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的来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5
江苏盐城名字由来?

盐城名字的由来如下:
在秦朝初期,盐城就开始有人取水煮盐,那时淮河入海口在盐城北边,盐城还没有城市名字,后来煮盐的越快越多,人们对盐的认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盐了,所以,盐的流通越来越广,盐的利润越来越大。"煮的盐像城墙一样多!"
因为邻近淮河,煮的盐就称为"淮盐"。
因为产盐,吸引周围许多人移民到盐城来煮盐,朝廷也有计划的迁徙一部分人到盐城来煮盐。盐也成为朝廷的主要官税,成为朝廷专管的商品。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了西汉,盐的税收已达到国家财税收入的1/3-2/3了,盐城作为一个城市,已初见雏形了。汉武帝以盐为名建立了"盐渎"县。
到了东晋,皇帝亲命这个以盐命名的城市为"盐城"。名称沿袭至今。

扩展资料:
盐城民俗:
在盐城、阜宁一带农村,历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其内容包括:祈求丰收做青苗会、加苗会;延福消灾做太平会、火星会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类演出内容不断丰富,经长期衍化,逐渐发展成为香火戏。
香火戏是一种与民间鬼神信仰联系紧密的地方小戏,又名三伙子、三可子等,最终形成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前后。其唱腔由流行于境内的《香火调》和淮阴、宝应等地的《淮蹦子》组成。同时,香火戏艺人常与门弹词艺人结伙搭班,故香火戏中亦有许多曲调来自门弹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盐城

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
西周前为“淮夷”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始建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南北朝先设射阳郡,后改盐城郡。
唐武德七年(624年),废射州复盐城县,属楚州;乾元元年(758年),置盐城监以管楚州盐务。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划属泰州并设海陵监驻东台场,以监管南北盐场,东台名始见史书。

扩展资料1949年5月,苏皖边区一、五分区改为泰州行政区和盐城行政区,盐城行政区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射阳、滨海、淮安、涟东9县,东台、台北属泰州行政区;11月,盐东、阜东分别并入射阳、滨海。
1950年1月起,东台、台北划属盐城行政区;6月,涟东县划属淮阴行政区。1951年7月,台北县更名大丰县,建阳县更名建湖县。1953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盐城专区辖盐城、东台、大丰、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和淮安8县。1954年10月,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
参考资料来源:盐城市人民政府-建置沿革

盐城的来历:

盐城西周前为淮夷地,战国时期,先民们利用近海之利煮海为盐。秦汉时代,境内煮海兴利、穿渠通运。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朝廷将古射阳县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单独设县,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运盐的盐河,故称盐渎县。

其时有县无治,由射阳丞代管。三国时,曹操令江淮民西迁,废盐渎县。西晋复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盐渎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北齐时于盐城设射阳郡,陈时改为盐城郡。隋大业末年,江淮农民起义军领袖韦彻据盐城称王立射州,分为射阳、新安、安乐3县。

唐初,废射州,复置盐城县,属楚州。乾元元年,置盐城监以管楚州盐务。宋代,盐城属楚州。元末张士诚率盐民起义,建立大周政权,前后坚持了14年,是震撼和瓦解元朝腐朽统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后在平江称吴王。

明朝,盐城属南京淮安府、扬州府。朱元璋洪武赶散,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4000余无田农户迁往江北,一部分落户盐城。清初,先属江南省,后划归江苏省。清雍正九年建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

民国期间,民国年间先属淮扬道,后废道隶省,境内先后设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江苏省盐城行政督察区、江苏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盐城县,辖盐城、东台、兴化、阜宁4县。民国二十九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民国三十年9月,成立盐阜区行政公署。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淮安、涟水7县和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次年,涟灌阜边区改建射阳、滨海2县。民国三十六年10月底,盐城获得解放。

1949年4月21日,盐城专区辖盐城、射阳、建阳、阜宁、淮安、滨海、涟东7县。专员公署驻盐城镇。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专区的东台、台北2县划归盐城专区。同年撤销涟东县,并入淮阴专区的涟水县。1951年7月11日,台北县改名为大丰县,建阳县改名为建湖县,盐城专区辖8县。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盐城专区。盐城专区辖盐城、淮安、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8县。1954年,将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盐城专区辖7县。1966年,以滨海县中山河以北地区设响水县,盐城专区辖8县。

1970年,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辖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8县。1983年,撤销盐城地区和盐城县,建立省辖盐城市。

扩展资料:

盐城市全境为平原地貌,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洼,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对高度不足8米。

分为3个平原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其地势大致以废黄河为中轴,向东北、东南逐步低落。

废黄河海拔最高处达8.5米,东南侧的射阳河沿岸最低处仅1米左右。里下河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属里下河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

该平原区四周高、中间低,海拔最低处仅0.7米。滨海平原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东,总面积为7000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

该平原区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东台境内地势较高,一般海拔为约4米到5米间,向北逐渐低落,到射阳河处为1米到1.5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盐城



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  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戚家团、南团、西团、新团、北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六灶、沈灶、南沈灶等6个乡镇,另外还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另外,煎盐用的盘铁,点卤成盐用的皂角等均在地名中有所反映,如滨海县有自然村铁盘洋、天盘,响水县有自然村皂角树、皂角等。

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

如果有空建议你去盐城市规划展览馆看看,那有来历和发展史,免费开放的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盐渎县改名盐城县,此为现名之始,盐城之名使用至今。
  南北朝属陈国时,建盐城郡;陈灭,隋大业初废郡复为盐城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属江都郡;五代十国南唐时属泰州;宋代属淮南东路楚州;南宋绍兴三年复属泰州,后属宝应州。
  元初盐城属江北淮东道,至元中属河南江北行省淮安路,元末为张士诚所据。
  明初属直隶应天府,后属南京(南直隶)淮安府。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江南省东西分省划归江苏省,仍属淮安府。

  • 盐城有哪些风俗
    答:1. 摸秋:盐城北部地区在立秋之夜有“摸秋”的习俗。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这被称为“摸秋”。2. 祭灶神:丢失了“秋”的人家会祭灶神。这是先秦以来重要的“五祀”之一。根据《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应祭祀灶神,而秦时的孟夏指的是正月。祭灶的具体日期和来历有多种说法...
  • 你们能告诉我中秋节的来历 常识 典故?(快一点,很着急)
    答:中秋节的来历, 盐城民间传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古代帝王习惯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古时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农历八月十五刚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们除称八月十五为 “中秋” 外, 还称“仲秋”。帝...
  • ...附近的“盐城劝业场”是什么意思?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多少》
    答:劝业场原来是在海华中因广场那边的 卖衣服的 以前严惩有很多闲散劳动力,市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弄了这么个项目,让很多人就业
  • 江苏盐城刘庄紫云山景点介绍
    答:“紫云禅林”建在紫云山上,清乾隆之前为道教寺观,之后则为佛教庙宇。按常理,应先有山名,后有寺名,因此,寺名应因山名而来。       紫云山位于刘庄镇镇区北首204国道西侧,处于204国道和串畅河之间,现为刘庄中学所在地。其山为土山,来历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诗歌
    答:中秋节的来历, 盐城民间传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古代帝王习惯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古时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孟、仲、季。农历八月十五刚好在秋季的正中, 所以,人们除称八月十五为 “中秋” 外, 还称“仲秋”。
  • 二女桥的来历?有没有人知道?盐城市东台市的二女桥
    答:世传有二女,经灶河,叹无渡,遂立志建桥.历三载而工黹绣,耗针盈罐,倾所聚捐建木桥.后人感其绩,乃名“二女桥”
  • 请问盐城中秋习俗有哪些
    答:这敬月的月饼,盐城人都是用苏式月饼。苏式月饼,皮层稣脆,馅芯原料丰富。不像广式月饼干面团子粘口的感觉。月饼上方还贴有一张不足寸宽的纸条。这纸条的来历也与咱盐城有关。据传元代末年,张士诚率盐民起义,利用中秋人们互赠月饼的习俗,将写有“中秋夜杀鞑子”的小纸条夹带在月饼中,人们...
  • 施耐庵公园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问施耐庵公园的来历和传说。_百度...
    答: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
  • 江苏和浙江的来历,谁能帮我解决???
    答:抗日战争时期,江苏成为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部重建于盐城,陈毅同志任代理军长,刘少奇同志担任华中局书记兼任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江苏境内取得了著名的黄桥之战、苏中战役、宿北大战的胜利。在1948年闻名中外的淮海战役之后,1949年4月,中国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
  • 青岛市 盐城路取名来历
    答:青岛的道路取名可以说是有特色也可以说是没特色。有特色就是每条路都是按照不同地区的城市地名来命名;没特色就是没有自己特有的道路取名。目前青岛的道路命名除主干道外,基本上是按照区域或类别来划分的:区域: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等,各行政区域命名的道路相对接近;类别:八大关、八大湖、八大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