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52

蜡烛代表只有奉献,而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老师同样是人,首先他有这样的权利,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教师职业自古以来都被人们看成一种崇高、受人敬仰的职业,被赋予很高的职业要求与评价,更不乏许多“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赞美之词。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是对教师形象与精神的写照。用“蜡烛”精神比喻教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难看出,这种“蜡烛”精神也是一种牺牲精神,是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大无畏精神。笔者认为,以这种精神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定位是否准确还是值得商榷的。
  当代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而其中最基础、最本职的工作便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的本质,即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并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然而这并不足以要求教师践行“牺牲自我,成就他人”的行为,对教师“蜡烛”精神的要求,似乎也超出了现代社会对教师道德的定义范畴。
  “蜡烛”精神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层枷锁。这种要求超越了对人的要求。教师,首先是一名平凡的社会人,只是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本文由毕业论文网http://www.lw54.com收集整理职业所赋予的职责不同。当然,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教师本身理应道德情操高尚,自身素质过硬,淡化功名之心,强化责任之本,兢兢业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但这与“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牺牲精神却是不能等同的。教师不能也不应该被传统的定位所圈住,为了付出而付出,总觉得自己没有“蜡烛”精神就好像对不起这份职业似的,这样只是自己给心灵上了枷锁,而与教师这份职责履行的好坏无关。试想,如果教师都是怀着一颗牺牲自我的“蜡烛”精神前仆后继地不断燃烧自己,那国家和社会对其培养的付出岂不是一种损失,后来之人又当如何面对教师这份职业?
  “蜡烛”精神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传统定位,这种定位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岗位上的工作者都应该辛勤地工作,恪尽职守,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人们赋予了其更高的要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当符合这种要求,因为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操守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与发展。但是教师不仅应该提倡责任与义务、无私与奉献,更应该关注自身完整、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激情、教育冲动和教育创造。新时代对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从经验型逐渐转向科研型和专家型转变。教师职业应当是鲜活的、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职业,教师不应默默付出,像蜡烛一样燃尽自己的最后一滴。教师只有自身不断发展与提高,才能带给学生更多、更新、更与时俱进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履行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
  教师除了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家长,夫妻中的另一半,甚至有更多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而这些不同身份都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责任与义务,他们需要承担这些责任与义务,并且要切实扮演好这些角色。如果单以“蜡烛”这种职业道德精神要求教师,是对教师其他人生角色的不公平。
  教师,应该有其该有的职业素质与道德,因其职业的特殊性,社会对其高标准、严要求也无可厚非。但教师也是凡人,人们不应过分神化他们,以所谓的职业道德束缚他们。教师,应该以其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将自己丰富的知识、逻辑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应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启迪和引导学生。教师本身也应当正确认识自身与职业,丰富自己的知识,强化自己的能力,探索职业发展的方向,可持续性地提升自己的职业修养与技能,不能只做烛尽火灭的蜡烛,而应当成为具有源源不断的能量的长明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用李商隐的这句名诗来颂扬教师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的,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和下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但是片面地要求教师们为了教育事业而从不珍惜自己,作无谓的牺牲,好像国家投了那么大的成本培养出来的教师就是要“燃尽”自己似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曾经有一位“优秀教师”在作经验介绍时,声泪俱下地叙述了自己因丈夫长年工作在外,自己又忙于初三教学,无暇顾及发高烧,年仅四岁的女儿,在不带她就医甚至于把她独自锁在家里几天后,致使女儿双目永远失明的惨痛经历。听到这里,听众的心都很沉重,然而,更让人嗟叹不已的,是这位优秀教师接着说的话:“那一届学生特别听话,有不少考上了重点中学,我觉得值!”我不禁为这位老师,更为这位母亲,感到悲哀!生命孰轻孰重?情感孰轻孰重?学生的知识与家人的健康孰轻孰重?执迷、忘我的境界固然是可贵的,然而若把“忘我”作为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就容易造成积极对待他人,而消极对待自己的思维惯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忘我”境界主张的是“他性”,所反映的是自我压抑和自我否定。仅仅用“忘我的奉献”来界定一位教师的德性,必然会使社会失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鲜活生命。
教师,首先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凡人,其次才是一个教师。他们有权利在付出中获得个人的利益。只讲教育的社会效益,而不讲教师的个人利益,把教师的奉献精神神圣化、标准化,犹如把广大教师举到云端里奉为神仙却不供奉烟火,长此以往,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伤及教育本体。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蜡烛”精神:当教师非得把自己“牺牲”、“燃烧”掉吗?难道教书育人只能通过耗尽生命和知识才能完成吗?我看未必。教师完全可以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创造条件发展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由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这也是终身学习的实现。在爱学生的同时,突出人格教育的魅力和力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的是燃烧的希望, 是“凤凰涅槃”,而不是燃烧的晦涩。再者,“蜡烛精神”只强调了输出,以燃烧自己为代价去“照亮别人”,但忽略了向学生学习,从学生那里获取有用的东西( 包括思维、启示等等) ,因而使教学过程变为单程流向,没有真正体现出是一种双边活动这样一个特点来。我们完全可以提倡“油灯精神”,即学生是灯油,教师是灯芯,教师的智慧照亮了学生,学生也为教师提供了动力。这种照亮的过程,绝不是以牺牲教师为代价,而是以师生相互促进、互通有无为基本特征。学生得到愉快发展,教师事业也快乐成长,师生教学相长可谓两全其美。
实际上,春蚕丝尽之日并不是它死了,而是它的房子已经建好了,可以放心的躲在房子里等待“化虫成茧,化茧成蝶”了,吐丝在这里是它的一种劳动,一种使命,一种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的过程,全然没有牺牲的悲情色彩啊。
所以,不是说“蜡烛”精神过时了,而是人们对它的理解片面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应该提倡责任与义务、奉献与牺牲、无私与奉献,更应该关注自身完整、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注重培养自己的教育激情、教育冲动和教育创造。作为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其意义不是无私和放弃,而是生命力量和精神的升华。对于全社会而言,这种升华与忘我相比,也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又切实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广大教师的生命质量有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

  •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答:“蜡烛”精神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传统定位,这种定位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岗位上的工作者都应该辛勤地工作,恪尽职守,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人们赋予了其更高的要求,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应当符合这种要求,因为教师的职业素质与操守直接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
  •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答:教师,首先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凡人,其次才是一个教师。他们有权利在付出中获得个人的利益。只讲教育的社会效益,而不讲教师的个人利益,把教师的奉献精神神圣化、标准化,犹如把广大教师举到云端里奉为神仙却不供奉烟火,长此以往,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伤及教育本体。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蜡烛...
  • 如何看待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蜡烛”精神
    答:蜡烛的照明功能就是以自身生命的消逝为代价的。以蜡烛比拟教师,实质上是把教师自身利益与学生的利益对立起来了。这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可以适用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比如在地震、车祸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中,作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救助自己的学生,在必要的情况下,真正的好老师会不惜牺牲自己的...
  • “蜡烛”精神真的值得提倡吗?
    答:第一个层次是以私利为中心的功利境界,处于此境界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手段,对教育事业的社会价值和教师的职业意义缺乏基本的认识。与学生之间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把自己塑造成“知识传授机器”,学生纯粹只是被教化的对象,对他们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第二个层次是以公利为中心的道德境界...
  • 如何理解教育事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爱学生,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材,是我们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学生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但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应该注意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无论是学习知识、身心健康、道德修养,还是美育教育。传播知识 创造知识在本科教学阶段,...
  • 教师节为什么叫蜡烛节?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泣泪始干。”这难道不是老师的写照吗?老师真是伟大啊!我喜欢无私奉献的蜡烛,更喜欢和蜡烛一样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蜡烛,并不是所有的蜡烛都肯燃烧,并不是所有的燃烧发出的都是光。如果一位学生,真的遇到一盏象蜡烛一样的老师,肯纯粹地...
  •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答: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辛勤耕耘,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象“春蚕”吐尽青丝、似“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心血献给了崇高的教育事业。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教师要有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 道德之于教师的重要性,早已为古今中外所认识,历代教育家...
  • 你怎么看待教师这个工作呢?
    答:一、正面:首先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很好的,从很小的时候小朋友就把老师比喻成蜡烛,比喻成辛勤的园丁,老师似乎是无私的代名词,教师两个字看上去更像是一份责任,成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也是一件成就感满满的事情,他不仅是知识理论的传播者更是孩子们做人做事的启蒙者,一个好的老师可能会影响孩子...
  • 教师职业道德如何体现
    答:第一要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