是载喻着大自然一个不朽法典的。

第五件是“福禄寿”桃核组雕。福禄寿三星高不过2.8厘米,皆熟滑润亮,色泽棕红。其中以寿星雕刻最为传神,眉眼慈祥,美髯垂胸,精神矍铄,袍服结带宽松得体。福星比寿星胖大些,体形敦厚,笑容可掬,刀法虽显见比寿星工艺简洁爽利,富贵气仍然逼人。

禄星胖瘦高矮介乎福寿二星之间,其用刀之简洁一如福星,而笑脸却更加明朗,莫非作者要留他个见钱眼开的笑柄?且三星中唯寿星须眉衣褶写工而其他二星写意,又莫非捉刀人自嘲与福禄无缘,唯求淡泊以求长寿?三星脱刀之日想见约百年,硬核上竟像古瓷一般开了片纹,粗细错落,但皆纹而不裂,平添了几多古旧香色。

终不知哪一位买了“三星”来,把玩于掌上足以怡情,悬佩于腰间尤可养性,集“福禄寿”于一已,虽小而又小,却包罗了人生大愿,想是用来聊以自慰的。

九螭

“九螭”揉手核桃和“九龙”揉手核桃各有千秋,我是特地留作压阵之说的。

“九螭”揉手核桃呈不规则椭圆状,最大直径近4厘米,色泽紫褐油亮,有滋润感,手感熟滑,是积旧熟陈之物。螭与龙皆为龙,而九条龙至尊至极,于是汉魏时有九龙殿,五代时有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袍、九龙壁、九龙柱,不一而足,龙的图腾成了中华文明的象征。

“九螭”揉手核桃和“九龙”揉手核桃皆选取山核桃雕制,艺人依凭胸竹驾驭刀笔,将满刀错综复杂皱脊结梗之核壳视为混沌一天地,雕卷云飘飘,琢紫气漫漫,九螭或屈侧回首腾挪于朵云之上,或昂头舒展在雾漫之中,而九龙穿飞翻腾,推云拨雾,或两现其身,或凌云直上。4只核桃,龙腾螭跃,皆嬉戏翻飞于云天雾海之中。

山核桃错杂的表面皱脊有如纵横交结的高冈深谷,捉刀者不单要具备巧借这种复杂形貌为九螭、九龙作意向造型的能力,更要具备依据刀路随时修改意向造型的丰富联想,设计布局力求九螭、九龙不拥不塞,螭与螭有呼应,龙与龙有顾盼,云与气有贯通,“球”与“球”分立而又浑然一气。“九螭”揉手核桃刀路粗犷,线条圆转不足,刚健有余,野趣重于雅逸。

艺人分明注重造型而不在乎细微处的精雕细琢,螭头明显为“方斗形”。“九龙”揉手核桃紫铜色泽,手感滋润熟滑,刀法圆润,线条细婉,图面虽繁满,但龙与龙条分缕析,鳞甲分明。至于用刀之大胆,想象之丰富,构图布局之疏朗繁满有致,皆可见驾轻就熟之功力。尽管这两件揉手核桃皆未署款字,谁又能说,它的作者不该享有无名大师之誉?

与揉手核桃相比,杏仁核雕真就微不足道了,它是核雕中的小不点,但小巧精微,玩赏可添雅兴。像杏仁核雕“猕猴”,高仅2厘米,雕整核为一坐猴,双手捧食,正大口大口咬吃,形态活脱,刀法粗犷,但线条准确而洗练,几笔几刀,调皮的小猴呼之欲出。虽然小得如此不起眼,但精微处见功夫,乖巧若此,也就人见人爱了。

无论是揉手核桃,还是橄榄核雕、桃核雕、杏核雕,其精妙之作都足以让人着迷,若非如此,王爷贝勒们凭什么将揉手核桃进贡皇宫供皇室权贵赏玩呢?王公贵胄乃至文人士大夫之钟爱揉手核桃,要么编织绦丝网袋悬佩腰间为饰,摇之有“嗑嗑”之声悦耳尽兴;要么或沉思或闲散时把玩于指掌,揉摩有松爽之愉,强健身心。

于是揉手核桃得到尽善尽美的一个昵称,叫“文玩核桃”,其他核雕自然为“文玩核雕”了。所谓“文玩”,是说核雕该是跻身于艺术品之列的,其精妙,其典雅,其香色,其气韵,皆可包涵于“清高雅逸”四字之中,可不是非“文玩”莫属了?在当今收藏界愈来愈向藏珍玩雅的高境界发展之时,文玩中的既是精妙品,又是艺术品的核雕,自然而然便身价扶摇了。

核舟

核舟:是专门用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将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都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备各自的情态。

王叔远就是一位雕刻核舟的艺术高手,他雕刻的“苏轼游赤壁”核舟,后被散文家魏学洢写成《核舟记》一文,生动的描述了这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

其中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等语句,可以看出核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 核雕派别怎么区分?有什么特点?代表作是什么?
    答:代表作品:《草桥惊梦》、《沁园春雪》、《杨家将》。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江苏苏州和扬州、山东潍坊、广东等地均有...
  • 潍坊核雕的代表作品
    答:归来后写下了著名的诗词《赤壁赋》。作品表现了鲁直在船头上展卷吟诵,苏东坡和佛印和尚两人谈笑风生,艄公把橹、抽烟,书僮执扇烧炉,倦倦欲睡,炉上有茶壶,船舷左右有窗8扇,开合灵巧,窗户上浅刻着“山高水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16个字,而门上又浅刻着“挟飞仙以邀游,抱...
  • 橄榄核雕十大名家代表作题材
    答:他的核雕手串《虎虎生威》以其生动的虎威,仿佛能感受到那蔑视一切的眼神、锋利的牙齿和柔软的舌头,让人在把玩中体验到的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不仅是橄榄核,更是虎的魂魄。周义清老师的包衣弥勒,则展现了他对包衣技艺的独到理解和创新。作为创始人,他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对材质的深刻理解,将橄榄...
  • 告诉你历史上的橄榄核雕名家
    答:接着,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清代的嘉定,遇见封锡禄。这位清乾隆时期的核雕大师,以其代表作《草桥惊梦》闻名,那枚小小的橄榄核上,乡间夜景如诗如画,疏柳、鸦群、柴门、茅舍,人物栩栩如生,尽显其布局之严谨和神韵之丰满。从广州的陈祖章,我们看到了核雕艺术的进一步升华。作为牙雕大家,他的《东坡...
  • 核雕的代表作品
    答:核雕的代表作品桃核雕刻,是用桃子的果核为原料进行雕刻。揉手核桃为明清时期核雕的一种健身、娱玩之物,一般为一对。选取只有一条圈匝式皱脊且壳厚仁少,而又形状相近的两只山核桃雕上图纹而成,掌上盘玩,“嗑嗑”
  • 核雕十大名家
    答:他的代表作是橄榄核雕《草桥惊梦》,表现的是当时的乡间夜景:疏柳藏鸦,柴门卧犬,茅舍俨然,乡民罗列,所有这一切全都在一枚小小的橄榄核上得到了完美地体现。其构思之精巧、布局之严谨、神韵之丰满、人物之悠然,让人叹为观止。4、【陈祖章】广州人,清乾隆宫廷工艺家。以牙雕闻名,但其橄榄核雕之技...
  • 微雕作品的核雕作品
    答:《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学(氵甲)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虞山(今苏州常熟)核雕艺人王毅(字叔远)所作橄榄核舟“东坡赤壁游”,人物栩栩,舟棹如画,此文新...
  • 核雕派别怎么区分?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作呢?
    答:北工以核桃核心为材料,著名的潍坊核雕代表作品《马拉车》为例,该作品以骏马和马车为主景,着重刻画骏马的脖颈向前挣伸和马车行进中的倾斜表现,似乎是一匹健硕的骏马拉着马车飞驰进观者的眼球,其动感、强势一览无余。南工主要的橄榄核为主又以“苏(苏州)派”最为杰出,核雕市场上流通的苏派作品占...
  • 橄榄核手串名家有哪些
    答:1、王世军。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钻研核雕数十年如一日。代表作:《十八罗汉》、《十二生肖》、《八骏》、《八仙》。2、陆小琴。姑苏市吴中区光福镇人,我国民进会员,政协委员。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陆小琴核雕2013荣获我国民间文艺“山花奖“。3、钟小军。1972年生于核雕之乡舟山村香山工匠世家...
  • 李贵心核雕作品有哪些
    答:1、《茁壮成长》。作品以浅浮雕形式雕刻出农村主妇庭院内的生活场景,茂盛的树下,奶奶怀抱小孙女席地而坐,孙子在一边嬉笑玩闹,身旁的灶台炊烟袅袅,描绘出一副家风和乐的画面。2、《红色记忆》。红色象征着光明、温暖、力量、未来。作品刻画了革命年代浴血奋战的女战士,体现了她们英勇无畏、热爱祖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