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峡的宝鸡峡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渭河的历史

陕西母亲河---------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关中平原蜿蜒502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省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在西安境内先后接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泾河和石川河后,经由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75万平方公里,几乎覆盖整个关中道。渭河流域集中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2%的工业总产值,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陕西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生命河”。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曾经有一千多年,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咱们渭河流域。谈到渭河的历史,也许很多人仍记忆犹新,在五十多年前,沿河的人们还可以在河边淘米洗菜;二十多年前,还能捕鱼捞虾。而如今,渭河却是"上游水干了、中游污染了、下游淤满了",由于多种原因,渭河防洪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和水土流失治理较缓慢,严重制约着流域内各市(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渭源鸟鼠山的滴水山泉开始
一路不拒溪流,逐渐莽荡
它曾多次挣脱黄土高原与秦岭的夹峙
开拓出一片片坦荡的河谷
陇西、天水、宝鸡、凤翔、岐山、咸阳、西安……
中国历史上璀璨无比的城市一一兴起
周文王、武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
一群中国历史上最威赫的帝王,相继在渭河滩上,一个踩过一个的脚印……
在流经818公里后,渭河踌躇满志地
在潼关直直朝黄河切入
形成了古老中国的文化横轴和独一无二的历史时空
如今,在其13.6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里生活着2000万人
在陕西境内它仅千里之长,流域面积6.75万平方公里
但这块弹丸之地却无疑曾对中华民族有过最大的影响
打开中国的版图,不用费多少工夫,就可以在它的腹地找到一条河。这条河不算长,仅810多公里,但它却密切地关联着整个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这条河,水流黄色,每到洪水期又稠似泥浆,但它却积淀了厚重而灿烂的华夏文化。这条河的流量不大,不能托浮客船货轮,但它却哺育了从古至今陇地和关中的芸芸众生。它就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黄河流域总被人们称誉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摇篮,而渭河正是关系到这古老摇篮摆动的中轴组成部分。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渭河由西向东流去,在黄河从秦晋之间穿过南下,进入河南的急转弯处,直直地切入了这条大河,形成了渭河和黄河的横向轴线。这就是中国古文化之轴,世界著名古都长安、咸阳、洛阳、安阳、开封,都串联在这条轴线上。渭河,就是这样一条身价不凡的河流。
说来渭河又实在应该取个“秦河”的名号,因为它和历史上秦朝的先祖息息相关。渭河造就的关中平原又称“秦中”,这秦中有好多与“秦”字相关联的事物。比如:山有“秦岭”,地有“秦川”,丘有“秦陵”,字有“秦篆”,戏有“秦腔”,菜有“秦椒”……而上游天水一带在古代被称作“秦州”,还有秦安县、秦亭乡、秦家塬村……这“秦”字堪称渭河流域的灵魂。
从小到大数十年里,我一直在家乡的渭河附近回绕,很少远去。终于有一天,我和朋友决定走一趟渭河的源头。
我们从渭河的中点宝鸡出发,驱车沿着陕甘北路,过千阳岭,翻越关山牧场,又顺着张家川大梁南下直奔天水,再溯河西上,终于到达渭河的发源地——甘肃渭源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县城,夹在渭河源头的清源河和禹河之间。在县文化馆老边的引导下,我们的车驶上通往渭河传统源头——禹河的山路。一路上放眼望去尽是黄土的山梁,黄土的沟壑,向西向北漫漫无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每一个黄土至高点上,都有用草皮和泥土垒成的尖锥形土堆,每个土堆上都插着一根木杆,上面飘拂着写满经文的三角白旗。老边告诉我,这是当地人的“祈雨台”。自古以来陇地多旱少雨,每逢春夏之交,当地农民便堆砌起“祈雨台”, 祈求苍天降下甘霖,得到好收成。
时值农历五月,关中的小麦已经金黄一片,马上就要收割了,而这里的小麦却刚刚起身拔节,还没有抽穗。我们的车停在一个长长的山梁上。眼前的这座鸟鼠山因是渭河的发源地而闻名。我们顺着山旁的小路盘桓而下,来到了一座刚盖不久酷似民房的小庙前。古庙的残墙和石阶淹没在荒草丛中。守庙的老头儿告诉我们,这就是禹王庙。从古至今,每逢大旱,方圆百里的乡民都要在这里举行大规模的祈雨活动。
老边又把我们领到禹王庙下方的白杨林中,指着一个仅能容一只大碗的石穴说:“这就是渭河源头‘品’字泉。如今只剩下一‘口’,那两‘口’早被黄土埋没多年,寻不见踪影了!”我俯瞰穴内,不见泉涌,也不闻水声,只见浅浅的积水中堆聚着厚厚一层陈年腐叶,几只小水虫在水中自由地翻着筋斗。
《尚书·禹贡》和《水经注》中都明确记载:“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
我们驱车下鸟鼠山,驶向清源河道。一道秀美丰润的河谷出现在我们面前,一群群牛马在川道丰肥的草滩上悠然自在地进餐,枝叶繁茂的大白杨树掩盖住片片低矮的村舍,川地里生长着嫩绿的苞谷苗和蚕豆秧,一派江南景致。
而相距10公里外的清源河上游,分岔很多,发源于南谷山各个方位的石缝中、灌木林里和悬崖峭壁上。水极清澈,水中长满了各种各样水草、灌木和蕨类植物。这就是让人眼湿心润的清源河源头。的确,凭借它丰沛的水量和更长的长度,实在应该是渭河的正源。但因为没有显赫的大禹王登临,没有经典可考而被列入旁系。禹河虽然短、小、浅,但因富有传统的文化重彩而被奉为正宗。
渭河从渭源发源,流经陇西、通渭、武山、秦安、天水、清水然后继续向东,在甘陕之间,进入了六盘山脉和秦岭的夹缝,一改坦然舒缓的个性,变成一条喧嚣湍急、左冲右撞的猛河。它左右回转,甩下一个个乱石险滩;时而跌宕,形成无数急流漩涡。一路与崇山峻岭搏杀足足200里,在宝鸡峡猛然冲刺,终于脱离了两大山系的夹峙,一跃进入了平坦宽阔的八百里秦川。
这是一片古老丰腴的土地,古往今来,人们称作关中的地方。
这关中,西有陇山,东有潼关,南有秦岭,北有岐、乔、黄龙山脉相连。山为安全之势,而水为生存之本。一座以山岳为边墙的天然“大城”,包裹了渭河横贯的八百里秦川。这“大城”中黄土深厚,五谷丰饶;四季分明,寒暖皆宜;百姓安乐,温饱有余。关中人受神农始祖和后稷农师的教益匪浅,操持庄稼精细周到,把一年的精力倾注到麦子身上。本地深厚肥沃湿润的黄土,极适合小麦那又细又长的根须自如地伸展。当地居民全年以麦面为主食。百吃不厌还翻新出许多花样,直养得男人身高体健,女人面俊手巧。
关中人多是人高马大的汉子,还有那体态苗条一走三扭的妇人。单看头面,高颧骨、阔嘴巴、细长单眼皮居多。秦皇陵出土的秦兵俑就是关中人特征的忠实写照。
而更重要的是,这富饶的渭河平原还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自古以来,凡国都所在地,都要具备地势优良、水源丰足这两大基本条件。
中国周、秦、汉、唐无一不建都于关中渭河平原,就是因为关中三面被山脉拱卫,是一处进攻固守皆宜的好地方。同时,渭河流域的大小河流网络关中,为灌溉五谷和人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由于这两方面的优势,便形成了“关中自古帝王州”的特殊地位。
先说周朝的先祖,曾经发端于渭河支流的漆水河流域。至今,在武功镇的漆河西岸,还可见到周人先祖后稷的“教稼台”,和其母姜虫原的墓冢。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周族迁徙至渭河的另一支流——泾河的中游,即现在甘肃庆阳、平凉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数百年过去,周族繁衍壮大,泾河上游流域已经不足容纳,便回跨岐山,在渭河北岸最丰腴的周原驻足。经过数代的发展,到周文王姬昌为首领时,又率领部族向更广阔的渭河下游进军。在渭河南岸支流沣河的西岸建立国都。这便是历史上的丰京。
姬昌建立丰京不久后病逝,儿子武王姬发继位后,又在沣河以东更广阔的平原上建立新都镐京。丰、镐二京,应该是渭河流域第一次出现的大都市,两座城堪称“姊妹城”,相距不过50华里,中间有大道相连,相互依存,一直持续了350多年,直到周平王为避犬戎之侵扰而迁都城于洛阳,才结束了它们作为“京都”的地位。
面对周王室的东迁和关中的空虚,原本生存于渭河和嘉陵江上游的秦人先祖,开始了东进的长征。他们先翻越陇山,进入渭河支流千河,又顺千河逐步南下,来到“千渭之会”的古陈仓,然后迁至渭河北岸雍水与横水之间的雍城。先后经历9次迁都之后,最后定都于与西周故都丰、镐二城隔渭河相望的咸阳。咸阳之北,有泾河、石川河;南有黑河、涝峪河、沣河,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又是关中平原最开阔肥沃的地段。应该说,是渭河中下游的八百里秦川的地利,将秦人的事业托向巅峰,实现了一统中国的帝业。



紧随秦朝之后的西汉,也将都城定于离咸阳不远的渭河南岸。汉长安城的北墙和西墙面对渭河,因为受河道的制约,城墙的走向形成不规则的梯形。而渭河南岸丰富的水源,保证了西汉盛期长安人口急剧增多而对水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西汉长安城运用渭河水资源的优势,曾首创了古代中国都城供水系统工程,包括建立水库(昆明池等)和架设“飞渠”(即现代的高架渡槽)。
“八水绕长安”,这是古人对隋唐长安城优越地理位置的形象肯定。在隋唐长安城之东有灞河、河;西有沣河、
河;南有河、橘河;以北便是众河流归属的渭河以及泾河。由于借鉴了西汉城市供水工程的经验,又有更多河水可以引用,隋唐长安城内供水渠道的分布更加密集。而唐长安城的另一特点,就是蓄水为池,以供皇家游乐,比如太极宫中的四大海和山水池,大明宫中的太液池,兴庆宫中的龙池等,在这些人工的湖泊内都可以泛舟。
在盛唐时期,长安人口已逾百万,如果没有充足的天然水源和如此密集的供水网,是很难维持这个中世纪国际大都市的正常运转的。
唐朝之后,中国帝王的“王气”东移,关中平原从此失去作为国都的地位。长安城的地面供水系统也就逐渐荒废。到了清末民初,西安城内的居民已经全靠地下水维生, 即打井汲水。
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由于工业兴起,人口增加,西安市发生严重水荒,自来水厂无法满足城市需求,只好限时供应生活用水。最严重时甚至出现用消防车向断水区送水的情况。
后来,西安市政府采纳专家建议,引用100公里之外周至县境内的黑河水进入西安。为什么舍近求远?因为昔日绕长安的八水之中,一些河流上游已设水厂,水资源已经满负荷;另一些河流的污染程度已经不宜作饮用水。而黑河源于秦岭,远离城市和工业开发区,水质纯净,流量也大。引黑河工程完成之后,西安市水荒暂时得到缓解。
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不光是西安等大城市,整个渭河流域的水资源形势也愈加严峻。首先,由于现代化的开发,增加了许多用水的渠道和项目,比如,大量用水的新型住宅楼;所有城镇在追求形象工程中建立的喷水池和绿地、花园;各种豪华的洗浴城、游泳场的涌现;不断发展的蔬菜和瓜果种植区;各种饮料、饮品、红白酒的无限制生产;还有牛、羊、猪、鸡、鸭、鹅、鱼……的扩大饲养。当然,其中也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
处于渭河中游的宝鸡市将嘉陵江源头之水引过秦岭分水岭,注入渭河支流清姜河,以解决城市用水之荒。这是一种小范围的“南水北调”。为了改变渭河河床日益干涸的难堪和增加地下水蓄存,宝鸡市在渭河干流建筑大坝,全面阻拦河水。
效法宝鸡市,渭河下游的咸阳和西安的灞桥区,也准备在渭河和灞河上筑拦河坝以改变现状,其实这种拦河建坝早在5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人们打出“人定胜天”的旗号,随即开始了一系列对渭河的整治和开发。在70年代初建造的宝鸡峡水利大坝,提高了渭河水位,并将渭河水引入几百公里的渠道,来灌溉咸阳以东渭北高原上的旱田。又在传统的防洪堤岸内再筑新堤,来获得更大面积的河滩丰产田。当时几乎所有支流包括三、四级小支流上被广泛地修筑水库,以达到拦洪、蓄水、水土保持的多重目的。
我下乡插队时也曾经历了修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水库的过程。当时,负责工程的革委会副主任让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凭的知青设计大坝。我运用初三所学的几何,草率地完成了梯形面积的运算——还算不错,当时还知道大坝两侧的坡度越缓越稳定。整个大坝是黄土堆垒的,而且仅仅由人工一层层夯实,到了预定高度就算峻工。当时是1969年冬季。回想起来,“革命造反时期”的人胆子真大,这正应了“无知者无畏”这句话。
然而这些建在渭河的坝,依然挡不住渭河时而的暴怒。平时安然的渭河,每到夏季暴雨时节,却会突发狂暴的洪流,有时它瞬间的威力,不但能冲垮堤坝,还使临河的居民家破人亡。
1975年,一场数十年罕见的特大暴雨突袭了渭河的中上游地区。许多渭河支流上的小水库被山洪急速注满又崩坝,一股股激流狂奔,一路不断冲毁山村和乡镇,待所有支流的洪水汇聚到渭河,已经形成势不可挡的狂潮。据颜家河采石场的职工回忆,那天傍晚场部突然接到紧急电话,说天水的洪峰正急速向下游袭来。场领导立即下令在渭河滩作业的工人撤回高岸。不久,就听见上游峡谷传来闷雷般的巨响。一瞬间,便看见约三层楼高的洪峰怒卷着树木、巨石以及猪、羊、牛和人的尸体,猛扑过来,速度比呼啸而来的火车还快!采石场的两位男工,因为抢救一台抽水机,一转眼便被浪潮吞噬。5天之后,在100公里外虢镇以东的渭河滩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当时参加搜寻难友的工人回忆,他们冒着倾盆大雨沿着浊浪汹涌的渭河岸,向下游走去。一路上用长钩拉上来数不清的尸体,但大多数都是女的。后来得知,天水附近的一家医院的妇产科楼,被山洪完全摧毁。
6年之后的1981年,渭河流域再次发生了山洪和泥石流灾害,这次受灾最严重的是陇海铁路。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渭河两岸高山的植被过度采伐,又以农田代替。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雨之后,出现多处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被彻底摧毁,中断行车近两个月。
到了21世纪,这里洪水的灾害似乎更容易发生了。2002年6月,横跨渭河支流的陇海铁路上一座150米长的灞河桥彻底被山洪掀翻冲垮。事后人们发现,此次只不过是三五年不遇的水害,却造成了相当于50年不遇的巨灾。原因是,近些年来西安房地产大开发,民间掀起狂采灞河沙。
然而自三门峡水库建成40年后,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水灾也出现了。2003年8月,渭河流域上一次不算大的连续降雨,却造成了自1556年以来的最大的一场灾害。渭河上一般的水灾,都来自河之上游,但这次如此大的漫天之水,却第一次是从下游的三门峡库区逆行倒灌而来的!使渭河下游的华县、华阴,逃离家园的灾民达20万之众。
从这一系列大自然通过渭河所施展的灾难来看,天道是不可违背的,这天道就是自然规律。人类对山河要有敬畏之心,因为人是山河孕育的。
但与这些山洪相比,渭河里的污染也许更为可怕,因为它几乎把渭河的下游变成了一条接近死亡的河。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从兰州返回西安,列车顺陇海铁路从甘肃陇西进入渭河上游,我看到在宝鸡峡的拦水坝以上,河水基本以天然水为主,水色虽然泛黄,但少有污染。过宝鸡峡之后,渭河水被渭北灌渠分流,宽广的河道只剩下一条小溪,阳光下就像一条蚯蚓。过宝鸡市、虢镇、蔡家坡、杨陵到咸阳,陡然再见的渭河,已是黑沉沉的污水巨川。这显著增加的流量,已经不是来自沿途的各条支流,而是聚集了沿途各城镇、厂矿所排泄的废水。列车过咸阳桥时,虽所有车窗紧闭,但还是闻到了一股浓烈的臭鸡蛋味儿。紧接着又过沣河桥。在十多年前,沣河水极清净,河中的沙洲上杨柳婆娑,和当时黄浊的渭河水对比很鲜明。如今,沣河水也变成褐色,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难看的泡沫。后来看报纸才知道,那是因为上游建了好多家造纸厂的缘故。待过了三桥,又见河。这河也早已失去天然河流的形态,简直就是条人工排污渠道,里面充满了污浊泛起的白沫。
从西安再东行,渭河下游的水质更差,因为又增加了这个充斥七八百万人口大城市的排泄物。有一次乘汽车从渭南过渭河桥,车到桥中,刚把车窗打开一条缝,一股难闻的气味即刻充满车厢。再俯望河流,浩荡的黑水向东流去,河滩上一层厚厚的沉积物龟裂,翻卷的一面是白花花的结晶体。



仅仅在50年前,渭河非洪汛期的水还只是略略泛黄而已。在咸阳桥边,人们在卵石堆积的河边洗菜、淘米、洗衣服。在20年前,人们还能从河中捕捞两三斤重的鲤鱼。在10年前,人们在渭河的许多支流里还能游泳、洗澡。但在今天,这一切都已成为美好的回忆。
2004年9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认定:“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丧失生态功能”意味着“渭河快死了”。虽然渭河的危难与现代文明之间不能画等号,但它又确实是在热情追求高速度发展现代文明的大潮中,由于人们的任性和放纵所致。我相信,当人们从激情中清醒过来之后,会理智地重新善待这条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大贡献的母亲河。

秦人的先祖发源于甘肃的礼县,后辗转迁徙到西汉水流域、后又到渭河流域。图为西汉水流域上的一处场景。

渭河在众山涧中冲出了一条水路,距发源地200公里处,渭河来到了宝鸡峡口。

在宝鸡峡渭河终于脱离了六盘山脉和秦岭的夹峙一跃进入了平坦宽阔的八百里秦川
宝鸡市在1976年建了水利工程,用水渠灌溉200公里外的咸阳地区的渭北高原上的农作物。去年宝鸡市区里又建起一个截水湖面,从而使渭河的水量日趋减少。

5月的秦川大地被丰厚的小麦所覆盖,这是西安南郊的乐游原。

品字泉位于渭源县鸟鼠山,在传统上它被奉为渭河的源头。

渭河流域图

但这次漫天之水却是从下游的三门峡库区逆行倒灌而来的
潼关港口——渭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因三门峡水库的阻拦,它形成了宽阔的水域,当地村民用他们制造的大铁船运输过河的车辆。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的建设不断扩张,现在西安城才达到盛唐时期长安城外围的规模。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的城市供水一直是一件大事。

渭河流经的城市都会有这样的污水源,这些未经处理、直接排到渭河的污水,无疑大大加剧了渭河的污染。

2002年6月,在陇海铁路上,一座横跨渭河支流——灞河上的150米的桥被山洪彻底掀翻冲垮。由于这里长年大量采沙,这次只不过是三五年不遇的水害,却造成了相当于50年不遇的巨灾。

如今渭河已经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成为黄河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2003年9月的一天,华阴市政府雇来大型挖掘机,对罗敷河与渭河交汇处的一个大堤进行挖掘,以使从三门峡库区倒灌进华阴市毕家乡的洪水,回到渭河主河道里。这次因洪水而逃离家园的陕西灾民多达20万。

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历史上就是盛产小麦的粮仓。图为地处临潼上游的白鹿原。

在陕西的潼关,渭河汇入黄河。由于渭河含有大量的泥沙,被一些专家人称为第二条黄河。

 【历史概要】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明发祥】  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农业发祥】  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   

渭河流域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史。渭河在陕西境内塑造和滋润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最早摇篮。早在6000年前,渭河流域就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河流中有丰富的水生物,河畔陆生生物亦非常丰富,中华民族祖先就选择在渭河流域的半坡村定居,在这里开展了早期的农业活动,养殖家畜和渔猎作业。渭河以她宽广而博大的胸怀,哺育着她的儿女。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先祖三皇都发祥于渭河流域,伏羲诞生在渭河上游的天水,炎帝起源于渭河中游的宝鸡(陈仓)地区,黄帝则崛起于渭河下游的广大区域,华夏文明的摇篮就在自然条件优越的渭河流域。在人类发展史上,渭河与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印度的恒河,古巴比伦的阿拉伯河一样,是人类最早的乐园。“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形象地说明了渭河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强大基地。炎、黄、周、秦、汉、隋、唐等8个王朝凭借渭水之利,在此建都千余年之久,使中国在全球工业革命之前的农耕社会发展阶段一直走在世界的前。
引渭河之水灌溉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西汉成国渠到民国渭惠渠再到今天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无数先辈用勤劳的双手铸造了一座座丰碑式的水利工程,滋润着辽阔的关中大地,为陕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以长安为政治中心的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为全国之冠。关中平原亦称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界秦岭,面积有三万四千平方公里。这里土质肥沃,组织疏松,利于耕作。但年降雨量较少,一般只有六百毫米左右,且雨量分布极不平衡。从地区来说,西部雨量多于东部。季节分布也相差悬殊,雨量多集中于夏秋之交,冬春干旱,以致旱灾频仍。为了克服这些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汉武帝在关中大力兴修水利,利用流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及其支流泾、洛等河丰富的水源,大规模兴建引水灌溉工程,进行抗旱洗盐,形成了关中农田水利网。其中主要的引渭人工灌渠是惠泽关中一千多年的成国渠。
成国渠首见于《汉书·沟洫志》:而关中灵轵、成国、□渠引诸川。是知成国渠、□渠可能修建于六辅、灵轵渠以后。《汉书·地理志》在右扶风郡县记载了成国渠道引水之源、起始与终到地点:成国渠首受渭,东北至上林入蒙笼(茏)渠。据此,汉武帝时开凿的成国渠从今眉县引渭水,东北流,穿过漆水河,至今兴平县境入蒙茏渠最后至皇家园林上林苑,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一带田地。
三国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卫臻又重新整修成国渠,并在汉代基础上向西扩展,自今宝鸡以东之千水开渠引水。《晋书·食货志》载:青龙元年,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泻卤之地三千余顷,国以充实焉。这是说修筑了两个水利工程,一是扩建汉成国渠,引汧水自陈仓到槐里;二是兴筑临晋陂,引洛水灌田。二渠灌田三千顷,增产丰收,使关中这个抗击蜀汉的基地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晋书·宣帝纪》所载基本相同:青龙一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焉。从而把汉代的成国渠向西延伸了近百里地。这是成国渠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建。
西魏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又曾在武功县西筑六门堰,堰有六座闸门故名曰六门堰,以解决成国渠横跨漆水的工程难题。这一工程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标志着古人在治水方略上的巨大创新。六门堰这一过沟建筑物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渠库结合工程,具有过沟和泄水的功能,是成国渠的咽喉工程。其中的堰用以连通过沟渠道,门用以排泻漆水
据现代学者的勘查,三国时的成国渠从现在陈仓区虢镇西北临河村附近引汧水,位置在宝鸡峡千河王家崖水库上游附近,经土家崖、冯家咀、李家崖、刘家崖村,然后绕虢镇南侧,又北曲至贾家崖,顺周原脚下向东延伸,与汉成国渠故道相接。这一段是曹魏时扩建,目的是西引汧水以增加成国渠水源,是今日宝鸡峡工程汧河以东渠道自历史上的首次创修。向西延长的这一部分相当现今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的一部分,只是渠道位置较低,大致沿坡原底部而行。
唐朝时成国渠取得最大灌溉效益的时代。唐初即全面恢复了西汉时兴建的成国渠,引渭水灌田,对中游横绝漆水河谷西魏时兴修的六门堰,贞观年间(627-649)曾花大力气进行重修,且取得了成功。《长安志》曰:贞观中役九州夫匠,沉铁牛、铁剑以御魑魅,始就其功。其后各代屡有兴筑,使其功能逐渐增强。咸阳通十三年夏四月戊子,京兆府奏修六门堰毕,其渠合韦川、莫谷、香谷、武安四水,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田二万余顷,俗号渭白渠,言其利与泾白相上下,又曰成国渠。
成国渠在宋熙宁时有修复,只效益无法达到唐代水平。在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中明确说明为今废。因此,成国渠前后延续了将近1200多年,随着宋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和战乱,渭河流域的发展也日渐衰落,成国渠终于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了。
在渭河宝鸡峡口修建现在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的设想始于20世纪30年代。邵力之文:其时,德国人巴尔格建议在渭河宝鸡峡修筑水库,发电抽水,以溉高原之地,而导渭自此益为国人所注意。民国24年(1935)元月26日,国际联盟的专家考察了拟建的宝鸡峡水库工程,民国25年(1936)11月至第二年3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钻探队完成了对宝鸡峡拦河坝进行了地质勘探。民国35年(1946)12月作为国民政府治黄顾问的美国专家也查勘了宝鸡峡水库坝址。民国36年(1947),国民政府计划修建第二渭惠渠即宝鸡峡灌溉工程,后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搁置。
时隔十年,1956年陕西省开始筹划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1958年5月完成了初步设计。1958年12月20日,在渠首太寅村举行了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开工典礼。该工程由陕西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省渭河工程局负责施工,当时动员了12个县7万多民工组成10个指挥部分片分段包干。1959年2月水利部张含英副部长带队现场审批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决定将宝鸡峡大坝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大坝修到615米高程,先具备引水灌溉条件。第二期蓄水到636米高程,增加调蓄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原计划1959年月10月建成,但因工程艰巨,至到1962年春被迫停建时,经过几年的艰苦施工才完成部分重点工程及总土石方量的40%左右。直到1971年7月15日终于建成通水,实现了引水上原的宏伟理想。
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决定于1996年8月,1997年12月20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5年9月26日,枢纽开始恢复蓄水。宝鸡峡加坝加闸工程即宝鸡峡水利枢纽全面发挥效益。



宝鸡峡从1958年开始建设,其间几经周折,终于在1974年完工,是陕西最大的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也是宝鸡市人工修建的最大一条河流。

  • 宝鸡峡的宝鸡峡地理位置
    答: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东南地区,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品字泉”,全长818公里,于陕西潼关注入黄河。
  • 宝鸡峡倒虹工程输水混凝土管加固处理?
    答:宝鸡峡倒虹工程输水混凝土管加固处理情况如何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一、引言陕西省宝鸡峡韦水倒虹工程全长880m,其中钢筋混凝土管长623m,内径3.25m。设计流量52m3/s,校核流量55m3/s,控制灌溉面积159万亩。该倒虹工程于1971年建成,至今已运行30多年。由于30多年前施工技术限制和质量不佳,加...
  • 宝鸡峡倒虹原理
    答:是一个连通器,流水在障碍物的下方,利用高差,从下面的封闭管道中流过。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因为像一个倒置的虹吸管,故称为倒虹吸。而扶风的韦水倒虹,是宝鸡峡引水工程总干渠跨越韦水的重大建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宝鸡有什么适合短线徒步的绝佳场所?
    答:千阳县骊山 骊山位于宝鸡市千阳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山上有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骊山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而著称。徒步者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参观骊山寺、骊山石窟等历史遗迹。宝鸡峡 宝鸡峡是一处集...
  • 想知道:中国陕西咸阳引渭渠在哪
    答: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关中地区的西部,涵盖宝鸡、咸阳和西安三个市的十三个县区。该灌区从渭河左岸取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8万公顷,其中自流灌溉占三分之二,提水灌溉占三分之一。东西延伸181公里,南北平均宽度14公里,最宽处可达40公里。年均降雨量566毫米,年均蒸发量1110毫米。土壤以渭河...
  • 谁知道宝鸡峡管理局是个怎样的单位啊?
    答:晕倒,就是省水利厅下设的一个单位,你问这个干什么?莫不是要进这个单位?我劝你还是免了吧...宝鸡峡就在扶风,有名的就是一个前苏联援建的韦水倒灌,现在哪个单位很多人都下岗了,但是还在死撑。
  • 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环境怎么样
    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挺好的。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关中西部,西起渭河宝鸡峡口,东到泾河岸,南临渭水,北抵渭北高塬腹地,灌溉着宝鸡、杨凌、咸阳、西安4市(区)14个县(市、区)291.56万亩农田。灌区现有总干渠、干渠6条,支渠、退水渠101条,抽水站22座,发电站4座,中型水库6座,形成了一个两处...
  • 渭河的历史
    答:效法宝鸡市,渭河下游的咸阳和西安的灞桥区,也准备在渭河和灞河上筑拦河坝以改变现状,其实这种拦河建坝早在5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0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人们打出“人定胜天”的旗号,随即开始了一系列对渭河的整治和开发。在70年代初建造的宝鸡峡水利大坝,提高了渭河水位,并将渭河水引入几百公里的渠道,来灌溉咸...
  • 宝鸡峡管理局是个怎样的单位?
    答:省水利厅下属处级单位
  • 宝鸡峡水库现在能钓鱼吗
    答:不能。宝鸡峡水库是泄洪水库,河道周围设有警示牌、栏杆,要求无关人员不得翻越栏杆到河道钓鱼、戏水,截止到2023年7月18日不能钓鱼。宝鸡峡水库是陕西最大的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也是宝鸡市人工修建的最大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