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地方有血吸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中国世界各地有没有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目前国内外认可的、能寄生于人体并引起人体致病的血吸虫,主要包括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间隔血吸虫等。尽管除日本血吸虫病外,其他四种血吸虫病均不在我国流行,但由于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频繁,既可以是外国公民感染后在中国发病,亦可能我国援外人员或旅游者在国外感染本病。即使日本血吸虫病,亦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存在着疫区病人在非疫区发病,或非疫区病人在疫区感染后返回非疫区发病的情况。为了防范血吸虫病的误诊误治,临床医师特别是青年医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熟悉各种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特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包括日本和曼氏血吸虫病等)一般有发热,或伴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和湄公血吸虫病可以无特殊症状,部分病人有腹痛、腹泻至脓血样便。慢性埃及血吸虫病主要是血尿。

  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热一般是下午开始,次日晨热退,除重型外,通常没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因此病人在无发热期食欲、精神有如正常人。埃及血吸虫寄生于膀胱与盆腔静脉丛,虫卵排入膀胱与输尿管远端粘膜下,临床上常引起无痛性血尿。在体征方面,日本血吸虫的成虫主要寄居于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虫卵主要通过门静脉进入肝左叶,因此临床上主要是肝左叶肿大,急性期还伴有肝区压痛。曼氏血吸虫主要在结肠小静脉内产卵,虫卵随血流也主要进入肝左叶,所以临床体征也是以肝左叶肿大为主。

  2 了解血吸虫病的异位损害表现

  日本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均可以引起肺部损害,重型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病人,由于虫卵大量沉积于肺间质,除发热外,可有咳嗽、咳痰、胸痛,X线胸片见弥漫性粟粒样浸润阴影,与粟粒结核不同之处,其肺部阴影主要在中下肺。在慢性埃及血吸虫病,其虫卵可经下腔静脉进入肺部,反复发生肺小动脉栓塞,而引起肺动脉高压。此外,日本血吸虫病和曼氏血吸虫病可以引起脑与脊髓病变。急性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脑血吸虫病类似脑膜脑炎表现,可有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抽搐和瘫痪等;慢性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脑病主要表现为癫癎发作;而曼氏血吸虫病则可引起类似横断性脊髓炎的截瘫。

  3 要有地方性疾病概念

  对于具有类似急、慢性血吸虫病症状或体征的病人,需详细询问有无疫水接触史,和接触疫水后有无皮炎史。非流行区的医务工作者常认为本地区无血吸虫病流行,无需询问这方面病史。实际上目前国内国外交往频繁,有时是非疫区人员在疫区接触疫水,有的则是疫区人员到非疫区工作而发病,故应引起特别注意。我们曾遇到一位南方病人在北方工作,因腹泻在当地久治不愈,自认为可能是日本血吸虫病所致,请假回到武汉检查,最后确诊为慢性血吸虫病,经吡喹酮治疗后,腹泻随即而愈。

  4 正确选择血吸虫病的特异诊断方法

  血吸虫病的诊断方法很多,包括粪便集卵、孵化,以及各种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在流行区所有检查均能进行,而在非疫区许多免疫学诊断方法则无法进行。血吸虫病急性期和慢性期最简易的诊断方法是粪便集卵,日本血吸虫病、曼氏血吸虫病和湄公血吸虫病均可以通过粪便集卵,经显微镜检查发现虫卵而确诊。对无痛性血尿为主的埃及血吸虫病则通过尿液离心后显微镜下发现虫卵而诊断。我们曾遇到一例从非洲刚果来武汉学习的少年,因无痛性血尿始终未确诊。在一次大会诊时我们考虑到埃及血吸虫病可能,建议将终末血尿离心镜检,最后发现有尾刺的虫卵,而确诊为埃及血吸虫病。

  5 正确判断实验室检查结果

  急性血吸虫病均有发热,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一般是升高的,而且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但若是重型或极重型病人,周围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则不升高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升高。作者曾在县级医院会诊时遇见过一例持续发热1月余的病人,热型呈弛张热,中毒症状重,食欲、精神均差,伴有腹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不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1 734 nmol·s-1/L,肥达反应1∶80,当地医院诊断为“伤寒”,经氯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半月,未见好转。会诊时体温39.5℃,脉搏98/min。体检心肺正常,腹软,肝右肋下可触及,左叶明显增大,伴压痛。病人为青年船工,追问病史,发病前一月曾在汉江有游泳史,后全身出现痒疹。考虑急性血吸虫病可能,经大便集卵、孵化,证实为血吸虫病。应用吡喹酮120 mg/kg治疗后,体温有所下降,延长疗程后体温正常。此例为急性重型日本血吸虫病,所以白细胞计数不升高,嗜酸性粒细胞也不高。由于急性日本血吸虫病可以出现肥达反应假阳性,加上中毒症状重,而酷似伤寒。鉴别点除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外,主要是肝左叶明显肿大伴有压痛,而体温与脉搏没有明显分离现象,后者在伤寒是很重要的临床表现。

  总之,为了防范血吸虫病的误诊误治,首先要了解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的特殊之处,再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求尽早确诊。

血吸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范围内。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目前,全国钉螺分布面积达2.22万公顷,累计血吸虫病人1200多万例。全国以湖南岳阳、湖北的荆州两个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

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处都会存在。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按地理环境、钉螺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和湖沼型。

1、平原水网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处,这类地区河道纵横,密如蛛网、钉螺沿河岸呈线状分布。人们因生产和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

2、山区丘陵型:主要在我国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但华东的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华南的广西,广东都有此型。钉螺分布单元性很强,严格按水系分布,面积虽不很大,但分布范围广,环境极复杂。

3、湖沼型: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存在着大片冬陆夏水的洲滩,钉螺分布面积大,呈片状分布,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82.8%。

扩展资料:

传播疾病:

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在中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解放初期估计有患者千余万人。

日本血吸虫病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流行情况得到基本控制。但文革期间,由于预防工作中断,使血吸虫病又复流行和蔓延。积极开展防治工作仍很有必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吸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范围内。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全国以湖南岳阳、湖北的荆州两个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

世界上有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流行的血吸虫,因是日本人最早在日本发现的,故称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

扩展资料:

血吸虫感染症状为,接触水后皮肤瘙痒,出现斑丘疹都是可疑现象,另外一个月后,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等情况。

如果在急性期不及时治疗,发展成慢性,到了晚期,会造成生命危险。

每条雌虫每天会产出1000个虫卵,其中的90%会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虫卵,属于永久性沉积,就算针对性治疗也排不出体内,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异物会引起人的免疫病理反应,在四五年后导致肝硬化、脾脏肿大,腹水等临床表现。

所以感觉得了吸血虫病,应该到医院及时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血吸虫病防治新闻背景:血吸虫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血吸虫病会重新流行吗



     解放初期中国血吸虫患者千余万人,现在哪些地方还有?

血吸虫病是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南方,比如长江流域、南方湖泊等地区可感染。

血吸虫感染,接触水源,水源中有血吸虫尾蚴,当地有钉螺才会感染血吸虫。血吸虫一定患者曾到湖泊、江河里游泳,且江河里有血吸虫尾蚴就会被感染,感染后可分成急性血吸虫和慢性血吸虫。

急性血吸虫可出现皮疹,有时可能有发烧,全身不适症状,一般症状不明显,通过检查、诊断后及时治疗,可能会控制血吸虫感染并治愈。

有些病人没有有效治疗,特别是血吸虫在体内不会长期存活,死亡或虫卵在门脉系统里造成阻塞,病人出现慢性血吸虫病,导致肝硬化,造成巨脾症和严重腹水,出现消化道出血等肝脏晚期表现。   

  

我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区域,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重庆、上海等于13个省、市、自治州,400个县市,5161个乡、镇、场,其中疫情最为严重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区五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山区两省,包括四川和云南,7个省中间疫情最为严重是湖南省,疫情未控制区域达到29个县市。

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以及周边地区,流行区域达35个县市,比如说岳阳、湘阴、汨罗、常德、益阳,都有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血吸虫病通常是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的。

血吸虫病患者的症状分为急性血吸虫病和慢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会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表现,大多数患者给予驱虫治疗以后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不治疗或者治疗的不彻底,就会转为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有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没有特殊的表现;有的会有消化系统的症状,如慢性的腹泻,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表现;有的在体检时会发现肝脾的肿大等等。对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也需要进行驱虫治疗。



血吸虫病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个县、市、区,5161个乡、镇、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沿江5省和四川、云南等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乡,一定的居民点为疫区,疫区呈点状或片状分布。



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国血吸病已基本控制,城市中基本已经没有此病的新闻。

  • 在中国有什么吸血虫分布
    答:血吸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范围内。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目前,全国钉螺分布面积达2.22万公顷,累计血吸虫病人1200多万例。全国以湖南...
  • 中国血吸虫疫区有哪些
    答: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 中国血吸虫疫区有哪些
    答:1. 我国在1905年于湖南常德发现了首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2. 随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和广东等地也报告了病例。3. 解放初期进行的调查显示,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的省份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和上海市等12个,涉及381个县市。4. 当时,约有120...
  • 中国哪些地方有血吸虫?
    答: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处都会存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按地理环境、钉螺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和湖沼型。1、平原水网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处,这类地区河道纵横,密如蛛网、钉螺沿河岸呈线状分布。人们...
  • 曼氏血吸虫主要发生在下面哪些地方?
    答:血吸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范围内。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全国以湖南岳阳、湖北的荆州两个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世界上有76...
  • 中国哪些地方有血吸虫?
    答:在中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血吸虫病的分布与钉螺的分布密切相关,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根据地理环境和流行病学特点,中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 平原水网型:这一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上海...
  • 中国那个地方有血吸虫?
    答:日本裂体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分布: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5~6亿人口受威胁,患病人数达2亿(1990)。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吸虫。从湖北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检获的...
  • 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答:1.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涵盖12个省、市、自治区。2.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中国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区域,涉及12个省份。3. 我国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4.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
  • 长江有血吸虫疫区吗
    答:有。长江流域是中国的血吸虫疫区之一。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水源传播。在中国,血吸虫疫区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黑龙江三个流域。其中,长江流域是血吸虫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
  • 血吸虫一般在哪里出现?
    答:中国血吸虫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钉螺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全国钉螺分布面积达到2.22万公顷,累计报告血吸虫病人超过1200万例。湖南岳阳和湖北荆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