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市场现状及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摘要:概述了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市场现状;需求特点      农业机械产业是生产农业机械,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村副业与渔业提供生产和加工装置的产业。它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装备及生产手段,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具有关键性作用。   1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基本国情是以农业扶持工业,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7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分配,市场基本没有竞争,农机行业是炙手可热的行业;80年代末、90年代末,市场化把一大批农机企业和农机公司推向了市场的边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分配取消,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很多农机企业都随之陷入困境,农机市场开始衰落,农机厂家开始纷纷向其他行业转行。许多企业只有等待或改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批企业成了转型的牺牲品,另一批企业却很幸运地存活下来。   自2002年起我国的年人均GDP已超过1 000美元,按照工业化程序的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时期,进入到全党全国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的新阶段,国家财政有能力加大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2004年中央一号档案的贯彻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明确把农机补贴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各地农机补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标志著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崭新阶段,逐渐向以工补农阶段过渡。   2005年以后国民经济巨集观调控特别是支援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其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国家支援“三农”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如购机补贴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为了提高效益,一些农机户淘汰老机型,进行更新换代。农民收入增长是农机市场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由于粮、棉价格持续高位执行,种植户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农业税的减免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户对新型农机的购买能力。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投入,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较大地 *** 了农机市场的需求,使农机化发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和支援;在一些区域出现了对农民购买农机放宽银行贷款限制的政策,对整个农机市场的持续走强起到了推动作用,农机化工作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我国农机工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运输机械、牧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半机械化农具、拖内配件等13个小行业,能生产16个大类、3 200多种产品的完整工业体系,农机工业整机产值在2005年突破了1 000亿元大关。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机械主导产品有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农用水泵、配套农具等。   2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   2.1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   面对市场的变化,少数农机企业开始运用差别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实施名牌战略,占领有效细分后的目标市场,对农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做一些初步研究。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新潮名称农机多,传统小农机多,杂牌农机多,高科技农机少,实用耐用农机少,正品名牌少,价效比高的农机少;农机市场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现有产品不对路,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不是农民不愿购买某些农机产品,而是农民不喜欢某些产品。因此,供求脱节也是造成前几年农机市场的疲软原因之一。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有关农机知识的了解,对假冒伪劣农机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农村市场假货横行,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也严重影响了名优农机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销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农民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抑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   2.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   农民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占很大比重,农产品普遍出现卖难和价格问题,使收入呈现不稳定状态。另外,受下岗职工二次就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增幅相对不大。而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各种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费用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5%的比例。另外,农民防灾、防病、防老的意识增强,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种种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机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2.3市场资讯不充分   市场资讯不灵,一是影响农民的生产,由于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因此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1-2]。二是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少地区农民反映,由于不太了解农机市场资讯,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农机好,怎么买,如何用。条件好的农村也只是依靠电视了解一些市场资讯,消费观念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些农民有了钱也不知道如何投资。   2.4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商品组织体系上,形成了国有商业供销系统和农村集体、个体商业并存竞争的局面。在目前个体私人流通企业已成为农机流通经营的主体,个体经销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力不强,经营分散,服务意识淡薄,则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机市场发育不健全,仍属于初级市场,市场秩序和管理比较混乱,并且农机的行业垄断、地域封锁,地方对外省优质产品进入市场层层设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2.5售后服务不及时   由于农机市场利润薄、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通讯设施落后,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的心理负担。而且由于有些企业认为农民对服务意识的要求不强烈,而有意怠慢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上主要是巨集观现状的分析,单个企业无法根本改变它,但必须研究它,正视它,并从各方面去适应它。   3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3.1潜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耕地面积1亿hm2;相对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如南方水稻的机收比例到 2005 年才达到 20%。据中国消费者协会 2004 年调查预测,在农机市场中仅水稻和玉米收割机今后几年将增长8~10倍。随着农村产业化程序的加快,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将成为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   3.2分散性   分散性一方面是指地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路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3]。   3.3差异性   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状况不同外,更主要表现在我国平原、山区、丘陵、高原、草地、沙漠、江、河、湖、海,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农机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加大,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与尚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对农机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农村市场不能等量齐观。这要求农机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首先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功夫,幻想以一种产品“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   3.4层次性   农村市场的层次性,一是指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消费的梯度性,即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辐射的趋势,农机产品的消费也有这种特性。二是农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如化肥、农药、种子、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考虑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农民消费观念、心理的差别,有的地区农民重物质需要,轻文化、服务需要,重积累、轻消费,有的地区则不同。   3.5示范性   农村居民具有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同时农村居住特点使得邻里、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资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资讯传播的主要方式。某家买了好农机,很快就能为其他家所知道,并能带动一大批,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营销角度看,利用这种示范性是很好的策略。   3.6功能性   我国农机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4]。如要求农业机械的实用性、耐用性远胜于鲜艳美观、个性展示。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价廉。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农民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价低产品。二是实用。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并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三是简便。要求产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勿需过多的奢侈功能。以联合收割机为例,基本只要能收割干净就可,而对其他附加功能则大可省略。简便的另一个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修,操作修理越复杂的农机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   4参考文献   [1] 傅东兴,陈斌.目前我国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3***:4-5.   [2] 李雄川.我国农机市场营销现状及对策[J].农机市场,2003***5***:23-25.   [3] 赵亚玲.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特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0***3***:383,341.   [4] 张显辉,王国义.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特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6***:196.

——2023年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机械化及信息化程度不足【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新洋丰(000902);天禾股份(002999);辉隆股份(002556);大北农(00238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中国农业机械发展情况;中国现代农业信息化需求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从我国现代农业具体发展制约因素来看,主要包括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及农民整体信息素养不高等因素。

中国农业机械化布局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拥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农用搬运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机械、水产机械、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设备、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动力机械等十多个种类的几千种产品,越来越多薄弱环节的装备和技术进入市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市场经过近十余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2005-2014年的黄金十年后,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国。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03%,较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信息化布局现状

近年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中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平均值为8.9%,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广义上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副业等五种产业形式。前瞻初步统计2021年的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9.7%,预测2022年,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10.7%,至2027年渗透率约为16.8%。

总体分析来看,目前智慧农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生产环节中,主要为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上,农业数字经济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林、渔、农、畜,低于绝大多数服务业和工业行业,农业数字化转型仍相对滞后,但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农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未来智慧农业的需求将不断攀升。

从现代农业各产业链来看,大部分环节对信息化需求要求较高。具体需求情况如下:

中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路径

结合上述分析来看,我国现代农业行业应当围绕完善农村经营主体、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布局等方式迎来进一步发展。具体未来发展路径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现代农业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我国农机市场现状及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答:2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 2.1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 面对市场的变化,少数农机企业开始运用差别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实施名牌战略,占领有效细分后的目标市场,对农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做一些初步研究。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新潮名称农机多,传统小农机多,杂牌农机多,...
  • 简述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答:4. 国际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国际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企业合作,在中国拓展业务。国内企业也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国产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1. 农机拥有状况与农业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不匹配。农机动力配套比低,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新型配套机具的研究、开发...
  • 农业机械的需求
    答:纵观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和使用现状,主要有下列几个特点:1.1 农村对农业机械需求潜力较大中国地大物博,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耕地有15 亿亩,但农业机械使用比率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低,如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在 2006 年中国南方水稻收割机的运用比率才 20%,因此中国农村对农业机械的...
  • (2)论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如何继续谱写乡村全面振兴+...
    答:5. 农民消费观念较为朴素,农业机械消费市场仍处于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民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和物质利益,对产品的美观性和个性化不太关注。6. 农业技术与服务方面,凉山财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食用菌栽培、药材种植等技术培训和种子、种苗销售等服务,支持农业农村项目技术发展。
  • 简述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答:(1)农机拥有状况和农业对农机作业的需求不相适应。现有动力机械的配套比低,使用效率低,浪费大。2003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为60386.5万kW,而平均动力负担耕地仅达到0.213hm2/kW,1 hm2耕地才消耗功率0.47kW,即便加上农村运输、农产品加工等动力机械,其年使用时间也是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机械的闲置和农业机...
  • 现在入手玩农机挣不挣钱
    答:新的农机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3、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往往包括对农机购置的补贴政策,这可以降低农民购机的成本,提高农机的使用率,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4、市场需求: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农机的需求量增加,因为农民...
  •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设备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建国以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正在向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的方向迈进,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机械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文革前 我国主要...
  • 我国农业的发展近况如何?
    答:行业发展现状 1. 2022年5月,农机市场景气指数为52.5%,较2021年同期提升2.8%。2. 2017年至2020年,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上升,2020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3亿千瓦。3. 2019年以来,中国拖拉机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产量为41.20万台。4. 2021年,补贴购机用户数下滑至103万人。5. 农机...
  •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答:(1)外在市场需求继续扩大 一方面,在地势较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农村实行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有机质量提升工程,消除餐桌上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源,因此市场的需求必将推动我国农业向机械化水平迈进。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加快,从事传统...
  •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促进农机工业发 ...
    答:其次,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优化产品结构,针对我国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发展适合不同需求的中小型农机,从大型农机到小型农机全面发展,同时推动主机企业向成套装备转变,研发高效、节能、智能化农机,重点突破关键农机设备。科技创新是提升能力的关键,主张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