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的典故,再证商纣暴虐统治,连兄弟叔父也没放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不食周粟”的典故,再证商纣暴虐统治,连兄弟叔父也没放过

上篇图文中,老龙和大家说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的一些历史故事,本文将通过另外一些史料来进一步证实商纣王的暴虐。西伯回到周以后,为了表示是新受王命有征伐大权的诸侯,效忠商王朝,就首先到周所建立的商代祖先的庙中去祭祀。1977年在周原出土的西周早期甲骨文中,就有周文王时期被商纣受命为西伯以后,在帝乙宗庙中祭祀的记载。如有这样一条卜辞:“祭巳这天,在文武帝乙(帝乙)的宗(庙)祭祀成唐(成汤)、二母(汤的两个配偶),用了三鞋(公羊)、三豚(在此为公猪)为牲。”

还有两条卜辞是记载周王在帝乙的庙中去祭祀和祭祀商先王太甲,都是拜受“周方伯”的事。还有一条卜辞是在帝乙庙中举行“烂从”(树起周方伯的大旗)的祭祀。在后三条卜辞中,都用王的称号。对于商王朝来说姬昌是“周方伯”,是一个有专征伐大权的诸侯。对周来说,他已自称王,周文王是他死后的尊称。要说西伯侯姬昌起来的这种反叛之心也是被纣王所逼造成的。

周方伯虽自称周王,但并没有立即就要伐商,他仍然在尽他有征伐大权诸侯的使命。他先后调解过虞(今山西平陆北)、芮(ru瑞,今陕西大荔东)矛盾。征伐过犬戎(西戎的一支)、密须(今甘肃灵台西)、黎(今山西长治西南)、邗(今河南沁阳市西北)等国,都取得了胜利,这样周的势力就伸入到了商王朝的腹地。加以周文王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和商纣的暴虐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就招来四方的人才,有时前来投奔他的人,多到他从早晨到中午又直到晚上都在接待,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甚至像商的老臣鬻(yu玉)子、辛甲大夫等都投奔了周,尤其是辛甲大夫劝谏了纣75次,而纣都不听,才一气之下弃纣奔周。这种现象和商王朝廷一比,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边是人才来投,源源不断,另一边是人才溃逃,络绎不绝。

还有两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一伯夷、叔齐也投奔了周。伯夷、叔齐虽然不是因纣暴虐被通奔周的,但也是周文王礼贤下士招来的。二人是亲兄弟,是商诸侯孤竹君(今河北卢龙)之子,孤竹君临死时遗命立次子叔齐继位。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要遵父命不接受,叔齐先投奔了周,后来伯夷也来了。武王伐纣时,兄弟二人跪在武王的马前阻挡,灭商后二人逃到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南),“义不食周粟”而饿死,这就是“不食周粟”的典故。所以古书中说:“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纣”(《左传襄公四年》),也就是说周文王是率领一批反商的诸侯和人民在作商臣。这样的臣子和人民怎么会永久效忠和忠事与商王呢?

再来说说那个告状精,崇侯虎是崇国(今陕西户县东)的侯,也是商诸侯中最坏的一个,他是纣在西部地区的一个耳目,因为他“谮(诬陷)西伯”才使周文王被囚禁。周文王受命专征伐以后,,也就利用手中这个大权去征伐,最后把崇也灭掉。灭崇以后便在沣水西岸修建了一个城邑,叫丰(今陕西长安西北),把周的都城由周原迁到丰。迁丰后叛商归周的人更加多了,不过周文王仍然表面对纣称臣,没有出兵伐商。这个历史故事从侧面证实了周王文的雄韬伟略,积蓄力量以期待一举成功的那一天。

古书中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论语泰伯》),就是说按其势力、人心归向来说周文王已占了优势,足以伐商,但他没有这样作,仍以臣的身份事商。也正是如此,没有引起商纣的警惕,才为他的儿子姬发伐纣灭商奠定基础。迁丰后第二年这个在位50年的周方伯姬昌便病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姬发便是后来所称的周武王。周武王是直接灭掉商朝,从而建立周朝的君王,在继承其父西伯侯姬昌的志向和事业的基础上,逐步把理想变为了现实。

当周在发展势力、争取人心时,纣却在加重压榨、盘剥人民和“淫乱不止”((史记,股本纪》)此时在商王朝中是众叛亲离,怨声四起。朝中大臣们都担心西伯坐大,将不利于商。纣的叔父比干、哥哥微子多次劝谏,纣根本不听,掌管朝廷祭祀、宴会等奏乐的曲乐官商容有贤名,深得臣民的爱戴。但纣嫌商容凡事都要按典章制度办,有碍他的淫乐,将商容罢官逐出朝廷。这样的朝廷,这样的醉生梦死、荒淫无度君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被周消灭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众官员见纣愈来愈乱其祖制国法,不理朝政,和妲己、嫔妃以及几个谀臣或在沙丘、鹿台日夜玩乐,都为商王朝的前途担忧。当周文王征服了黎国以后,更加引起朝臣们的忧心,便请大臣祖伊(武丁时贤臣祖己之后)前去鹿台见纣奏闻。祖伊见纣以后,先是告诉西伯征黎,招抚流亡,然后才说“现在人心不安,甚至希望朝廷早日灭亡。请大王想想,如今如何办?”纣很不愿听大臣们说这些劝谏的话,就说:“你生来的命就是由天来管的,你说这些有何用?”祖伊看见用此社稷安危的话都不能动纣的心,只得回来,众朝臣都前往探问,祖伊叹着说:“纣不可谏矣!”这样一位几代衷心事君的老臣发出如此的叹息,纣王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令人无语了。

再看纣王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弟和叔父的呢?微子见纣不听劝谏,估计终有一天会亡国,想自杀又想逃走,不能决定,便和太师、少师两乐官商议,太师说:“死不是办法,不如逃走”,于是微子就逃到民间隐藏起来。纣的另一个叔父箕子也是多次劝谏纣,看见微子已逃走,有人劝他也逃走,箕子说:“我还不忍心离开”,于是装成个疯子混在奴求中。纣知道后便命武土把箕子囚禁起来。比干见箕子被因,就冒死去劝谏纣,并指责纣囚箕子是不对的。纣恼羞成怒,下令杀了比于,还剖比干,挖其心。如果说纣王只是对待臣民残暴就错了,对待自己的手足兄弟,亲生叔父,处置起来也是连眼都不眨一下,最后的一点人性也是被彻底泯灭了。

众朝臣见纣对自己的亲人都如此残暴,更加恐惧,于是商王朝中两个管理祭祀的乐官,太师疵和少师疆抱了宗庙中祭祀时使用的乐器逃出商都,投奔了周。最后的商纣王只落得个众叛亲离、只能等着周来宰割了。看完本文以后,您对文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并持续关注。

  • 不食周粟”的典故,再证商纣暴虐统治,连兄弟叔父也没放过
    答:武王伐纣时,兄弟二人跪在武王的马前阻挡,灭商后二人逃到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南),“义不食周粟”而饿死,这就是“不食周粟”的典故。所以古书中说:“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纣”(《左传襄公四年》),也就是说周文王是率领一批反商的诸侯和人民在作商臣。这样的臣子和人民怎么会永久效忠和忠事与...
  • 不食周粟的成语典故
    答:文王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不食周粟讲的是伯夷和叔齐的事儿。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
  • 不食周粟的典故是怎么来的,你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答:“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坚守节操、志向高洁之典。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则称伯夷叔...
  • 采薇是什么典故?
    答:是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
  • 不食周粟文言文
    答:1. 不食周粟的文言文翻译 吴太伯:吴太伯是周太王的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昌(即周文王)都素有贤名,周太王也有立他们为储的意思。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让君位与弟季历。 许由:许由和巢父,是很好的朋友。巢父居住在山中,不谋求世俗的利益,年老之后,他在树上筑巢而安然地沉睡其上;许...
  • 永平府的历史故事
    答:周武王没有听从,一举攻入朝歌,结束了殷商的暴虐统治。伯夷和叔齐以商遗民自居,不仕周朝,不食周粟,在首阳山(河北省迁安境内)下采苹(一种野菜)而食,有一天,碰到一个老丈,老丈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以不食周粟标榜自己对前朝的忠心,但是你们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 谁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翻译
    答: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杀君主,这叫做仁吗?”周围的人要杀伯夷、叔齐,被统军大臣姜尚制止了。周武王灭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以山上的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山,并答应天下相让,...
  • 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 是怎么一个故事``
    答: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孤竹国人,二人互让君位避纣投周,又反对武王伐纣,耻食周粟,来到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关于伯夷和叔齐,原文是这样:《史记·伯夷列传》中有如下的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
  • 饿死的文言文
    答: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司马迁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不肯投降饿死在山上的古代臣子
    答:吩咐将士不要为难他们。等到打败了殷纣王,天下人尊奉周武王为天子时,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他们互相搀扶着离开了周朝的统治区,在首阳山隐居下来,靠采薇菜充饥。快要饿死时,作歌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