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容易出现低血糖?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自救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对于糖尿病糖友来说,了解比较多的就是血糖过高时该如何维持稳定而良好的血糖值,尤其是老糖友,面对高血糖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但如果遇到低血糖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个可能就有点棘手了!一般来说 健康 人的血糖不会低于3.9mmol/L(正常人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则是3.9mmol/L),这是因为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都需要充足的葡萄糖才能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如果人体的血糖偏低了,那么人体的调节机制开始启动,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元分解或者进行糖新生,从而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进一步提高血糖,达到平衡的效果。

但对于有糖尿病的糖友来说,由于血糖调节出现异常,不仅会出现高血糖,而血糖调节出现异常后,也是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相对于高血糖来说,低血糖的控制可能更为艰难,对身体的伤害更大,所以糖友们在日常除了避免高血糖外,还要避免血糖降的太低。

低血糖的定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血糖数值低于3.9mmol/L,就叫做低血糖,对于正常人来说由于其血糖调节机制比较好,所以标准可以放宽到低于2.8mmol/L。

如果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不能根据血糖值来判断患者的问题严重性,而是应该看实际的表现或者症状来看,比如一个患者血糖3.0mmol/L,但其只有饥饿,冒冷汗的情况,而另一个患者血糖3.8mmol/L,但出现头晕,摔倒的情况,那么如果需要赶紧救治的应该以后者为先,因为每个人对血糖耐受不同,所以低血糖时出现的症状也不同。

一般如果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的情况,首先会出现自主神经反应的症状,比如,身体发抖、颤动、出冷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如果情况持续严重,那么就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也就是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开始缺乏葡萄糖了,症状例如眩晕、视物模糊等等。所以如果糖友出现以上的症状,高度怀疑有低血糖的情况,可以用血糖仪进行测定,排除低血糖问题。

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们能看出来,如果出现自主神经反应的时候,属于症状较轻微的低血糖,这时候患者一般处于清醒的状态,可以进行自我治疗,只要出现了以上的轻微症状,有饥饿感、冒冷汗、发抖、心跳加快时,可以通过自我的适量补充糖分来改善;但如果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意识不清、昏迷等情况时,自己无法治疗,就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除了血糖偏低的状态下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外,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血糖比较高,但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个比方,老张因为平时对于血糖疏于管理,餐后血糖非常高,有时候甚至高到了20-30mmol/L的情况,这天正好家里来了也是糖尿病的亲友,亲友听说老张血糖这么高,赶紧劝其控制血糖要不可能出现众多并发症,老张听后有点担心并发症,等亲友走了以后,注射了胰岛素,结果出现了低血糖的症状,他测试了一下血糖,发现还在11.1mmol/L以上,这不是高血糖吗?原来,当血糖从很高的状态突然下降,身体因为来不及适应血糖的急速变化,调节出现异常就会出现类似于低血糖的症状,这种被称为假性的低血糖。

所以,如果发现血糖还很高却有低血糖症状时,建议糖友可以尝试先坐一会,别摔倒,然后喝一些水,应该能很快缓解,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刚开始用药的糖友身上,因为以前身体因为惯性适应了高血糖的状态,因为饮食、用药、胰岛素的使用,导致身体情况发生改变,让血糖忽然下降,自身不能适应,就会出现假性低血糖。

低血糖发生容易让糖友感觉不解,为什么?因为很多糖友觉得自己平时控制饮食、运动、服用药物都是很正常的,怎么就突然有低血糖了?其实之所以出现低血糖主要是以上三个方面没有协调好导致的,这也是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1、饮食原因

这是发生低血糖的首要原因,毕竟我们的血糖主要来源于进食,一般如果出现吃饭比较晚,不规律、进食量过于少、或者进食的份量变化比较大,以及空腹饮酒没有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情况时,都有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2、运动原因

运动有助于控糖,这是因为运动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由于高强度的运动会增加肌肉对于糖分的需求,这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降血糖的效果,最高能持续24小时左右,所以如果进行了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最好能进行血糖监测,如果偏低一定要在运动后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

3、药物原因

这种情况比较容易解释了,最常见的就是胰岛素剂量给多了,或者本来打了胰岛素要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没吃或者吃的太少,以及吃了磺脲类的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等都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4、糖尿病前期因素

这类低血糖往往出现在糖尿病前期的时候,这时候虽然胰腺功能有可能受损,但情况不严重,胰岛素分泌减少的也不多,但有可能胰岛素分泌的状态出现异常,比如分泌延迟等,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进餐的时候葡萄糖达到高峰,但胰岛素分泌却没上来,餐后血糖升高。但等到下一餐的时候,血糖虽然下来了,但胰岛素延迟分泌了,导致胰岛素的量相对升高,血糖进一步下降,就出现了餐前低血糖。

所以,如果本身检查空腹血糖的时候没有异常,但经常出现餐前低血糖的情况,应该注意,这可能是患糖尿病的前兆了。

相关研究发现,如果患者在过去发生过严重的低血糖的话,那么他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而且有可能增加死亡的风险。

其次,低血糖情况可能会对人体的大脑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进一步增加糖友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最后,糖友如果曾经遭遇过严重的低血糖,往往会对血糖的剧烈变化有所担心,会不自觉的放宽自己对血糖控制的标准,这样的结果会对糖尿病控制出现影响,导致血糖偏高,反而容易出现并发症。

如果可以自行处理的话

如果血糖在2.5-3.9mmol/L之间的话,建议可以补充糖分,但份量不能超过15g;如果血糖值低于2.5mmol/L的话,那么就应该多补充糖分,但也不能超过30g。糖分摄入后15分钟,可以测量血糖值,看看是否达到了3.9mmol/L以上了,如果没有那么就应该适当再补充一些,得让血糖恢复到3.9mmol/L以上。

如果已经昏迷,或者自己无法处理

如果身边有胰高血糖素的话,可以让亲友直接肌肉注射;如果没有需要亲友用蜂蜜或者糖浆涂抹在低血糖糖友的口腔内,这样促进粘膜吸收。在这之后应该进行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没有回升,应该立即送患者去医院进行治疗。

低血糖的情况下,补充糖分应该直接采用葡萄糖或者精制糖,这样能让血糖快速升高,避免选择高纤维、高脂肪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会延缓胃部的排空,延长糖分的吸收时间,起不到快速回升血糖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常见食物中的含糖量,一瓶500ml的可乐,含糖在50g左右;3块方糖等于15g糖;150ml果汁一般含糖也是15g左右。

如果想预防低血糖的情况,不能单单靠饮食,还要结合运动和药物,让这三个方面能够协调,如果血糖不稳定,平时要多对血糖进行监测,这样能够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以及血糖的变化,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药物调整等多方面进行改善,更重要的是,通过血糖监测了解到出现低血糖的原因,避免下次再次发生。

1、饮食方面

每天的三餐要定时定量,这样不但血糖能够稳定,也能够避免低血糖发生。平时如果经常有低血糖的情况,或者要外出、运动的话,尽量应该带一些小点心,以备不时之需。

调整低血糖的情况,如果需要进食补充的话,首先应该了解血糖的实际数值,这需要随时进行血糖监测,用不用吃点东西、要吃什么食物,吃多少,都需要先量测血糖,确认数值是多少才能下决定,这样才能保证既缓解低血糖,有不让血糖超标。

2、运动方面

平时运动,多通过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来控糖,比如快走、慢跑等等,这种运动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一般每天30分钟以上就可以;如果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或者需要长时间的运动,比如徒步活动,陪女朋友逛街等等,最好先测量一下血糖,如果血糖本来就不高,尽量应该携带上小点心,一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可以适当补充。

3、药物方面

如果服用二甲双胍等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的话,一般不用担心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但如果服用磺脲类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药物则应该重视,此外注射胰岛素的糖友也应该提高注意力,注射前最好能够测量血糖,注射后应该尽快进食,避免血糖快速下降,选择合适的剂量。此外,偶尔出现一次低血糖不应该自我调整用药或者停药,如果一周内出现2-3次低血糖,则应该尽快跟医生咨询,调整用药。



  • 我是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还会低血糖?
    答:因此在使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促分泌剂进行治疗时尤其要注意是否同时服用了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老年人和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氯环丙脲、格列本脲时非常容易发生严重、顽固和持续的低血糖;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未察觉症状的低血糖。因此上述药物在使用时需...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何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答:(2)口服降糖药物过量。老年人容易遗忘,有重复服药的情况;所服降糖药物不合适,如选用格列本脲,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这些因素均可引起低血糖反应。(3)降糖药物的蓄积作用。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较常见的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糖尿病患者常出现肾功能减退,所服降糖药不能正常由肾脏排泄掉,久...
  • 糖尿病患者引起低血糖的因素有哪些?
    答:(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多1 ~ 2 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6)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
  •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有什么危险?
    答:2、像α-葡糖苷酶抑制剂类(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等降糖药,服用后而饮食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或则用药与进食之间间隔过长 3、运动增加,建议合理制定运动量或运动前少量进餐或摄糖 4、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在制定糖尿病控制目标时,尤其是当空腹血糖达到7以下时,越想控制...
  • 有糖尿病为什么还容易低血糖,怎么预防?
    答: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一、饮食不规律。 总是饱一餐饿一餐,而且有的人不吃晚餐,这样容易发生低血糖。二、生活方面不规律。 如剧烈运动后,血糖下降,但相应的食量没有增加或其他的降糖药没有 适当减少 ,这个时候也会出现低血糖。三、服用的降糖药没有在医师的指导下来进行,没...
  • 为什么糖尿病容易出现低血糖?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自救呢?
    答:一般来说 健康 人的血糖不会低于3.9mmol/L(正常人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则是3.9mmol/L),这是因为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都需要充足的葡萄糖才能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如果人体的血糖偏低了,那么人体的调节机制开始启动,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元分解或者进行糖新生,从而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进一步...
  • 糖尿病患者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低血糖?该如何避免呢?
    答:一旦患上糖尿病,意味着大家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对于一些病友来说,他们摄入的食物热量过少,有的人选择控制自己的饮食,于是每天摄入的热量已经小于身体消耗的热量,这样就会让体重急速下降。同时一旦吃的食物过少,这样就会出现热量不足,在下一次吃饭之前就会消耗更多的热量,因此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的问题...
  • 糖尿病初期为何有低血糖反应?
    答:少数患者出现严重低血糖。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患者的胰岛B 细胞虽有缺陷,但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在进餐之后胰岛素分泌的早期快速相基本上不出现,胰岛素分泌推迟,分泌高峰后移,分泌总量仍接近正常,因而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糖尿病继续发展,胰岛B 细胞缺陷加重,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减少,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则不再...
  • 糖尿病人低血糖一般是怎么引起的?
    答: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都会刻意的控制自己糖分摄入量,以免造成血糖过高的情况出现,从而引发出各种不适与并发症,但是如果糖尿病人在平时不加注意的话,也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那么,糖尿病人为什么经常发生低血糖呢?产生低血糖的三个因素要知道。1、药品使用不当。临床资料表明,大约有半数...
  •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可能是这4个原因造成的,得提防
    答:一般来说,很多人都知道降糖药物使用过量、饮食不当、运动不当等原因,都会导致低血糖的出现。那么,除了这几种原因,还有哪些因素容易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呢?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还有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1、肾脏疾病 当糖尿病患者未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会使得肾脏受损,而肾脏有降解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