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20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人性化管理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人际权力管理阶段、人际沟通阶段、合作管理阶段、奉献管理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实际是企业文化与员工个人意识或文化意识进行整合的过程。

扩展资料
人性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如何创造提升顾客价值的方案、如何解决顾客所关注的问题的方案,以及如何将顾客感知到的但并没有完全清楚表达出的愿望的方案。
直接定制是在简单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将每一位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特定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根据顾客的特殊要求来进行产品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化管理

  日本是世界人性化管理的楷模,值得所有国家管理界学习。以下是《亲历日本企业管理》作者赵淑清的一篇文章,转载如下,供参考学习:
  学习日企 ;从关注客户到关注员工
  在日本企业工作15年终于回国后,我听得最多的管理话题无非在两方面:从老板角度谈,总是谈企业要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要做大、上市,云云;从企业员工角度谈,则很多都在抱怨老板是资本家,表示自己不可能一心一意为其卖命,等等。

  而我在日本企业里,几乎没有听过类似的观点。日本企业中最多、最优先研究的课题之一是:“消费者的期待是什么?”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总是反复探讨这样的话题,因此他们基本有一个共识——消费者期待企业要能做到两条:

  第一,企业要值得信赖和令人安心。信赖的根本途径就是严格按企业所“承诺”的提供服务;令人安心则是指,企业都会相信,消费者的要求大多是合理的。

  第二,企业要提供高效和周到细致的服务。“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想、去做,才能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这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灵活对应”便是高效服务的灵魂。

  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本质上说,企业成也在人、败也在人。日本企业管理中重视的是激发全员的工作激情,让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客户、为企业尽心尽力。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基于信任用人

  用一句我们非常传统的话说:“士为知己者死”。

  员工尽心竭力为企业工作的热情如何被激活?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他“被信任”。这里特别要提到的,不是只有管理人员“被信任”、“被重用”,日本企业的基本观念是“信任人”,也就是每一位员工都被作为“人”而得到信任、尊重。只有关注全员的工作能力,才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迸发出活力,发挥特长。这就是日本企业用人观的特点。

  日本人常说:“生意的成功与否,完全看主管用人的态度,是信任员工的能力,还是否定他们。”日本企业的成功、日本制造的优秀,是因为他们认为员工都是优秀的,这样的价值观传导给了每一位管理者,这是使企业越做越强的驱动力。

  “主管用人”的态度,根本来自企业的用人态度。如果老板总认为:“员工就是来挣我的钱的、不会和我一心,我要处处防着他”;员工就会考虑:“这老板会不会坑我,我如何才能让老板的承诺兑现,我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双方为此整日提心吊胆,甚至积怨在胸,那怎么能快乐地工作呢?

  假如我们把员工当成顾客来看待,我们就会变得心平气和,就能更加客观地重视他们。正如顾客往往有权利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一样,企业主应该怀着感激的心情去接纳员工。当然,老板可能不喜欢总是评价公司的员工,却喜欢不断出主意的员工。不过,既要用人,就不能苛求,尤其不能存有“让别人替自己效劳”的心理。

  那么,是任用主管把员工管住,“给我干出活儿就行”,还是通过主管去传递企业对员工的关爱和帮助员工成长,这对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是会带来不一样效果的。信任的背后,所有员工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在此基础上他才能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竭尽全力地完成好他的工作。


  重视团队协作

  在我所工作过的日本丰田电气配件制造企业里,协作是其根本特征之一。而协作的基础就是相互信任,由信任达成了彼此的责任和帮助。那么,凭什么建立信任?公平。当员工感到所在企业是一个公平世界时,他会表现出很强的奉献精神。公平造就信任感,促使员工自觉行动,这才增强了企业成功的砝码。

  日本企业一线员工的收入和工长、科长的收入相差是不大的,基本也就两倍左右。为员工营造一个公平的世界,企业也基本没有计件工资制。他们认为,员工由计件工资制得到的奖赏,不过是对他具体工作的肯定,而非任何其他,如:忠诚、资历、创新等。久而久之,员工就会得出结论:只有那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关的活动才是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这就会使员工逐渐忽略工作的其他重要方面,如:创新和奉献精神,甚至会带来企业内部的无序竞争、相互排斥,最终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在日企看来,产品的“不良率低”是理所当然的,完成规定的量化指标也是份内所应当做到的。因此,对仅仅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相关活动从不奖励。而工资政策中也从不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尤其过分奖励个别的高层管理者,他们认为这会给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好相处带来麻烦。对员工的工资政策,看重的是公平合理原则,而不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那么,他们注重奖励什么、鼓励什么呢?奖励相互协作的团队,鼓励团队精神。这里,就有一个激励制度的公正性和导向性问题。

  为员工营造一个公平的世界,首先,日本企业做到了工作岗位从不固定给某一个人,而是轮换干,不好的工作更要轮换着干;再者,给员工分配略高出自己能力的工作,以唤起员工的好奇心、挑战心;更有,注重培养多技能员工,而培养人的能力和特长是对每一位员工而言,锻炼机会也是对每一位员工而言的。这些就体现了尊重、给予发展机会、一视同仁。

  日本企业在工作中主要考查员工的忠诚度(鼓励奉献精神)、资历深浅(鼓励长期工作)及所提改善方案被采纳的比率(鼓励创新)。国内企业对团队打造常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合伙完成一件工作就算了事。殊不知丰田管理模式要的是智慧共享的相乘效果,就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把自己哪怕是一点点的想法都告诉大家。这样一来,所有人员就可以一起消化、吸收这些各自为战时想都想不出来的各样想法,团队的思考量就会成倍、几倍地翻大。

  当一个新员工注意到他的同事们以团队合作为己任时,这个员工就很可能将这种行为视作一个行动准则。在日本企业里,对员工、对问题,从不以惩罚下属了事。日本企业追求“让员工愉快地工作”这一目标,因此几乎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早会不能训斥员工,要鼓劲!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如果不善待员工,员工就会把不满发泄在产品上。

  所以“日本制造”领先是必然的。


  创造温情气氛

  产品质量的稳定取决于员工的稳定。而在企业中创造温情管理的气氛,又是建立在员工需要尊重、渴望被认可基础上的。所以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工作条件、安全保护、环境气氛。我们很熟悉的5S管理,它首先就是在为员工建立一个“温馨的家”。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员工便很自然地了解了企业的创业动机、传统、使命和目标,也就自然产生一股向心力。

  在日企,无论是从哪个部门提升起来的管理者,都要具备能理解他人的能力和热情。

  日本中小型企业的社长上班,往往早上很早就来到公司,早早站在厂门口迎候员工,认真地向每一位上班的员工打招呼问好。即使是对迟到的员工,也不会声色俱厉地批评或训斥,而是说:“今天早晨一定是家里有什么事吧?没关系,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也许公司能帮上忙!”简单的一声寒喧,就使员工感到了企业的温暖。当员工结婚、生子或有丧事时,总能得到企业送的一份礼物和企业主要领导签名的慰问信。如果以团队组合做出了成绩,企业除了对员工进行表扬奖励外,还要向其家人表示祝贺、致谢。

  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企业,是上下人员之间“亲如一家”的温情气氛。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我在日本精工工作期间,因为车间大,尽管空调温度设在28度(日本人冬天不穿毛衣毛裤,都是单衣单裤),依然感到有寒意,于是公司就给每个人的腿下方配一个取暖器。一次,我们社长从大阪来考察工作,可能是看到我把取暖器放得太近,就特意关心地提醒我:“注意不要烤伤了。”多年在日企的工作实践,我感悟到,员工受到这样的重视和关心,就会带着诚意、爱心工作,就会思考:假如要保证我们自己购买商品时100%合格,必须在生产时把不良产品消灭在“零”,“如何做会更好”就会成为一种牢固意识;有了对工作的兴趣,它就是创新的源泉,员工就会发现许多改善工作的好方法,就会从根本上忠诚于企业。

  日本制造业大都经历了从经营需要“留住员工”到“为了员工的生存而经营”这个历程。员工一旦被企业录用,各种保险都会按照国家规定和公司承诺来办理。员工对企业自然抱有强烈的依附感,把企业看作是个人生活的依靠和一生事业发展的基地。因此,员工的利益和企业完全拴在了一起,企业与员工真正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紧密相连,就使员工非常关心企业内部的分配关系,也就能促使员工关心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反过来,员工也更愿意并安心在这里干下去。日本企业能够留住员工靠的是:态度、情感、事业。

  我还想强调一点,企业用人“以适当为好”。如果仅仅注重高学历,招进来的人其才能不能得到发挥,他就会认为这个企业不好,也会给企业带来累赘。如果招进的是一个普通人,他就会感觉这个公司还不错,就会尽心尽力地工作。我曾带在华公司的实习生参观汽车部件的设计部门,当我告诉他们这里从事汽车部件设计的人员有很多是高中毕业时,他们几乎都不相信。而日本人常说“我就不信教不会他”。所以,吸引求职者、留住员工不只是靠高薪,而是靠企业的经营形象,还有管理者的决心、热心与诚心。事实上,有很多员工就是因为“我们老板不错”而留下来的。


  员工参加管理

  我曾工作过的企业,每月都会公布经营状况,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对影响企业利益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发表意见。比如:我在车间看板管理版上看到,“我们生产的丰田安全气囊,出厂价是17.68万日元,假如我们有不良品流到订货商手里,所要赔偿的将不只是17.68万日元,而是一部汽车的造价”,等等。

  在日本企业中,重要的问题一般都需要经过全体员工反复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最后实施。而绝没有“少数服从多数”这个概念。比如:丰田汽车出现质量问题被召回时,订单减少,使我所在的企业陷入“是否通过关闭一个分厂来渡过难关”的艰难选择。关闭一个厂就意味着1000多名员工下岗,这时候,经营者把利他之心、关爱之心、慈悲之心放在了经营的核心位置,认为遇到经济萧条、工作量减少的时候,全体人员应该一同渡过难关。基于这种思想,该企业最后决定以取消企业全体员工的午餐费来代替关闭这个分厂的决策。这种大家愿意团结起来、共同承受和应对困难的举措,是不是我国企业应该借鉴的呢?

  正是有着一心为员工生存而经营的思维方式,员工也没有辜负企业的厚望,“质量不是100分就是零分”——每位员工心中都有这样一把尺子,时刻在丈量着自己的心。“质量管理就是人品管理”,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同时,员工抱着神圣的信誉感、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给消费者呈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国内的企业,“以挣钱多少论英雄”的短期思维颇为盛行。我们很多企业往往在员工的薪水上又过分纠结,殊不知情况往往是:从材料的入厂到产品出厂,各个环节上的浪费其实远远大于支付给员工的报酬。而拥有高度职业道德的员工,就好像“良马见鞭影而行”一样,会自然而然地替老板节约成本,并打造最优秀的产品!

  日本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是,通过人性化的软件管理,企业可以得到持续发展。规章制度也只是管理者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式。他们认为应该鼓励部下积极工作,但绝不能强迫部下表现出色,做出成就。只有部下心甘情愿,心情愉快,才能产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所有积极的方面才会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保证产品质量。管理追问原创、简单点最好,不过,也挺全面的!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围绕人的行为、需要、动机等人性本质而探索的管理模式。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是最权威的人性需求理论。
  基督教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人性化管理的典范。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的学习、探索、实践。

  当今,在管理者们不断探讨对员工采用何种管理方式最有效的话题时,人性化管理一词的被提及率越来越高。人性化管理,作为结合制度与人性之间的一种管理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所推崇,并逐渐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实践都有相应的理论为指导,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乃至形成系统都有其演变的轨迹。综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就是对管理中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化,而管理人性化的趋势同时也越来越清晰。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人性的认识体现在它的经济人假设:人只有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才可以发挥出他的最大潜能。而梅奥和霍桑的实验最早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倡导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从而成为管理思想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从个体行为方面的研究,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社会人的内涵。1957年麦格雷格提出两类人性观: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有惰性、缺乏理智等;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人有工作的本能、勇于承担责任等,管理者应当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管理理论学派林立,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已经显现,就是管理的人性化。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在人性探讨上有独到见解,提出用管理人代替经济人;以卢桑斯为代表的权变学派以超Y理论为基础,首次提出人性化管理概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学习和创新成为成功的法宝,在此条件下,对人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正如当代美国着名的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德斯指出的:成功的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即以人促产,管理就是调动人的潜力。而人性是复杂的,调动人的最大潜力必须了解人性,一切从人出发。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的发展不能只靠少数几个优秀的经理人,未来出色的企业将是能使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美国管理学者彼德·圣吉在1990年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应当是自主管理,人将成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从管理科学的不断演变、深化,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管理模式下,管理仅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而进行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将人仅仅变成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工具和手段,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人人都是管理的主体,员工既是决策的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员工不是在制度约束下被迫工作,而是自觉自愿遵守制度并愉快地工作,通过管理文化的构建,创造一种和谐、友善的工作氛围,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密切协作的团体,管理行为真正实现管理与被管理的高度重合,企业成为自我组织、自我调节、有序高效的有机整体,个人理性与组织理性高度一致。
  中国企业市场化的历程比较短,大部分企业处在成长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的竞争要比以往更加激烈和残酷,这就使得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在参与竞争中要格外谨慎和清醒。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如何管理好企业,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构建能打硬仗的团队,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密切协作的有机体,这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盲目照搬国外成熟期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是不明智的,就如同让一个婴儿去啃骨头补钙一样。
  对于现阶段的大部分中国企业,我比较主张以法家制企,用儒家待人。
  中国的法家理论与美国麦格雷格提出的两类人性观中的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相似,强调法制和赏罚分明,提倡组织创新和变革。根据这种理论,依法治企是公司管理的首选。在管理中,首先必须依靠科学、严谨的制度与规范,进行刚性制约,无论是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应是从严管理、重视考核、奖勤罚懒,让每位员工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管理制度完善、各种流程顺畅、业绩考核到位,体现制度的约束性、统一性和公平性。
  中国的儒家理论与麦格雷格提出的两类人性观中的Y理论对人性的假设类似,儒家学说讲仁爱,讲宽恕,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以爱己之心爱人。企业应尊重每一位员工,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让员工参与决策和制度的拟定,因人施教,培养员工的职业竞争力。管理者要善于发掘员工身上积极的一面,因势利导地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使管理由被动变主动,让员工理解制度、规范的积极意义,主动维护和遵守,使公司和员工结成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人性化管理的基础是制度建设的完善,是严格管理前提下的人性化,是管理的高级阶段,是管理理念的升华,它绝不能脱离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独立存在,更不是人情化管理和仁慈化管理。
  在侨鸿集团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体会到人性化管理对员工的尊重。公司有健全的制度和规范,但往往在拟定阶段就多方征求员工意见和建议,企业精神的文字表述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就是我们从员工提交的众多方案中选出的,体现了员工的意志;公司没有打卡机,但几乎没有员工迟到、早退,大部分员工都提早到岗,做好上班前的准备;下班时间到了,还有很多员工在岗位上忙碌,今日事今日毕,企业的员工有着良好的职业风范。这里没有官的概念,管理者以身作则起着模范带头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倡导的企业用人理念是: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发展人才。每一位进入企业的员工都会得到系统的岗前培训,每一位新人都有企业指定的导师引领,内容详尽的岗位引导计划会和员工本人见面,导师的循循善诱帮助员工尽快地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克服心理上的不适感,很快融入工作团队。对于在岗的员工,我们每年都有详尽的年度培训计划,除了对专业技术的培训,我们也同样注重对员工个人素质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为员工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个人职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与员工沟通的理念是:企业不承诺终生聘用,但将帮助员工具备终生被聘用的能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有意识和有计划地引领员工同步成长与发展,是对员工最体恤的关怀,是对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和满足人性高层次需求的最好帮助,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
  总得说来,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管理模式,是需要管理者用心来同被管理者进行交流,做到彼此了解,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用心来指引。
  最后我用村上春树写的一段令我无限感动的文字来做结束语,它生动地诠释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企业管理中情感激励的主要方式 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要点
  因此,对于人才,管理者不能把他们视为经济人,仅仅满足其生存和物质的需要,而要在管理中贯穿尊重、信任、沟通、关心、赞美等情感激励手段,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公正评价,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在企业营造出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环境与氛围。情感激励是激励人才最好的又是最廉价的方式。尊重、信任、沟通、赞美、关心是情感激励的主要方式。 (1)尊重  尊重是企业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与认可,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是激发人们进取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员工只有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才会竭尽全力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特别是对能力和组织感召力比较突出,渴望被别人肯定与认可的人才来说更是如此。根据崔学鸿的一份调查显示,高达78.2%的被调查者希望管理者:工作时像领导,非工作时像朋友;52.8%的被调查者认为管理者对人才的尊重和认可是最能激发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因此,尊重应当成为激励人才的第一要义。
(2)信任  其激励深度大,维系时间长,士为知己者死就说明了信任的巨大激励作用。人才的工作独立性较强,没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信任是对他们最好的管理。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激发部下发奋图强的工作秘诀,就是信赖部下,让他们自主自发地去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部下不闻不问。作为管理者,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但必须注意说话方式,以免在批评时伤害部下的自尊心。这是我在长期的实践中感悟到的一点心得。
(3)沟通  邻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也是很可能被管理者忽视的激励方式。韦尔奇认为,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应该用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剩下30%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对于管理者而言,通过沟通可以使人才对公司的文化、管理制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是了解人才,调查研究,争取支持,汲取智慧的最佳手段。对人才来讲,管理者与他沟通,是关心他,信任他的表现,也是他了解企业,认同企业文化,获得工作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沟通的过程中,人才提高了理论水平和策略水平,进而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社交的需要,无形中拉进了管理者与员工的距离,加深了他们的友谊。因此,沟通是情感激励的重要方式。
(4)赞美  赞美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企业管理中,赞美是激励员工最快捷、最实用、最经济的办法。管理者通过赞美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一是可以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激情。二是可以保证工作质量,促进工作的顺利完成。三是可以体现管理者的个人修养。四是可以树立管理者的个人威信。五是可以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赞美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如要真诚、及时、具体、如实,讲艺术。
(5)关心  有人说管理就是严肃的爱,要让人才死心塌地地为企业服务,必须从关心开始。关心人才是全方位的,必须是管理者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和细节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是很强的感情投资。关心包括许多方式,如:带薪休假;病假激励;全勤奖励;提供健身器材;组织业余文化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为员工营造一个舒适、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团结融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心情愉快,努力工作。

  主要内容就俩字“用心”!!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可以包括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说再多形而上学的东西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说白了企业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管理模式,是需要管理者用心来同被管理者进行交流,做到彼此了解,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交流,指引。
  要在管理中贯穿尊重、信任、沟通、关心、赞美等情感激励手段,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公正评价,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在企业营造出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
  环境与氛围。情感激励是激励人才最好的又是最廉价的方式。尊重、信任、沟通、赞美、关心是情感激励的主要方式。

  •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企业人性化管理内容分为四个:1、人际权力管理,由于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员工的文化意识不一样,而可能出现混乱和冲突,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并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促使员工服从企业管理;2、人际沟通管理,为企业发展、成长塑造企业文化的开始。在此阶段应着重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并开始逐步...
  •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
  • 对一个企业来说,到底何为人性化管理?
    答:人性化管理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包含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基点。 注重人的潜能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个根...
  • 一个人性化的公司需要具有哪些管理制度,又该如何践行这些制度?
    答:要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注重员工的综合表现,将员工的绩效和他们的工作能力结合起来,要注重企业文化,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实行公司的管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答: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的“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的管理新战略。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企业必须坚持“复限式”的经营原则,打破原有的分工边界,...
  •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答:3、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员工是企业管理主客体的统一。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当受尊敬的主体。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企业的也是员工个人的目标。员工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组织目标达成之日就是个人目标实现之时。4、突破“使用”层面上重视人 。社会发展赖以持续的基础是人类的...
  • 企业员工怎么管理就人性化了
    答: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包括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人性化管理方法 情感化管理 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
  •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答: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人性化管理是将人性学理论应用于管理,按照...
  • 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在人性探讨上有独到见解,提出用管理人代替经济人;以卢桑斯为代表的权变学派以超Y理论为基础,首次提出人性化管理概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学习和创新成为成功的法宝,在此条件下,对人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正如当代美国着名的管理学者托马斯·...
  •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
    答: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人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