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体内和接触带型金矿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新疆金矿分布

根据区域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物化探异常、金矿床(点)的分布及其它有关成矿信息,新疆区内划分了近40个金矿成矿带。其中有10个成矿带引人注目。

  ——哈巴河金成矿带 位于阿尔泰山西段南缘哈巴河县城北部,呈北西向展布,长100公里,宽15公里。本区已知有中型矿床2处(多拉纳萨依及托库孜巴依),大型铜矿床1处(阿舍勒),金矿化点多处。本带是很有前景的金矿带。

  ——扎依尔金成矿带 位于西准噶尔托里县东扎依尔山一带,呈北东向展布,长240公里,宽60公里。该带已发现金矿床点近百处,其中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多处。

  ——库布苏——平顶山金成矿带 位于东准噶尔富蕴县、青河县南部及奇台县北部卡拉麦里山、北塔山一带,呈北西向展布,长165公里,宽30公里。该带已发现金矿床、矿化点近百处及化探异常十余处。

  ——喀占奇——肯登高尔金成矿带 位于伊宁县——尼勒克县北部科古琴山一带,呈北西向展布,长300公里,宽3公里。带内有新疆目前最大的金矿床——阿希,探明储量50吨,其外围尚有二十余处金矿点,区内金化探异常发育,其中有些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很有找矿前景。

  ——马庄山——明水金成矿带 位于哈密市东南星星峡——双井子一带,向东延伸入甘肃,呈近东西向分布,长80公里,宽30公里。已发现金矿床(点)十余处,其中有中型金矿床1处(马庄山)以及众多的金化探异常,在东部甘肃省境内尚有多处中小型金矿。该区在过去十多年曾是新疆主要的产金区。

  ——东阿赖金成矿带 位于西南天山乌恰县西北,向北延伸入吉尔吉斯斯坦,呈现三角形,面积3600平方公里。带内已知有萨瓦雅尔顿大型低品位金矿床及金矿化蚀变带、金化探异常多处,金矿化和金异常分布韧性剪切,构造和炭质碎屑岩密切相关,是寻找穆龙套型金矿的重要矿带。

  ——阿尔金北缘金成矿带 位于阿尔金北缘,东西向展布,长250公里,宽30公里,已发现有祥云、大平沟等金矿点多处,AU及相关元素异常呈带状分布,是寻找变质碎屑岩型(穆龙套型)和中酸性岩体外接触带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哈尔克山金成矿带 位于昭苏县——特克斯县以南哈尔克山,呈东西向展布,长300公里,宽45公里。带内金的化探异常和重砂异常发育。本带西延距国境线60千米的吉尔吉斯斯坦有库姆托尔金矿(储量近千吨),是一个以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为主的成矿远景带。

  ——天格尔——阿其克布拉克金成矿带 位于乌鲁木齐和昌吉市南部胜利达板一带,呈北西向展布,长150公里,宽15公里。带内已知有萨日达拉,望峰等金矿床和矿(化)点多处。多沿韧剪带分布,并有金化探异常,是形成变质碎屑岩型(穆龙套型)和中酸性侵入体内外,接触带型金矿的有利地区。

  ——康古尔金成矿带 位于鄯善县南部,呈东西向展布,长220公里,宽60公里。已发现金矿(化)产地数十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康古尔、马头滩、石英滩),并有规模大、数量多的金化探异常。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海相和陆相火山岩型,是一个很有远景的金矿成矿带。该带是新疆主要产金区之一。

作金物相分析,用硫化物包裹金含量除以总金。如果结果小于70%,是氧化矿,如果结果在70-90%是混合矿。大于70%氧化矿

此类金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Au以伴生金形式出现,典型矿床有铜官山、凤凰山和鸡冠嘴等。

(一)主要找矿标志

1.地质环境

区域地质背景为古生代坳陷区内挤压背景下的隆起区。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为同期同步型,两者均为燕山期。岩石组合为钙碱性富碱的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岩相属浅成侵入相(相当于火山根部相)。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受浅成侵入体系统的控制。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囊状,受岩体与围岩的环形接触面控制。

矿物组合复杂,主要是铜矿物和贱金属硫化物,还有氧化物(如磁铁矿等)。脉石矿物除了夕卡岩和碳酸盐矿物外,石英、绿泥石、黑云母和绢云母也较常见。成矿作用经历了硅酸盐期、氧化物期、硫化物期和碳酸盐期,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矿物组合。金矿化出现在硫化物期。

蚀变分带明显,从岩体向外为夕卡岩化石英闪长岩→(内夕卡岩)→钙铁榴石夕卡岩→钙铁榴石、次透辉石夕卡岩→(透辉石±硅灰石夕卡岩)→夕卡岩化(硅灰石化→透闪石化)大理岩。矿体则位于夕卡岩带内。

3.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温度较高,一般大于300℃,高者可超过600℃。含盐度一般为中等,变化范围大(4%~20%NaCl)。

流体成分中,阳离子以Ca2+、Mg2+为主,但硫化物阶段K、Na增高,一般Ca2+>Mg2+;Na>K。阴离子以

为主。

硫同位素有两种成因硫,一是沉积成因,另一是岩浆硫,两者相互叠加而出现复杂的过渡状况。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深部为再平衡岩浆水,浅部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

(二)安徽铜陵凤凰山铜金矿床

铜陵地区已发现五个铜金矿田,自西向东分别为铜官山矿田、狮子山矿田、新桥矿田、凤凰山矿田、沙滩角(南陵)矿田。凤凰山矿田位于新屋里复向斜核部的花岗闪长岩体周边接触带,由凤凰山、宝山陶、铁山头、仙人冲、横山岭和清水塘等数个铜金矿床以及众多矿点组成。本矿例赋存于岩体的西接触带,是此矿田中铜、金规模最大、铜品位最富、矿体下延最深的铜金矿床。

1.矿田地质

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中下统殷坑组、和龙山组、南陵湖组、东马鞍山组,容矿围岩主要是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其岩性主要为灰岩。

矿区位于新尾里复式向斜轴与东西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带交切部位。

断裂构造主要有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东西向断裂以压性为主,较大的两条控制了凤凰山岩体的北、南边界。北西-北北西向断裂较发育,一级为张性或张扭性结构面,其中较大的一条是凤凰山-相思树断裂带,由一系列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组成,长数公里,向北西可延至新桥一带,断面倾角大于800,控制了凤凰山岩体的西界,凤凰山铜金矿床的主矿体亦赋存于这个部位。沿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线发育有韧性剪切带。

凤凰山岩体沿凤凰山向斜和仙人冲背斜侵位于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岩体出露面积约10km2,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为近东西向。该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边缘为石英二长闪长岩,两者为岩体不同部位的不同相。岩体中部尚残留有边缘相的石英二长闪长岩,显示该岩体剥蚀程度较浅。岩体K-Ar法同位素年龄值有113Ma、119Ma、124Ma、113Ma四组,主体侵入为113Ma,因此该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杂岩体。

2.矿床地质

凤凰山铜金矿床共有83个矿体,主矿体4个,次要矿体3个,其余为小矿体。主矿体Ⅰ、Ⅲ、Ⅳ号矿体断续相连,呈似板状,走向北西-北北西,倾角较陡直,与岩体接触带的产状基本一致。小矿体多为透镜状、脉状、囊状,并与相邻的主矿体产状接近一致。4个主矿体长321~986m,最大厚度21~88m,最大斜深330~435m,其余矿体规模小,长度不超过200m,平均厚度小于12m。

主矿体产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Ⅰ、Ⅱ号矿体受接触带与北西向张性破碎带的复合控制,Ⅲ、Ⅳ号矿体则受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与接触带的复合控制。小矿体产于大理岩、夕卡岩及石英闪长岩体内,部分产于角砾状花岗闪长岩中。

原生矿物以磁铁矿、赤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为主,其次有辉铜矿、赤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及毒砂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铁白云石、石英、玉髓、石榴子石、重晶石及白云石等。氧化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胆矾等。

矿石的结构构造常见有浸染状结构、边缘状结构、交代结构、网格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皮壳状构造等。

围岩蚀变发育,以钾化最强烈,主要为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钾长石化以钾长石脉为主要表现形式,金属硫化物与钾长石脉关系密切。绢云母化较普遍,一般较轻微,局部出现强烈绢云母化带,并形成石英-绢云母岩。在近矿部位,绢云母化带与碳酸盐化伴生,成为钾长石化的外带,可作为确定矿体赋存部位的标志。此外,近接触带尚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黝帘石化-绿帘石化等,它们多与绢云母化相伴生。自岩体向外可分为夕卡岩化闪长岩→内夕卡岩→外夕卡岩→夕卡岩化大理岩→大理岩(角岩)。夕卡岩带宽0~30m不等。常伴有铜矿化,工业矿体形成于多组构造复合部位。

在四个主矿体中,金、银含量从Ⅰ号到Ⅳ号矿体逐渐降低。按不同矿石自然类型分析结果看,金、银在块状含铜黄铁矿矿石中含量最高,而浸染状含铜花岗闪长岩矿石中最低。金、银主要富集于黄铁矿、黄铜矿和斑铜矿中,特别在黄铁矿中金含量最高(4.10×10-6);斑铜矿次之,但含银最高(达87.26×10-6)。据镜下观察,金主要以银金矿、自然金等独立矿物充填于黄铁矿的裂隙中或呈微细的包裹体在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脉石矿物的晶体中。与金银矿、自然银伴生的铋矿物有辉铋矿、硫铋铜矿、自然铋;含砷矿物有毒砂和黝铜矿。

凤凰山铜金矿床累计探明铜金属量达中型,矿石含铜1.11%;金为铜矿石伴生组分,含金0.69×10-6,伴生金储量达中大型;银品位11.84×10-6,伴生银储量290t。

凤凰山铜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主要为夕卡岩热液阶段,具体可分:

(1)夕卡岩期:主要形成钙、铁、镁、铝等硅酸盐,如透辉石、钙铁辉石、石榴子石、硅灰石、方柱石及稍后含水的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等硅酸盐矿物,后期伴之有磁铁矿的晶出。此阶段的温度为超临界条件。

(2)氧化物期:主要形成层状或架状硅酸盐,如钾长石、绿帘石、阳起石、金云母等,并有磁铁矿大量晶出,富集于侵入体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此外尚有少量的白钨矿和石英等。该期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3)硫化物期:该期生成的绿泥石、绢云母、碳酸盐矿物以交代早期硅酸盐矿物及大量的石英晶出为特征,硫化物亦大量沉淀。早阶段常见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辉钼矿等。铜矿即主要在此阶段生成。晚阶段石英、碳酸盐矿物明显增多,硫化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亦有部分铜矿物生成。金与铜相反,主要富集于晚期阶段,铜、金的这种分离现象一方面是因金比铜更趋向于富集在热液中,另一方面亦可能因成矿作用在相对封闭或开放系统下所决定的。

(4)碳酸盐期:大量的碳酸盐矿物质沉淀,并有少量硫酸盐矿物,铜、金在这阶段未形成有价值的工业矿体。



  • 侵入体内和接触带型金矿床
    答:凤凰山矿田位于新屋里复向斜核部的花岗闪长岩体周边接触带,由凤凰山、宝山陶、铁山头、仙人冲、横山岭和清水塘等数个铜金矿床以及众多矿点组成。本矿例赋存于岩体的西接触带,是此矿田中铜、金规模最大、铜品位最富、矿体下延最深的铜金矿床。1.矿田地质 出露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中下统殷坑组、和...
  • (五)产于侵入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型金矿床
    答:该类矿床包括与侵入作用有关的各种金矿床,其共同特征是矿化作用发生在侵入体内或内外接触带。依据岩体的性质可划分三类:①产于花岗岩类侵入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型金矿;②产于碱性岩侵入体中的金矿;③产于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内的金矿。(1)花岗岩类侵入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型金矿床 这一类金矿床在我国...
  • 主要类型和特征
    答:根据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矿床特点,我们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分为四种成因类型,即岩体内、外变形带热液型,斑岩型,侵入体内和接触带型和远接触带型(表3-3)。表3-3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主要类型 1.岩体内、外变形带热液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岩体内、外变形带热液型金矿床是反映...
  • 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答:④偏碱性侵入岩体内浅-中成热液型金矿,相关的侵入杂岩为二长岩-正长岩组合,矿脉相对集中在侵入体的内接触带,与石英二长质岩体空间关系密切;与第一、第二亚类有关的中生代浅成岩体多半侵位于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第三、第四亚类的浅成—中深成岩体多侵位于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系内。与侵入岩有关的...
  • (二)本文所采用的金矿床分类
    答:本可列于侵入体内和内外接触带型金矿床,但从更宏观的地质背景看,这些赋存金矿床的花岗岩类是太古宙绿岩带(主要是胶东岩群的混合重熔产物),因此该类矿床更宜划归绿岩带型金矿”(涂光炽等,1994)。按这一精神,笔者将胶东、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纳入了绿岩带型金矿床。
  • 侵入体远接触带热液型金矿床
    答:蚀变简单,岩体内出现绿泥石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等,接触带则出现夕卡岩化,远接触带中有硅化、白云石化、蛇纹石化等。地表氧化带常出现铁帽型金矿。3.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由于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所以成矿温度变化范围大,可以从170℃到400℃以上,金的主要成矿阶段一般为170~310℃。在马山矿床...
  • 主要类型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
    答:一、石英脉型金矿 石英脉型金矿是燕山地区最主要的一种金矿类型,区内大部分大、中型金矿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燕山地区石英脉型金矿的主要矿床地质特点类似于胶东地区玲珑式金矿(杨敏之等,1996)。 石英脉型金矿主要赋存于中生代侵入体及其接触带内或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岩、混合岩中;前者如峪耳崖金矿、茅山金矿、东坪...
  • 与潜火山杂岩建造有关的铜、金矿床系列
    答:巴里坤县金山金矿也属此类金矿,也以高硫为特征,含金石英脉中伴有较多Cu、Pb、Zn等硫化物。 图3-19 艾盖巴依金矿岩体和矿体 相互关系示意剖面 1—下泥盆统围岩;2—闪长玢岩;3—断层;4—深部工程;5—矿体 (二)侵入体接触带型金矿床(或蚀变玢岩型金矿) 典型矿床如青河县库布苏金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
  • 有没有人知道我国第二大金矿?在哪里?
    答:第三大金矿类型是火山岩型金矿。其中台湾基隆金瓜石金矿陆相火山岩型金矿最为典型。清光绪年间就已开采,最为鼎盛时期年产黄金2.6吨,铜7000吨。矿床主要分布在第三纪砂质岩所夹的安山岩中,为裂隙充填交代型。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外接触带型金矿床,但重要意义不如前述三种。中国是世界最早开采和利用黄金...
  • 浅-中深成热液型金矿床
    答:该类型金矿床与浅-中深成侵入体有着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其分布甚为广泛,从小型到大型、特大型均有,其储量位居我国金矿之冠,为我国最重要的金矿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燕辽地区、胶东地区、小秦岭地区、冀东金厂峪地区和华南地区。 该类金矿产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既可以产于内接触带,也可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