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旋作什么样子?宋代如何使用原始车床加工金属。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什么叫历史?

1、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楚国一人卖山鸡,一个路人问他是什么鸟?他骗路人说:“‘凤凰’”。
路人说:“我听说过凤凰好久了,今天真的见到了。你卖吗?”
楚国人说:“卖呀!”
路人给他好多的钱,他不卖,要求加倍,待加倍后,才卖给了路人。路人想将山鸡献给楚国的大王,结果过了一夜,山鸡死了,路人不可惜花了多少钱,只可惜不能把“凤凰”献给大王。
楚国的人们听说了,都在纷纷传说,都以为是真的凤凰,才会花那么多的钱买来献给大王。
后来楚王也听说了。楚王被那个路人的行为感动了,遂把他召去赐给了好多的东西和钱,路人得到的比买山鸡的钱何止多了十倍。
2、痴人卖豆
隋朝时有一个傻子,用车装着黑豆到京城去卖,到灞头的时候,车子翻了,豆子都翻到了水里,于是他就丢下豆子回家,想招呼家里人下水捞取。离开之后,灞店的人争着把豆子捞走了,没有留下一点儿。
等到那傻子回来,水里只有蝌蚪有数千尾,成群结队游来游去。那人以为仍然是原来的黑豆,想下水捞取。蝌蚪知道人要到了,一下子被惊散了。
那傻子惊叹了很长时间,说:“黑豆,即使你不想认我,背弃我逃走;难道我不认识你,即使你突然长出了尾巴?”
3、掩耳盗铃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4、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先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点缀上玉珠和玉片,装饰上名贵的红色宝石,再填上翠鸟的羽毛,看上去,珠光宝气,精美无比,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
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5、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
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
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人求山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翻豆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掩耳盗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买椟还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宋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九三学社开封市委员会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王朝之一,既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导论中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马克思对宋代的三大发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宗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科学技术达百项以上(详见附录),内容涉及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天文学、数学、医药、生物学、建筑技术等领域,这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传播、军事战争、农业和手工业等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为宋代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宋代的许多科技成果涉及农业领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导致许多剩余劳动力投身于手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业各个领域,使得宋代社会手工业、商业异常活跃,呈现出异于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风貌。有人估算,北宋时期的GDP产值占据当时世界的50%,真可谓富甲天下。

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始于宋朝,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国子监、全国四大刻书中心及各地书铺书坊异常活跃,宋代雕版印刷书籍在社会上普遍流通,为文化的传播和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促进了宋代兵器制作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火器应运而生,促进了当时的攻城、守城战役的不断变化。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南北统一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促进了南北方物质、文化的交流,把造船数量、质量及各种技术的应用都推向了世界顶峰。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对推进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与唐朝相比,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个和第5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与汉唐都城相比,宋代都城面积狭小,但城市的商业化和繁荣程度远远超出唐朝。另外,当时的城市规划、水陆交通、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体制也相对完善。宋代的科技成果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宋朝人的生活水准相当高,司马光曾经上书指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原有的尊卑等级观念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世风日下,贩夫走卒接着丝袜”,市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改变,如,“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朝商人使用了世界上首次出现的纸币,类似于现代的银行,信用业也相当发达。

宋代百项科技成果

1、指南针: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2、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使人类战争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4、钻探深井技术: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5、纸币: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1023年的成都。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

6、水密舱壁:宋代的战船已普遍采用水密舱壁技术,提高了不沉性。可以保护船只,免得进水而沉没,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南海一号的发现,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明这项技术的国家。

7、复闸形式的运河船闸:984年,淮南转运使乔维岳负责治理淮河,创建的二斗门,是复闸形式的运河船闸,从而提高了河运能力。后影响世界。

8、算盘: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算盘,可见,早在北宋我国就已普遍使用算盘这一计算工具了。珠算的正式出现并推广应用是在宋元时期。

9、火枪:最早发源、改进于中国,传承于阿拉伯世界,发扬光大于欧洲。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枪是宋朝的竹制枪管的突火枪,在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龙经》中就有记载。13世纪元朝出现了铁制枪管与最早的手枪(手铳、手炮)。)

10、太极图:古《太极图》绘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之际或更早的陶器上。圆圈内画有S型曲线,黑白阴阳点是以后添上的。如今的《太极图》,一般认为是北宋周敦颐所制。

11、商标:据载北宋济南有家刘氏钢针店铺,该店铺产的钢针质优价廉,在当地颇负盛名,店主为了使生意能够持续红火,别出心裁地制了一种“白兔儿”铜板,铜板上有画也有字,铜板呈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画两侧书有店名“济南刘家针铺”以及宣传语“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用商标。宋朝人在各个行业都有名牌商标,如制墨业有名震一时的“潘谷墨”。

12、广告:在宋朝的商业运作中还出现了铜板印刷的广告,比西方的广告要早三百多年。

13、足球:蹴就是“踢”,鞠是“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被认为是现在足球的雏形,国际足球协会(FIFA)在2004年初公开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

14、烟花:主要用于军事、盛大典礼或表演,而现代全球能在同天同活动里施放烟花的活动大致则为跨年(除夕夜)活动。

15、象棋:宋代开始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里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

武器、火药武器的发明改造:

16、双节棍(宋太祖赵匡胤创始的,原称大盘龙棍(近代北方又称大扫子)和小盘龙棍(小扫子)。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后来这种兵器由南传至菲律宾,由东传至日本。由于历史的变迁,双节棍被改为现在的样子)

17、救生圈(宋代韩忠武曾派部将王权到金山去,同时命令他不要用船渡江。於是王权就给每一个士兵发一个“浮环”,让他们渡过江去,终於完成了这一任务。当时王权所用的这种“浮环”,就是现代救生圈的前身。 )

18、地雷(地雷被应用在1277年宋人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后来在元朝进一步发展。)

19、手榴弹(最早发明于中国,公元1000年,宋朝出现了称为“火球”或“火炮”的火器,其原理与现代手榴弹相同,1044年出版的兵书《武经总要》中,已载有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火球、烟球、引火球等多种可手投弹药,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手榴弹雏形。13世纪,中国军队中已出现了铁壳制爆炸武器“震天雷”,这与现代手榴弹已相差无几。)

20、毒气弹(毒药烟毬,由于此烟毬的主要作用在以毒气熏炙敌人,故配方中除了可以达到爆炸燃烧效果的硫黄、焰硝、木炭末外,渗入了多种有毒的物质如芭豆、狼毒、砒霜等以见其效。)

21、火焰喷射器(宋人将双活塞应用到油泵中,以连续喷射火焰。武经总要有记载火焰喷射器的构造图)

22、炸弹(公元1000年,一个名叫唐福的人发明了火蒺藜,在黑火[河蟹]药方子里加入砒霜、沥青、铁蒺藜等制成原始的炸弹。)

23、火箭:开宝三年(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献火箭法,五年后,火箭就用于与南唐的战争。

24、三弓床弩:又称“八弩”,需百余人绞轴张弦,箭矢“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大概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缘而上。魏丕曾对床弩作了改进,射程又大为提高。《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记录之一。)

手工业生产技术:

25、套版彩色印刷术:套版彩色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术,它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高精度的印刷技术。根据历史记载,北宋时期已出现了铜版印刷的青、蓝、红三色。

26、报时机器人:铜壶漏刻令人最神奇的是有一个会报时的机器人(铙神),它每隔一刻钟会自动击铙8下报时。虽然铜漏刻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发明与应用历史,形状大小不一,计时方法和原理却相同。

27、水晶透镜:苏洵的同乡和朋友史沆在担任执法官处理案卷的时候就曾使用水晶放大镜。)

28、银盐变黑显影技术:定影原理的发现,最早就见于苏轼的《物类相感志》:“盐卤窗纸上,烘之字显。”

29、旋作(“旋作”中装备的简易车床,专事金属切削和加工。北宋初年机床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机床的使用,是机械加工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进步。)

30、链式传动装置(中国人于976年发明了链式传动装置――链式传动带;欧洲人到1770年才开始使用链式传动带,比中国晚了800年左右。 )

31、炼焦(南宋时期,中国发明了炼焦和用焦炭冶炼金属,这样冶炼成的金属纯度大大提高。欧洲人直到18世纪初才知道炼焦并把焦炭用于冶金,比中国晚了400多年。)

32、胆土煎铜法(此法仅见于信州铅山场。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卷33删载:铅山场“古坑……无水处为胆土。胆土煎铜,工多利少,其土无穷”。这是指先采取胆土,再引水淋土,从而获得胆水。由于淋出的胆水浓度很低,必须烹煎浓缩后才能用来浸铜。 )

33、凸轮(中国人于公元983年发明凸轮,并应用于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链。同一时间,在西方意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浆洗作坊中应用了凸轮。)

34、轴架整经法(较之唐代耙式整经法效率更高,并导致织物结构从平纹向斜纹、从经显花向纬显花的过渡。)

35、拉杆活塞式风箱:据李约瑟博士考证,成书于1280年的一本题为《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卷二中有拉杆活塞式风箱的最早的图画。这种风箱轻便省力而且功效高,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36、大纺车:结构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组成,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轮轴装有曲柄,需专人用双手来摇动。

37、水转大纺车:南宋后期出现以水为动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元代盛行于中原地区,主要用于加工麻纱和蚕丝,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纺织机械。一昼夜可纺纱100多斤,比西方水力纺织机械约早400多年。

38、缫车:11世纪的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皮带驱动的纺织机。秦观的著作《蚕书》中详细记载了缫车的结构、几个关键部件及用法,通过脚踏板产生动力,丝被缠绕在线轴上。该书是有关缫车的最早记载。

39、高炉炼铁:是现钢熔炉的前身,通过鼓冷风反复锻造,来达到脱碳的目的。)

数学成就:

40、数学九章:秦九韶著《数学九章》,提出“大衍求一术”,创“联立一次同余式”解法,比欧洲数学家尤拉和高斯的相关研究要早500年

41、隙积术:隙积术是求解垛积问题的方法,解决的是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问题。

42、开方作法本源图:是一个三角形数表,实际上就是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的系数表,比西方阿尔•卡西的同类成果约早四百年,数学史上称为贾宪三角(因出现在杨辉书中,也称杨辉三角)。贾宪根据开方作法本源图,创建了增乘开放法,提供了求解任何告辞弥合高次方程正实根近似值的方法。)

43、增乘开方法:贾宪的“增乘开方法”的提出比意大利的鲁尼和英国的霍纳要早800年。

44、九归捷法:珠算乘除的各种运算法。

45、天元术:李冶著《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是率先系统论述“天元术”即一元高次方程)的著作,同样领先欧洲数百年。

46、垛积术:杨辉在沈括“隙积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垛积术”,推动了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

47、组合数学中高阶纵横图的构成规律(杨辉)

48、筹算算法歌诀:有助于捷算法的应用与推广。

天文历法:

49、莲花漏:燕肃在1030年发明的莲花漏,首次使用了漫流系统,前所未有的提高了漏壶的计时精度。

50、水运仪象台:苏颂在1092年研制成功的水运仪象台,实现了浑仪、浑象与报时三位一体、协调运作的构想,既能观察天象、演示天象,又能计时、报时,已具有近世天文台开启式圆顶、望远镜转仪钟与机械钟的科学结构原理。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51、新仪象法要:星图绘制上,苏颂有杰出的贡献。他的天文学名著《新仪象法要》附有五篇星图,首次采用了较科学的全天星空表示法。

52、灵台秘苑:1049-1054年,天文学家周琮主持了重测二十八星宿与周天恒星的工作,这次实验的结果,编制了三百四十五个星官距星的入宿度与去极度,这一星表收入《灵台秘苑》,所收星数超过了前代。

53、恒星图:1078-1085年的恒星测量精度更高,其星图以刻石形式保存下来,此即现存苏州博物馆的石刻《天文图》,上半部为星图,下半部为碑文,是研究宋代全天星空的珍贵文物。

54、统天历:宁宗时,杨忠辅主持修成的《统天历》所测定的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所用之完全一致,但比西方格列高利早了将近400年。)

55、十二气历:沈括重修了历法,提出了比较科学的新历法,即以《十二气历》代替农历,这比英国天文学家肖纳伯制定的与《十二气历》类似的历法要早900多年。

56、麦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的圆柱形地图投影法。940年,中国人发明了麦卡托投影,1568年英国才有人用麦卡托投影,比中国晚了600年左右。

57、贾宪三角形:又称杨辉三角形,帕斯卡三角形,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

58、二十四节气定年法:此种农时以正四序调匀的二十四节气新历法,对于农事耕作方面又极为有利。

59、地磁偏角(沈括通过精确测量子午圈,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年。)

60、生物固基技术(利用海洋生物独有的生态特征,建造了许多跨江、跨海的大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江入海口建造的跨海石梁大桥宽5米,长1000米。这座气势恢弘的大桥已有950年历史,至今人们还在上面行走。)

造船:

61、车船:最大的长36丈(约110米),装有24个转轮和6具“拍竿”,载士卒1000余人。

62、装甲船: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 1000斛(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

63、低重心流体减震装置:船在每个舱室底部都有一个带盖的小孔,船舶技术专家称之为“水眼”,航行中,雨水或溅落在船上的浪花,可以通过“水眼”流入船底一个连通的夹层舱室,夹舱中的水降低了船体重心,使船行驶更加稳定。由于夹舱中水的惯性和内摩擦,会部分抵消由于风浪产生的船体起伏晃动。

64、虹桥:是无柱木梁拱桥(即垒梁拱)达到了我国古代木桥结构的最高水平。

65、船坞:指在岸边以人工建设,作为造船和修理船舶的地方,亦可用作船只的停泊。船坞可以分为干船坞、灌水船坞及浮水船坞等不同类别。船坞是中国宋朝人张平发明的。

66、藤舟:深广沿海州军,难得铁钉桐油,造船皆空板穿藤约束而成。于藤缝中,以海上所生茜草,干而窒之,遇水则涨,舟为之不漏矣。其舟甚大,越大海商贩皆用之。

67、中国帆船: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置死生于度外。...又大食国更越西海,至木兰皮国,则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或不遇便风,则数年而后达,非甚巨舟,不可至也。”最大的中国船有12根桅杆,而小船则有3根。

68、模数制(木结构建筑采用了“材”为标准的模数制和工料定额制,使建筑设计施工达到了一定程序的规范化。)

农业生产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及其他:

69、泡菜:1178年 《岭外代答》已记有用陶坛隔水密封储藏的技术,是为泡菜坛储藏食品见于记载始。

70、风磨:利用风力转动的磨。

71、暗棚滤沙技术:增加了万倾良田。

72、糖霜谱:王灼著,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糖术的专著。

73、踏犁:一种人力犁,减少了对牲畜的依赖。

74、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

75、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

76、稻麦一年二熟制:所谓“稻麦二熟”即指在同一块田中,水稻收获之后种麦子,麦子收获之后种水稻。它的实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技术和经济的一大进步。

77、架田:1149年 架田建造见于陈旉《农书》记载,是为 我国最早的人造耕地。使用深耕冻垡,熏土暖田的措施利用冷浸田。

78、肥料积制技术:1127年-1279年,石灰、硫黄、钟乳粉等矿物已作肥料施用。1149年前出现沤肥、火粪、饼肥发酵等肥料积制技术。设置粪屋保存肥效。

79、培育水稻壮秧技术:1149年前南方水田耕作已采取深耕、晒垡、冻垡、田面重土等措施,促进土壤熟化。已出现培育水稻壮秧技术。 且懂得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适时播种,防止烂秧。

80、果树远缘嫁接技术:1067年 果树远缘嫁接获得成功。

使用“竹蔑箍树”、“食盐涂树”等方法采收银杏、橄榄。茄秧嵌硫黄,蔬菜栽培开始使用微量元素。

81、桑树嫁接技术:大约在北宋中晚期,两浙地区发明了桑树嫁接技术,这是桑树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两浙蚕桑业的发展。

82、摧花早放术:1232年-1298年 出现催花早放的“唐花”术。

83、家禽人工孵化技术:1174年 出现家禽人工孵化技术。鹌鹑已养为笼鸟。

84、兽医院:1007年 设监养病马,是为中国设立兽医院的开端。

85、驯养金鱼:1214年 金鱼由野生转向人工驯养。1243年 利用机械装置运输活鱼。鱼苗长途运输技术已有详细记载。

医学方面:

86、《太平圣惠方》:收录中医处方16834个,比唐代《干金方》多出1万多个。

87、人痘接种: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88、医学分科(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 1. 内科 2. 风科 (如中风病)3. 儿科4. 眼科5. 耳鼻喉齿科 6. 皮肤及骨科 7. 产科 8. 针灸 9. 创伤及咒禁科 )

89、解剖存真图: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90、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

91、针灸图:王惟一钻研前人著作,结合自身经验,详定经穴位置,编成《针灸图》,天圣五年(1027年),他奉命在此基础上铸造针灸用的铜人两具,对针灸学的教学、临床与考试都极为便利,他也将自己的著作改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92、《小儿药证直诀》:被称为“幼科之鼻祖”,对儿科医学的形成与发展颇有影响。

93、《妇人大全良方》:南宋陈自明著,分妇科三门,产科五门论述了妇产科临床与理论诸问题,中医史上最系统最全面的妇科专著。

94、《圣济总录》:宋徽宗时期编纂,堪称医药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汇集了前代和宋世诊断、处方、用药、针灸等方面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刊载药方近2万个,为历代之最。

95、区希范五脏图:最早的人体局部解剖图。

96、《洗冤录》:南宋宋慈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宋慈被尊为法医学之父。

97、金石学: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前,以古代铜器和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近似欧洲的铭刻学,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形成于北宋,至清代正式有“金石之学”的命名。
98、太祖长拳:宋太祖长拳,古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做“太祖拳”,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

99、迷踪拳: 原名燕青拳。由沧县移居到河北省静海县的霍姓一族,称此拳为迷踪艺,子孙代代相传,后出名于霍元甲,迷踪艺遂声名大振。

100、快递:一种高速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快速军邮制——急脚递,就在这时应运而生。这种急脚递,有步递,有马递,有急脚递。急脚递最快,日行400里。递铺之间相距不一,有10里,有20里。)
请采纳谢谢

  • 宋代旋作什么样子?宋代如何使用原始车床加工金属。
    答:活塞式风箱正逆行程都作有用功,每行程中一端排气鼓风,一端同时吸取等量空气,因而能提供连续风流,提高鼓风效率,是鼓风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36、大纺车:结构由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3部分组成,原动机构是一个和手摇纺车绳轮相似的大圆轮,轮轴装有曲柄,需专人用双手来摇动。 37、水转大纺车:南宋后期出现以水为...
  • 宋代古籍记载了《舞旋》怎样的场面?
    答:在《舞旋》之后,皇帝参加的马球、马戏表演就开始了。同书之“六月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记载说:“作乐迎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军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同书“下赦”条中还说:“军容直作杂剧、舞旋;御龙直装神鬼、斫真刀、倬刀。”在这些记载中,《舞旋》都是和杂...
  • 宋朝服饰是什么样的? 宋代服饰详细介绍
    答:在每年季节或皇五圣节,按前代制度赏赐文武群臣及将校的袍、袄、衫、袍肚(抱肚)、勒帛、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
  • 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答:原始社会时期的工具:1.石铲;2.骨耜,3.石镰;4.石锄;5.石斧。 杠杆的使用或许可以追溯到原始人时期。当原始人拾起一根棍棒和野兽搏斗,或用它撬动一块巨石,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使用杠杆。石器时代人们所用的石刃、石斧,都用天然绳索把它们和木柄捆束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凿孔,装上木柄(如图左)。这表明他们在实践...
  • 宋朝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答:“交引”的原始功能类似于“提货单”,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得“交引”突破了其原始功能,获得了有价证券的流通功能——由于“交引”的价值存在一个巨大的“虚估”额,这个“虚估”额成了附加于“交引”之上的利润空间,可以吸引买家来购买“交引”。于是,类似于证券交易所的“交引铺”便应运而生了。 宋朝的美...
  • 宋代的这种翻领叫什么
    答:罗裙 用罗作成,上系飘带。苏轼《浣溪沙》有:逗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地罗裙色彩可有多种。 罗衣 罗制的衣服,取其柔软轻薄,为妇女所习惯穿着。如晏殊《临江 仙》词有逗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地。罗衣在宋多有绣画花纹的装饰, 故有逗画罗衣地之称。 裙 为宋代妇女不可缺少...
  • 宋朝的历史问题~寻求专业的回答~
    答: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
  • 宋代的文学艺术
    答:欧阳修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相继而起,诗作大多平淡清晰,间或粗犷奔放,诗风始为之一变。才华丰茂的苏轼,诗备众格,洒脱豪放。王安石主张以适用为本。黄庭坚提倡以故为新,其后便形成了江西诗派。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文天祥的诗,很少雕饰。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北宋前期以晏殊、...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答: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 宋辽金陶器的特色是什么?
    答:宋代陶窑大致概括为6个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 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当时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宋琉璃厂窑,生产一种黑釉凸龙盖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