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和历史是怎样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
其二,
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双重超越”理想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三,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相类似。
其四,中国特色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其五,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展中
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的发展,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也越
来越强烈。

可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缺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就少了现代化的标尺,就失去了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同样,中国的现代化也不能没有本化。
抛弃本土文化,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内在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的现代化也终将不可能实现。
至于二者孰主孰副,我们大可把视野放的长远一些,历史和人民会决定它的走向。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交往的局限性,使每个民族都在走着自己孤立的发展道路。文明的创造在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因而尽管人们每天都在重新发明和发现,但创新往往是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艰辛之路。世界性的交往和竞争,不但使文明的成果得以普遍交流,而且也使各个民族或国家可以在科学技术、经济生产、甚至政治制度上,直接借鉴已有的文明成果,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方式。这样,在世界历史形成之后,跳跃性发展就成为历史的一个常
规和普遍的现象。避免重复和少走弯路正是后起国家能够很快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还同两极性的世界分工密切相关。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也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化,但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在整体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平衡性。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和掠夺,从而造成了世界性的两极分化,使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使殖民地依附于宗主国。两极性的世界分工为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必要性。由于在资本主义世界分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落后国家不可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来富强自己,这就促使它们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发展自己。这正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
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灭亡的危险促使许多有志之士向西方寻求真理,幻想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富强中国。但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刚刚开始起步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和争夺海外殖民地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帝国主义列强极力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控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限制其民族经济的发展,以保证它的投资场所和对落后国家的掠夺。这样,当中国刚刚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时,它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就已经消失。正因如此,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处在艰难的境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既是缓慢的,又是残缺不全的,中国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既然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不通,那么社会主义就是必然的选择。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发展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摆脱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在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实现了历史发展的飞跃。邓小平同志在概括中国这段历史发展过程时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合理解释:不是某些人或某个党派的主观意愿,而是世界历史的文明借鉴和两极分工,才使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义无反顾地走向社会主义。

第一,从近代历史演变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中国,哪一种政治势力能够领导人民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就能够取得引导中国走何种道路的主导权。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前进方向有着清楚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向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以消灭中国共产党为目的的内战,结果在内战中彻底失败。这个结局,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第二,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就有大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普通百姓的追求。大同理想较易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中是有影响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三,从近代国际环境和民族危机的影响来看。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则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对苏联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他们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知识界在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思索时,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

第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态度来看。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引起大后方知识界、工业界人士对国民党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拒绝组织联合政府,发动内战,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识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

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经济主张。那时,就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党派的拥护。

第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面临着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

(1)、是主要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的,他们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2)、是由某些中间党派的领袖人物或中间人士代表的,他们仍然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是由共产党代表的,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这三种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长时期的政治实践中去比较、检验,并作出选择。其结果是:

第一种方案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第二种方案不仅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就是原本持有这种主张的人,除极少数走向反动外,多数也在实际斗争中同共产党站在一条战线之上,承认了共产党领导的正确;

只有共产党的方案,由于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党在群众中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赢得了全国人民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真诚拥护。

总之,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也已经证明,这一选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理论 >>党建政法 >> 政治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理论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 人民和历史是怎样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答: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指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中是有影响的。这也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思想基...
  •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
    答:①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中国近代革命性质属于民族民主革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主,中国人经历了“走日本人道路(维新变法运动)--走欧美道路(辛亥革命)--走俄国人道路(中共初期的城市斗争)--走中国特色道路”的过程。②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共根据国情,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
  •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通过第一,二次国内战争,人民见证了只有无产阶级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使中国带来民主革命的胜利。历史上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是生产日益接近社会性,从而使人民开阔了眼界,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无产阶级接管社会的职能的可能性在增强,还有就是伴随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增...
  • 历史和人民做出了哪三个选择,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三个选择?
    答:(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地主阶级的“自强、求富”思想、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理想、知识分子的改良思潮以及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都不能为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指明出路;无论是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
    答: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历史深入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落后国家跳跃性发展的可能来源于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交往的局限性,使每个民族都在走着自己孤立的发展道路。文明的创造在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因而尽管人们每天都在重新发明和发现,但创新往往是重复别人...
  • 中国人民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答:第二,从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来说,中国人民只能选择了社会主义。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目的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
  • 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答: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 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
  •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答:原因:首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选择。其次,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和响应,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以国家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为宗旨,人民拥护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性质...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