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性地球化学预测预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6
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的原理

当生态环境将要或已经出现危险时,预警工作才有意义,安全预警可以从 “不安全”的角度进行研究。生态安全预警系统作为一种预报区域生态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信号系统,涵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发展过程中,包括从发现警情、分析与辨识警兆、寻找警源、判定警度及排除警情进行决策的过程。
预警的原理主要分为 5 部分,即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和排除警患,明确警义是前提,是预警研究的基础; 寻找警源是对警情产生原因的分析,是排除警患的基础; 分析警兆是关联因素的分析,是预报警度的基础; 预报警度是排除警患的根据,而排除警患是预警目标。
(1)明确警义: 明确警义是预警的起点,它包括警素和警度两个方面。警素是指构成警情的指标,也就是出现了什么样的警情。警度是指警情处于什么状态,也就是其严重程度。生态环境安全预警就是要对生态环境的 “危险点”或 “危险区”作出预测,发出警报,减少或排除灾害损失。这种 “危险点”或 “危险区”在预警科学中称为警素,警素的严重程度即 “危险点”或 “危险区”的危害程度被称为警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安全的警素主要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形成的土壤退化,环境污染、地表水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地质灾害不断发生等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了生态系统功能衰退,严重地形成生态灾害。
(2)寻找警源: 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警源是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有自然警源、外在警源及内在警源,如产生地震的原因、导致人体生病的病源一样,是区域系统产生警情的源头,可能是系统自身引起的内在警源,也可能是系统外因素诱引的外在警源。自然警源是指各种可能引发自然灾害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水灾等,将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外在警源是指由生态系统以外输入的警源,如由于目前一部分人急功近利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造成系统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内在警源是指生态系统自身运行状态及机制,如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农药、化肥等大面积使用造成土壤、水质的污染。水源区生态环境安全出现警情的根源包括生态环境本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和土壤条件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活动形成的社会要素,如耕地资源利用率、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地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等。
(3)分析警兆: 警情在爆发前总会有一定的先兆出现,即警兆,分析警兆是预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最为复杂。警兆的确定既可以是定性的经验判断,也可以通过指标计算。经验判断建立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需要对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变有丰富的资料和数据积累,通过多年来生态环境风险出现的频度与强度,得出安全预警的描述性指令; 指标计算选取典型指标和相应权重,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预警阀值标准,对生态环境安全预警进行定量化的评价。由于警源包括了自然警素和社会警素,因此一般选用这两类指标,同时每类指标又可划分更详细的层次。本书选择了指标计算的方法分析警兆。
(4)预报警度: 预报警度是预警的目的。警度是衡量警情的严重程度,即警情的大小。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的警度是判断区域生态系统运行与发展中各种警情、警兆和是否有警的尺度或参照系,一般可以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这 5 级警度。
(5)排除警患: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或避免生态环境恶化,防止风险的发生。

国外预警研究是多个领域的,包括经济领域、气候气象的预测预报、粮食安全供给、饥荒预警、医疗、环境监测、工程地质及生态环境等。美国环境保护基金会及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全球变暖预警系统 (Global Warning: Early Warning Signs),采用 WebGIS 的形式对全球气温正在逐渐升高地区以信号做出标记,可以提示可能产生的海水上升、冰川溶化、两极气温上升等现象,并对可能产生疾病扩散、早春、干旱、火灾等灾害做出及时的预报。美国的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y 制作的网上饥荒预警系统 (Famine Early Warning System Network),主要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粮食需求、贫困人口数量、干旱及多雨、贸易、平均预期农产品收获情况,对地区或国家饥荒情况做出预测预警。Wil-liam E.Sharpe 等将酸性径流导致鱼类的损失作为森林减少的一个预警指标进行研究,得到了酸类物质的长期缓慢积累是生态环境大范围破坏的结果的结论。Jost Borcherding 等1999 年建立的生物预警系统,在有毒物质进入水体 30 min 后发生预警。国外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预报的基础之上的。欧美国家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开始进行生态预警方面的研究。如美国为了防治西南部大草原的沙化,开始把植物之间的裸露区指数、牧草盖度、营养性繁殖体盖度等作为沙漠化的早期预测指标,采用卫星监测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草场生态系统由正常发展到有风险和沙漠化不同阶段的临界值。
国内对环境预警的研究最早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生态安全预警研究随着生态安全的研究深入而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在不同的领域进行预警研究。曲格平(2002)认为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灾害和社会事件,需要建立必要的预警、预防和应急措施。郭中伟 (2001)认为生态安全预警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服务,应该由国家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将 “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作为 2000 年的重大项目。傅伯杰等 (1996,2001)对区域生态环境预警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苏维词等(1997)分阶段地对乌江流域内的 39 个县 (市、区、特区)的生态环境做了预警评价;邵东国等 (1996)以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为例,对干早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预警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生态安全预警模型,给出了生态环境质量量化与预警分析方法; 卞建民等 (2002)、关文彬等 (2001,2003)、林年丰等 (2000)进行了土地荒漠化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梅宝玲等 (2003)建立了内蒙古生态预警指标体系; 张大任 (1991)对洞庭湖生态环境预警做了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文传甲 (1997,1998)对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系统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预警分析; 许学工 (1996)应用生态环境交错带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提出环境潜在指数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做了预警研究; 王龙 (1995)对山西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预警做了研究。总体来说,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研究还是一个新的领域,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南阳市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过综合评价和研究。此次研究根据环境预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研究对确保水源区水质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所研究的生态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现在和将来可能存在的生态危险做出预警,以指导政府科学决策,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样本的局限性,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仅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其结果有局限性,仅供参考。

一、概念及研究思路

(一)基本概念

预测是指依据对客观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在调查研究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系统的未来状况所做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及推测。

所谓预警,就是事先发出警告,提示人们注意系统即将出现的不平衡状态,对研究系统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监测、跟踪和预测预报,将发生的问题事先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调控手段和措施将系统环境推到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状态。

评价、预测、预警三者之间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区别。评价是对现实生态安全性做出判断,是对各种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影响效应评价;预测是根据建立的模型做出的科学推测,着重指明各要素指标的演化趋势;而预警是在预测基础上根据人类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所进行的危险程度警示,重点强调要素指标的演化趋势和速度产生的影响及后果。

从目前国内已有的各类研究成果来看,评价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较为成熟;预测的方法和模型虽有许多可供借鉴,但应用在生态环境和地球化学领域还不够成熟,即实用性和准确性不甚理想,许多预测理论方法还在不断研究或完善中;地球化学预警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这是因为涉及的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广泛性、具体性、复杂性和技术性特点,对于解决这类问题,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处于起步阶段。

(二)总体研究思路

本次生态环境安全性预测思路和步骤为:① 确定预测预警目标,准确把握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危害要素,如土壤Cd,Cr,Hg等重金属污染、土壤酸化、天然放射性异常,浅层地下水氟化物超标、农产品重金属元素超标等;②建立预警标准和警度判定模型,研究和判断生态系统目前所处的运行阶段;③选择科学的预测方法(定性或定量),对预测目标的未来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并对预测结果的合理性给出科学评价,提出建议、提供决策服务。

二、土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

(一)土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

以现有标准或研究成果所确定的生态风险评价区作为生态地球化学现状预警区。共划分4类(图5-34):①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划定的Hg,Zn,Cd,Cu,Pb,As,Cr,Ni 8个单项重金属元素结果为Ⅲ类和超Ⅲ类土壤的区域作为局部重金属元素污染高风险预警区;②将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1mg/L(Ⅳ类、Ⅴ类水)的区域作为地氟病预警区;③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划定土壤显著缺N,K,B,Mo等营养元素区域作为预警区;④以研究结果为“标准”的土壤天然U,Th,K等元素放射性污染隐患区作为预警区。

1.Hg-Cr-Pb等局部重金属元素污染高风险预测区

局部重金属元素污染高风险预测区分布较零散,从整体来看可分为3个片区(A1~A3),总面积约4124km2,占研究区面积的7.59%。A1重金属预警区分布在烟台市,主要由Cd,Ni,Cu超标,局部Hg,Cr,As超标引起,面积约2680km2,该预警区位于金、银、铜、铅锌和石墨等重要成矿区内,预警区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分配特征差异明显,其污染成因可能主要与成矿作用产生的伴生重金属元素及人类活动后期叠加作用有关。A2重金属预警区分布在临朐—沂水,由Cr,Ni超标引起,面积1284km2,在空间上与临朐群玄武岩和中生代火山岩范围相吻合,与玄武岩及中生代火山岩等风化成土作用有关;A3重金属预警区分布在文登—成山角,主要由Cu,Ni和局部Cd超标引起,面积160km2,与新太古代闪长岩、侏罗纪二长花岗岩及白垩纪中酸性岩体有关。此外,日照市境内及青岛市区、即墨—胶州一带也零星分布重金属元素预警区,这些地区往往是中生代火山岩所在地,是在地质高背景上叠加人类活动污染所引起。

图5-34 鲁东地区土地质量现状预警图

重金属元素是剧毒元素。如镉可导致疼痛病,引发心血管病,癌症(如骨癌、肠胃癌、直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等。砷污染会激发皮肤癌、肺癌、肝癌、肾癌、膀胱癌,还会导致心血管病、糖代谢紊乱等高危病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直接使蔬菜等食品污染,最后,人摄取食物而使致癌剧毒物进入人体。因此对圈定的局部重金属元素污染高风险区应引起重视,建议尽快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以防农产品超标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2.地氟病预警区

圈定地氟病预警区2片(B1~B2),总面积3033km2。潍坊市北部(B1),其西部未封闭,面积668km2;高密—昌邑(B2),面积2365km2,该区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超过1mg/L,局部在2mg/L以上,由于各种原因,高氟区居民的饮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是山东省地氟病防治的重点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对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影响作用微弱,主要是局部地段或一些点上的工矿企业废水的污染及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研究表明本区高氟浅层地下水主要由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高氟地层为物源,在地形、蒸发力、松散沉积物、地下水埋深等要素支配下,在水中聚集而成。

3.土壤显著缺N-K-B-Mo等营养元素并存在酸化的危险区

本次研究发现,区内Mn,TFe2O3等营养元素含量不均衡,且大面积缺乏全N、全P、有机质及B,Mo等有益微量元素。人们传统的施肥观点最多关注的是氮肥、磷肥和有机肥,并通过施肥加以改善,但矿肥、微肥中的B,Mo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元素将影响作物的开花、结果等,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本区B,Mo元素无论从全量还是从有效量来讲,大面积属缺乏级水平,局部达严重缺乏。与农作物直接相关的为土壤元素有效量,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将N,K,B,Mo有效态评价结果为同时缺乏的区域作为预警区,以提醒当地农民在施肥时应该重点关注,以改变作物缺素现象。圈定预警区4片,分别位于莒南—临沭(C1),面积 1525km2;胶南市南(C2),面积 281km2;即墨市东部(C3),面积850km2、威海市区及周边(C4),总面积524km2

4.U-Th-K天然放射性污染隐患区

除青岛外,调查区其余地区未开展地面γ能谱测量,采用土壤中放射性元素U,Th,K2O的含量特征,根据三者含量值与放射性 γ 值的经验关系,换算为 U 当量(UE=U+0.43Th+1.826K2O,U,Th,KO2分别为土壤中的含量,U,Th含量单位10-6,KO2含量单位为%),以U当量来探讨调查区辐射环境的背景特征,铀当量低,则辐射强度低。

根据青岛地区实测γ辐射剂量率与U当量关系,U当量异常下限17.02×10-6(相当于U当量含量平均值+1.67倍标准离差)对应的γ辐射剂量率值大约为163.1 nGr/h(换算为年辐射剂量率值为1msv—限量值)。以代表U,Th,K 3种放射性元素辐射的U当量异常下限作为预警尺度,圈定U-Th-K天然放射性预警区7 处,总面积2141.2km2,分布在临朐—沂水(D1面积506.0km2)、莒南县北(D2面积578.3km2)、青岛东北(D3面积64.8km2)、招远东北(D4面积66.8km2)、海阳市北(D5面积355.5km2)、荣成市北(D6面积376.5km2)和石岛镇(D7面积193.3km2)。7处放射性预警区中,仅位于莒南县北的2号预警区属地层(第四纪陆相冲洪积层)和中生代火山岩引起,其余预警区均为花岗岩类所引起。

(二)青岛北部土壤元素时空变化及预测

1.可行性分析

2003年在国土资源部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合作项目“青岛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下,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青岛北部地区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本次研究采样(2007)与2003年采样相隔4年,重复采样面积2200km2,对应单元数据553组。两次采样密度、采样方法、测试指标完全相同。样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测试中心承担,两次采样的分析方法、质量监控要求基本相同,采用了标准样、密码样、监控样等多种监控手段,保证了分析质量的可靠性。两批数据为区域土壤地球化学环境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了高质量数据资料。

对比2003年和2007年(本次研究)两个期次土壤元素含量统计特征值(中值、平均值、相关系数等),对区域内土壤元素含量变化作出判断。由于短期内土壤元素累积速率基本呈线性,因此,利用过去4年间土壤元素累积速率,可以预测今后数年后土壤元素含量的变化,并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或其他标准采用相同色区、等量线制作地球化学图或评价图,对比可发现土壤元素空间分布的变化。

2.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

表5-8表明,2003~2007年4年间,青岛北部土壤中P,OrgC,Ba,La,Ag,B,W,Ga,Ge,Co等元素积累趋势较为明显;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相对累积率以Zn最快,4年间含量上升了4%,其次为Cr,Pb,表明过去4年间青岛北部地区土壤中Zn,Cr,Pb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用十分明显,且土壤酸化(pH下降)显著。

相关分析表明(表5-8),两批数据间MgO,Tl,As,La,Sc,Y,Zr,Ce,Na2O,Nb,Fe2O3,Ni,Mn,Co,Cr,V,Sr,Ti,Be,Ba,Rb,K2O等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其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元素空间分布吻合性较好。说明工农业生产、交通、生活活动污染影响较小,元素含量变异不大。Sn,C,N,Bi,Hg,Ge,Cd,Au,Cl,Ag,OrgC,I,Ga,Pb相关系数较小,其中Bi,Hg,Cd,Au,Cl,Ag,Pb变异系数也较高,由制作的散点分布图可以发现,Hg,Cd,N,OrgC等相关性差主要与少数采样单元格含量变化有关(图5-35),由此推断土壤中N,Bi,Hg,Cd,Au,OrgC,Pb等元素在过去4年间局部地区已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影响有密切关系。

表5-8 青岛北部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统计参数(2003~2007年)表

续表

注:统计样本数为554个,氧化物、总碳、有机碳、N含量单位为%,Au含量单位为10-9,其余元素含量单位为10-6,pH为无量纲,相对累积速率(%)=(C2007-C2003)×100%/C2003

图5-35 两次采样土壤Hg,Cd散点图

3.Cd,Hg环境质量预测

短期内土壤元素累积速率基本呈线性,是预测土壤中元素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环境质量变化的基础。本次仅预测了Cd,Hg重金属在2015年、2020年、2030年土壤中的环境质量变化。首先按式(5-2)计算2015年、2020年、2030年表层土壤每个分析样单元(面积为4km2)的Cd,Hg预测值,然后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采用相同色阶绘制了环境质量预测图。

鲁东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式中:△Ci为4年间元素年平均变化量,Ci2007,Ci2003分别为2007年、2003年元素实测含量值,Ci为n年后预测含量值,本研究取n=8,13,23。

由图5-36可见,随时间的推移,Cd,Hg元素超二类土壤面积逐渐增大。特别是Cd二类土壤区域范围增大明显,2015年局部将出现二类土壤,2020年二类土壤面积逐渐扩大,局部出现三类土壤,到2030年三类土壤面积逐渐扩大,出现“点源状”劣三类土壤,经统计从2007年至2030年Cd超二类土壤面积增加382km2,以平均每年16.6km2的速度递增。Hg的预测变化趋势与Cd稍有不同,与2007年相比,Hg在2015年变化最大,出现Hg的二类或三类土壤,超二类土壤面积达到35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59%,而在此后的2020年、2030年预测结果变化不明显,且分布区域范围基本无明显变化。从重金属元素毒性及生态效应分析,对Cd,Hg预测结果应引起关注。

图5-36 青岛北部地区未来30年间土壤中Cd,Hg重金属环境质量预测图

a—2007年土壤Cd环境质量图;b—2015年土壤Cd环境质量预测图;c—2020年土壤Cd环境质量预测图;d—2030年土壤Cd环境质量预测图;e—2007年土壤Hg环境质量图;f—2015年土壤Hg环境质量预测图;g—2020年土壤Hg环境质量预测图;h—2030年土壤Hg环境质量预测图

三、区域生态安全预警与预测

(一)预警思路

1)小麦籽实中As,Cd,Pb和Se与土壤相应元素含量和pH或OrgC等变量有定量的线性关系模型(表5-5),是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的前提;利用多目标调查获得的元素(指标)含量预报其上生长的农作物籽实中该元素含量,从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安全性预警。

2)区域生态安全预警主要从小麦安全性考虑,采用三级预警模式,即报警、较安全、安全等级。根据小麦籽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相关标准,当小麦籽实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卫生限量标准时,即可“报警”,图上可着为红色,表明该区污染已经严重,必须加以治理或重新规划;若小麦质量高于绿色食品安全标准但低于卫生限量标准,可认为该区处于较安全级别,图上可着为黄色;若籽实质量高于绿色食品安全标准,可认为该区处于高度安全级别,图上可着为绿色。若出现元素标准限一致时(如Cd,Zn,Cu,Cr),图面则表示为两种色区,即红色“报警区”和绿色“安全区”。

3)小麦籽实中Se的卫生限量标准为0.3×10-6,结合谭见安等(1989)在研究地方病与环境关系时粮食中Se含量确定小麦预警限。将小麦籽实Se含量<0.04×10-6为贫硒小麦,图上着粉红色;含量介于0.04×10-6~0.07×10-6之间的样品称为足硒小麦,图上着黄色;籽实含量介于0.07×10-6~0.3×10-6之间的样品称为富硒小麦,图上着绿色;而籽实含量>0.3×10-6的样品称为超限食品,图上着深红色。

4)通过对现状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对治理后的生态安全进行预测预警,对比治理前后效果。例如通过改善土壤酸碱度即改变土壤pH,探讨研究区生态安全有何变化。

(二)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结果

由表5-9和表5-10可见,目前研究区绝大部分区域小麦是安全的,除Cr元素外,小麦籽实中Hg,Pb,Cd,As,Cu等元素含量安全的区域均在98%以上,As,Cu安全区域达100%。

表5-9 研究区小麦Cd,Cr,Cu,Zn生态安全现状预警结果表

表5-10 研究区小麦Hg,Pb,As生态安全现状预警结果表

研究区绝大部分小麦籽实P b是安全的,占到整个面积的97.33%,黄色较安全区域约2.33%,发出红色警报超标的小麦区域仅0.34%,零星分布,与人类活动造成土壤点源污染有关。小麦籽实Cd超标的红色警报区域约1.35%,主要由土壤Cd全量偏高、pH 值偏低导致小麦籽实对Cd元素吸收率升高而引起。小麦籽实Cr超标的红色警报区域约7.13%,是影响本区小麦综合质量的主要因子,前面研究表明,小麦籽实Cr含量超标是土壤理化指标如OrgC,pH,CEC偏低,Cr全量偏高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麦籽实Hg超标的红色警报区域约1.32%,超标主要与金矿伴生Hg及矿山污染造成土壤Hg含量过高有关;黄色较安全区主要分布在预警区外围,小麦籽实Hg含量大于绿色标准小于限量标准,处于过渡区域,也应注意防范,见图5-37。

小麦籽实Se含量预测结果显示,小麦Se整体偏低,以贫硒和足硒为主,二者累计占96.50%,其中Se含量<0.04×10-6属贫硒范围的小麦样品占46.07%;Se 含量介于0.04×10-6~0.07×10-6之间属足硒的小麦样品占50.43%;籽实中Se含量介于0.07×10-6~0.3×10-6之间属富硒的样品仅占3.47%,是很好的富硒小麦种植区;发出红色警报小麦Se含量超标的区域仅占0.03%,主要与“点源”污染有关,见图5-38。

图5-37 区域小麦Hg元素生态安全现状预警图

采用As,Hg,Pb,Cd,Cr,Cu,Zn等7元素“一票否决”的方法对研究区小麦生态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表5-10;图5-39),结果显示:目前研究区绝大部分小麦是安全的,占到整个面积的90.15%,其中安全区域占86.14%,较安全区域占4.01%。发出红色警报超标的小麦区域约9.85%,主要是在研究区的西部,而研究区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可开展大面积农产品种植和名特优绿色食品的开发。

(三)区域生态安全未来趋势预测预警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壤Cd,Cr等重金属元素污染和土壤酸化已成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一大障碍。在前面研究表明,小麦籽实Cd,Cr富集系数与pH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函数关系式为

鲁东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根据实测的土壤pH和Cd,Cr含量,就可以通过上式计算得到小麦籽实中Cd和Cr的估测值。为了更加突出表示土壤pH变化导致小麦籽实含量变化,在小麦籽实Cd,Cr元素评价标准的划分上作如下改动:

在小麦Cd安全性预警图上,籽实Cd含量<0.1×10-6,达到绿色食品安全,在图中用绿色表示;籽实Cd含量介于 0.1×10-6~0.2×10-6之间,在图中用黄色表示;籽实Cd含量介于0.2×10-6~0.4×10-6之间,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但低于国际食品标准,在图中用浅红色表示;籽实Cd含量>0.4×10-6,超过国际食品标准,在图中用红色表示。

图5-38 区域小麦Se元素生态安全现状预警图

籽实Cr含量<1.0×10-6,达到绿色食品安全,在图中用绿色表示;籽实Cr 含量介于1.0×10-6~1.5×10-6之间,在图中用黄色表示(警戒区);籽实Cr含量介于1.5×10-6~2.0×10-6之间,在图中用浅红色表示(报警区);籽实Cd含量>2.0×10-6,超过食品卫生限量值的2倍,在图中用红色表示(严重报警)。

1)假设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保持不变,主要受到酸沉降、水土流失、人类活动等酸化因素影响,假设过若干年后,土壤由现在的pH下降0.2个单位、0.5个单位、0.7个单位、1个单位,对全区的小麦生态安全进行预测。

2)假设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保持不变,通过改良酸性土壤pH,可以求得当酸性土壤pH增加0.2个单位、0.5个单位、0.7个单位,1个单位,对全区的小麦生态安全进行预测。

表5-11和图5-40可见,研究区土壤pH在提升0.2个单位后,Cd元素红色报警区、黄色警戒区迅速向绿色安全区域转换,使小麦Cd质量绿色安全区域达到100%。而研究区土壤酸化程度加剧1个pH情况下会有0.97%的面积红色报警,是现状红色报警面积的3倍多。

图5-39 小麦综合生态安全现状预警图

表5-11 研究区土壤pH变化时小麦籽实Cd,Cr预警区域面积变化(土壤Cd,Cr含量不变)表

图5-40 区域小麦Cd生态安全预警(pH变化)图

a—区域小麦Cd 生态安全现状图(pH 下降0.2个单位)b—区域小麦Cd 生态安全现状图(pH 下降0.5个单位)

c—区域小麦Cd 生态安全现状图(pH 下降0.7个单位)d—区域小麦Cd 生态安全现状图(pH 下降1个单位)

图5-41为研究区土壤pH变化时Cr预警区域面积变化表和变化趋势图。由图541可以看出,研究区内红色报警区域的小麦质量会随着土壤pH的提高向绿色安全区域转换,即通过提高土壤pH能大大提高小麦质量,pH提高0.7个单位,能使小麦Cr绿色安全的面积达到99.09%,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田生态安全恶化的趋势,这是未来提高研究区生态安全的一项必要措施。

图5-41 小麦Cr生态安全随土壤pH变化量预警趋势图

四、土壤酸性缓冲能力现状及预警

土壤酸化是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土壤pH值下降的现象。土壤酸化的自然过程非常缓慢,但最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影响,土壤的酸化进程大大加速。影响土壤酸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气环境污染导致酸沉降的增加,使受酸沉降影响地区的土壤酸化速度加快。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当的农业措施。这些农业措施主要有:①豆科作物和牧草的种植,这些豆科植物通过生物固氮增加了土壤的有机氮水平,有机氮的矿化、硝化及随后的

淋溶导致土壤酸化;②通过动植物产品的收获从土壤中移走碱性物质;③化学肥料的施用,特别是铵态氮肥的施用,也是加速土壤酸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基于盐基离子土壤酸化模型的建立

土壤酸化都与土壤中盐基离子的淋失有关。一方面酸沉降输入到耕层土壤后,主要是淋滤土壤内的盐基离子,使得土壤pH降低,最终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随着氮肥的过量施用,在水、热条件适当时,迅速水解形成

,并继续被硝化成

离子,增加H离子的释放,产生土壤酸,另外

离子易与土壤中的盐基阳离子结合,随着

离子的淋失引起土壤中盐基阳离子的淋失,而土壤中盐基阳离子的减少会导致土壤酸化。除此之外,农作物收割也可以使得土壤中K,Na,Ca,Mg 离子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土壤中盐基离子(碱性元素)含量与pH的相关关系作为预测土壤酸化的模型,通过模型来探讨土壤盐基离子变化导致土壤pH的变化趋势。

统计全区表层土壤13 674件样品数据,进行一定含量区间均值后,将 K,Ca,Na,Mg 之和与土壤pH作图(图5-42)。从图5-42中明显可以看出,土壤pH与盐基离子含量关系具有分段函数特征,可用如下4条直线方程来表示。将方程联立求解,从左到右,可以得到交点分别为(5.47,5.89),(7.13,5.59),(7.64,5.79)。

图5-42 土壤中主要盐基离子含量与pH关系图

1)Y盐基离子总量=0.1372XpH+5.1408,R=0.348,n=31(pH≤5.40);

2)Y盐基离子总量=-0.1846XpH+6.9025,R=0.658,n=81(5.40<pH≤7.10);

3)Y盐基离子总量=0.3962XpH+2.7614,R=0.608,n=36(7.10<pH≤7.80);

4)Y盐基离子总量=1.2374XpH+3.6995,R=0.821,n=27(pH>7.80)。

由图5-42可见,当土壤pH>7.64,土壤受到酸性物质侵害时,通过中和大量金属离子,使土壤中pH保持相对较小的变动,此时,土壤中存在的大量金属离子起到了非常明显的酸缓冲作用;而当土壤pH在7.13~7.64之间呈碱性时,盐基离子对土壤酸性缓冲能力下降,酸碱中和作用基本消失,土壤pH值迅速下降,因此把土壤pH 为7.13~7.64的区域作为碱性土壤酸化预警区。当土壤pH在5.47~7.13之间时,随盐基离子的流失,土壤pH又有一个升高的过程,但当土壤pH<5.47呈酸性时,由于受到酸性物质的侵害,土壤中大量盐基离子淋溶,当淋溶的盐基离子得不到补充时,丧失对土壤酸性缓冲能力,土壤开始迅速酸化,将土壤pH 5.47作为酸性土壤的酸性缓冲能力预警点。

(二)研究区土壤酸性缓冲能力预警

根据土壤酸化的地球化学模型,将预警判据作如下处理:

将pH>7.64定义为高度安全区域,用深绿色表示,表明该区土壤酸性缓冲能力极强,是放心安全区;将pH=7.13~7.64,定义为碱性土壤酸化预警区,用粉红色表示,表明土壤缓冲能力处于由碱性向酸性的过渡状态,土壤缓冲能力较弱,但如果加以治理,提高土壤的pH值,也会较快改变酸性缓冲能力;pH=5.57~7.13范围内随土壤盐基离子的淋失,土壤pH迅速升高,即土壤中K+Ca+Na+Mg由5.89%下降到5.59%时,土壤pH由5.47迅速升高到7.13,表明该区土壤也具有较强的酸性缓冲能力,是放心安全区,用浅绿色表示;将酸性土壤酸化临界点附近pH=5.47~5.57,定义为过渡预警区,用橙色表示,表明土壤缓冲能力处于过渡态,靠近酸化爆发点,一旦环境恶化就会引起爆发,需要高度警惕;将pH<5.47区域定义为酸性土壤酸化预警区,用红色表示,表明土壤已基本丧失酸缓冲能力,需要报警,如果要提高酸缓冲能力,需要很大的努力才会对土壤pH有大的提高。

从图5-43可以看出,研究区近一半以上面积的土壤酸性缓冲能力很强,但是全区近34.43%面积的土壤酸化问题十分严重,酸性缓冲能力不容乐观。碱性土壤酸化预警区占13.84%,主要分布在潍河以西及烟台市东部、南部一带;全区近20.59%的面积处于危险区域(酸性土壤预警区),分布在南部基岩区、沂沭断裂带中南段、烟台市西部及威海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亟待提高pH,避免酸化加剧丧失酸性缓冲能力。

图5-43 表层土壤酸性缓冲能力预警图



  • 生态环境安全性地球化学预测预警
    答:本次生态环境安全性预测思路和步骤为:① 确定预测预警目标,准确把握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危害要素,如土壤Cd,Cr,Hg等重金属污染、土壤酸化、天然放射性异常,浅层地下水氟化物超标、农产品重金属元素超标等;②建立预警标准和警度判定模型,研究和判断生态系统目前所处的运行阶段;③选择科学的预测方法(定性或定量),对预测目...
  • 生态地球化学与环境
    答:生态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查明这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成因及来源,研究它们在地球各大层圈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应用地球化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的生态系统进行预测预警,并提出治理建议。生态与环境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大量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生态...
  • 鲁东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答:研究有毒有害元素或有益元素组成、存在方式、分布特征与成因来源,准确把握影响系统安全性的危害要素,进行地球化学预测预警;研究元素在岩石-土壤-植物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影响机制;综合研究区域地球化学条件对于农业环境的生态效应及影响模式,建立区域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 二、技术思路与实施 (一)技术思路 山东省东部地区...
  • 生态地球化学
    答:地球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地方病学、生物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地质背景、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为核心,综合应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计算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在系统调查与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地质环境评价与决策规划直接指导农业种植...
  • 地球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答:地质灾害评估与预警: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站等单位从事地质灾害评估与预警工作。通过地球化学手段,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灾害的损失。地球科学研究:地球化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科研院所、大学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实验和野外调查,...
  • 国内外研究概况
    答:一、生态地球化学的调查与评价 生态地球化学是从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应用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是一项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工程(奚小环,2008)。 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
  • 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的多目标应用研究
    答:预测预警研究应结合区域内客观存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例如,浙江省是中国酸雨沉降区之一,初步研究显示长期酸雨沉降、不合理施肥致使土壤酸化,必然会影响到土壤结构及其耕作性能、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壤酸化使土壤中重金属易于活化溶出,从而危及水体质量、农产品安全,触发“化学定时炸弹”的发生。 官方服务 官...
  •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领域_百度...
    答: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领域着重于运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以地球环境的全局性和相互依存性为核心,关注区域,特别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环境问题,以及全球变化的挑战。实验室致力于综合研究天然和人为过程如何影响地表各圈层(包括岩石/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中...
  • 评价方法特点
    答: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地质环境监测和研究等方法,不断掌握一些重要指标和快速变化指标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土地生态安全性预测预警,服务于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直接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进行的评价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注重利用最新实测数据资料,摆脱自然背景和人为活动影响等...
  • 区域综合生态-资源-地球化学评价创新技术
    答:区域综合生态-资源-地球化学评价创新技术(1∶100万和1∶20万比例尺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是俄罗斯稀有元素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结晶化学研究所同科研生产单位合作研制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技术的全新之处就在于,将标准测量中按照规则网格随机取样改变为在多因素区划基础上划分出来的准同类地区的确定性取样;对地质介质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