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百年战争,北宋决心伐夏为何还是会失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北宋建立后,前期的主要敌人是辽,1005年两国缔结澶渊之盟换得了百年间的和平。

李元昊在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后,频繁侵犯北宋西北边境,多次主动对宋挑起战争。

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以及定川寨之战皆以宋军大败而结束,宋朝廷无力再战,决定休养生息。

西夏虽然屡战屡胜,但境内已经是民不聊生。


宋朝关闭西北边境市场导致境内生活用品极度缺乏,物价昂贵;频繁战争丧失大量男丁,土地荒废无人耕种;夏辽之间发生矛盾,西夏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多重因素下,西夏皇帝李元昊希望与宋朝议和,1044年两地缔结和约,史称庆历和议。

宋夏之间的议和也为两境带来了长达数十年的和平共处。

一、伐夏之战旗开得胜,连战连捷,宋军深入西夏大漠腹地

当时的灵州,是宋朝的叫法,而西平府,是西夏的叫法,位于黄河与浦洛河的交汇处,是黄河以南九州最重要的地区。

灵州为宋朝咽喉要塞,地域辽阔,宜农宜牧,水利优越,是历代屯田的要地。

争夺灵州对于西夏与和宋朝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夏境内夏惠宗李秉常即位,梁太后始终以自己的身份掌控着西夏的权力,长达18年之久。

1080年春,李秉常下令废除蕃仪,企图恢复中原礼仪,受到梁太后以及国相的极力反对。

次年三月,夏惠宗采纳大臣李清的建议,想将黄河以南的地区送予宋朝,与其建立起联系恢复自己在境内的统治,但不料事情暴露。


大臣李清被国相谋害,李秉常被梁太后囚禁在中兴府,西夏境内陷入混乱,各部落首领拥兵自重。

但西夏将军藏花麻因与梁太后始终不和,写信给熙河路经略司请求宋朝发兵讨伐梁太后,恢复境内安定,自己愿意作为宋军的内应。

环庆经略使俞充、鄜延经略副使种谔将此事上奏朝廷,建议乘西夏内乱,大举攻夏。

宋朝廷对是否进攻西夏展开争辩,最终决定召集人马出兵,各路备战。

宋朝重文轻武,任命宦官出身的李宪作为统帅,遭受枢密院反对,请求宋神宗慎重,但宋神宗并没有重新考虑。

宋神宗派宦官李宪、王中正、高遵裕、种谔和刘昌祚分为五路出兵。

这五路军队互相没有联系和指挥,没有严密的指挥作战系统,成为军队的致命弱点。

李宪宦官出身,虽有收复兰州和征服西北多地的功绩,但为人自负,在军中的威信并不高。

王中正也是宦官出身,不会带兵打仗而且为人刚愎自用。

高遵裕是宋朝皇室外戚,和王中正、李宪本来就有所矛盾,这次发兵又受到他们的限制,心中充满怨念。


只有种谔和刘昌祚两位将军知晓军事作战,颇有谋略。但刘昌祚不被宋神宗信任,高遵裕也很小看他,对刘昌祚四处作对。

宋军五路行军进攻西夏导致西夏人心惶惶,梁太后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国相向太后出了计策。

引诱宋军深入西夏境内,然后聚集精兵良将在灵州,派遣轻骑兵部队断绝军粮运输路线,使宋军不战而败。

1081年8月,熙河军率先进军,直指西使城。西夏统帅藏花麻带兵与其交战,迅速战败逃回兴庆府。

国相派两万西夏军进攻,李宪进行抵抗。西夏骑兵虽然勇猛,但李宪也多少懂得兵法,派弓箭手与其激战,夏军撤退。

这场战争宋军俘获三名西夏首领,斩杀军队2千余人。守城将领放弃抵抗率兵投降,李宪攻占西使城。

李宪率兵继续进攻龛古城,不到半日就攻克城寨,获得许多粮草与武器。

攻占兰州地区后,李宪修筑金城关总领熙河路与秦凤路。

最初提议进攻西夏的是种谔,本来决定8月底出兵,但他8月初就从绥德军出发并大败夏军,暴露了战略目标引起西夏警觉。

8月底宋军下令进攻,种谔急忙进攻米脂,但这座城寨易守难攻,宋军猛攻数日难以取下。

这时西夏主帅梁永能率精兵前来援助,米脂守军士气大振,

种谔布置围城打援的攻略,在周围挖出壕沟,在无定川口部下军队攻打援兵。

不久梁永能的军队赶到,鄜延钤辖高永亨提出


“敌军轻视我军,若占据山川地形,从两翼合击必能取胜。”

第二日,高永亨率军从左右杀出,种谔率主军推进,很快让梁永能陷入苦战。

西夏军虽有勇猛骑兵,但难以抵挡宋军弓箭手的火力,只能向后退去。

种谔一声令下让伏兵将西夏军队退路阻断,随后发出猛攻,陷入包围的西夏军无路可逃,只能横渡无定河。

宋军乘势追杀,将西夏军队在河中击毙。此战鄜延军斩杀8千余人,生擒西夏7名大将。

随后种谔率军向银州、夏州进发。夏州守将听闻梁永能与其作战惨败,不战而逃;银州守将更是直接投降。

二、高遵裕帅兵攻打灵州,事先未探查地形导致无法攻城,兵粮补给被断五军不得不撤兵

10月,高遵裕率兵从环庆路出发,拟定经环州与白马川攻打灵州。

灵州地处贺兰山地带,是西夏的防守重镇。听闻宋军的进攻消极,集结兵力在夏州意图偷袭宋军粮草补给。

10月17日,高遵裕到达清远军,张守约提议可以趁灵州防守空虚的时候率军进攻。


但高遵裕并没有采纳这一计划,24日,他因粮草不济不得不停留在旱海,而种谔的军队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当时刘昌祚也已经大败西夏军追击到灵州。

军中传闻刘昌祚已经攻下灵州城,高遵裕上奏称已经派刘昌祚攻下灵州。11月3日,高遵裕率兵抵达灵州,命令鄜延、环庆两军合为一军,集结为30万的兵力。

高遵裕认为灵州已在掌控之中,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他不愿意刘昌祚抢走战功,便让他不得率先攻城。

11月6日,高遵裕下达攻打灵州城的命令,灵州城墙高固,不利攀爬,于是命令刘昌祚率人制作器械。

附近没有适合制作的木材也没有懂得制造攻城器具的人才,高遵裕痛斥刘昌祚无能,试图将他军法处置。

这可引起了刘昌祚手下军士的不满,他本人更是忧患成疾。

当宋军因围城无果的时候,补给部队受到袭击,无法将粮草运往前线。

种谔的军队进入盐州后遇到大雪,数万士兵饥寒交迫被迫撤军。

环庆钤辖向高遵裕进言已经无法攻下灵州,再不撤走将会全部饿死在这里。

11月19日,高遵裕命令全军撤退,西夏军趁机追杀,刘昌祚指挥泾原军抵挡夏军苦战保护其余部队后撤到韦州。

进入韦州城寨后,宋军还是被西夏军队痛击,死伤无数。

三、皇帝不听劝谏的独断行事与统军将领的好大喜功成为伐夏失败的主要原因

高遵裕作战准备不充分是五路伐夏失败的重要原因。宋军没有对灵州地形做足考察,

高遵裕也在败北后承认军队

“器械未备,师次授兵。”

同时高遵裕作为只会将领,嫉妒心强、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导致战争接连失败。

他不希望刘昌祚攻打灵州抢夺自己的功劳,命令他按兵不动,等待自己的军队到达后才行动,丧失了良好战机,为西夏军提供了准备时机。

通过对灵州之战的了解可以发现高遵裕是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

宋神宗对刘昌祚的不信任以及皇帝本身的独断风格也是战争失败的部分因素。



  • 宋朝为何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
    答:公元1040年,西夏的党项大军屡次发动攻宋战争,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等一系列战争中连续战胜北宋军队。 公元1048年,元昊之子,西夏太子宁令哥在没藏皇后之兄,国相没藏讹庞的唆使下持刀弑父,西夏政权过渡到李谅祚,李秉常两朝。 公元1071年,由于西夏内部政变不休,北宋统治者决定部署五路大军伐夏,但依旧是被西夏所...
  • 当时的宋朝,为什么连西夏都打不过呢?
    答:你说这能怎么办,干着急呗。而宋朝军队只重弩这种远射兵器而忽略了近战肉搏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才在与西夏势力的交战中落了下风,你想想你拿一个重弩去打一个骑马的那能打到吗,闹着玩呢,还打仗吗?再看西夏始拥有发达的畜牧业,各种牛、马、羊、驼等牲畜驮兽数量庞大,将这些资源运用到战争中,就能...
  • 宋夏战争的第三战:熙河元丰永乐城三战定乾坤
    答:但随后相继发生的辽宋边境争端和交趾侵宋事件,以及熙河路羌、蕃部族的反宋战争,却打乱了这一军事部署的继续实行,宋神宗被迫停止了西征的脚步。元丰五路伐夏 元丰四年( 1081) ,西夏梁太后囚禁夏惠宗秉常导致国内政乱。宋神宗认为攻占西夏的良机已至,趁此发动五路伐夏大战。宋神宗部署李宪部出熙河...
  • 面对疆域比北宋小很多的西夏,宋军为何一败再败?
    答:在一个就是,宋朝幅员辽阔,同时与两国接壤。既要与西夏军队在西北作战,又要防备北方辽国的趁火打劫,这就导致了宋朝军队兵力分散,无法与西夏抗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宋朝重文轻武,武官大多都不掌权,文官又不会打仗,却在战场上瞎指挥,导致许多武将无法随心所欲的指挥军队作战,导致宋夏战争的...
  • 元丰五路伐夏的输赢结果如何,是否给西夏以重创
    答:北宋中期宋夏之战,宋军在战争的初期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的;再后来在决定性的时刻主力尽失;尽管如此双方国力皆在战争中削弱!夏国差点就被灭,被迫解除掉了20多年前的“岁币”,宋朝减轻了人们负担!
  • 宋神宗为何支持王安石变法?
    答:撤回宋境。除了李宪外,其他两部都因粮食耗尽出现了混乱,白白葬送了很多将士的生命。五路伐夏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宋夏双方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王安石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被清空了,灭夏的战略目标也没有实现。而变法的副作用开始更多地显露出来,深刻影响着宋朝的政局和历史走向。
  • 西夏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夏将嵬名令公率军伏击蒙军,最后仍被蒙军击溃。中兴府被蒙军围困,夏襄宗派使向金朝金帝完颜永济求救,但是金帝拒绝,还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最后夏襄宗纳女请和,贡献大量物资,并且附蒙伐金。内部腐败 夏襄宗附蒙伐金后,对金朝进行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很大。国内方面,西夏百姓十分...
  • 西夏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答:虽然宋朝政府与党项之间偶尔也会爆发战争,但是大部分时间里,双方的关系还是较为稳定,现在李元昊公然称帝,并且雄心勃勃向南进攻,宋夏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战争迫在眉睫。李元昊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联合辽国共同抗宋,不断骚扰北宋的边疆,掠夺大量人口和财富,公元一零四零年,即北宋仁宗康定元年,李...
  • 西夏和北宋的关系如何?
    答:宋万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叫做“岁赐”。契丹乘机要挟,宋方又增岁币银绢各十万,先后合计五十万两匹。宋夏和约订立后,西北边境平静了二十多年。到1066年(宋英宗治平三年),西夏又开始挑衅,战争不断。元丰四年(1081)的北宋五路伐夏,双方损失惨重。
  • 西夏的历史
    答: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