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实践出真知!

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内容原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做”及在想与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2.实践及其作用
内容原理: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
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
生产实际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试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3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做到
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
改造世界。
4.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内容原理: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性认识,它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提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
方法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与科学理论的应用,着眼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5.认识的根本任务
内容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方法论: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6.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内容原理: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界一个层次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但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方法论:要坚持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观点。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内容原理: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要起主体作用。总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方法论:要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8.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内容原理: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无论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包含四大部分:

1、唯物论,2、辩证法,3、认识论,4、唯物史观.

唯物论解决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说明世界是物质的;

辩证法是解决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认识论解决的是人是如何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

唯物史观则是阐明了人类社会的规律和人的本质、价值、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2.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世界上不会有终结的社会形态,但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终奋斗目标——逻辑上似乎存在的悖论一直困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理解。

对立统一
质量互变
否定之否定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2.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世界上不会有终结的社会形态,但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终奋斗目标——逻辑上似乎存在的悖论一直困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准确理解。
  • 马哲的三大规律原理是什么?
    答: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量变质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3、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两大理论 1、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万物皆备于我”“万物与我为一”“字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答: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
  • 马哲的原理有哪几条
    答: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是: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
  • 马哲的三大规律原理是什么?
    答:马哲的三大规律原理是:一、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和单一形式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因此,就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二、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中“...
  •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一、基本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3、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6、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二、基本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2、认识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
  • 求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答: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十八个基本原理如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3.事物是普遍联...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十八个基本原理如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3、认识论,4、唯物史观.唯物论解决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说明世界是物质的;辩证法是解决这个物质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认识论解决的是人是如何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唯物史观则是阐明了人类社会的规律和人的本质、价值、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普遍性原理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2)客观性原理 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