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最容易得糖尿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生活中的疾病有很多,不同的疾病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就是需要降低血糖,那你们知道生活中最容易患上糖尿病的是哪些人吗?估计很多人对此都有疑惑,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1、易患糖尿病的人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另有12%伴糖耐量减低;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有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糖尿病的发生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3、吸烟者
吸烟可以使多个器官受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而糖尿病病人吸烟对已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来说,那是雪上加霜,有害无益。
4、缺乏运动者
运动除了消耗热量、减轻肥胖外,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运动者是糖尿病瞄准的一个对象。
5、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而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热量较多,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另外,人到中年以后,各种脏器渐渐老化,细胞功能逐渐衰退等,使得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年龄40岁以上就应该每年检查尿糖、糖耐量、血糖、血脂、血压等,这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6、肥胖者
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与肥胖呈正相关,肥胖的病程越长,程度越重,患糖尿病的危险就越高,尤其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等人的研究表明,内脏型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肥胖体重指数在25以上的成年人才容易患内脏型肥胖,但有14%左右的非肥胖中国成年人,也患有内脏型肥胖,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在内脏周围存积,因此更容易得2型糖尿病。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过多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7、高热量饮食习惯的人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的膳食而体力活动不足,易导致肥胖及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可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8、食用过多糖类和淀粉的人
糖尿病本质是糖代谢功能失调,如果日常饮食当中过量摄入糖类和淀粉类的,人体又无法正常消耗,过量的无法代谢,最终导致病理性的代谢失调。事实上日常饮食清淡,少吃淀粉类,如土豆、玉米、大米、精面粉的人一般不会得糖尿病。
9、不明原因的疲劳的人
典型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症状并不多见,而疲劳症状在休息后不能缓解,是糖尿病患者最早出现,也是最多的临床表现。
2、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1、食用坚果
准确地说,是食用杏仁、核桃和其他树生坚果。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树生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即使是食用花生(归类为豆科植物,而非坚果)也会起到有益作用。然而,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食用;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以避免热量堆积。
2、喝咖啡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与没有改变咖啡饮用习惯的人相比,在四年内每天增加一杯以上咖啡饮用量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11%。
3、不酗酒
一项新研究表明酗酒(女性在两个小时内喝下四份酒精饮料,男性喝下五份)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酗酒会扰乱胰岛素的功能。
4、进餐后散步
发表在《行为营养与体力活动》国际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天静坐6-8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即使是在餐后半个小时散步15分钟,也能让餐后血糖水平在至少三个小时内下降。发表在《欧洲疾病研究》协会期刊上的另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餐前进行一段时间短暂但较为剧烈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比一天内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更为有效。
5、从事力量训练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力量训练或抗阻力训练能够比有氧锻炼更好地保持血糖水平平稳。事实上,美国运动医学会已经意识到了力量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它建议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采用力量训练。此外,力量训练还有助于保持肌肉重量和加速新陈代谢功能,这两项功能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6、不喝碳酸饮料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文献回顾表明:仅仅是每天喝1-2杯含糖的饮料也会让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6%。所以,请放弃喝碳酸汽水,改喝绿茶;或是掺入不加糖的石榴汁或红莓汁的矿泉水。
7、少吃肉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食用较多数量的红肉(特别是精加工肉制品)会增加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是因为红肉是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而精加工肉制品含有的某些防腐剂、添加剂和化学物质会增加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的几率。该研究还发现:用其他食物(如全粒谷物、坚果、低脂乳制品、鱼肉和家禽)来代替肉食能显着地降低人们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
8、多吃柑橘类水果
《预防医学》的研究成果发现:橙子和橙汁实际上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对病情进行管理。不仅仅是橙子具有这样的功效,柚子、柠檬和其他柑橘类水果都有类似的保护效果。早期的动物研究发现,柑橘的提取物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同时也能抑制葡萄糖在小肠和肝脏内的移动。
糖尿病史一种慢性病,治疗起来时间长,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较大,预防的意义比治疗大。因此,以上的9种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做好预防。


  • 哪些人群,才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答:生过巨婴的女性。父母有糖尿病,孩子易患糖尿病。双胞胎中一个患有糖尿病,另一个易患糖尿病。父母虽然没有糖尿病,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叔叔都有糖尿病,子女易感。有高血糖或尿糖病史者。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易怒。过度劳累,容易疲劳。长期吸烟者和饮酒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上世纪...
  • 什么人会得糖尿病?该如何避免患上糖尿病?
    答:即超重、肥胖的人群更容易得糖尿病;久坐不运动的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曾经妊娠分娩过大体重儿,即胎儿超过8斤,或者在妊娠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糖代谢异常的病人;合并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这样的人群,...
  • 哪类人易患糖尿病?
    答:3.肥胖。调查资料显示,肥胖越显著,患糖尿病风险越大,一般患病率为20%。此外。还发现腰围、臀围比值明显增加者,糖尿病及糖耐量损害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由此可见,以上三类人属于糖尿病易患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当然,易患人群并不一定会得糖尿病,只要注意调整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完全可以...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回答:容易得糖尿病的人主要是: 1、肥胖的人。 2、年龄大于45岁的人。 3、一级亲属有得2型糖尿病的人。 4、有巨大儿分娩史的人。 5、有妊娠糖尿病史的人。 6、有吸烟、很少运动的人。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1、保持良好的睡眠 经常熬夜贪黑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于熬夜贪黑的过程当中会让我们体内的内分泌失调,血糖分泌紊乱,长期如此就会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睡眠,正常情况下,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1点到早上7点左右,并且成年人应该保持在6~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
  •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答:2、不健康饮食 高油、高糖和过于精细的饮食,都是引发能量过剩、加重胰岛负担、诱发糖尿病的危险食品。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年轻人更倾向于点外卖或者吃快餐。这类食物为了获取更好的味道和口感,油脂和盐的含量较多,这就使得我们每日摄入远高于自身需求的热量,日积月累,导致能量蓄积,引发超重,...
  •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答:家里直系亲属有得糖尿病的,有孕期妊娠糖尿病的,这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 什么人会得糖尿病?
    答:你好!糖尿病易患人群: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年以上人群;2.中年后肥胖者;3.高龄老人60以后,随年龄增长,患轻微的糖尿病的逐渐增多,尤其是男性,与胰岛功能衰退有关。4.妊娠期易患糖尿病,妊娠结束后多自行痊愈。
  • 哪些人易得糖尿病?
    答:·暴饮暴食,肥胖人群 ·出生时体重低于5斤 ·家族的遗传性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患有高血压 ·岁数超过45岁 ·有异常妊娠的孕妇或曾经分娩过巨大婴儿的妇女
  •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答:1. 超重肥胖人群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2. 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3. 有糖尿病家族史(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及兄弟姐妹);4.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5.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6. 吸烟、体力活动少(平均每日少于30分钟)、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