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文章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鲁迅有哪些文章选入中学课本?分别选自哪?

1、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简介: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2、七年级下册《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简介:
《社戏》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3、七年级下册《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简介:
《风筝》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4、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简介:
《藤野先生》这篇文字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5、九年级上册《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简介: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6、九年级下册《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简介:
《孔乙己》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鲁迅曾在教材中出现的文章】】:

  1950—1955年的教材共收录鲁迅作品16篇,其中《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等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保留篇目,基本确定了新中国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的内容。

  1956年秋季全国中学使用新编的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这套教材共选入鲁迅作品14篇,和1950年的教材相比,增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风波》、《聪明人、傻子和奴才》等文章。

  1958年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次收录鲁迅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1978年的初高中教材新增了《拿来主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范爱农》、《雪》等五篇文章。

  在2000年新编的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增加了《阿长与》、《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流产与断种》等篇目。

  【曾经在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


注:《风筝》2013年被移除七年级教材

《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选入语文书后后加的。《少年闰土》是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和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

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这部小说自发表之后即被选入教材,长时间来都是中国大陆高中和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之一。 在台湾,许多版本的高中国文科教科书有选录此篇文章。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年闰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乙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1、《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是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

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2、《论雷峰塔的倒掉》

新华网杭州3月11日电 在雷峰塔倒掉后的一个月,鲁迅先生发表了著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以此塔为封建专制吃人礼教的象征,对它的倒掉欢呼了一番。文章此后被列入中国学生的必读课文。历尽几百年沧桑、拥有丰富传奇色彩的雷峰塔由此人尽皆知。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作者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

赞扬了白娘子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并鞭鞑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从而表达了人民对"镇压之塔"倒掉的无比欢欣的心情。

3、《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的为一个清国留学生改作业,连一根画错位置的血管也要当面替学生改过来;他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

他尊重学生,尽管替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临别还赠与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这些对一个受尽了歧视和污辱的清国留学生是多么大的鞭策和鼓舞啊。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4、《社戏》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

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

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5、《故乡》

《故乡》中鲁迅对人民群众痛苦物质生活的描写,是汇入他们精神被窒息、人与人正常关系被破坏这个中心主题的。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

《故乡》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小说中有我们所熟知的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对比,还有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少年闰土活泼可爱,反映了传统思想对人的深刻影响。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要“逃异地。

也是对统治中国农民的思想的历史文化的不满,也希望年轻的一代有新的生活。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使人与人隔膜起来、自私,走异路,机灵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小学课本:《少年闰土》
初中课本(张志公版):
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二册 无
第三册《社戏》、《故乡》
第四册《孔乙己》
第五册《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六册《藤野先生》
高中课本:
第一册《呐喊》自序
第二册《祝福》、《拿来主义》
第三册《纪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
第四册《药》
第五册《阿Q正传》
第六册 无
高中语文读本:
第一册《孤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第二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点比喻》、《捣鬼心传》
第三册《为了忘却的纪念》、《春末闲谈》
第四册《狂人日记》
第五册《阿Q正传》的成因、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示众》
第六册 无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故乡

孔乙己
社戏
祝福
纪念刘和珍君


《祝福》,《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
《阿Q正传》

  • 《鲁迅全集》中有哪些文章选入课本?
    答:《故乡》 《社戏》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鲁迅有哪几篇文章入了语文教材?
    答: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
  • 高中语文里有鲁迅的文章吗
    答:1、必修一:第一册第三单元第7课《纪念刘和珍君》2、必修二:第三册第一单元第2课《祝福》3、必修二:第四册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简介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
  • 鲁迅有哪些文学作品被编进了教材?
    答:高中教材的版本不同,选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同。人教版的新课标现在有三篇:必修一 第一册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二 第三册 第一单元 2、《祝福》第四册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
  • 选入课本的鲁迅文章都出自哪些文学集
    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阿长与》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 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文章有哪些
    答:《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这篇文章是小说《故乡》中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选入语文书后后加的。
  • 鲁迅作品选入哪些课本
    答: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
  • 鲁迅的哪些文章选入了中学教材
    答:《泪珠与珍珠》是现当代中国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高品位的人生追求,旷达的生活情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情真挚细腻,文笔清秀柔婉。4、《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
  • 鲁迅的哪些文章选入初中教材?
    答:1、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2、七年级下册《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3、七年级下册《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4、八年级上册《阿长与》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5、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6、八年级下册《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7、九年级上册《...
  • 人教版课本中有哪些鲁迅先生写的文章?
    答: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