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1
1、唐朝行政区大体上继承隋朝晚期的郡县制,为州县二级制,后期划分成节度使州县三级制。
2、宋朝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治,成为路和府,州和军,监和县三级政区。
3、元朝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4、明朝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县和一般州三级统属。县以下为里甲制,后改为保甲制。
5、清承地方行政制度是承袭于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由此转化为清朝十八省行政系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为省,府,县三级制或称总督制。

  •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1、唐朝行政区大体上继承隋朝晚期的郡县制,为州县二级制,后期划分成节度使州县三级制。2、宋朝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治,成为路和府,州和军,监和县三级政区。3、元朝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4、明朝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
  •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1、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大体延续了隋朝晚期的郡县制,形成了州县二级制。在后期,唐朝又出现了节度使州县三级制的划分。2、宋朝的地方行政体制采取了分路而治的策略,设立了路、州、府、军、监和县等三级政区,以路为最高行政单位。3、元朝时,尚书省被并入中书省,地方行政机构也相应改称为行中书省,...
  •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1、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唐初有州328个、县1573个,为加强管理,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10道,后增至15道。2、北宋统一中原后,为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除收军权于中央外,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治,成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政区。3、在两宋时期,与北宋、南宋先...
  • 唐宋元明清朝代顺序 各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答: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1、唐朝行政区大体上继承隋朝晚期的郡县制,为州县二级制,后期划分成节度使州县三级制。2、宋朝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治,成为路和府,州和军,监和县三级政区。3、元朝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 秦朝是郡县制,汉朝是郡国制,唐宋元明清是什么制
    答:唐宋是府县制,元朝后是行省制,和现代中国也差不多,只是级别叫法不一样而已,反正差不多就是省,市,县一样的意思。
  • 唐宋元明清分别采用了哪些政治制度
    答:【宋朝】:文官体制 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览军权的体制。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又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元朝】:行省制度 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
  • 唐宋元明清的行政管理机构
    答:【元】中央: 中书省 -- 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下辖礼吏户兵刑工六部;枢密院 -- 管理军事;御史台 -- 监察官吏;宣政院 -- 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吐蕃事务;地方: 行中书省。【明】- 废丞相,权分六部;- 殿阁大学士(皇帝顾问),表明内阁制形成;- 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牵制) (五军都督府...
  • 结合中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史的历史实际论述中国三级地方行 ...
    答:(2)东汉 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变为 州、郡 、县三级 (3)隋初 州县两级 (4)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唐朝中后期,发展成藩镇割据。(5)宋 文臣做地方官 地方政权分为路、州、县三级。(6)元 行省制度 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缘民族地区设宣慰司。合理性:...
  • 唐宋元明清的官制?
    答:宋朝最初是州、县两级地方官制,宋太宗以后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度。宋代最低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县,设县令为长官。州的长官是朝廷委派文职京官前来“知某州事”的,所以又简称知州。与州同级的还有府、军、监。路为后行政区划。辽金官制 辽朝官制--北面官:设有北、南枢密院,有枢密使、知...
  • 各朝加强王权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汉唐宋元明清)
    答: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度,推行郡县制。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唐朝:完善并推广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宋朝:把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收归国有,重文轻武。元朝:设立行省制度。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建立厂卫制度,监察百官。实行八股取士。大型文字狱清朝:除了继承明朝的中央集权措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