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的风俗或方言调查报告,要求2千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2
莆田的民风民俗

莆田人的春节,热闹、喜气、古朴,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古老的风俗习惯。元宵节声势浩大、通宵达旦地巡游,游灯、车鼓、十音八乐;古老的跳棕桥仪式,小伙子们赤脚抬着棕轿,围着火堆穿梭跳舞,还要从火堆上踩过去;以及沿袭至今的正月初四“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等传统习俗。在莆田过春节,不仅可以领略到新奇和喜庆,更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莆仙文化。“大年三十过一个年,正月初四再过一个年,莆田这种五天内过两个大年的习俗在福建省独一无二。”除了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之外,莆田初四这天也要过大年,这一天的“年”在莆田称为“做大岁”,其热闹程度和规模与年三十的“做岁”一样。在初四这一天,坚守传统的莆田人都要吃长寿面和“红团”,在初五早上这一天,莆田的各家各户也会像大年初一一样开始燃放鞭炮,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就是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风俗。春节民俗当中蕴含着莆田人独特的情感记忆。 红团上桌蟹虾围炉
   在莆田过年,围炉是最有年味的。莆仙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各家各户在年三十以前都要准备好油炸豆腐、油炸地瓜、薄糕、红柑,杀鸡鸭、杀猪羊,还有必不可少的“红团”。“红团”用糯米粉做原料,里面包着绿豆或者熟糯米,味道甜而不腻。对于莆田人来说,“红团”意味深长,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另外“红团”的甜也象征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的。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开始辞年了,乡村中响起爆竹声,孩子们在欢呼声中辞旧迎新。紧接着,除夕夜围炉开始,莆仙各家各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同饮,大家欢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在莆仙的一些乡村中,比较讲究古例的,要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放在餐桌下面,表示全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莆田方言谐音读“he”,寓指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寓指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这四道菜是常见菜,只要经济允许,一般莆田人家里围炉时都见得到。在莆田农村和一些城郊结合部的莆田人,春节时还要在厨房里的水缸内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是看重亲情的,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过年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围炉正是亲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因此,为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在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
  元宵游灯点“烛山”
  莆仙元宵节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莆仙地区从城区街巷到农家小院,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燃放爆竹焰火,敲锣打鼓,表演歌舞、踩高跷、游龙灯,各社、坛、宫、庙都举行迎神赛会活动,出游队伍成千上万人,浩浩荡荡,人们举五色旗、装童子、跑十警、扮故事、打亻车鼓、奏十音八乐,鸣炮放铳,热闹非凡。各乡镇村落都有露天的莆仙戏,还有游灯、舞龙、戏狮等,几乎通宵达旦。
    大游灯。每逢正月十五晚,莆仙地区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许多村镇还举行彩灯游行,俗称“大游灯”。游灯中各类彩灯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有荷花灯、麒麟灯、月兔灯、鳌鱼灯,还有玉珠灯、琉璃灯等,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仙游枫亭镇大游灯最为壮观。游灯中,有走马灯、猜谜灯、塔灯、六角灯、蜈蚣灯、彩蓝灯、菜头灯等。莆田华亭霞皋村的每年元宵晚上,各家各户都要把灯笼安装在长约3厘米、宽6厘米左右的条木板上,组织一次有三四千人参加的大游灯。从霞皋村游到城里广化寺前。
   妈祖元宵。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有举行妈祖元宵的风俗。妈祖元宵节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岛内外除祖庙外,其他数十个妈祖宫,从正月初八起至十八,都先后举行分元宵节,即将各宫的妈祖移驾到庙内,庙里奏十音八乐,并邀请道士做醮。而后再按各宫活动范围,把妈祖再移驾回宫。在妈祖庙(宫)内元宵晚还有点“烛山”的俗例。烛山是在木架上装有数以千计的烛钉,由善男善女从家中带来一对对的花烛燃在木架上,远远看去好似一座座烛山,百姓要待花烛烧到只剩五六厘米时,才将其熄灭,把烛蒂带回家继续点上,表示祥瑞平安。市区内文峰宫(妈祖宫)里,元宵节宫内也点烛山。每年元宵晚上,许多市民争看文峰宫点烛山,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

莆田是闻名海内外的戏曲之乡,当地人民群众对古老的剧种莆仙戏情有独钟,数百年来形成了莆仙民间许多独特的戏俗。所谓戏俗,就是民间演戏规俗和观戏风俗。其俗繁文缛节,非常复杂,但其内容极其丰富,且极具莆仙地方特色。如演出规俗有落棚礼、彩棚、净棚咒、弄八仙、跳加冠、弄五福、招财进宝与寒山拾得、状元游街、田相公踏棚等十多种;而观戏风俗也有大年三十看《 戏》、请戏 、文武棚、棚前约会、戏前杂食等多种。其中较为独特的有以下几种戏俗。   演出习俗 有落棚礼、彩棚、弄八仙、跳加冠、状元游街等习俗。   落棚礼。旧时在莆仙,凡新组织的戏班,在雇买童伶、招聘后台吹鼓手后,就择个吉日,举行落棚礼。这一天的深更半夜,全体童伶一律穿上洋布或广东玉长衫,由扮丑、末的提灯前导,扮生、旦的敲着大锣,扮净脚的捧着田公元帅的神龛,到达指定地点请香火。香火请回后,净脚马上扮作开路将军形象,大放烟雾,散发纸钱,在台上彩棚。彩棚后由扮生、旦的上台,一进一出,各唱一段莆仙戏曲牌《锦庭芳》,然后对坐谈心,亲切会晤,以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彼此感情,互道吉祥如意。   彩棚。旧时,莆仙戏演出无论日场夜场,都是四出戏,即三个折子戏,一个戏本,俗称一场三折。戏开始时,必先演彩棚,由鼓手击鼓三通,吹唢呐“知达”二下,司砂锣的“扁扁”敲二下,名曰报鼓,作为预备演出的通知。当戏班一切准备好了,接着就放鞭炮,锣鼓三通,俗称“三锣鼓”。在三锣鼓中结合吹唱,唱的曲牌是《思娘家》(亦名扑灯蛾),唱词不用方言,而近官腔。曲词原有九段,一般只唱三段,只有在唱对台戏文武棚时,为了显示本领,才唱完九段。继而后台齐念四句大白:   盛世江南景,春风昼锦堂。   一枝红芍药,开出满堂红。   每念一句,打锣鼓一通;彩棚毕,接着吹打一段没词曲的上下词,曲文只有罗哩连三字反复吹唱。据说这是宋人的遗曲,也有人说这是戏神田公元帅的咒语。唱毕,后台齐喊发彩二字,一个三绺黑须的文老生出场,相传此人物是唐明皇。他对观众拱手作揖,念了四句定场诗:   一篇翰林黄卷,多少礼部文章;   琴弹阳春白雪,引动公侯将相。   念毕下场。旧时莆仙戏班演彩棚,主要是为驱鬼邪、保戏班和乡村平安。   弄八仙。在莆仙,每逢城隍爷诞辰,乡村大都要求戏班在庙里演出弄八仙。表演时八仙先后上场,其次序是李铁拐、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刘海蟾。在莆仙戏弄八仙中,没有韩湘子,只有刘海蟾,他头戴方巾,腰扎布带,手提用绳子系着的金钱,他就是莆仙民间传说中的刘海吊金蟾。据有关专家考证,宋、元时代,中国道教形成南北两宗。北宗道教以王重阳、钟离权、吕洞宾、王玄甫、刘操(海蟾)为祖师,称为北五祖。而现今普遍流行的八仙人物,是明代初期定型的。莆仙戏《弄八仙》中,以刘海蟾取代韩湘子,这说明莆仙戏《弄八仙》的剧目,是明初以前的南戏遗响。   莆仙戏《弄八仙》,分《弄大八仙》和《弄小八仙》。《弄小八仙》一般是八仙先后出场,每人自我介绍、唱一段曲后即下场。若逢城隍爷和玉皇诞辰的大热闹场面,就要弄大八仙。即除上八仙外,还增加王母娘娘、两侍女、龙王、虾兵、蟹将、龟丞相及水族等。   跳加冠。莆仙戏班在演出大戏前,应乡村百姓的要求,演出一折跳加冠。跳加冠有男女加冠之别,不但用于祝寿、结婚、满月等喜庆演出,而且玉皇大帝、城隍爷、王母、观世音菩萨的生日,亦可演出。据说,莆仙戏演出跳加冠,是唐宫教坊传下来的剧目。   状元游街。这是莆仙民间男女青年结婚时必演的剧目。其剧情主要反映文曲星(状元)投胎民间的故事,也反映乡村民众祈盼早生贵子保平安,长大读书中状元的心理。演出时,出场人物有一个状元、两个军士,上场后唱莆仙戏曲牌《一江风》圆场,然后军士下跪道:“禀状元爷,游街已毕,执事打何处去投胎?”状元答道:“执事打×府(指结婚者姓氏)去投胎。”并念:“一色杏花香千里,状元归去马如飞。”随即飞鞭下场,赴主人的新娘房门,口喊赞语。   这时,洞房门口已有一张方桌横截在那里,先由婆姐妈把孩儿仔(道具)抱给新郎接进去,放在床上;再由状元将朝衣朝冠交给新郎,用一个盘子装好,放在板架顶。最后是土地公喊赞语,全班演员为之逐句喊好。临行之际,张天师持弓向新娘房门虚射三箭,意即除去天魔天狗,让新生的孩子平安长大。   观戏习俗 主要有“大年三十暝看《 戏》、请戏 、文武棚、棚前约会、戏前杂食等习俗。   “大年三十暝看《 戏》”。旧时莆仙民间凡小孩出麻、出瘟(俗称出珠),即患天花、麻疹,父母为了祈求孩子康复,向 府许愿,待孩子病愈后,雇请傀儡班演一场《 戏》,以酬谢 府大神。《 戏》是多场剧目,共有七场戏。主要是说仙姑陈靖姑为民除妖驱魔,救度世人。收伏食童精(虎姨精),保护孩平安成长。其故事生动,剧情曲折,引人入胜。   旧时莆仙民间大年三十暝都要邀请傀儡戏班演出《 戏》。除祈求孩儿健康平安外,还为累累负债的避债人创造看戏的良好环境。在莆仙,负债人可以公开在大年三十暝看《 戏》而不用担心被债主逼债惹麻烦。因为按莆仙民间风俗,在大年三十暝看《 戏》的现场讨债不吉利,会招来横祸的,所以,谁也不敢在这天晚上贸然到戏场去讨债。   请戏 (莆仙方言, 即是饭)。这一风俗在莆田笏石、秀屿、忠门、埭头、平海、东峤、北高、灵川等沿海一带十分盛行。凡那个乡村邀请莆仙戏班到村里演出,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要请亲戚朋友到村里看戏,并备办酒宴,盛情款待。充分体现民间崇尚友谊,尊宾好客之风。   文武棚。亦称对台戏。在莆仙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戏班演“对台戏”,百姓爱看“对台戏”的风俗。一个乡村邀请一个戏班进村演出,另一个戏班就提出要同时进村与那个戏班演对台戏,以表示自己的演出水平要高人一筹。   “对台戏”一般在村里的大广场(大都在村小学操场)上展开。两个戏班各占一方展开艺术表演的角逐。村内外的百姓兴高采烈,有选择地观看某一个戏班。角逐的结果,那个戏棚前观众多者为胜。莆仙戏对台戏的盛行,促进了莆仙戏剧团演出艺术的不断提高。   棚前约会。莆仙戏班在各乡村演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也为乡村男女青年自由恋爱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邻近的年轻人只有在看戏时汇集在一起,他(她)们名为看戏,实为棚前约会、谈情说爱。所以,莆仙乡村年轻人最爱看戏,其中奥妙就在于此。   戏前杂食。在莆仙戏班演出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小商小贩们在戏棚前叫卖声最红火的场所。戏棚前,甜橄榄、油桃、甘蔗条、炸油条、油饼;煮馄饨、肉丸子、花生、瓜子、糖果等食杂应有尽有,百姓中有的边看戏边吃杂食,津津有味。莆仙戏前杂食,推动了文化经济的繁荣。

“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的来历
话说在宋朝,莆田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莆田人称“疯五”,他才高八斗,为人风趣,幽默又急公好义,家学渊博,且说他的舅舅是国舅爷,他的伯父是宰相,他若想取点功名,易如反掌阿,但他却不热衷于功名,整天四处游荡,不合世俗礼仪,爱为人出头,但却也讨人喜欢,深受乡亲的爱戴
且说这一天,风高气和,风和日丽,整儿个就是谈情说爱,赏花吟诗,晒晒麦子,晾晾花生的好日子嘛,我们可爱的少爷又出发了,偶尔做做打油诗,摘摘花惹惹草
又逛到了湄洲湾附近的一家小村庄,却说同时来到这个村庄的,还有一个大人物----广东省的省长,xxx人,人家的名字我也忘记了,且说这个省长,也是科举出生,中过探花,来到莆田,不知道莆田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还以为荒芜未开化呢
这一天他带着他老婆---一个很有个性的福州女和一堆家丁,大摇大摆走在这里吟诗作对忽然发现呢,莆田的女孩都这么的pp,而且勤劳能干,温柔善良 想想自己的悲凉,情不自禁地吟起诗:
好男不娶福州女,要娶就娶莆田妹
没有想到,话刚出口,他老婆就揪住他的耳朵,把他拉回了现实中来,赶快改口:
好男不娶福州女,纵得功名也枉然
他老婆才罢手,但是偏偏这一句诗被偶们的可爱的少爷给听到了,我们少爷心想:“想我们莆田女,温柔勤快,貌美善良,天下难寻,默娘梅姑,芳名远播,怎么说也得好男不娶莆田女,纵得功名也枉然嘛!想我为了留在莆田。连那功名都不屑,于是随口也说了一句:
“好女不嫁莆田男,纵然富贵也枉然”
心里耻笑那个省长:“我们莆田女都是好女,要嫁也要嫁给我们莆田好男,
才不会看上你这种烂东西呢”却说那省长听了,心中不禁感叹,莆田竟然男的也是如此才高啊,不禁汗颜,回去把此事记叙了下来就有:
好男不娶福州女
纵得功名也枉然

[好男不娶福州女
要娶就娶莆田妹]

好女不嫁莆田男
纵然富贵也枉然

不料,他记下如下事,却被后人给误传成 :
“好男不娶福州女,好女不嫁莆田男”了
想偶们莆田男,就这么名声被诬蔑了

查阅多方,终得如上的史实!以求为莆田人更求名声~

参考文献:
《兴化县志》
《兴化人物随笔》
《南粤州记》
《少府纪事》
PS:并不是提起纷争,大家也别做这样的争论现在是好女也嫁莆田郎,好男也娶福州女!

似乎很多人一提及莆田,就会说莆田人脾气坏,说话凶,喜武好斗,蛮劲十足。就是莆田人和莆田人之间用方言平常对话,旁人听起来也好似吵架,得赶紧远观。
莆田虽说古时为“文献名邦”,但到后来莆田民众的整体素质都比较差。莆田人的性格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独特的性格,纵然有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毕竟它的根源就是因为当时的莆田穷,贫穷之中自然易生怪异的个性。
莆田人在外,颇有抱团意识。莆田人若是被人欺负,只要用莆田话一声招呼,纵是不认识,也会一拥而上,打了再说。好像觉得是“自己人”被欺负了,不管对方是对是错,也一定要上前帮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都是先出手动粗了再说。
前些年,莆田人一拥北上,闯东北去了。
而现在,只要东北人一听是福建莆田人,都会有这样的说法:莆田人没文化,莆田人太凶狠了。其实,东北人并不了解莆田人,莆田人也极其崇尚文化,如果有个莆田的孩子上了大学,乡里乡亲都会不约而同地为之庆贺,似乎一人得荣,荫庇一方。
莆田人的性格是很独特的:莆田人精明,却不像上海人那样能算会计;莆田人聪慧,却没有广东人那样深藏不露的沉着和灵活多变的花样;莆田人仗义,却没有燕赵之士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风度,往往会先为自己留着点余地;莆田人直爽,却没有东北人那样的没遮没拦。莆田人表面上喜欢说大话,好摆谱,其实说到底就是想要回那么一点的小面子,真正说来也并不骄狂,甚至可以说骨子里有一份谦卑。
有人说莆田人把面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我觉得这话一点不假。
对于莆田人,你如果懂得其为人之道,顺着他的意,他便对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为你的事丧失自己的处世原则;但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处处跟你过不去。不过即便是你得罪了他,之后若能请他喝上一杯,说些对不住的话,给足他面子,他便又视你为友,立即忘记以前的不快,且为你办事时又忍不住要丧失点原则。
与莆田人相处时间短的人,多半会对莆田人持贬意评价,因为他们只撞得见莆田人的易暴易怒这一环节,却见不到莆田人于一笑中尽释前嫌的环节。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许多外乡人也慢慢地融会到莆田的那片土地上。潜移默化的结果吧,现在在莆田人的身上几乎看不到多少蛮狠的东西。当然还有一些并不了解的人还心存芥蒂,不过您如果和莆田人相处或在莆田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地体会到莆田人性格的可爱之处。

  • 莆田人的风俗或方言调查报告,要求2千字!
    答:而现在,只要东北人一听是福建莆田人,都会有这样的说法:莆田人没文化,莆田人太凶狠了。其实,东北人并不了解莆田人,莆田人也极其崇尚文化,如果有个莆田的孩子上了大学,乡里乡亲都会不约而同地为之庆贺,似乎一人得荣,荫庇一方。莆田人的性格是很独特的:莆田人精明,却不像上海人那样能算会计;...
  •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答:1. 传统节日:莆田人民庆祝诸多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舞龙舞狮、闹元宵、扫墓祭祖等,以示庆祝。2. 食俗:莆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海鲜和面食为主。特色美食有莆田卤面、莆田烧饼、海蛎煎等。这些美食不仅在当地备受喜爱,...
  • 莆田的民风民俗
    答:“大年三十过一个年,正月初四再过一个年,莆田这种五天内过两个大年的习俗在福建省独一无二。”除了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之外,莆田初四这天也要过大年,这一天的“年”在莆田称为“做大岁”,其热闹程度和规模与年三十的“做岁”一样。在初四这一天,坚守传统的莆田人都要吃长寿面和“红团”,...
  • 莆田过年时的风俗
    答:1. 莆田春节期间的拜年习俗逐渐演变,鲜花和书籍成为新的礼品选择。寓意吉祥的花卉,如金桔、一品红、报岁兰、康乃馨、人参榕等,受到欢迎,有的顾客甚至一次购买十多盆用于拜年。莆田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当地人热爱阅读,因此书籍也颇受欢迎。2. 传统的春节“游春”活动,以往多是在城市中逛街、...
  • 莆田过年风俗
    答:1做尾牙2扫巡3辞年祭天地 莆田春节有什么习俗 一、做尾牙 做牙,亦称祭牙。这一节俗,原本是莆仙生意人的祭祀方式,后才延伸成莆仙民间普遍的节俗。相传在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是专门经营米业的商人。同是生意人,陈米牙的经营方式与众人不同,人家卖米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他卖米是薄利多...
  • 莆田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答:莆田地区的过年风俗独具特色,其中包括“做岁”、扫尘、祭灶公、制作年糕等活动。做岁,即迎接新年的到来,莆仙人非常重视这一年的收尾工作,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有个美好的开端。在腊月,家家户户开始忙碌准备,将过年的习俗与自己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相结合。1. 扫尘:从腊月初二开始,家中的主妇们会...
  • 莆田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答:扫巡腊月初二过后,家庭主妇一般会挑双日晴天“扫巡”。兴化方言“船”与“巡”同音,莆田人早年以船为家,所以岁末大扫除就叫“扫船”。这一天,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并贴红纸以示吉祥;还准备一丈长竹竿,绑上芦苇和稻草,专门打扫高处;蒸笼等厨具也全拿出清洗,清清爽爽过年。1、扫巡,兴化话把大...
  • 莆田的民俗特色?
    答:1.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过马来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华桥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侨的欢迎。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
  • 莆田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莆田人是这样过春节的:1. 做岁就是过年的意思,因为一年一岁,所以莆田人特别讲究这个“做”字。到了腊月,人们就着手准备,认认真真把“岁”做好,祈盼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头。2. 扫巡:腊月初二过后,家庭主妇会挑双日晴天“扫巡”。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的,还准备一丈长竹竿,绑上芦苇和稻草,专门...
  • 莆田过年的风俗是什么?
    答:1、“拜年”送盆花 “拜年”习俗也在发生变化,花、书成了拜年的新礼品。送花寄寓美好的祝福,送书劝勉后辈努力向上。“美的花都”老板说,金桔、一品红、报岁兰、康乃馨、人参榕等走俏,有的顾客一下子就买十来盆花拜年。莆田自古有“文献名邦”之称,莆田人爱读书,因而书也好卖。2、“游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