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分别是多少?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中国主要的土壤有哪几种类型

中国的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1、黑土
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
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2、砖红壤
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
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3、黄绵土
又称黄土性土壤,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土壤色泽与母质层极相近,质地均匀,疏松多孔,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仅0.5%,矿质养分丰富。

扩展资料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土壤并非生来就具有肥力特征,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跟生物发育一样,土壤发育也有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壤

答:果园土壤测试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与果树营养有直接关系的土壤养分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效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等,还有与果树养分吸收有关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如土壤pH、土壤质地等。
(1)果园土壤pH
pH是影响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果树生长的适宜土壤pH为6.0~8.0,调节果园土壤pH到果树生长的合适范围内,是确保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果树营养均衡供应的关键,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均衡供应。
(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不仅是衡量果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果树高产、优质的基础指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土壤有机质含量被作为确定果树氮肥用量的重要依据。在日本,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在3%~4%。而我国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通过土壤测试,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果园土壤上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是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最有效措施,如采取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等措施。我国不同地区土壤条件差异很大,可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以及果树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指标,用于指导果树生产。
(3)土壤氮素
氮素是果树生长必需的三要素之一。氮素缺乏会造成减产,但氮素过量会造成果树抗病、抗寒能力下降,易感苦痘病、果实着色差、绿果实比例高等。诊断果园土壤氮素状况,一是要考虑土壤有效氮的供应强度,如土壤无机氮或硝酸盐的含量,二是还要考虑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由于土壤有效氮的含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能作为短期土壤营养诊断的指标。例如美国Kansas州果园土壤的有效氮素测试指标为:0~25毫克/千克(低)、25~50毫克/千克(中)、50~80毫克/千克(高)。在不具备对果园土壤进行经常性测试的条件下,通过土壤有机质含量来推荐氮肥的施用量,在测土配方施肥中同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4)土壤速效磷、钾
土壤速效磷、钾的含量是确定供应磷钾肥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还缺乏果园土壤磷和钾丰缺状况的判别指标,而美国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果园土壤肥力分级指标,进而根据不同的土壤磷、钾含量,推荐不同的施肥量。各地果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土壤的养分状况,结合不同树种或品种的需肥规律,通过研究进行适当调整。
(5)土壤中、微量元素
包括土壤有效钙、镁、硫以及有效铜、锌、铁、锰、硼、钼等。缺乏这些营养元素时,不仅会影响果树生长,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来提高土壤的中、微量元素有效性,预防其缺乏。在我国果树生产中,由于各地土壤肥力差别较大,不同树种营养特性各异,土壤养分测试方法也不同,因此很难确定能够适宜各地条件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合理指标。
在上述主要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指标中,pH、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目前国际上已有大量的研究,可以在实际中借鉴和应用。例如将土壤pH维持在适宜的水平并尽可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做法,可以为我们所用;对于土壤有效磷、钾以及有效中、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标,各地则需要通过系统研究,确定出适合当地的指标体系。

土壤是人类耕作种植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壤的基本养分是肥力,土壤肥力的高低是影响果树的生长、结构、布局和效益等重要因素。

我国果树栽培的土壤基本养分总的概况可归纳为普遍缺氮,大部分缺磷,部分缺钾和中量及微量营养元素。近年来由于磷肥的投入超过作物吸收的数量,土壤中磷素有明显积累,缺磷的面积缩小;钾素投入不足,水果产出带走的钾大于投入,消耗了土壤中的钾,造成缺钾的面积扩大。中、微量营养元素也是消耗多,投入少,缺乏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土壤中氮素的含量有95%以上是有机氮。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机质>2.5%为高,1%~2.5%为中等,<1%为低。我国耕地有机质的含量状况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黄淮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为最低,东北地区含量最高,华南、长江流域次之。据报道,我国耕地土壤中有机质<1%的面积占25.9%,1%~2%的占38.25%。上述数据表明,土壤氮素含量普遍较低,施用氮肥一般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施用磷肥的效果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根据土壤普查资料,我国耕地土壤速效磷(P)<5毫克/千克的严重缺磷面积占50.5%,速效磷5~10毫克/千克需要施用磷肥的面积占31.0%。其中又以黄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土壤缺磷比较严重,施用磷肥有良好的效果。我国土壤钾素含量有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的明显分布规律。土壤中速效钾(K)<100毫克/千克的耕地面积占47.1%,但华南地区占83.5%,而西北地区只占7.7%,因此在南方施用钾肥的效果好于北方。我国缺锌、锰、铁的土壤主要为北方的石灰性土壤。缺硼的土壤有两大片。一片在东部和南部,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黄潮土;另一片为黄土母质和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黑龙江的草甸土、白浆土也往往缺硼。缺钼的土壤也有两大片:一片在南方的赤红壤和红壤地区,因土壤酸性,有效钼含量低;另一片为北方的黄土母质发育的黄绵土、塿土和褐土,缺钼的原因是母质含钼量低。我国多数土壤含铜丰富,只有长期淹水的水稻土和草炭土可能缺铜。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土壤中的硫、钙、镁容易淋失,含量较北方低,是容易发生缺乏中量营养元素的地区。



  • 我国各类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分别是多少?
    答:一般认为,土壤中有机质>2.5%为高,1%~2.5%为中等,<1%为低。我国耕地有机质的含量状况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黄淮地区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为最低,东北地区含量最高,华南、长江流域次之。据报道,我国耕地土壤中有机质<1%的面积占25.9%,1%~2%的占38.25%。上述数据表明,土壤氮素含量普遍...
  • 林业用地的土壤营养养分分级标准各个是多少?谢谢 十万火急!鸡毛信...
    答:土壤全K分类标准:1:>25 g/kg 2:25-20 g/kg 3:20-15 g/kg 4:15-10 /kg 5:10-5 g/kg 6:<5 g/kg 1:极高;2:高;3:中上;4:中下;5:低;6:极低。一般来说都是中间的分布较为广泛,极高和极低的土壤养分含量都是不多见的,除非林地的生境条件特别好或者差才会出...
  • 土壤肥力影响因素
    答:全球范围内,矿质土壤中氮、磷、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2%~0.5%、0.01%~0.2%和0.2%~3.3%。在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为氮0.03%~0.35%、磷0.01%~0.15%、钾0.25%~2.7%。然而,土壤供给植物养分的能力并不单纯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储备,而是由养分的有效性决定,而这又受到化学位的影...
  • 土壤营养元素适宜含量指标参考值是多少?
    答:土壤营养元素适宜含量指标参考值:有机质1.5%~2.0%、全氮>0.05%、水解氮每100克土壤7~15毫克、速效磷每100克土壤10~30毫克、速效钾每100克土壤、50~120毫克、代换性钙150~1000毫克/千克、代换性镁40~100毫克/千克、有效铁20~60毫克/千克、有效锌2~8毫克/千克、代换性锰1.5~5毫克/千克、易...
  • 中国果园的土壤养分状况是怎样的?
    答:我国各地区土壤耕层的全磷含量一般在0.05%~0.35%之间。东北黑土,宁夏、新疆、甘肃等沙漠土磷含量较高,分别可达0.14%~0.35%和0.17%~0.26%,其他地区磷含量较低。我国各地区土壤钾含量变化范围在0.52%~2.8%之间,速效钾含量为40~45毫克/千克,我国主要土壤耕层全钾含量,总的趋势是...
  • 我国各地区土壤的特点?
    答:1、我国中东北地区的黑土是我国土壤平均含氮量最高的土壤,一般为0.15%~0.35%。而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土壤含氮量较低,一般为0.05%~0.1%。华中华南地区,一般为0.04%~0.18%。2、我国北方土壤中的无机磷主要是磷酸钙盐,而南方主要是磷酸铁、铝盐类。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被氧化铁胶膜...
  •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
    答: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略低:氮为0.03%至0.35%,磷为0.01%至0.15%,钾为0.25%至2.7%。然而,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总量,而是取决于养分的有效性。养分的化学位,即养分的化学状态,是决定养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化学位可以用营养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或活度来表示...
  • 土壤肥力四因素是什么
    答:土壤肥力的四大因子是养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能力。中国一般农田的养分含量为氮的0.03-0.35%,磷的0.01-0.15%,钾的0.25-2.7%。什么是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它是土壤肥力的重要...
  • 土壤养分状况及改良利用
    答:全量养分丰富,氮、磷、钾平均值分别达(11.5±4.1)g·kg-1、(2.4±0.7)g·kg-1及(18.5±4.7)g·kg-1;速效养分中,碱解氮充足(574±24)mg·kg-1,上层钾含量高,向下明显降低,而磷普遍不足。底土母质层常是永冻层,有机质丰富,但泥炭层以下明显减少。本区地处高寒,牧草...
  • 土壤养分特征
    答:黄色赤红壤养分含量中等(见表3.9),但全钾和缓效钾含量较高,分别达到2.68%和1210.5 ×10-6,这与海南岛东北部黄色赤红壤的母岩绝大部分是花岗岩有关。 表3.9 海南岛东北部黄色赤红壤养分、pH值统计表 3.3.2.4 基性岩火山灰土、火山灰石质土 这两亚类土养分(见表3.10)丰富,有机质、腐殖质、有效磷、全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