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言文的五种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翻译文言文的五种方法是:“增补、调换、留借、删减、互联”。

1、增补法。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增补后的句子,大家一看就明白。

2、调换法。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3、留借法。“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

4、删减法。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

5、互联法。文言文中有时把几件事情(或几条线索)中相关的词语并列在一起,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或起强调作用,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叫互文并提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并不是说“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而是说“秦汉时期的明月啊秦汉时期的边关”。翻译这类文言文句子,要先找出相互呼应、补充或并列的部分——即“互”,再一层意思一层意思进行翻译——即“联”。像“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到影。 ”(《三峡》)之类的句子翻译都要注意到这一点。



  • 文言文言的五种翻译技巧
    答:琵琶行并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到影。 ”(《三峡》)之类的句子翻译都要注意到这一点。需要引起同学们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学习过程,文言文的翻译又是文言文知识和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夯实文言基础知识之后,掌握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翻译文言文。
  • 文言文中如何翻译
    答:文言文中翻译方法:保留原词法、增补法、删除法、换词法。保留原词法: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沿用,对于这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其原词,不做翻译。例如:“人皆有不忍之心”(《孟子》),其中“人”、“皆”、“有”、“不忍之心”等词语都可以直接保留原词。增补法:在文言...
  •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答:三调:调整语序。1、前置谓语后移 2、后置定语前移 3、前置宾语后移等 。四留: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五扩:1.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2、言简义丰的句子,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六缩:删繁就简。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
  • 翻译古文言文的方法
    答: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主谓倒装 在古汉语里,主语和谓语的次序通常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在某些感叹句里,为了强调或加强语气,就把主语放在谓语的后边,这种现象,初中文言文中较少。如:“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定语后置...
  •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答: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一、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
  • 文言文翻译五步法
    答:4.多看些历史书籍,了解历史事件及人物,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5.也可以在生活中适当的应用文言文,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理解和记忆能力。 6. 文言文翻译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
  • 翻译文言文方法
    答: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
  •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答:导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欢迎阅读!篇一: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
  •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答:五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 2. 含法字的文言文语句及翻译 法 :古写作“灋”(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又...
  •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答:借代的翻译、夸张的翻译、互文的翻译、委婉的翻译、用典的翻译。借代的翻译。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很困惑,无法理解,所以借代应该意译,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夸张的翻译。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在翻译时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