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白狼山之战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三国时期,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白狼山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吓得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逃到柳城(今朝阳县十二台乡袁家台子村附近),投靠了乌桓。

袁绍曾与乌桓关系密切,两个儿子跑去和他们一勾结,迟早是个大祸患,怎可不除?曹操决定北伐乌桓!谁知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不少将领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袁尚、袁熙已经是力穷势孤,不足为虑。反倒是刘备、刘表不能不防,一旦趁大军北伐远征乌桓之际,二刘袭击许都,救应不及岂不被人端了老巢?

这时候,只有一个人认为现在是打乌桓灭了袁氏的最佳时机,他的理由是大军立即北伐,乌桓倚仗自己山高水远必定没有准备,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必然能胜。以袁绍与乌桓以往的密切关系,一旦等到袁尚、袁熙兄弟在那里养到羽翼丰满,就必然成了北方一个大患。

至于刘表,只会坐谈,不会打仗。他知道自己的才能驾驭不了刘备,怎么可能放心地给刘备兵权?刘备手中没有兵用什么打仗?所以,就算我们虚国远征,也不必担心。曹操就因为这个人决定赌一把,因为这个人是旷世奇才的郭嘉,一个郭嘉的话胜过所有将领谋士。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八月,曹军突然出现在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今朝阳市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大阳山)附近,袁氏兄弟与乌桓首领蹋顿万没想到曹军会从这里杀出,集结数万骑仓皇迎战。

血战白狼山

白狼山之战是场遭遇战,也是场生死决战。曹操战败,全部曹军将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乌桓战败,整个乌桓将臣服曹操,他们同样也没有退路。

表面看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但他们面对曹军的到来却措手不及,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单兵能力强,但整体作战弱。

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和百战余生的精锐“虎豹骑”,不过他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重装主力步兵在后面。

只见乌桓骑兵铺天盖地、来势汹汹,数量几倍于自己。曹军阵中有些慌乱,一些士兵面露恐惧。此时猛将张辽主动请战,他“劝太祖战,气甚奋”,曹操看他气吞山河,勇猛无畏,心中振奋,将手中所持令旗授予张辽。

曹操纵马登上白狼山,向柳城方向望去,看到乌桓军布阵无法,阵形松散,漏洞百出,心中大喜:“都是乌合之众!”当即命令张辽、张郃二人为前锋,率部冲阵。

狭路相逢,勇者胜!

张辽拍马下山,直冲敌阵,曹军的精锐骑兵随之倾泻而下,与乌桓骑兵展开厮杀。乌桓军士本来就畏曹军虎威,现在见这般阵势更加慌乱。张辽拍马直取蹋顿,大战二十余合,未分上下。张辽佯装败走,等蹋顿赶来,猛然拨马回身,乘其不备,刀光一闪,斩蹋顿于马下。乌桓兵见主帅已死,慌不择路,拼命逃生。袁尚、袁熙见势不妙,急领数千骑兵夺路而逃。

徐晃、张郃、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奋勇争先,数万骑兵混战,原本就仓皇迎战的乌桓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一举平定了乌桓,占据柳城。

郭嘉遗计曹操坐等二袁人头

曹操北伐获胜,班师凯旋,高兴没多久噩耗传来,郭嘉病逝。提起曹操,人们很容易想起铜雀台,想起赤壁,想起煮酒论英雄,想起官渡之战。但紧接着官渡战事的另一场大战却长时间地被人忽略,以渲染战事为长的《三国演义》也仅仅用了一页多的篇幅来描写这场历时四个多月的血腥大战,其中关于乌桓的败亡更是惜墨如金,堪堪只用了几十字。

其实,北征乌桓是曹操一生中绝难忘记的经历,劳师远征,山高路险,错走一步就会导致全军覆灭。尤其是在这场远征中,他平生最倚重、最器重的谋臣郭嘉因不堪劳累病死,更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 三国时期,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白狼山之战
    答: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八月,曹军突然出现在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今朝阳市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大阳山)附近,袁氏兄弟与乌桓首领蹋顿万没想到曹军会从这里杀出,集结数万骑仓皇迎战。血战白狼山 白狼山之战是场遭遇战,也是场生死决战。曹操战败,全部曹军将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
  • 白狼山之战是什么?三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三国时期,北方不得不提魏国。可以说,魏国除了一次外,对外战争都赢了,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北方,无疑是曹公的白狼山之战打得最漂亮,收获最大。可以说,这一战一举消灭了盘踞边境数百年的乌桓,使乌桓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是三国时期第一次对外战争,彻底消灭了袁家,基本统一了袁绍在河北的四州。一、三国时期的乌...
  • 白狼山之战结果如何?如何评价白狼山之战?
    答:东汉末年,曹操为消灭北方的乌桓势力和袁残余势力,进行了一场战争。在曹操的主力部队还没有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突破乌桓的军队,在塔墩斩杀乌桓单于。因此,白狼山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的结果,曹操胜利了,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地盘被灭,然后乌桓的势力逐渐被...
  • 白狼山之战曹操是怎么反败为胜的
    答:白狼山之战是曹操一统北方的最后一战,至此最大的诸侯袁绍势力烟消云散,曹操正式成为北方霸主。
  • 白狼山之战的结果如何
    答: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胜,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之后乌桓的势力被逐渐削弱,该部落的人口融入汉人或鲜卑部落,最终淡出历史舞台。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屠柳城”。他没有进一步追击逃亡到辽东的二袁,而是坐等二袁的首级。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二袁的首级送来了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是...
  • 白狼山之战指挥曹军的是谁
    答:白狼山之战指挥曹军的是曹操。曹魏为了解决后患,便开始长期的对外作战,最经典的一战便是“白狼山之战”;此战由曹操亲自统帅,张辽临时持麾担任先锋部队指挥官,不仅一举击破了乌桓军队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而且还俘虏二十余万人。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持麾的张辽...
  • 白狼山战役中,谁将乌桓首领蹋顿斩于马下
    答:白狼山战役中,张辽将乌桓首领蹋顿斩于马下。白狼山之战,是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役中,张辽将乌桓首领蹋顿斩于马下。在曹操的主力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 三国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的是谁
    答:三国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的是张辽。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
  • 白狼山之战中率领大军以少胜多的是谁
    答:白狼山之战中率领大军以少胜多的是张辽。白狼山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争,发生在曹操和乌桓之间。曹操派遣张辽等将领担任先锋,与乌桓军队进行决战。最终,曹操以少胜多,成功地击败了乌桓军队,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张辽率领的先锋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运用智谋和勇气,在战斗中迅速击败了乌桓...
  • 白狼山之战的英雄是谁?千里遇伯乐不胜荣幸
    答:三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将军,——张辽,名叫文远。古人起名字的时候,名字和字的意思是有关联的。这个词是别人叫他的,但是叫自己的时候,就应该叫自己的名字。文远换了三任老板后。终于遇到了他的人生伯乐。那就是曹操。当袁到达的营地时,他无情地投降了吕布的残余势力,常毅。这开始引起曹阿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