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哪二十四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二十四桥是哪里


北宋中叶以前敦煌属沙州回鹘在沙州回鹘占据沙州时期,始终奉北宋为正统,使用宋朝年号,多次向宋廷入贡,不向西夏屈服。
乾道元年(1068),西夏第二次占领敦煌。以后归西夏。

敦煌的衰落(西夏——蒙元)

景佑三年,党项族攻占肃、瓜、沙等州。沙州回鹘在抵抗失利后率众撤离敦煌。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建立西夏。康定二年(1041),沙州回鹘率众进攻沙州;次年,攻克沙瓜二州。在沙州回鹘占据沙州时期,始终奉北宋为正统,使用宋朝年号,多次向宋廷入贡,不向西夏屈服。这一时期回鹘人虽为统治民族,但汉人仍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回鹘人民长期受汉族影响,故其政治制度、佛教艺术都是汉族和回鹘文化交融的结晶。

乾道元年(1068),西夏再克瓜沙,沙州回鹘政权灭亡。从此西夏加强了对沙州地区的控制。西夏的统治机构模仿北宋,故西夏统治时期敦煌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只是将瓜沙二州的统治中心从沙州移到了瓜州,州以下仍设县乡里等行政机构。终夏之世,对外战争频繁,沙州和西夏管辖的其他地区一样,徭役、兵役均十分繁重。敦煌作为西夏的西大门和与西域联系的关口,还担负着沉重的边防任务。而且,这一时期敦煌还曾发生几次严重的旱灾和蝗灾。长时期的动乱和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敦煌地区的经济迅速衰落。西夏长期与宋廷为敌,不准西域各国通过敦煌与河西向宋朝贡,对过境商人也课以重税,迫使西域各国使者和商人避开西夏辖区,改由塔里木盆地的南沿经青海进入中原,而从事东西经商最活跃的回鹘人则较多使用从中亚到蒙古的草原之路。自南宋时起,海上丝绸之路也日趋活跃。敦煌逐渐失去中西交通咽喉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转站的重要地位,其商业和文化也渐趋衰落。西夏统治者既信奉巫术和多神教,也笃信佛教。作为佛教圣地的敦煌在西夏时期仍受到人们的重视,莫高窟以及榆林窟、西千佛洞都曾招致无数善男信文顶礼膜拜。在这些地方修建寺庙,新建重修石窟等活动也仍然盛行。

宝庆三年(1227),蒙古帝国攻占敦煌。同年西夏灭亡。

  北宋行政区划:

  北宋行政表

  京畿路:开封府,滑州

  京西南路:金州,房州,均州,邓州,唐州,襄州,郢州,随州

  京西北路 ;河南府,颍昌府,孟州,郑州,汝州,陈州,蔡州,颍州

  京东东路 :齐州,淄州,青州,潍州,莱州,登州,密州,沂州

  京东西路 :应天府,兴仁府,兖州,徐州,单州,郓州,濮州,济州

  河北东路 :大名府,开德府,河间府,沧州,清州,雄州,棣州,滨州,德州,博州,冀州,莫州,霸州,恩州

  河北西路:真定府,怀州,卫州,相州,磁州,洺州,邢州,赵州,深州,祁州,定州,保州
  河东路:太原府,隆德府;晋州,绛州,泽州,汾州,隰州,石州,丰州,府州,麟州,代州,岚州,宪州,忻州,辽州
  永兴军路:京兆府,延安府,河中府;环州,庆州,宁州,耀州,坊州,丹州,商州,虢州,陕州,解州,同州,华州

  秦凤路:凤翔府;秦州,会州,巩州,岷州,阶州,成州,凤州,陇州,泾州,原州,渭州,西安州,廓州,河州,兆州
  成都府路:威州,茂州,绵州,汉州,彭州,蜀州,眉州,简州,嘉州,黎州,雅州,邛州

  潼川府路 :潼川府,遂宁府,果州,资州,普州,昌州,叙州,

  梓州路 :资州,普州,梓州,荣州,戎州,祥州,泸州,纯州,滋州,昌州,合州,果州,渠州,遂州

  利州路 :兴元府;三泉;文州,龙州,剑州,利州,兴州,洋州,巴州,蓬州,阆州

  夔州路 :夔州,达州,开州,万州,施州,忠州,涪州

  荆湖南路 :荆州,邵州,永州,衡州,全州,道州,郴州

  荆湖北路 :江陵府;靖州,沅州,辰州,鼎州,沣州,岳州,鄂州,安州,复州,归州,峡州

  广南东路:连州,广州,封州,康州,新州,端州,英州,韶州,循州,梅州,潮州,惠州,南恩州,南雄州

  广南西路 :桂州,贺州,昭州,梧州,浔州,邕州,廉州,雷州,郁林州,琼州,高州,化州、容州,藤州,象州,贵州,柳州,宾州,宜州,观州,钦州

  福建路 :福州,建州,漳州,泉州,汀州,南剑州

  江南东路:江宁府,宣州,徽州,信州,饶州,江州,池州,太平州,南康军,广德军

  江南西路:洪州,筠州,袁州,抚州,吉州,虔州

  两浙路:杭州,苏州,润州,常州,秀州,湖州,睦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处州,衢州,婺州

  淮南东路 :亳州,宿州,海州,泗州,楚州,滁州,真州,扬州,泰州,通州

  淮南西路:寿州,濠州,和州,庐州,光州,黄州,舒州,蕲州

  云中府路 :云中府,武州,应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州,儒州

  燕山府路 :燕山府,涿州,檀州,平洲,易州,营州,顺州,景州,蓟州,经州
  【含义】古代中国的路、府始于宋代。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唐中叶后,道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节度使所辖之地虽不少称道,但道制行政区划已混乱不堪,到了宋朝,最高行政区划是“路”,路略似唐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然后转化为行政区。这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在唐宋王朝进入了道(路)制时期。该时期从7世纪初至13世纪后期,达六百余年。
  【特点】纵观道(路)制时期的行政区划有这样几个特点:(1)无论在唐代、宋朝,还是五代十国、辽国和金国,道或路是最高行政区划单位始终没有变;(2)该时期六百多年中,始终实施的是三级行政区划,最基本的单位是道或路—府或州—县;(3)上一个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朝的州制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州,在此时期仍继续沿用,不过变成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4)还引进了府、军、监等行政区划单位,尤其是府一直沿用下去,成为一个长期广泛采用的重要行政区划单位。
  

以北宋一代而言,18路、23路的时间最长,为分路的代表。以下是24路的治所和辖区。

京畿路 : 治所: 陈留(今开封市陈留) 辖区: 今河南开封市为中心、北至延津长垣、 南至扶沟、太康,东至民权、睢县,西至至中牟、尉氏。

京西南路 : 治所: 襄州(今襄樊市襄阳县) 辖区: 今河南白河流域,湖北宜城以上和陕南的汉江流域。

京西北路 : 治所: 河南府(今洛阳市) 辖区: 河南伊洛河流域和汝颖河流域。

京东东路 : 治所: 青州(今青州市) 辖区: 今山东泰山山脉以北以东和江苏宿迁地区。

京东西路 : 治所: 应天府(今商丘县南) 辖区: 今山东泰山山脉以西以南和江苏徐州地区。

河北东路 : 治所: 大名府(今大名县东) 辖区: 今河北拒马河、大清以南容城、肃宁、滏阳河以东、天津市南部和山东省聊城、惠民地区。河北西路

河北西路 : 治所: 真定府(今定州市) 辖区: 今拒马河以南高阳、饶阳、滏阳河以西和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

河东路 : 治所: 太原府(今太原市) 辖区: 恒山以南,除涑水河流域以外的今山西省全省和陕西省府谷、神木、佳县地区。

永兴军路 : 治所: 京兆府(今西安市) 辖区: 今陕西白于山、横山以南、蒲河、麟游以东,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地区。

秦凤路 : 治所: 秦州(今天水市) 辖区: 今陕西秦岭以北,蒲河、麟游以西,宁夏同心以南,青海湟源以东地区。

淮南东路 : 治所: 扬州(今扬州市) 辖区: 今安徽淮河以北和淮南嘉山、全椒以东至海的江淮地区。

淮南西路 : 治所: 寿州(凤台县) 辖区: 今河南光山、湖北黄陂以东、安徽池河、滁河以西的江淮之间地区。

两浙路 : 治所: 杭州(今杭州市) 辖区: 今浙江省和大茅山以东的苏南地区

江南东路 : 治所: 江宁府(今南京市) 辖区: 今江苏大茅山以西和皖南地区以及江西鄱阳湖以东江昌、乐安江、信江流域。

江南西路 : 治所: 洪州(今南昌市) 辖区: 除鄱阳湖以东地区的今江西全省。

荆湖南路 : 治所: 潭州(今长沙市) 辖区: 今湖南省。

荆湖北路 : 治所: 江陵府(今荆州市) 辖区: 今湖北宣城、钟祥、京山以南,始建、鹤锋以东大部分地区。

成都府路 : 治所: 成都府(今成都市) 辖区: 今四川江油、绵阳、简阳、仁寿、健为以西地区。

梓州路 : 治所: 梓州(今三台县) 辖区: 今四川盐亭、仪龙以南,平昌、大平、邻水以西,中江、资阳、屏山以东和贵州西部地区。

利州路 : 治所: 兴元府(今汉中市) 辖区: 今陕西秦岭以南、佛坪、石泉以西和四川平昌、营山南部、梓潼以北地区。

夔州路 : 治所: 夔州(今奉节县) 辖区: 今重庆市达县市、垫江、壁山以东和贵州省东部地区。

福建路 : 治所: 福州(今福州市) 辖区: 今福建省。

广南东路 : 治所: 广州(今广州市) 辖区: 除雷州半岛以外的今广东省

广南西路 : 治所: 桂州(今桂林市) 辖区: 今广西省、海南省和雷州半岛。

  • 北宋是哪二十四路
    答:云中府路 :云中府,武州,应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州,儒州 燕山府路 :燕山府,涿州,檀州,平洲,易州,营州,顺州,景州,蓟州,经州 【含义】古代中国的路、府始于宋代。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唐中叶后,道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节度使所...
  • 宋朝行政区划——十三道、十五路、二十四路、十六七路
    答:总结一下宋朝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为: 13道 —— 两京十道 —— 北宋15路 —— 北宋17路 —— 北宋18路 —— 北宋23路 —— 北宋24路(26路) —— 南宋16路 —— 南宋17路 。开封府 —下辖 开封、浚仪、尉氏、陈留、雍丘、封丘、中牟、阳武、酸枣、长垣、扶沟、鄢陵、考城、太康、襄邑、...
  • 北宋是哪二十四路,南宋是哪十七路?
    答:北宋二十四路图(1111年)http://202.121.7.7/person/donghu/2/cmap/tu37.jpg 南宋十七路图(1208年)http://202.121.7.7/person/donghu/2/cmap/tu38.jpg
  • 两宋路制设置历史
    答:到了徽宗赵佶崇宁四年(1105),京畿路再次被纳入,路制总数相应提升至二十四路。这些路制的调整反映了宋朝时期中央对地方管理的精细化和地域划分的不断深化。北宋时期(政和元年1111年)的二十四路图,以及南宋时期(嘉定元年1208年)的十七路图,都是这一时期行政区划变迁的直观记录。
  • 安抚使的相关信息
    答:二十四路是将首都开封独立为京畿路。另外在北宋覆灭前还有过昙花一现的二十六路,那是二十四路再加上燕山府路和云中路。这两路是北宋末年在辽亡之后取得 燕云十六州后,改造而成。旋得而旋失,与北宋俱亡于金。以上二十三 路是以转运使路为说,若以安抚司路为准,则永兴军路和秦凤路(按: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即陕西路...
  • 宋代安抚使是什么级别
    答: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_始设西川_峡路安抚使_泾源等十五军州安抚经略使等。以后_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_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_事毕即罢。仅陕西_河东_河北及两广等路常置安抚使司_掌管一路民政_以知州兼任安抚使_但必须由太中大夫以上或曾任侍从官者兼任_官品低者只称“主管某路安抚司公事”...
  •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答: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
  • 二十四孝图有哪些故事?
    答: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是著名诗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又是著名书法家,为“宋四家”之一。官至著作佐郎。他十分孝顺,虽然身居高官,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七、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
  • 宋江最后当了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相当于几品官?是...
    答:宋朝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安抚使是路一级的最高官员,因为宋代“路”一级是派出机构,没有行政长官。 3、楚州兵马都总管,正三品官,相当于现在的正军级的政委。也就是(淮南东路)省一级的军区,驻地为楚州的地方军队最高长官。北宋一级行政区划为“路”,全国共划分为二十三路。 4、宋江所管的淮南东路(省级),...
  • 中国二十四孝都有哪些?
    答:24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0-30 展开全部 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