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太行山在哪里,太行山在哪个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6
太行山属于哪个省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太行山脉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莽岭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扩展资料:
特色物产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竹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
太行山煤炭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铁、铜、钼、金、钨等,当地形成了许多煤炭、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行山

山西省。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

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扩展资料: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极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

参考资料:太行山-百度百科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地质地貌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约在240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早在28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受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的影响,区内古老的地层普遍遭受褶皱、变质,并伴随有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至距今18亿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结晶基底岩层。

自距今18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

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丹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著名煤矿。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

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莽岭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气候特点

从气候上看,太行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虽四季分明,但冬长夏短。

太行山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气候条件与承德相近。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平均最低气温在-10℃左右;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3℃,平均最高气温在28℃上下,偶尔会出现高温天,但概率可以说是相当低。

在这里四季分明,但明显的冬长夏短,冬季长达半年,夏季两个月不到。年日照时数将近2500小时,平均每个月的日照时数在200小时左右。太行山年降水量在534毫米左右,7月降水最多,为132.3毫米,12月最少,为4.4毫米。从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的结果来看,平均每年7月,雨日大概在一周左右,可见这个时候雨下得还是比较大的。

7月是太行山气温最高、降雨最多的一个月,同时也是雷暴天气最多的一个月,所以选择7月去大峡谷时机并不算好,相对来说5-6月以及8-9月应该是最佳旅游时间,这段时间气温比较适宜,山上的风景应该很漂亮,不过5月和8月的雨水稍多些,但通常不会下得很大,雨后的空气一定会更清新,而且雨后易出雾,景色还会更美。而4月,10月温度稍低了些,最低气温只有5、6℃的样子,有点冷,选择这个时间段来旅游,一定要带足衣服,注意保暖,穿棉衣都不为过。

水系情况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在太行山深山区河北省赞皇县,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

特色物产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温差面异,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为灌丛;1000米以上偶有云极或落叶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500米是高亚草原。

有许多重要煤矿、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太行山南段和北段为石灰岩组成,中段有部分片麻岩。

太行山区具有较好的风力资源,地下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丰富。

太行山煤炭资源丰富,从北到南,煤炭资源丰富,还有铁、铜、钼、金、钨等,当地形成了许多煤炭、陶瓷、水泥和石灰生产工业。

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人文历史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止起义军向北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山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和指挥下,创建了太行区(晋冀豫边区)。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太行山著名的奇景有:一、板山;二、红石峡;三、峰林峡;四、宝泉;五、郭亮村。

横跨四省的太行山,绵延数百里,成为我国东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是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大峡谷,则汇聚自然之精华,人文之厚重,被人称誉“千里太行第一峡”。

一、板山因山形壁立如板而得名,最高峰花儿垴海拔可达2008余米,站在最高峰极目远望,只见"群峰壁立太行头",太行山的巍峨博大扑面而来,远眺东南,但见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八百里太行如汹涌的海涛,万千座峰峦似攒动的拳卵。八百里太行的精华景观便尽收眼底,因此被人们称为“八百里太行的观景台”。

二、红石峡因崖壁为通体的赤红色而得名,尤其适合夏季前往,峡内凉爽宜人,而隆冬时节则温暖如春,集泉、瀑、溪、潭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建议安排1.5-2小时的游览时间。

三、峰林峡景区内湖泊、河流深秀,高山、峡谷险峻,奇峰、怪石林立,包括小孤山、大坝、老君滩、葫芦岛、三潭映月等景点。这里四季景色分明,春季花红柳绿,翠柏凝翠;夏季浓荫覆地,蝉鸣林幽;秋季红叶满挂,果实累累;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花。

四、宝泉位于太行山,所以这里众山林立,雄伟壮观,又因山峰险峻,在地形地势的作用下,形成了很多形状各异的瀑布,最终又汇聚成众多深潭,可谓是集山雄,水秀,峰奇,潭幽为一身,有专家不禁感叹与宝泉景区美景来自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惊叹与这里原始的美,盛赞‘贵在原始,美在自然’,所以宝泉又有‘中原小九寨’之称。

五、郭亮村被称为奇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整个村庄的悬崖上,险峻的地带,这里的道路完全从悬崖上,眼神仿佛悬崖上的一样,这是被称为世界奇观的墙壁,公路和一条公路的村民花了五年的时间完成,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不得不感叹,海拔较高的地方,所以郭亮村的风景很好,重峦叠嶂的峰,形状的洞穴,瀑布气势,所有的原始的景象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完全是原始的风景的姿态,也为了原始的自然风景。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

扩展资料:

在这里四季分明,但明显的冬长夏短,冬季长达半年,夏季两个月不到。年日照时数将近2500小时,平均每个月的日照时数在200小时左右。太行山年降水量在534毫米左右,7月降水最多,为132.3毫米,12月最少,为4.4毫米。从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的结果来看,平均每年7月,雨日大概在一周左右,可见这个时候雨下得还是比较大的。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流曲深澈,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为最大。河谷两崖有多层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黄围洞、晋城的黄龙油、黎城的黄崖洞和北京房山的云水洞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行山脉



太行山不是在哪个省,问这话的人都没水平。比如你问长江在哪个省,黄河在哪个省?他北到北京,南到河南,是一个山系。北京,河北,山西,河南都有太行山。但是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留给了河南。所以大家说的太行山大峡谷,云台山,都在河南焦作。如果你要去旅游,就去焦作。

  • 太行山,太行山在哪里,太行山在哪个省
    答:山西省。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 太行山在哪里 太行山位于哪里
    答:太行山在中国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之间。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太行山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北京西山,南到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太行山...
  • 太行山,太行山在哪里,太行山在哪个省
    答:太行山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地区,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百公里。太行山脉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
  • 太行山在我国那个省?
    答: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之间。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 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它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呈现不同的地貌 ,这里储藏...
  • 太行山在山西什么地方太行山简单介绍
    答:1、太行山在山西的东边,太行山位于中国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之间,跨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北京西山,南到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是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2、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西接山西高原,东由中山、低山、...
  • 太行山,太行山在哪里,太行山在哪个省
    答:太行山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具体位置在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之间,它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个省份,是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天然屏障。太行山脉起点位于北京市西山,其东西向的横谷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历史上著名的“太行八陉”便是证明。太行山的植被和土壤随着...
  • 太行山在哪里 太行山在什么地方
    答:太行山在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横跨了北京、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区,太行山有五台山、通天峡、云台山等著名景区。太行山也被叫做五行山、女娲山等,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以及地理分界线,主要呈东北至西南的走向,总长400多公里,整个山势东陡西缓,呈现出阶梯式的地貌。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
  • 太行山在哪里?
    答: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
  • 太行山在哪
    答:太行山在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邻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太行山脉西翼...
  • 太行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答:在山西省长治市。根据百度地图查询显示,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太行山脉,又名大形山、五形山。中国东部重要的自然界线,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岸,西接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