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紫曰“太平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6
         

          “ 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

          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 。”

“平升三级”

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巷上的回音。沿水小街有“石帮岸”,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

“四门八坊数十巷”

乌镇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依水建街、傍水设市;西栅大街随水而形,汲水而生,家家是临河阁楼,户户有汲水晓窗。

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 路线图 ”

观看高杆表演 → 逢源双桥 → 财神湾 → 香山堂药店 → 江南百床馆 → 江南民俗馆 → 高公生酒坊 → 宏源泰染坊 → 走仁义桥 → 传统手工作坊区(糕点作坊、湖笔作坊、铜器作坊、布鞋作坊、刨烟作坊等)→ 江南木雕馆。

余榴梁钱币馆 → 茅盾故居、立志书院 → 古戏台 → 修真观 → 夏同善翰林第 → 皮影戏 → 传统商铺区 → 汇源当铺 →浙北分府(位于西栅景区边)。

“电影里的乌镇”

众多影视剧在乌镇取景拍摄,《似水年华》、《美丽无声》、《一江春水向东流》、《再生缘》、《鲁迅》、《祝福》、《红粉》、《徐文长》、《杜十娘》、《一鸟九命》

江南百床馆

座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其中第二展厅陈列的清·拔步千工床,前后共有三叠,历时3年雕成,被誉为“镇馆之床”。

宏源泰染坊

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其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宏源泰染坊,可以看到从纹样设计到拷花染色工序的全过程演示。

余榴梁钱币馆

余榴梁是乌镇茅盾故居东侧一幢古老的民居内,开设着一家特殊的“银行”。这家银行里藏有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种钱币,人称“万国银行”。其实它并非银行,而是乌镇的一个旅游景点——余榴梁钱币馆

先有劳邱,后有乌镇”的说法,民间说得“劳邱”是两个姓氏。我国的姓氏始自唐尧,盛于夏、商、周,以此推论,劳姓和邱姓可能是夏代或夏代以前聚居在车溪两岸的两个小部落,距今已有4000余年 了。

乌镇因何得名,明代《乌青志》载:乌青镇者,乌有乌陀、青有昭明青琐,故着二名,同属吴。吴戍兵备越,名乌戍,秦置会稽郡,为始名,据今已有3000年了。

看得见的是各种绿,软泥上有青荇在招摇,望不见的是水乡的根。鸟瞰乌镇,房屋林林总总、挤挤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满眼是紧凑与生动,像茂密的藤萝做自然的舒卷。

西市河宽不过20米,鸡犬之声相闻。隔河人家,轻唤一声儿,对岸便探出头来回应。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长的老胶卷,每一格都是故事。墙根躺三两排木椅,支三两根木柱,下八九级石阶,便有渡船荡着波儿在候着。河埠系舟,水畔勒马,到处有码头,随地是水口,出门便上船,起岸就进店,乌镇人随时可以出发,哪里都能生根。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

悠悠荡荡软夕阳,碧水云天,五岳墙。

层层叠叠映明月,红烛点亮,积德梁。

“太平屋”

乌镇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鸡,凝成一幅壁上画、岸边图、水中景。水乡乌镇,是温润的江南玉,任由风雨刻刀精心地雕、细细地磨,在流水时光里淡淡地沁养。

“灵气,水隔”

桥是乌镇的书签,乌镇是桥的故乡。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乌镇没有两座一样的桥。乌镇的桥始建于南宋,今有70多座。或庄严持重,结结实实,披一身斑驳的绿苔;或纵身跃然,寥寥几笔,如国画里一勾灵巧的飞白;或朴素平坦,简简单单,像老农民的汗巾,随意搁在河腰上。通安桥,万兴桥,如意桥,迁善桥,咸宁桥,平安桥,延嗣桥……寓示乌镇人价值观的桥名,读得你慈眉善目,佛心满满。

九寺十三庵,东西两宝塔”,历史上曾有庙、观、塔、寺、庵、堂、殿、祠达50多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这里开坛布道,庙宇教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钟磬相闻,乌镇弥漫了几分宗教般的神秘。南朝的风,唐朝的派,南宋的雅,明清的颂,民国的韵,流转在乌镇的屋宇檐角,发出沧桑天籁;幢幢不同景,款款不重样,各色各样的老墙列队走在乌镇长长的T台,展示自己的颜值。

“白莲塔”

古镇不能没有古塔。建于宋朝,毁于元朝,重修于明朝的白莲塔,如今仙风道骨地肃立在镇西的潋滟水光之中,是乌镇的魂;看过风,观过雨,见证过小镇春秋,是乌镇的眼。

“ 乌 ”

古朴是乌镇的底色,灵动是乌镇的天性。遍地茶馆酒肆,满街客栈商铺,可以接南北客,谈东西事,聊古今天,每一句都那么妥帖。从从容容,低低缓缓,乌镇的日子散淡而恬静。

乌镇的民居大多砖木结构,河中生柱,水上架阁。角角落落的创意,里里外外的匠心,结构密集但有章法,紧凑中常有闲笔。高墙深宅,园林奇石,爬墙虎沿着窗棂攀缘。每一户窗牖都很讲究,大窗套小窗,扇叶微启。进门有梯,楼上有阁,虽然逼仄却有妥妥的舒适感,不会壅塞,没有磕绊。屋挨屋,墙跟墙,门通门,进一家门做百家客。枕水人家,千家一条枕,万户不同梦,各进各的温柔乡。

“ 进士,举人…… ”

醒来的乌镇,从曙色里钻出来那么多的船儿,或撑一支长篙,或摇一柄烂桨,聚向水村渔市。夸着自家的瓜果菜蔬、鸡鸭鱼虾,你让我推,讨价还价,从容和气不争吵,吴侬软语像唱歌,句句是水乡晨曲和谐的音符。

不尝乌镇小吃,不算到过乌镇,舌尖上的乌镇让你垂涎三尺。嘉兴粽子蜜糖糕、春卷茶食杭白菊、鲜肉包子姑嫂饼让你口口香甜,梅干菜烧饼、三珍斋酱鸡令你唇齿留香,更有吴妈馄饨、沈记花生糕、茅老太臭豆腐叫你乡愁萦心。点一道乌镇的红烧羊肉,喝一口乌镇产白米、白面、白水制成的“三白酒”,何妨“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

乌镇人家逐水草而居,在烟雨中寻梦。青砖青瓦青石板,木门木船木桌椅,虽有些斑驳,却是岁月留痕,是李杜苏白遗落的稿笺,是乾隆六下江南丢失的诗句。河边修竹丛丛,粽叶蓁蓁,芦花依依,乌镇的雨季是水草的天堂。

河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一会儿便是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草在水中舞了。秋雨滴篷牵牵扯,残风打头丝丝凉,乌镇是泊在淡烟疏雨里的一条船。秋色里的乌镇残荷清凄水清泠,凝住了霜桥夜泊风雨楼,冻住了枯树寒鸦半只桨,只有斜阳穿柳,一缕青烟飘向天外。

哪一块是唐宋的砖,哪一片是明清的瓦,哪一片青叶是南梁太子心碎的诗词在低吟,哪一滴水珠是吴越子弟心酸的泪滴流到今?江南是中国的乡愁,乌镇是江南的愁乡。那一缕缕风、一丝丝雨,是满天诗词在飞飏、满天泪滴在找眼窝;那一爿爿粉墙黛瓦,一湾湾河港水巷,走进明信片,把心事寄给远方。

寻亲乌镇,倚桥而立,枕河而眠,立起的是思念,躺下的是愁肠。乌镇是天界馈赠的一幅水墨画,飘落在江南的一隅,让你流连忘返,直想卷起带走。

带走是奢念,冥想却是长长的巷子。古镇是该有巷子的,斑斓故事,锦绣文章,全藏在这百转柔肠里了。拾掇起记忆的残片,四通八达地走向幽深或者遥远,让你牵肠挂肚却又看不尽、想不清、思无期。没有巷子的老街没有历史,没有巷子的人生没有风景。

小巷深深,一定要有路灯来照亮,但乌镇的街灯常常被人忽略。铁皮白罩,简洁、端庄,秀美、素朴,挂在街角,不夸张,不挡道,不遮视线,却是青砖粉墙上不能或缺的一笔,是乌镇的缩影。曙色初上就隐退,只装点你的风景;夜幕一降便上岗,在该亮处发光。月读天,风读地,灯读人。巷口处遥遥对对的,是一只陈年的灯笼,轻轻地晃,敲着岁月的更。

历史是最好的美容师,时间是最好的泥瓦匠,窘迫的步履焦躁的心,紧巴巴的念想皱巴巴的情,来乌镇一憩,这里能修复一切。

但我们能修复被撕碎的乡愁么?当一堆奇形怪状的建筑垃圾、富丽堂皇的文化败笔充斥眼帘的时候,乌镇却提供了一个乡愁样本。

没有乌镇,怎能忆江南?

没有江南,何处寄乡愁?

祈求上天,心存敬畏,感恩祖宗,传承典籍

孟紫有约……乌镇

  • 孟紫曰“太平乌”
    答:1. 孟紫曰“太平乌”乌镇,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水乡古镇,有着“太平乌”的美誉。在这里,孟紫与您相约,一同探索乌镇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2. 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巷 乌镇的石板小巷长达一里之余,回荡着历史的回音。这些小巷见证了古镇的兴衰,承载着乌镇人的记忆。3. 西栅大街随...
  • 孟紫曰“太平乌”
    答: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悠悠荡荡软夕阳,碧水云天,五岳墙。 层层叠叠映明月,红烛点亮,积德梁。“太平屋” 乌镇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鸡,凝成一幅壁上画、岸边图、水中景。水乡乌镇,是温润的江南玉,任由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