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在教育上主张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五育”教育。思想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2月间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第一,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背景:甲午战败,东亚病夫的称号,教育者认为失败原因和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如吸鸦片等;加之清政府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导致国家被列强侵略,蔡元培希望在教育中加入军事教育,即强兵。因此,军国民教育是物质基础。)
第二,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背景:蔡元培把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经济发展当做富国强兵的手段,他认为除了要有军事实力,武力也更需要财力的支持。但是人民失业,国家贫穷,因此除强兵以外就是要富国。曾经考过一句话:“普通教育应该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背景: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然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如果仅有两者,则强兵富国不只不能受其利,反而会受其害。比如即使国富兵强,仍然会出现强凌弱,智欺愚等现象,应当提倡西方自由、民主和博爱的思想,即发展良好品德。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和中心。)
第四,世界观教育(背景:可以理解为价值观念,为什么提出呢?当时的年轻人因为连年战败,不再信仰传统文化,而去相信基督教等,比如列强大炮打过来,跪地祈求上天,非常愚昧。同时,蔡元培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世界有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者,前者是实际存在的,即我们的现实实现,是由智育、德育和体育构成的,而后者是摆脱现实世界,完全超脱的自由的,是应当追求的精神世界。所以他认为即使有了经济、军事和道德,但这些都是现实世界获得的幸福,精神世界仍然是匮乏的,应当进行世界观教育。因此世界观教育的地位是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其他各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第五,美感教育——即美育。(背景: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辅助德育的。美育是实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的桥梁,兼有二者的特点,通过美感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世界观教育。因此在北大,蔡元培亲自开设《美学》课程,来提高中小学美育的地位,所以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正因如此,他认为美感教育与宗教具有同等的性质和作用,但美育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于是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观点。

  • 蔡元培的教育主张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答:【答案】:A 本题考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主张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因材施教,不能强求一律,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教学论。尊重儿童发展的规律强调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平等和自然。因此,蔡元培的观点符合尊重儿童发展规律。 A项正确。B项:正面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正确的立场、...
  • 述评蔡元培关于教育方针的主张。
    答: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是“超轶乎政治的”。蔡元培认为世界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轶乎现世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并认为世界观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他倡导世界观教育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5) 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亦称...
  • 蔡元培在教育上主张什么?
    答:第二,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背景:蔡元培把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经济发展当做富国强兵的手段,他认为除了要有军事实力,武力也更需要财力的支持。但是人民失业,国家贫穷,因此除强兵以外就是要富国。曾经考过一句话:“普通教育应该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第三,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背景...
  • 简述蔡元培教育的理念
    答: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1、倡导以军国民教育为急务;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举国皆兵之制;另一方面,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需...
  •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答:【答案】: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①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②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
  •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答:蔡元培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扩展资料: 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背景: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近代的中国社会积贫积弱,人们因为鸦片的侵蚀,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损伤,以至于在和外界交战时落于下风。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是想通过提高中国国民身体素质,寓兵于民。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是“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旨在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其能发挥提高...
  • 蔡元培教育思想是什么?
    答:德育方面。公民道德教育是指为无产阶层服务为社会主义。蔡元培教育思想是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它强调的是传统阶层文化与资产阶级的思想并重。在知育方面。我们强调的是发展学生的智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选择教育。但是蔡元培的治愈强调的是教育国民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美感教育方面蔡元培主张又美感代替宗教。在...
  • 蔡元培的五育教学方针是什么
    答:3、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公民道德教育(德育),是养成健全人格之本。要避免私斗、侵略、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绝、资本家与劳动家血战之惨剧,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4、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在哲学上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成现象...
  • 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答:【答案】:“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哲学思想上蔡元培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在教育上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以后,他又说普通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