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与地下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含氟量高的地下水怎么除氟

去除水中的氟主要有:活性氧化铝法、电渗析法、絮凝沉淀池、骨炭祛、电凝聚祛和反渗析法等。其中前3种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1、活性氧化铝法:
以颗粒状活性氧化铝为吸附剂,用过滤方法吸附水中的氟离子。当活性氧化铝吸附氟离子饱和后可再生重复使用。
吸附——活性氧化铝的粒径越小,吸附容量越高,一般宜为0.4~1.5mm。为了提高吸附容量,原水进入滤池前宜投加硫酸(或盐酸,醋酸)等酸性瘩液或投加二氧化碳气体,以降低pH值至6.0~7.0。
单个滤池吸附剂厚度常在1.5~1.8 m,当工程规模小、滤速低、进水的pH值用硫酸榕液调节时,厚度可在0.8~1.2 m之间。
再生——当滤池出水含氟量超标时,对活性氧化铝就应进行再生,再生液常采用0.75%~ 1%的氢氧化钠溶液,也可采用2%~ 3%的硫酸铝溶液。再生过程可分为首次冲洗、再生、二次冲洗及中和4个阶段。
当采用硫酸铝再生时,中和阶段可以省略。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可按每去除1g氟化物需要8~10g固体氢氧化钠计算;硫酸铝的消耗量可按每去除1g氟化物需要60~80g固体硫酸铝计算。

2、电渗析法:
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水中离于作定向迁移,达到离子从水中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含盐量在500~10000mg/L、含氟量小于12mg/L的原水。并在除盐的同时去除氟离子。
电渗析法原水水质并应符合下列条件:浑浊度小于5NTU;化学需氧量(COD))小于3mg/L;铁小于0.3mg/L;锰小于0.3mg/L;游离余气小于1 mg/L。
除氟使用的电惨析法普遍采用浓水循环和自动倒极技术,在切换电极极性的同时改变浓淡水的方向,倒极周期0.5~1 h。电渗析流程长度和极、段数应按脱盐率确定。
3、絮凝沉淀法:
投加凝聚剂经混合,絮凝、沉淀以去除水中的氟离子。由于凝聚剂投加量大时,易引起水中SO²¯或CI¯超标,故原水含氟量不宜大于4mg/L。处理水量宜不大于30m³/d。
凝聚剂多采用铝盐,如氯化铝、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等。投加量一般为原水含氟量的10~15倍,投药后pH值将影响到去除效果,宜控制在6.5~7.5范围。由于矾花很轻,宜采用静止沉淀的方法。
絮凝沉淀法主要配套设备有:再生液泵;调节原水pH值的二氧化碳钢瓶或二氧化碳发生器,若采用硫酸调节pH值,需设置稀释槽和酸被输送泵;排液泵;电气控制箱;水质化验设备。主要测定项目为水的含氟量和pH值。
扩展资料:
饮用水中氟超标的危害:
氟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适当氟的摄入有利于防止龋齿病的发生,但人体正常的氟需求量是每日1-1.5毫克,如果持续过量摄入就会引发氟中毒。
目前,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黄牙)和氟骨症,氟斑牙患者,一般牙齿表面缺少光泽,出现黄色、褐色色素沉着,严重的会导致牙齿大块缺损。
调查显示,持续饮用含氟1.5毫克/升以上的水,氟斑牙发病率会高达45%以上,且中度以上患者居多。然而,患有氟骨症则更为可怕,早期出现四肢、脊柱骨骼和全身各关节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可能造成肢体功能发生障碍,全身骨骼和关节变形,甚至瘫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用水除氟设备(除氟方法)

你问的这问题,那答案不就是明摆着的嘛,答案你自己都知道的。

地下水含氟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如与地形、地貌、岩性与矿物成分、地下水径流、水化学类型、地下水温度、气候、自然界的理化作用、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高、中山地区,含氟岩矿在风化、淋溶条件下,易被洪水冲刷流失,不利于氟的聚集;而洼地和盆地地区,氟不易流失,有利于富集。所以地下水含氟量从高到低为盆地(洼地区)、平原区、丘陵区、高中山区。在地下水径流强烈地区,地下水运动交替积极,有利于氟的迁移;反之,则有利于氟的聚集。

国外学者如 Agrawal 研究斯里兰卡的氟分布时发现氟的分布趋向于被气候控制,Subba研究得出该地区氟的聚集是由于蒸发作用、长时间的水-岩作用、农业土壤施肥综合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的氟与氯离子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碳酸氢根离子有很好的相关性。Rafique et al.(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为高矿化的Cl-Na型水,咸水入侵、高蒸发率、离子交换强度大是氟富集的主要原因。Meenakshi et al.(2004)认为地下水作为一个整体,氟的自然聚集决定于地质、含水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Chae et al.(2007)发现高氟地下水赋存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而含氟量最低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因此他们认为地下水中氟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与钠离子的释放以及钙离子的沉淀有关;Rukah et al.(2004)认为硝酸盐和重碳酸盐能促进氟的聚集。Abdelrahman et al.(2009)认为含氟矿物的风化程度也是影响氟聚集的重要成因。Levy et al.(1999)认为钙含量的降低和碱性环境是氟聚集的最重要因素。

国内学者郑明凯等(2007)认为,焦作市处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条件下,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地下水中盐分积累,致使氟聚集。邓英春(2006)认为安徽淮北地区高氟地下水是由于远河泛滥带及湖相沉积区的地下水径流相对滞缓造成的。曾昭华(1997)认为,深层水的高氟形成与断裂等构造有关,而浅层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则是受气候条件控制。曹小虎(2005)认为高氟是由半干旱的气候、富氟的包气带土体和独特的水文地质构造决定的。王德耀(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岩性、气候、地貌是该区高氟的主要原因。孙占学(1992)认为,我国大多数地下水中的氟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岩性、构造、火山活动)、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条件的共同制约。曾溅辉等(1997)认为,河北邢台平原中氟的保存条件取决于浅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征。金琼等(2001)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氟的环境特征研究表明,氟的富集与水化学特征关系密切,低

的贫钙碱性水环境有利于氟的溶解与聚集。刘瑞平等(2009)认为,水化学组分中的Na+、Cl-

、pH与氟呈正相关,而Ca2+则抑制水中氟的增加。丁丹等(2009)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氟离子的赋存化学环境,结果表明氟离子浓度随地下水中pH增大而增大,但是与(K++Na+)浓度、Ca2+浓度、Mg2+浓度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郭天辉(2009)认为,地下水中的氟含量与水化学类型关系不明显,与pH及钠钙比呈正相关。王根绪等(2000)的研究表明,氟离子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聚集,且与矿化度呈近似正相关关系,同时认为氟的赋存环境与硬度、Ca2+、Na+等有关。



  • 氟与地下水
    答:在地下水径流强烈地区,地下水运动交替积极,有利于氟的迁移;反之,则有利于氟的聚集。国外学者如 Agrawal 研究斯里兰卡的氟分布时发现氟的分布趋向于被气候控制,Subba研究得出该地区氟的聚集是由于蒸发作用、长时间的水-岩作用、农业土壤施肥综合作用的结果,地下水中的氟与氯离子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
  • 地下水中氟的形态特征
    答:高氟地下水中平均 Na+浓度增至235.6mg/L,与之相反,Ca2+含量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在低氟地下水中的平均浓度为115mg/L,在高氟地下水中则减至75.8mg/L,因此Na+/Ca2+的比值自低氟地下水中的1.05增至高氟地下水中的3.11,表明水中氟活性的增强,即简单阴离子态氟(F-)浓度增大。
  • 地下水中氟的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
    答:总之,富钙地区为氟的积累富集提供了场所,而其中的盐渍化、苏达化地段又为氟的活化创造了条件,这就构成了高氟地下水形成的特殊的地球化学环境。 二、地下水中氟的来源 (一)岩、土中的氟 地下水中的氟主要来自于含水围岩,因为氟在岩石、土壤中的含量比在地下水中的浓度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因此,在“岩石、土壤—...
  • 基于组态分析的高氟地下水形成机理
    答:氟在地下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有很多,可以以氟离子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氟的配合物离子的形式存在,而且配合物的种类也很多,氟的主要配合物有 、 、BF-、 、AlF2+、 、 等。氟的这种特性,使地下水溶液中的许多组分可能会影响氟在地下水中的含量以及其存在形式,其中对氟的存在形态影响较大的离子有Na+、Ca2+...
  • 水文地球化学微环境与地下水中的氟
    答:在地球化学作用中,常量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决定了微量组分的地球化学行为,当土壤易溶盐成分由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向以碳酸盐为主演化时,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急剧增加。在苏打盐渍化过程中,水溶性氟将在土壤中积聚并形成高氟地下水(郑宝山,1983)。高氟地下水多为中等TDS的弱碱性水,其水化学类型以...
  • 地下水中的氟迁移
    答:并存在着以水分运动为纽带的各种小循环。各种小循环中的水、岩、土、气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耦合关系,决定着氟在水中的迁移、联系以及与地下水由源到汇的运动相一致的方向性,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多层级性和相互的嵌套特点,决定了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氟分布的不同特征。
  • 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成因
    答:地下水氟含量由山区向平原按地形势降低方向,宏观分布依次为低氟地下水、中氟地下水、高氟地下水;温县—内黄西的高氟地下水分布带,位于太行山—山前流动系统与黄河冲积扇流动系统的交接部位,由氟在流动系统的汇区富集形成;以郑州、原阳为顶点的黄河冲积扇流动系统,形成了以中牟为顶点的高氟地下水...
  • 岩石和地下水中的氟
    答:Conrad et al.(2009)认为肯塔基地下水中氟主要来源于基岩和沉积物中矿物质。Msonda et al.(2001)对非洲马拉维的Nathenje地区进行调查后认为,该地区的氟来源于黑云母、角闪石和萤石等矿物。Farooqi et al.(2007)认为,地下水中的氟来自萤石、冰晶石、氟磷灰石等富氟矿物。Chae et al.(2005)对...
  • 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
    答:因此,包气带土体的氟源强度是地下水氟转移和富集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控制浅层地下水中氟的迁移和富集。衡量土壤氟的分布状况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土壤氟含量,一般以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氟和相对数量来表示,通常比较普遍采用的是全氟和水溶性氟这两个指标。全氟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的氟的总含量,它反映了...
  • 南阳盆地深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
    答:因此,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南阳盆地大部分地区的深层地下水具有较低的氟含量背景。 而南阳盆地局部地区分布的中氟以及高氟地下水可能与地下热水、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以及水化学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影响氟在深层地下水中富集的因素分析 1.地下热水因素 相关研究表明,水中的氟含量与地下水贮存和活动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