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中的历史典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弟子规》中著名典故有哪些

一、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 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弟子规》中的“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可 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贤人的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 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诗》、《书》、 《礼》、《易》等为教材;以文、行、忠、信(即历代的文献、社会经验、对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四项为课目,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音乐、射 箭、驾车、书法和数学这六艺。教学的次第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留下许多宝贵的教学 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中“礼”也叫“礼法”或“礼制”。礼在古代主要有五种,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 礼、冠礼),其中含有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因素。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家庭,上上下下都特别注重礼节。在举行各种礼仪的时 候,一般都要演奏音乐,这些音乐都是与各种礼仪相配的。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上层建筑之一,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精忠报国》就是指岳飞吧,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关于刺字的具体故事的记载应该不多,有的也是文学作品里的虚构,主要结合其以后的戎马生涯说明四个字的深刻含义。详细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881562.html?fr=qrl&cid=974&index=4&fr2=query

《咬指心痛》《陆绩怀橘》《卧冰求鲤》都是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第一个是曾子的。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二个是当然就是陆绩的故事了。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第三个是一个叫王祥的人的故事。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替父从军》当然指花木兰了。流传最广的是《木兰辞》,你也可查一下详细的内容或者译文。就是可汗征兵,上面有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但是又没有儿子代替。花木兰念及父亲年迈,为尽孝心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艰辛,终于衣锦还乡,最后才让战友们知道木兰
是女郎。

《二子学弈》是讲的弈秋和他两个徒弟的故事。是孟子的作品。原文是: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人随之学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下棋的时候总想着把天上的天鹅射下来。就是告诫后人学习要一心一意。

典故篇
01 孟母三迁
02 孟母断机
03 五子登科
04 祖莹学诗
05 黄香温席
06 孔融让梨
07 孔子相师
08 赵普夜读
09 孙敬悬发
10 苏秦刺股
11 车胤囊萤
12 孙庸映雪
13 买巨负薪
14 李密挂角
15 苏洵发愤
16 梁灏夺魁
17 李泌赋棋
18 文姬辨琴
19 韦贤教子
20 道韫柳絮
21 刘宴正字
人物篇
22 尧的故事
23 舜的传说
24 大禹治水
25 千古一帝
26 刘邦反秦
27 唐太宗·李渊
28 宋太祖·赵匡胤
29 元太祖·成吉思汗
30 明太祖·朱元璋
31 清太祖·努尔哈赤

01 孟母三迁
02 孟母断机
03 五子登科
04 祖莹学诗
05 黄香温席
06 孔融让梨
07 孔子相师
08 赵普夜读
09 孙敬悬发
10 苏秦刺股
11 车胤囊萤
12 孙庸映雪
13 买巨负薪
14 李密挂角
15 苏洵发愤
16 梁灏夺魁
17 李泌赋棋
18 文姬辨琴
19 韦贤教子
20 道韫柳絮
21 刘宴正字
人物篇
22 尧的故事
23 舜的传说
24 大禹治水
25 千古一帝
26 刘邦反秦
27 唐太宗·李渊
28 宋太祖·赵匡胤
29 元太祖·成吉思汗
30 明太祖·朱元璋
31 清太祖·努尔哈赤

《三字经》孟母三迁,孔融让梨,悬梁刺股等等,太多了

弟子规中:冬则暖 夏则凊

  • 弟子规及三字经采纳了孔子的哪些教诲?
    答:《弟子规》教导儿童为人处世的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经典。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弟子规》是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 弟子归中“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有相关典故故事吗
    答:出自《弟子规·谨》,意思是: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纽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平整,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详细告诉我们从头到脚,帽子、衣裳、鞋袜穿戴应注意的事项,没有具体典故。古人这些穿戴的礼仪规矩,是自重与对人的尊重。学习《弟子规》要与时俱进,“冠必正”是讲帽子要戴...
  • 舜关于“孝感动天”的典故符合《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答:父母呼,应立即。父母命,行而不返。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舜关于“孝感动天”的典故符合《弟子规》中的第二十四条:“父母呼,应立即。父母命,行而不返。”这条规定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服从,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父母有所召唤或命令,子女都应该立即回应和执行,不得有丝毫的违抗和怠慢。舜...
  • 弟子规中 东则温,夏则清。出自典故是
    答:是“冬则温,夏则清”,典出二十四孝黄香“扇枕温衾”。
  • 弟子规三字经典故
    答: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弟子规三字经典故 15 各十个... 各十个 展开  我来...
  •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勿生戚唯才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答:要重视个人德行和才能,轻视物质上的虚荣。出自: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译文: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
  • 关于弟子规中的典故
    答:曾子的
  • 弟子规中哪一句话符合三顾茅庐的典故?
    答:1、《弟子规》里的这句话:“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2、翻译:有才能的人,他的威信和声望自然会大起来。人们佩服这些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会说,说得天花乱坠。3、事例联系:诸葛亮,他的威望大,因此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来帮助定天下。
  • 弟子规七,八则典故或成语
    答:晨昏定省、兄友弟恭、长幼有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见贤思齐、自暴自弃、孔融让梨,铁杵成针 小人误国、画地为牢、三人成虎、立木为信、口蜜腹剑、管鲍之交、孝感动天、卧冰求鲤、温公爱兄、哭竹生笋。
  • 弟子规圣人训是什么意思
    答:“弟子规,圣人训”意思是《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