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五险的比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四川省综合保险与成都市社保的区别?

简单点说,综合保险的待遇没有社保的高,尤其是在将来的养老金上,差距很大,医保、工伤,差距不是太大的,失业的差距也大。综合保险应该有综合保险卡,每月会有20块钱到卡里面给买药用。
综合保险的交费基数是在成都社平工资的60%、80%和100%三个档次选择,根据员工的工资决定,最接近哪个档次,就用哪个基数,交费比例,单位14.5%,个人5.5%
累积缴纳满1年可以得到一张养老金支取凭证,等退休后凭这个领取一定的养老金。如果没拿到综合保险卡和支取凭证,就要去找公司了。目前外地户籍的基本都是缴纳综合保险的,社保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人才能缴,所以即使要求,公司也可以只缴纳综合保险。
根据成都社保的规定,农户(无论本地外地),只能参加综合保险,以前参加社保的,单位愿意,可以继续参加社保,也就是说,单位也可以转综合保险的,城镇户口(无论本地外地),都必须参加社保。

扩展资料:
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从业人员可以享受的待遇如下
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从业人员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住院医疗保险待遇、老年补贴待遇和日常药费补贴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
1、对经认定为工伤的外来从业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相关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
如果发生致残可按规定享受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旧工伤复发医疗费,以及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认定后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
2、对经认定为因工死亡的外来从业人员,相关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实际发生的符合国家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抢救医疗费用以及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三项合计标准为100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住院医疗保险
在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住院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下的部分,由外来从业人员个人承担;超过起付线的部分,由综合保险基金承担80%,个人承担20%。最高享受额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月份数确定。

老年补贴待遇
从2005年4月1日起,只要单位为外来从业人员缴费在三年内累计满十二个月的,外来从业人员可获得一份老年补贴凭证。在本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时,可凭老年补贴凭证上所载的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一次性兑现。

日常药费补贴
从2005年4月1日起,外来从业人员在参加综合保险期间,可享受综合保险基金支付的每人每月20元的日常药费补贴,并获得一张“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个人可以持卡到全市使用银联卡POS机的药房购买药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综合保险

四川省成都市有横琴人寿保险线下的经营,你可以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五险一金的算法:
一、公积金缴存比例
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高于12%,其他单位缴存比例高于12%的部分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纳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6%。
二、社保缴纳比例
成都社会保险险种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身份不同,参保比例不同。同时每个参保险种缴费比例不同,具体如下:
(一)养老保险:
1、城镇职工: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
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
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
(二)医疗保险:
1、城镇职工:单位缴纳6.5%,个人缴纳2%;
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纳6.5%,个人缴纳2%;
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纳2.5%,个人不缴纳。
(三)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个人不缴纳。
(四)失业保险:单位缴费2%,个人缴费1%。
(五)工伤保险:一类行业0.6%,二类行业1.2%,三类行业2%。
(六)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
1、城镇职工:单位缴纳1%,个人不缴纳;
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纳1%,个人不缴纳;
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自愿缴费。
2015年成都五险一金缴费基数
(1)公积金缴存基数
根据现行规定,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职工每月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是缴存基数乘以缴存比例计算得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根据成都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月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来测算确定,职工收入不断提高,他们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缴存额也相应提高。
今年,我市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调整为18242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491元,上调幅度为15.81%。下限将分区域执行两个不同的标准,其中,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1250元;而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新津县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为1400元。
(2)社保缴费基数
成都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按上一年1-12月的四川省平均工资和成都市平均工资来进行确定的。成都社保基数有上下限的规定,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雇工和非本市城镇户口职工不得低于50%,私营企业法人、股东、个体工商户业主不得低于10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
成都社保基数会在每年的4月左右进行调整,会根据上一年四川省平均工资和成都市平均工资来进行成都社保基数的调整。由于成都社保基数的调整时间在每年的4月以后,而执行时间是从每年的1月开始,所以每年就需要补交成都社保基数调整之前几个月的差额。



  • 2019年成都五险的比率
    答:同时每个参保险种缴费比例不同,具体如下:(一)养老保险:1、城镇职工:单位缴费20%,个人缴费8%;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3、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费12%,个人缴费8%。(二)医疗保险:1、城镇职工:单位缴纳6.5%,个人缴纳2%;2、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单位缴...
  • 2019年成都市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答:计算方法如下: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单位缴费比例为7.5%个人缴费比例为2%工伤单位缴费比例为0.6%生育单位缴费比例为0.6%失业单位缴费比例为2%个人缴费比例为1
  • 2019年成都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比例,五险一金最低标准
    答:(1)公积金缴存比例 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高于12%,其他单位缴存比例高于12%的部分按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纳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得低于6%。 (2)社保缴纳比例 成都社会保险险种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身份不同,参保比例不同。同时每个参保...
  • 2019年成都五险一金比例
    答: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7.5%,个人缴费比例2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个人缴费比例1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6%,个人不用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6%,个人不用缴费 住房公积金:单位与个人缴存比例在6%至12%之间,个人、单位缴存比例原则上应一致。其中,财政拨款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 五险一金成都缴纳标准2019
    答:如果是个人的,不需要交五险,一般是三险一金,如果是公司的,一般的公司都是买的最低一档的,按照你申报的工资作为基数,缴纳比例是养老8%,医疗2%,失业1%,医疗和生育有绑定的成分你就要交一部分生育,还有大病补充医疗,如果你的工资是1500,大概就交200左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
  • 2019四川社保缴费标准2019
    答:一、社保缴纳比例最低标准 成都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是按照上一年度 四川 省 平均工资 的300%和60%来确定的。据了解2018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4717元,月平均工资为5393元。因此2019年成都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为: 1、 养老保险 :缴费基数的下限位2697元,缴费基数上限为16179元。
  • 成都 五险一金计算器2019
    答:应使用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312元。计算方法如下: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单位缴费比例为7.5%个人缴费比例为2%工伤单位缴费比例为0.6%生育单位缴费比例为0.6%失业单位缴费比例为2%个人缴费比例为1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
  • 2019年临汾五险一金缴纳基数比例,五险一金最低标准
    答:五险一金比例通常以百分比出现,例如,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2%,个人缴纳比例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7%,个人缴纳比例2%。一般而言,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就是当月的工资,不过如果工资很高(比如超过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基数就到顶了,而如果工资特别低的话(比如低于上年你所在城市...
  • 四川社保基数标准
    答:成都工资6800五险一金交2459元。根据最新的社保政策,2023年职工养老保险费率为22%,医疗保险费率为12%,失业保险费率为1%,工伤保险费率为0.5%,生育保险费率为0.8%。此外,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为12%。公司部分扣五险一金:养老22%660元、医疗12%360元、失业7%51元、生育0.8%24元、工伤0.5%15...
  • 成都五险缴费比例2019
    答:从2019年1月1日起,职工五险一金由地税收缴改为由国税收缴,是强化社保制度与措施,可以最大化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国家的大政策,必须要执行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