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队员在南极是如何生存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科考队员在南极怎样生活

这里有一篇科考人员的日记,你可以参考一下:


 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南极的故事。
  南极洲是世界第七大洲,面积相当于一个半中国,是惟一既没主权归属也没土著居民的冰雪大陆。南极大陆97%的地方被冰雪覆盖,平均冰层有2000多米,这些冰锁住了地球上90%的淡水。南极不仅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冬天有零下60多度,而且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地方,曾测到的最大风力每秒91米,相当于12级飓风的3倍。目前在南极有40多个国家近100个考察站。
  从1984年开始,中国南极考察每年一次,共建了4个考察站,1985年建成长城站,在南极大陆边缘,现在南极旅游,从阿根廷乘船只能到达这个范围。1989年在东南极的拉斯曼丘陵建造了中山站,2009年中国在冰盖的最高点建造了昆仑站,夏天零下40多度,冬天有零下80多度。刚建成的泰山站位于中山站跟昆仑站之间,是一个中际休息站。
  垃圾不能焚烧的必须带回国处理
  我1994年随雪龙船首次去南极,在澳大利亚补给后向南极出发。在南纬40—60度之间有一个西风带,环南极一圈,气旋一个接一个,风浪很大,如果不能从气旋之间穿过,那就要顶风破浪才安全,所以我们一般朝着西南方向开。风浪最大的一回,我们没法向南,只能向西,一天一夜航行几海里,等于被固定在原地。科考队员全部晕船,躺在床上起不来,吃什么吐什么,这样摇晃一星期,有的队员只能靠挂盐水维持生命。船员也有晕船的,这时候只能边吐边坚守岗位。过了南纬60度,风平浪静,就看到一座座冰山,南极美丽的景色就出来了,大家都起来欣赏美景,有时冰山上还能看到企鹅。
  南极环境保护要求极严,在南极不允许留下一点垃圾,不允许外来物种进入,考察站的生活垃圾能焚烧的就焚烧,不能焚烧的全部打包装箱带回国内处理,生活排水都要经过生化膜处理。我们到野外考察,自己的大便都要用垃圾袋带回站上处理。有一回一个队员拉肚子,手里又没垃圾袋,就在雪地上挖坑埋起来了。几天后他的站长路过,雪被风吹掉后,这个东西就露出来了,站长以为这是块陨石,就带回房间欣赏,发现这东西是臭的软的,闹了笑话。他随即召集会议,严肃批评了这种行为。
  当然,南极考察也充满了风险。在南极大陆开雪地车就怕冰裂缝,在海冰上开雪地车行驶怕冰窟窿。第25次南极考察时,考察船在中山站20公里外卸物资,一位机械师开着雪撬运货时连车带人沉到海里,几秒钟后,一个脑袋露出来,接着一个手臂伸上来,刚爬上来就失去了知觉,营救队员赶紧把他抬回来,这一幕恰好被央视记者拍了下来。第二天他醒过来说,他是趁海水涌进驾驶室时,从驾驶室的天窗里爬出来的。另外南极的夏天是12月份、1月份、2月份,这时候冰已经融化,只能用小艇驳船为考察站运送物资,小艇穿行在冰山中,如果碰到冰山倒塌或翻身,会引起极大的浪,非常危险。
  居住5个月以上思维能力会减弱
  南极考察分两种,一个叫度夏考察,在南极3个月;一个叫越冬考察,要停留15个月。每年五、六、七三个月是南极的极夜,漆黑一片,我们靠一个个灯来照路。我们留守的越冬人员一般17个,每天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有一天好几个队员没来吃饭,我打电话一问,他们说风雪太大,把门都挡住了,那天风太大,我们也过不去,第二天风雪停了,我们才能过去把雪铲掉。虽然生活清苦,但天气晴朗时能看到极光,在星空下变幻莫测,让人感觉身处太空,特别美。在南极蔬菜极其宝贝,所有物资是雪龙船一年补给一次,一个月后绿色蔬菜没有了,剩下大白菜、土豆、洋葱。大白菜能吃到五六个月,我们看到大白菜腐烂都非常心疼。
  在南极工作远离祖国和家人,下班只能聚在一起打扑克,输了在脸上贴纸条或钻桌子。我们不来钱,因为钱在南极没处用,罐头食品、饮料、方便面、饼干全部放在货架上,要吃随便拿,真的是共产主义,所有的门都不上锁。平时,越冬的17名队员每个星期轮流讲课,每个月出一期中山生活周刊,尽量让自己充实些,预防T3综合症:在南极居住5个月以上,人的脑垂体会发生变化,比较抑郁易暴怒,思维能力减弱,反应能力降低,睡不着觉,预防办法就是多组织活动,让生活充实。南极的淡水资源都是冰雪,我们喝的水就是冰雪融化的,水很纯净,但没有矿物质,时间长了容易白发和脱发。在南极不会感冒伤风,因为严寒的环境纯洁得没有病毒,会让人免疫力下降,回国后反而容易生病。2008年以后,中山站有了网络,旁边的俄罗斯站没有网络,他们经常来蹭网,但因为带宽不够,年轻人和女朋友视频都得排好时间轮流上网,所以我们规定,每周一、三、五的19:00—21:00让给他们。南极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叫仲冬节,就是6月22号这天,它是南极最黑暗的一天。过了这一天,南极的曙光会慢慢来临,所以这一天所有在南极考察的人都会举行重大的庆祝活动。
  和母亲道别时知道是最后一次见她
  最后我要讲讲南极科考人的情怀。我们中山站有一个墓碑,属于首任越冬站长高钦泉,他是中国第一个登到南极点的人,为中山站的建成立下汗马功劳。因为在南极生活艰苦积劳成疾,他回国后因病英年早逝,遗愿就是把一半的骨灰埋葬在南极。每年夏天,考察队员都会去祭拜他,清明节我们十几个越冬队员也会给他扫墓、上香。有一回,扫墓时我们一个队员失声痛哭,我说你怎么了?他说早上刚接到电话,把他从小带大的奶奶过世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原来是雪龙船的轮机长,每年去南极一次。有一年我从南极回来,船靠岸前打电话才知道母亲三个月前查出胃癌晚期,切除了整个胃,她怕影响我工作,一直不让家里告诉我。在家的半年,我一直陪着母亲,再次出发前医生告诉我,母亲不可能等到5个月后我回来。出发前,我和母亲道别,我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她,当船到中山站时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南极科考人对家人的亏欠是永远都没办法弥补的。
  再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2011年7月1号,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当时南极是极夜,中午十二点天有点蒙蒙亮,我们举行升旗仪式,那天风雪很大,队员们还是自发要求去升旗。看到五星红旗在南极飘起来,每个队员内心都很震撼,因为我们能代表国家坚守在南极,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我们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那里,对祖国的感情就沸腾了。

自20世纪初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进行有规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

最大的是美国的麦克默多站:
位于麦克默多海峡畔,1956年2月16日建站。站内各类建筑200多栋,建有洲际机场、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型综合修理厂、通讯网、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店等。一到夏季,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许多游客来这里观光,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象一座现代化城市,故有“南极第一城”的美称。

最南的是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唯一位于南极点上的科学考察站是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花了12个夏天才建成。可以容纳150名科学家和后勤人员,预计可以使用许多年。所有建筑材料都用LC-130大力神飞机运送。考察站形状像一个机翼,由36根“高跷”支撑,距离地面10英尺,风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积。当雪堆积得太厚,液压千斤顶可以再把建筑抬高两层楼。

最冷的是俄罗斯的东方站:
建立在世界寒极的科学考察站是俄罗斯东方站,它是最靠近南极点的一个考察站,地理坐标为南纬78度28分,东经106度48分,建于1957年。1983年7月21日实测最低温度为-89.2摄氏度,被称为南极的“寒极”。

最长的是澳大利亚的莫森站:
南极大陆上的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是澳大利亚的莫森站,也是南极圈以南开放时间最长的考察站,建于1954年2月13日,地理坐标为南纬67度36分,东经62度53分。

最早的是阿根廷的奥长达斯站:
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阿根廷奥长达斯站,于1904年2月24日建成,位于南奥尼克群岛苏里岛的斯科舍湾。地理坐标为南纬64度45分,西经44度34分。
最小的是捷克人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站:
建在南设得兰群岛得纳尔逊冰帽上,站内仅有两座不到10平方米的木板房,无水、电、通讯设备,仅有2名队员度夏和越冬考察。

科考队员在南极是是“寂寞生存”。是一场必须忍受无声煎熬的“孤独战争”。

他们说,一年的时间很慢,又很快,有点恍惚。

和今年1月卸货情景很像,去年“雪龙”船到中山站,也有许多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即便船离开了,越冬队员也没觉得异常,毕竟还有几十名度夏队员在做伴呢。直到1月末度夏队员陆续回国时,中山站仅剩的十几名越冬队员才第一次嗅到孤独的气息,“未来400多天留在冰天雪地的,只有我们十几人”。

在越冬队医生唐铭骏的记忆中,一进入极夜,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失眠,不少人生物钟紊乱、作息失控。接着会出现便秘、厌食等消化系统问题。

除了生理不适,心理不适也很常见。一名越冬队员说,极地越冬某种程度上与航天员的经历相似,只不过可以有多一点的空间走动。这种封闭环境下待久了,有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比如总怀疑别人伤害自己、情绪暴躁易怒等等。

“室外伸手不见五指,我还不如闭着眼睛走路。”科考队员的感官被黑夜严重削弱,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很折磨人。“平时我们感到厌烦时做出的反应——不论是离开、关门,还是出去寻找其他人,在这里都行不通。”一位研究过南极越冬者的心理学家这样总结与世隔绝的状态。

几年前,也曾有人越冬期间心理波动很大,常常吃过饭就收齐行李,背着包爬上站区最北边的山坡,向着大海默默眺望北方。

在南极漫长而空洞的时间中煎熬,科考队员试遍了各种抵抗孤独的方案:他们组织各类比赛活动,和附近俄罗斯、印度科考站互访聚餐;有时几个人围坐一起回顾各自的人生,“年轻队员有点吃亏,没几天就回顾完了”;有的队员想念家人朋友,带着他们的照片登上站区附近的山峰,深藏在石堆下;极夜天气好时,爬上山坡看极光;实在睡不着的,只能找医生拿药助眠。

当然,“孤独战争”中最有效的“武器”还是网络。实际上,自从中山站通了网络后,越冬队员也能随时和家人互发照片,视频语音聊天,情况好了很多。

极夜过去了,极昼再次到来。当科考队领队杨惠根率队来接中山站越冬队员回船时,他们激动地把锣鼓敲得震天响,鼓槌都快抡断了。

1月4日“雪龙”船驶离中山站那天,杨惠根看到的那名带有“南极气场”的男子,正是唐铭骏。他立在船头,看着船在冰面切出一道笔直的水槽。冰山尚未远去,唐铭骏掏出手机给一头长发的自己来了个自拍,“400多天,南极我走了”。



  • 科考队员在南极是如何生存的?
    答:科考队员在南极是是“寂寞生存”。是一场必须忍受无声煎熬的“孤独战争”。他们说,一年的时间很慢,又很快,有点恍惚。和今年1月卸货情景很像,去年“雪龙”船到中山站,也有许多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即便船离开了,越冬队员也没觉得异常,毕竟还有几十名度夏队员在做伴呢。直到1月末度夏队员陆续...
  • 中美联合营救突然患病澳大利亚科考队员,在南极的生活是怎样的?
    答:科考队员在南极的生活应该是苦乐参半的吧。能够到南极生活的科研考查队员一定是很热爱科考这个行业,拥有为生民立命的伟大使命感,所以在南极生活会让他们在自己的事业上更有成绩感。南极属于南北两极,季候比较极端,科考队员要经常出门进行科学考查,环境还是比较艰苦的。南极有最可爱的小动物企鹅,在南极工...
  • 科考队员在南极怎样生活
    答:因为在南极生活艰苦积劳成疾,他回国后因病英年早逝,遗愿就是把一半的骨灰埋葬在南极。每年夏天,考察队员都会去祭拜他,清明节我们十几个越冬队员也会给他扫墓、上香。有一回,扫墓时我们一个队员失声痛哭,我说你怎么了?他说早上刚接到电话,把他从小带大的奶奶过世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原来是...
  • 极地科考队员如何生活的
    答:长城站和中山站也可以,后勤中国自己负责,这意味着食物要存放很久,但好处是厨师是中国人。现在在站里也可以洗澡、上网等 最苦的昆仑站,只有南极的夏季才有人去维护,期间温度可低达零下40度,无法洗澡,甚至洗头都是奢侈
  • 于成松的在南极的经历
    答:平时就住在停在冰海上的“雪龙”号科考船,科考时才走上南极大陆。很难吃上新鲜蔬菜,吃完从国内带去的蔬菜后,“雪龙”号曾到澳大利亚采购过一次。壮美的南极风光让于成松激动不已,科考队员的工作和生活也成为他画笔下的素材。 于成松在南极画了83幅画,“回来根据那些素材慢慢画,”最让于成松温暖的是那些南极企鹅,三...
  • ...谁记得有一个语文作文材料给的是南极科考队员面对极昼无法睡眠的...
    答:南极,有时没有日夜的更替。极昼时,人很难有睡觉意识;极夜时,却想睡也睡不着。在南极生活,要承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在南极随科考队考察期间,记者见证了科考队员历尽艰辛取得的辉煌与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科考队连续54天不能洗澡  在南极进行科考工作的队员们,平时能经常洗澡吗?&...
  • 极地生存 俄罗斯人是如何做到的?
    答:南极洲的氧气像珠穆朗玛峰顶一样稀少,所以人在此首先要克服的是高原反应。每个人的反应不同,可能会抑郁、不自觉地流泪,甚至头晕摔倒或者睡眠时发生呼吸暂停。俄罗斯南极科考队员谢尔盖布什马诺夫(Sergey Bushmanov)说:“来东方站的第一个月人一般会瘦5-10公斤。我曾见过有人从飞机上下来几分钟后就...
  • 南极人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
    答:南极至今没有土著居民,20个国家在那里建立科考站,科考工作者常年与生活在这里的企鹅、海豹、海燕和谐相处,来自世界各地科考站的友邻们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亲如一家。在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上,在南极的中国长城站和中山站驻扎的中国南极考察队中,有支特殊的柴油机维护队伍,17年以来一直担负着科考站电力设施全年的正常...
  • 如果1男1女两个人被丢在了南极,如何才能活下来?
    答:南极太大了,要看你把这两个人丢在哪。如果恰好丢在某个正在使用中的,有充足物资补给的,科考队成员在驻的科考站里面,那基本上可以保证活下来。如果恰好丢在女队员的卧室,可能会被抓伤。如果不那么巧,丢在冰天雪地的荒原中,穿着咱们日常的普通衣物,又没有食物和水,几乎就必死无疑了:在那样...
  • 南极科考站做些什么工作
    答:这种精神在南极科考中代代流传,它坚定着队员们的决心——坚决执行命令,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它赋予队员们勇气,在严酷的环境中,抱定拼搏的信念毫不退缩,才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