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的基本情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2
武夷山地理概况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  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21.3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
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 。 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⑧、名称:黄瑞木,科属:山茶科,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叶片绿色,株高3~4米。
武夷山群落类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最高海拔2158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主要有一个点:黄岗山山麓海拔1890米处的黄山松群落。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黄岗山,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2、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二)、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薄、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自然保护区有大面积残存,分布很广。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200或1300米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保护区内一带保存较好。我们实习主要是到桃源浴一带观察落叶阔林。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200米,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先锋岭桐木关等地和保护区一些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植被的分布规律  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中山草甸。根据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垂直带) 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环境温暖湿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长的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长冬短向夏短冬长的过渡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 4、中山草甸 分布在1700米以上的山坡。另外在先锋岭、大竹岚一带(海拔1200米左右)毛竹从断谷底沿山谷冲上山头,有继续上冲趋势。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武夷山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21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武夷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地点一:大竹岚、黄岗山、桃园谷
主要土壤类型(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3、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 4、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现以大竹岚海拔930米这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地点二:大竹岚
海拔930米 地形部位:山谷。土壤名称:黄壤 地下水位:低。 母 质:坡积物 指示动植物:毛竹、灌丛、草木 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 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腐殖层—淋溶层—沉积层—母岩 剖面深度(厘米):60 颜色:棕黄 质地:黏性好 结构:紧密 干湿度:很湿 松紧度:无孔隙 植物根系:少 二)、非地带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聚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现以黄冈山顶海拔2100米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武夷山地貌概况武夷山脉长五百余公里,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 纵贯江西、福建两省的交界处,通常称之为“大武夷山”。 武夷山脉地势以保护区一带为最高。保护区内出露最多的岩石是侏罗系兜岭群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由它们形成保护区内高峻山体。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武夷山脉最高峰,也是中国东南大陆最高峰。区内地势高低悬殊,高山深谷纵横,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面积556.7平方米的小范围内,最高处达2158米,最低处仅300米,相差1800多米,武夷山脉有数十个与山脊直交或斜交的垭口,它们或是古老的河谷,或是由断层隐落而成,是小股气流运行的通道。武夷山的山体构造与岩性特征均不同于武夷山脉的其他部分,后者由花岗岩和火成岩构成,而武夷山的山体则为红色砂砾岩,属于丹霞地貌形态。

  武夷山

  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赣语、闽北方言和国语。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公顷,核心次面积36400公顷,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公顷。

  武夷山西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山与水完美结合,人文与自然有机相融,以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而享有盛誉;中部是联系东西部并涵养九曲溪水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

  鉴于武夷山有上述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国政府推荐武夷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 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武夷的美感在于山。由于远古时期地壳运动,加之重力崩塌、雨水侵蚀、风化剥落的综合作用,使山体发生奇特变化:峰岩上升,沟谷下陷;山色因地热氧化而显红褐,山形因挤压而倾东。它是全国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为典型者。地壳运动使这里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横亘数里,有的如屏垂挂,有的傲立雄踞,有的亭亭玉立……就武夷山的景观而言,则是神似居多,似乎更加耐人品味。

  武夷的灵性在于水。武夷山麓中有众多的清泉、飞瀑、山涧、溪流。流水潺潺,如诉如歌,给武夷山注入了生机,增添了动感,孕育了灵气。其中,最具诱惑的莫过于九曲溪。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岗山南麓,全长60公里,流经景区9.5公里,山环水转,水绕山行,自有风情。游人可自星村码头凭籍一弓形古朴的竹筏,随波逐流,饱赏山水大观,抬头可览奇峰,俯首能赏水色。“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是九曲溪传神的写照。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南接建阳,西临光泽,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全境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 
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地区,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

武夷山市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表明,境内近4000年前已有先民聚居。
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 
1985年3月1日,崇安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市。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武夷山市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23.04万人(2010年),辖3镇、4乡、3个街道、4个农茶场、115个行政村。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1] 
2013年12月,武夷山入选2013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通车,途经武夷山北站。



  武夷山好风光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镇,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武夷的美感在于山,其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西部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东部拥有秀水、奇峰、幽谷、险壑等诸多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这一切让武夷山成为难得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方圆60平方公里,山峰平均海拔350米,属典型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于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国际旅游组织称为 “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游武夷山者,临水可看山,登山可望水,只要乘上一叶竹筏,沿山中九曲溪顺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尽收眼底,其间更有距今约3800年高插于悬崖峭壁的悬棺,令人叹为观止。
  武夷山的特色景观有天游峰、大红袍、九曲溪、武夷宫、宋街、桃源洞、武夷大峡谷。
  自助指南:
  1、门票价格:武夷山风景区120元(三日有效);武夷山保护区80元;青龙大瀑布40元;龙川大峡谷40元;古汉城遗址80元;下梅古民居26元。
  2、开放时间:全天。
  3、交通指南:从武夷山市到武夷山景区有15公里,沿途都有招手即停的旅游专线车,票价在5元以内。如果打的话车费在30-40元之间。市区内有湖桃、西门、南门三个汽车站,景区内的车站设在三姑、武夷宫和星村。在武夷宫、玉女峰、九曲宾馆、水帘洞、一线天、星村码头、永乐禅寺和莲花峰等处均设有停车场。
  4、最佳旅游时间:游览武夷山的最佳季节是夏季,夏季虽然气温偏高,却是万物生长最为茂盛、武夷风光最具特色之时,此时去是最好不过的。6、7、9月是武夷山人比较少的时候,价格便宜,其中又以6、7月最好,这时水大,飘流较刺激。

不知道您是要哪方面的信息。
福建武夷山位于闽北,归属于南平市,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丹霞地貌为主,武夷山茶叶以武夷岩茶著称,而大红袍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茶类之一。
武夷山最近几年经济在旅游业的基础下发展迅速,有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九曲溪等等,同时著名的张艺谋大导演还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以旋转式的观众席,给予 了游客一场“盛宴”——《印象大红袍》,场面实为壮观,若去武夷山必定不可错过,演出基本上在夜晚,上下两场。现在武夷山早晚气温较低,建议如果观看演出的话要多带件外套,以免感冒。其次个人认为武夷山漂流比较有趣,成为“华东第一漂”,但是现在天气转凉,可能漂流已经关闭,若在夏天,则千万不可错过。以我的经验,我觉得天游峰是最好看最值得一去的,有接近90°的阶梯,爬上山顶便可纵观武夷九曲溪等许多风景,且在山顶上还有宋美龄曾经跳过舞的舞厅,里面有她的蜡像。
这些都是我在武夷山呆了将近三年的感受,也是我在武夷山景区游玩的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了解的是关于武夷山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信息,依然欢迎您的追问。

武夷山属于旅游城市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 每年的游客达到500万以上 还在增长,
武夷山是世界与文化双遗产地 其他的 不只要你要需要了解什么

16白:小到中雨,22度16夜:多云,16度17白:多云,27度17夜:多云,16度

  • 武夷山地理概况
    答:植被的分布规律 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中山草甸。根据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四个垂直带) 1、夏长冬短的亚热带(山地常绿...
  • 武夷山气候
    答:1月均温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5℃,7月均温23℃~24℃;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地区。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 武夷山是什么山体
    答: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武夷山所属山系是武夷山脉,起点仙霞岭,终点九连山,海拔1000米左右,武夷山的主峰是黄岗山,海拔2158米。【
  • 武夷山的基本概况
    答: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2002年被列入中华十大名山。武夷山景区分为大武夷和小武夷,现对外开放小武夷景区。小武夷景区是指方圆70平方公里的地区,处于武夷山脉的东南侧,海拔基本在400-700左右,最低处为九曲溪,海拔200米,最高处为三仰峰,海拔717.7米,小武夷的高差小,兼具黄山和桂林的...
  • 武夷山属于什么地貌
    答: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主要是由各种岩石构成,东部地区是盆地和谷地。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
  • 武夷山属于什么
    答: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对武夷山地貌发育也很明显,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坚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等构成,东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丰富的地貌类型是地质构造、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 武夷山风景介绍
    答:1、武夷宫 武夷宫又名会仙观、冲佑观、万年宫,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临九曲溪口,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2、天游峰 天游峰海拔408m,相对高度215m。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崖壁...
  • 武夷山的简介
    答:境内拥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武夷山机场现已开通境内外航线20多条;横南铁路武夷山段已开通20条运营线路;南平至浦城、宁德至上饶、武夷山至邵武三条高速公路将汇通武夷山下,浦南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宁上、武邵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京福高铁、浦建龙快铁项目武夷山段的规划研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现有...
  • 武夷山是不是丹霞地貌?怎么形成的?
    答: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对武夷山地貌发育也很明显,西部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坚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等构成,东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所以武夷山丰富的地貌类型是地质构造、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 2021武夷山十大景点指南
    答:武夷山位于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的交界处,武夷山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是历史文化名山,是朱理学的摇篮,也是世界研究朱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朱、陆游、辛弃疾等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