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包为什么要发酵三次,而馒头需要一次或两次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做面包和馒头,酵母要在多少温度下才能发酵?需要多少时间?

酵母的发酵原理的生物发酵,所以合适的温度才能够保证酵母菌活化,酵母最佳的发酵温度应保持在28-35度为好,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温度的都会使酵母的活性变低甚至死亡。
所以在家中和面的时候要根据室温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冬季要用温水(水温30度左右)和面,发酵的时候要保温,升温发酵,可以在锅中烧水至冒小泡,再将面盆置于锅中发酵,或者用电热毯保温发酵都可以;夏季的时候室温发酵就可以。
发酵需要充足的时间,在室温保持在28度-35度的时候,一般2到3个小时的时间就会发酵好,但是这里有牵扯到酵母加多少的问题。


扩展资料

影响发酵速度的因素
1、酵母的数量
这是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参与面团发酵的酵母数量越多,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气体也会越多。但是酵母也不是越多越好,就像农作物不能密集种植一个道理,过量的酵母会争抢面团中仅有的一点资源,导致部分酵母食不裹腹,同样会影响发酵速度。
2、面团温度
温度是影响酵母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酵母比较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5到35度之间,在35度时酵母的表现最为活跃。因此我们通过控制面团发酵的温度,营造出酵母最舒适的环境,就能让它们繁殖和发酵得更快。酵母在温度低于4度时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而在40度以上活性会降低,当温度达到60度以上时会死亡。
3、庶糖的含量
我们都知道往面团中加入蔗糖能为酵母提供营养物质,这就是加糖的营养面包比无糖的简约面包发酵时间短的原因。蔗糖经过转化酶分解成葡萄糖就能直接被酵母利用了,但并不是砂糖越多发酵越快,因为砂糖含量高会导致面团的渗透压升高,抑制酵母的生长发育。

馒头不适合用面包机,面团较硬,揉不动。
发酵一次就可以了,然后成型,上锅蒸。水的比例大约45%,只使用酵母,不需要用碱,食用老面肥发酵,才会有酸味,用碱中和。

除非你就用面包桶当成模具,进入烤箱烘烤,否则,无法用面包桶二次发酵。发酵完成的面包不能进行剧烈的移动。

面包的三次发酵是为了更好的口感。一般来说,制作面包时,面团发酵次数越多,面包的风味就相对越好。但相对的,发酵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制作,所以往往三次发酵是应用在价格稍微高一些的面包中,而像馒头这样较为低廉的食品,只需要一次或者二次保证一般的口感就好。

三次发酵的目的如下:

第一次发酵:是基础发酵,确保面团发酵完全。
第二次发酵:室温15分钟被称为松弛,是为了保证整形的时候均匀。
第三次则是最后的发酵。

扩展资料:

三次发酵法在欧洲国家非常流行,例如,著名的法国面包、俄罗斯面包、意大利面包、维也纳面包等部分品种就是利用三次发酵法来生产的。

一般来说,制作面包时,面团发酵次数越多,面包的风味就相对越好,但生产周期较长。我国目前采用三次发酵法的很少,东北地区的部分食品厂仍采用三次发酵法来生产面包,由于风味独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采用三次发酵法,但欧洲国家的传统面包仍在采用三次发酵法来生产。对于一些高质量的传统面包,采用三次发酵法来生产,可以在风味上与大众化的其他方法生产的面包形成鲜明特色,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次发酵法工艺流程:第一次搅拌→第一次发酵→第二次搅拌→第二次发酵→主面团搅拌→主面团发酵→分块→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装盘→醒发→刀划裂口→表皮刷水→烘烤(加蒸汽)→冷却→包装。

参考资料:三次发酵法 百度百科



第一次发酵被称为基础发酵,确保发酵完全。

第二次室温15分钟被称为松弛,是为了保证整形的时候均匀。

第三次是最后的发酵。

一般基础发酵需要发酵到两倍大,整形过后继续发酵到两倍左右,按照现在的室温大概需要1——2个小时。

第一次发酵之后整形进去烤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在整形的过程中已经排气了,效果大概和烤饼差不多。

整形之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应该也是不行的,因为后期整形可能要加入其他辅助材料,对发酵会有影响,且此时发酵不均匀,面团之内的气孔有大有小。

馒头的口感更紧,没有面包那么松软,制作起来会比较简单。发面做馒头时,要二次发酵是因为在蒸的过程中,面粉会因为热量而膨胀,如果不加发面的话,馒头会变的很硬。

扩展资料:

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在山西方言、陕西西府方言、闽方言,安徽北部有此称乎,馍字是后造字,有人认为馍字来源于馒字在早先晋语的读音。关中、中原等地称之为馍),汉族传统面食,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形圆而隆起。本有馅,后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通常人们选择馒头来作为主食。



  第一次发酵被称为基础发酵,确保发酵完全。
  第二次室温15分钟被称为松弛,是为了保证整形的时候均匀。
  第三次是最后的发酵。

  一般基础发酵需要发酵到两倍大,整形过后继续发酵到两倍左右,按照现在的室温大概需要1——2个小时。

  第一次发酵之后整形进去烤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在整形的过程中已经排气了,效果大概和烤饼差不多。
  整形之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应该也是不行的,因为后期整形可能要加入其他辅助材料,对发酵会有影响,且此时发酵不均匀,面团之内的气孔有大有小。

  馒头的口感更紧,没有面包那么松软,制作起来会比较简单。

第一次发酵被称为基础发酵,确保发酵完全。
第二次室温15分钟被称为松弛,我觉得是为了保证整形的时候均匀。
第三次是最后的发酵。
一般基础发酵需要发酵到两倍大,整形过后继续发酵到两倍左右,按照现在的室温大概需要1。5-2个小时。

第一次发酵之后整形进去烤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在整形的过程中已经排气了,效果大概和烤饼差不多。
整形之后进行第一次发酵应该也是不行的,因为后期整形可能要加入其他辅助材料,对发酵会有影响,且此时发酵不均匀,面团之内的气孔有大有小。

馒头的口感更紧,没有面包那么松软,制作起来会比较简单。

希望对您有帮助。

开盖子基本不会有很大的影响。酵母的原因可能比较大。如果用三十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更好。刚出炉的面包有轻微的酸味和酒味是正常的,面包最佳食用时间是出炉后一两个小时。
(700克,浅色,甜面包程序)

高筋粉400克
细砂糖40克
盐4克
酵母6克
水190克
鸡蛋一个(50克)
奶粉25克
黄油40克

面包机一般都烘焙过度,可以提前10到15分钟,停止,出炉。
或者。。。
原因:1.酵母用量不够或过期;
2.搅拌不足或过度;
3.面团温度太低或太高且发酵过久;
4.面粉筋度不够;
5.油、糖和盐的用量太多;
6.最后发酵时间不足;
7.面粉是新粉或储存过久。
解决方法:1.酵母要根据气候来适当添加,冬天可适当多点,另要注意酵母买回来时有无松包或漏气,否则都会影响发酵,导致面包体积不够大;
2.搅拌面团时要注意观察,切记不要搅拌不足或过度,一般在搅拌至面筋充分扩展后即可;
3.面团温度可用水温来调节,冬天可用适当温水和面,而夏天则要加冰水或冰块调节;
4.如制作甜面包,面粉筋度达到28%以上就可以,而吐司等主食包则要32%以上的面筋;
5.配方比例要平衡,油、糖是弱性材料,太多会导致面包收缩或塌陷,而盐用量过多则会抑制面包的发酵,导致面包体积不够;
6.面包最后醒发要根据面包的种类而定,甜面包时间较短,而吐司和大方包则需更长的时间,醒发过程中还需注意温度和湿度,否则将直接影响面包的体积大小;
7.面包粉最好是在出厂半个月之后再用于生产。
为什么面包表皮起泡?
原因:
1.面团水分过多;
2.搅拌过度和整形不当;
3.发酵箱湿度控制不好,最后醒发时有水滴落和发酵过度;
4.炉温太高。
解决办法:1.面团的加水量受原材料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面粉,每一批号的吸水量都可能会不同,制作面包面粉最好要过筛,这样也可增加吸水量;
2.搅拌和整形时要掌握好时间,特别是整形时,如风干或中间醒发太久都会影响面包表皮的质量;
3.最后醒发时,湿度如太高会导致有水珠滴落,尽量在面包未进醒发箱前将温度升够,这样可以避免温度和湿度的不一致;
4.面包进炉烘时炉温不能太高,在180℃ 至190℃之间则可。
为什么面包表皮太厚?
原因:1.糖、奶粉和油脂的用量不够,鸡蛋用量又过多;
2.面粉筋性太强;
3.基本发酵时间过长;
4.最后发酵时间不足;
5.最后发酵箱湿度不足或过高;
6.烘烤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
解决办法:1.糖、奶粉、油脂和鸡蛋都是容易上色的原料,添加多会导致表皮有厚厚的一层;
2.面粉筋性不能太高,主要是甜面包,可添加10%~20%的低筋粉;
3.基本发酵时间要控制好,特别是夏天,一般在30分钟左右;
4.最后醒发时间约在1至1.5小时左右,如醒发不够用手触摸不会有轻微自然的晃动;
5、最后发酵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80%之间;
6、烘烤炉温要掌握恰当,在180~200℃ 之间,忌低温长时间的烘烤
如果不做好的话,面包就会发酸,不会好吃的。

  • 为什么制作馒头的时候需要加酵母?加酵母有什么用?
    答:慢慢揉面,将沉淀物面粉揉成团后静放数分钟,接着再度揉。中途分三次呛入干面粉,每一次呛面揉到完全看不见颗粒剂再呛下一次,直到三次呛面结束,以后将面浆揉至表面光滑。这一步尤为重要,一定要揉到面浆表面光滑,那般蒸出的馒头外观平整,不易有凹坑,一个杰出的面浆必须做到“三光”,即“...
  • 为什么发面做馒头时,要二次发酵?
    答:发面做馒头时,要二次发酵是因为在蒸的过程中,面粉会因为热量而膨胀,如果不加发面的话,馒头会变的很硬。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在山西方言、陕西西府方言、闽方言,安徽北部有此称乎,馍字是后造字,有人认为馍字来源于馒字在早先晋语的读音。关中、中原等地称之为馍),汉族传统面食,一种用...
  • 初次制作面包后,为何感觉我的面包吃起来像馒头呢?
    答:三、面包和馒头制作过程的区别 面包和馒头制作步骤基本相似,只是手法与细节略有区别。面包和馒头的制作流程基本上就是揉面,发酵,整形,二次发酵,加热。【揉面】面包和馒头在第一步揉面上的区别就是馒头是面粉加水和酵母要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就可以。面包需要加入比馒头多一些的液体量,不仅要揉成...
  • 面包的酵母与馒头的酵母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答: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通常只需要将酒酿酵母和面粉混合,然后进行发酵、蒸煮就可以制成馒头。此外,面包和馒头在制作过程中的发酵条件也有所不同。面包的发酵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保持酵母的活性,防止面团过早硬化。而馒头的发酵则通常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以促进酵母的生长和发酵。总的来说,面包...
  • 面粉干嘛要发酵?
    答: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从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从面团膨胀;说的不专业一点,如果要想做的面包好吃,就要进行发酵。长时间的发酵,可以使面包更加有风味,但是控制发酵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低温可以长时间发酵,但是时间上相对不容易控制一点。对于一次发酵的判断...
  • 做馒头 为什么反复揉面 道理是什么
    答:揉面的过程中不仅让面粉变得更劲道,同时在制作馒头过程中加了一些酵母,反复揉可以使面粉充分得发酵,使面皮更加松软可口
  • 蒸馒头为何要醒发两次
    答:2、面团发酵后酵母得到了活化和繁殖,酵母处于较活跃的状态使面团醒发速度明显加快,所以在较低酵母量的情况下仍能够使产品蓬松,风味口感良好,一般使用二次发酵方法的酵母用量较少,仅为一次发酵法的1/2或1/3,原材料成本明显降低。二次发酵非常的重要,决定了最后馒头的大小和松软,时间为10-15分钟。
  • 为何做馒头需要添加酵母?酵母的作用是什么?
    答:由于发酵粉在水分和热量的作用下会产生化学变化,释放二氧化碳,产生的气体会变成小气泡,残留在面包和馒头中。换句话说,面包和馒头可以因为这些小气泡而膨胀起来。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酵母充分繁殖并产生气体,使面团膨胀的过程。当酵母将淀粉转化为糖,并在面团内部的有氧环境中消耗时,就会释放出...
  • 面团醒发的目的?
    答:2、重点是做发面的时候正常都是要醒发两次,第一次就是和面完的时候一整团放着醒发,第二次就是做成包子或者馒头等形状的时候再醒发一次。3、通常情况下,冬天比较急不容易发面,因为温度低发酵的时间会长些,不过可以加些白糖,可以提高发酵速度。4、如果你发现面醒发不起来,长时间还是一个样,你...
  • 为什么面团需要发酵?
    答:特别提示:(1)做包子馒头时,要控制好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避免面团发酸,如果面团有酸味,要加适量的食用碱中和。老面发酵就是由于面肥长时间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因此,必须加食用碱中和乳酸。面团不发酵就做不出好吃又营养的包子馒头、发面饼、发糕和发酵饼干。(2)做面包时,经多次揿粉和多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