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壮族的由来。你们能告诉我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壮族的起源

壮”为该民族的自称。自称因地而异,有“布壮”、“布越”、“布依”、“布土”、“布沙”、“布曼”、“布傣”等。“布”,意为人。音译原来的汉字是“僮”、“撞”,含义不清,1965年在周恩来建议下改为“壮”。

人口及分布

截止1990年人口为1548.963万人。

主要分布在广西(占该族总人口的90%以上),主要聚居区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地区。云南、广东、贵州、湖南亦有分布。

历史由来

壮族是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1958年发现的“柳江人”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可见早在5 万年前,壮族先民就广泛分布在广西一带。他们与布依、傣、侗、水、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瓯越、骆越,后被称为乌浒、俚、僚、土。宋代时称憧人、撞丁。

语言文字

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区,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基本相同。唐、宋时,曾借用汉字记壮音而使用过的“土俗字”。1955年政府为壮族创制了用拉丁字母拼音的壮文,并出版过书籍,1982年又对壮文作了修订,出版过壮文报纸、课本等。现在也使用汉字。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踩高跷进村

广西龙州县金龙地区的壮族村寨里,人们出门或进村都要踩着高跷行走。出门到村口。就把高跷挂在特定的钉子上,然后下地劳动或去其他地方。进村时就从钉上拿下高跷踩着,到家门口的石阶前跳下,再将高跷挂在门边,洗净手脚,方踏梯上楼。据说这是祖先传下的鞋,他们地处亚热带,常年多雨,道路泥泞行走不便,如带着泥脚进屋,实在不卫生,就发明了这种呈“非”字形的“高跷鞋”。



社公祭

是广西环江壮族每年夏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壮成长,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壮无病的祭社仪式。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她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居一方。

壮族:族名的来历

壮族是古代的越、蛮、俚、僚的后裔。
壮族族称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率官兵在贺州(今广西贺县一带)与杨再兴义宁激战谈及“撞军”.淳祜元年(1241年),李曾伯上理宗赵的奏折提到宜州(今广西宜山一带)有“撞丁”。

《元史》卷五一说:“广西庆远府(今宜州)有异禽双飞,……其一飞去,其一留止者,为撞人射死。”元代虞集《广西都元帅章公平瑶记》也说:“桂林之所统,……若所谓曰生瑶、曰熟瑶、曰撞人、曰款人之目,皆强犷之标也。”《元史》也有“栖求(今贵州长顺)等处仲家蛮”

明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僮,旧越人。”,“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天下郡国利病书》说:“今邕州与思明府凭祥县接界,人交趾海,皆骆越地也。”
明代田汝成《炎徼纪闻》也说:“僮人,五岭以南皆有之。……聚而成村者为峒,其酋长曰峒官。”
《贵州通志·土民志》也说:“僮家者乃西山阳洞之土人,即广西僮蛮也,……其语言饮食与广西柳州夷同”。
《明史·列传·第二百五·广西土司》 中称“僮”或“獞” 。如“广西瑶、僮居多,盘万岭之中……”“永宁獞韦狼要与其党黄银成有隙,相仇杀,常安巡检欲穷治之。狼要遂与右江荔浦山湾诸獞称乱。”

清史一般沿用“僮”或“獞”。清代张廷玉撰《明史》再引用云:“广西订远府(今宜山、河池一带)有异禽双飞......为撞人射死”。

民国时期官方文献仍称“獞人”。民国27年《信都县志》记载:贺县南乡獞族,语言历世不改,人鲜能辨,然皆习官话,与汉人通。
马君武和徐松石等民族学者称“僮人”。40年代出版的《粤江流域人民史》(徐松石著)指出:"古代两粤大河流域的土著都是僮人。”
新桂系广西省政府于上世纪30年代发布《奉令禁止滥用夷猺等名称》的训令.其中规定:"用含有侮辱性质之蛮,番,夷猺,猓,獞之称谓,加诸边疆同胞,在之者固易启藐视之心,而听之者尤易起愧懑之感,是无异自行分散我整个民族,殊与总理倡导民族主义之本旨相背谬".为此,"广西省政府曾将猺,猓,獞等字改为徭,倮,僮等以昭平等”,从此“獞”正式改为“僮”为官方承认。

建国初期称为“僮族”。1956年12月据周恩来认为“僮”反映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提议经国务院批准,僮族的僮字改为“壮”字,称“壮族”。

一个在岭南生息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民族之林中。

  壮族是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1958年发现的“柳江人”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可见早在5 万年前,壮族先民就广泛分布在广西一带。他们与布依、傣、侗、水、毛南等族同源于古代越人中的瓯越、骆越,后被称为乌浒、俚、僚、土。宋代时称憧人、撞丁。

  1956年,在酝酿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时,当时壮族的“壮”字还是“僮”字。
  周总理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僮族’的‘僮’字有两音,一个是‘zhuang’,一个是‘tong’,容易读混;特别是它还含有‘仆人’的意思,如‘书童’,显得‘对少数民族不尊重’。这也反映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现在,解放了,少数民族和汉族—样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对少数民族要一视同仁,改变错误的看法。因此,我建议将‘僮族’的‘僮’字改为‘壮’字,它的意思就大变了,不仅是健壮、茁壮的意思,还有充满活力的意思。我们就是希望壮族兄弟身体健壮,壮族自治区发展蓬勃向上,好像充满活力的青年人一样……”
  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周总理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停下来,然后笑吟吟地说:“我说的只是个意见,大家再考虑考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看怎么改更好一些?”
  后来,大家都同意了周总理的提议,在1958年广西顺自治区成立后把这个字改过来了。由此,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少数民族的一往深情……

  • 我想知道壮族的由来。你们能告诉我吗?
    答:壮族:族名的来历 壮族是古代的越、蛮、俚、僚的后裔。壮族族称最早出现于宋代。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率官兵在贺州(今广西贺县一带)与杨再兴义宁激战谈及“撞军”.淳祜元年(1241年),李曾伯上理宗赵的奏折提到宜州(今广西宜山一带)有“撞丁”。《元史》卷五一说:“广西庆远府(今宜...
  • 壮族名字的由来
    答:现在,解放了,少数民族和汉族—样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对少数民族要一视同仁,改变错误的看法。因此,我建议将‘僮族’的‘僮’字改为‘壮’字,它的意思就大变了,不仅是健壮、茁壮的意思,还有充满活力的意思。我们就是希望壮族兄弟身体健壮,壮族自治区发展蓬勃向上,好像充满活力的青年人一样……”...
  • 壮族的由来壮族的由来?
    答:壮族的起源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先秦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一带的西瓯、骆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处于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阶段。公元前221年,秦始...
  • 壮族的由来
    答: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社会经济 建国前的壮族社会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封建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县制度,封任壮族寨主、大姓为地方官吏,以加强对壮族人民的统治。而富于革命传统的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奋起反抗暴政,不...
  • 我想知道壮族的由来。你们能告诉我吗?
    答:壮族,这个名称的由来可追溯至古代的越、蛮、俚、僚等民族。关于“壮族”这一族称,最早见于宋代。在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在贺州(今广西贺县一带)与杨再兴的激战中,提到了“撞军”。而到了淳祐元年(1241年),李曾伯在给理宗赵的奏折中,提到了宜州(今广西宜山一带)的“撞丁”。《...
  • 壮族的由来及发展是什么?
    答: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来源于部份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多种。建国后,统称为僮...
  •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我属壮族,请问壮族是怎么由来的?
    答:1958年3月15月,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实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壮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壮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基督教、天主教也传入壮族地区,但影响不大。
  • 壮族的由来及发展
    答: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
  • 壮族的由来
    答: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那你知道壮族的由来吗?先秦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的“百越”后裔被称为“乌浒”、“俚”、“僚”或“...
  • 壮族的节日有哪些 壮族的由来
    答:壮族的由来 壮族起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族群。壮族是中国传统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桂、粤、滇、黔、湘等地区。关于“壮族的由来”的具体回答,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和了解。关于壮族的介绍 1、壮族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