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是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
  作用:维护了统一北方的新政权,加速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消除鲜卑族和汉族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位置偏北的平城,迁到中原的洛阳。
迁都问题在朝廷中引起了巨大震动,许多鲜卑贵族、官吏都反对迁都。于是,孝文帝便宣布要大举南伐,却又遭到以任城王拓跋澄为首的贵族、百官反对。孝文帝在退朝后,单独留下拓跋澄,对他说明了迁都的重要性,并告诉他南伐是假。目的是率领众人迁都中原。拓跋澄醒悟过来,改为全力拥护孝文帝的“南伐”迁都计划。公元493年,孝文帝发兵20万,号称30万,开始“南伐”。大军到达洛阳后,孝文帝仍然“戎服执鞭,御马而出”,表示要继续前进。群臣都跪在马前叩头,请求他不要再南进了。这时,孝文帝乘机说,“若不南銮(南征),即当移都于此”,并且下令:愿意迁都的站在右边,不愿意的站在左边。所有随军贵族、官吏都纷纷站到右边,高呼万岁。于是,孝文帝便乘势定都洛阳。
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拓跋族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①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②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
  ③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
  ④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不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是仿效先祖的美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答:迁都的原因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客观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民族融合,方便了对中原地区的管理,也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当然也促进了历史的前进。都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
  • 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答:从地理位置方面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原因1.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以下:1、北魏的都城地处偏僻的平城,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2、孝文帝想要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和统一中原地区。3、他想要迁都来获得汉族地主的认可的正统地位。4、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5、平城寒冷干旱,粮食的产量有限,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
  •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答:原因是: 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大,改革会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平城地理位置遥远,经略南方有困难。 5)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场所,汉文化积淀深。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
  •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的原因及意义。
    答:客观原因: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强大也威胁着北魏;平城保守势力强大。 (3)阻力:许多鲜卑贵族大臣极力反对。对策:设巧计,以南下伐齐为名迫使反对派同意迁都。 (4)北魏迁都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城...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
    答:【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主要是因为,原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受柔然威胁、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而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故A、B、D三项均属于迁都的原因。选项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这是孝文帝为减小迁都的阻力所找的借口,并非真正目的。故此题应选C项...
  • 什么原因促成了北魏迁都洛阳?
    答:北魏孝文帝由平城迁都到洛阳。迁都原因:平城气候干旱,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的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迁都洛阳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发动的迁都行动,正式完成于太和十八年。目的是实行汉化,是北魏实行...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答: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远离鲜卑贵族影响力:北魏建国前期为了防范漠北游牧民族柔然的侵扰,在平城以北边境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军事重镇。地方的设立,虽然在程度上保护了北魏的安全,但也使平城成为了鲜卑贵族的聚集地,势力在程度上威胁到了北魏的统治。孝文帝迁都洛阳,可以有效地削弱鲜卑贵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