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脱的诗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1. 平淡超脱的古诗

瘁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

野芳虽晚不需嗟

长伴梅花不记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 形容人超脱的词语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避世离俗 指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出处:汉·王充《论衡·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餐云卧石 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出处:明·袁宏道《隆中偶述》诗:“始知伊吕萧曹辈,不及餐云卧石人。”超然不群 超脱于世俗之外。

不与众人合群。出处:《清史稿·吴文溥传》:“[吴文溥]其为人有韬略,超然不群,能作苏门长啸。”

超然物外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

引申为置身事外。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

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超然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

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超然远举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出处: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超然远引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出处:清·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超然远引,而子胥乃恋恋不去,终以谏死于吴。”

超然自得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超然自逸 超脱世事,安闲快乐。出处:汉·袁绍《与公孙瓒书》:“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

超然自引 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出处:晋·陆机《豪士赋序》:“借使伊人,颇览天道。

知尽不可益,盈难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超以象外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

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出凡入胜 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

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出处:《雍熙乐府·第三卷·端正好(我恰才出尘寰)》:“点化的长生出凡入胜,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方外之人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后指僧道。出处:《庄子·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

风流跌宕 跌宕:为人放纵,不拘束。气度超脱,潇洒放逸。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风流潇洒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风尘,知心有几。”

离世遁上 超脱世俗,回避君上。出处:《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离世绝俗 犹言离世异俗。指超脱世俗。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可谓离世绝俗矣。”离世异俗 指超脱世俗。

出处:《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羚羊挂角 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

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翩翩风度 翩翩:形容举止潇洒超脱。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

形容人的举止言谈超逸洒脱。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早有那般世谊同年,见他翩翩丰度,蔼然可亲,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

飘飘欲仙 欲:将要。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萧然物外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

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出处:《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

潇洒风流 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

遗世拔俗 超脱世俗。同“遗世越俗”。

出处:明·张居正《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贤之宏量也。”遗世越俗 指超脱世俗。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遗俗绝尘 指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出处:清·戴名世《和陶诗》序:“其后苏文忠谪居海外,流离患难之际,深惩世网慨然有遗俗绝尘之志。”遗形藏志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遗形忘性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同“遗形藏志”。出处:前蜀·杜光庭逸句:“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苦海无边,回。



  • 超脱豁达的人生的诗句
    答:关于超脱的诗句 1. 平淡超脱的古诗 瘁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 野芳虽晚不需嗟 长伴梅花不记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 淡然的心境超脱世俗的诗句
    答:1、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李白《结客少年场行》2、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3、欲淡则心虚,心虚则气清,气清则理明。——明·薛宣《读书录》4、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5、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 超脱的诗句超脱的诗句是什么
    答:超脱的诗句有:世无解语玉超脱,从兽中超脱。超脱的诗句有:世无解语玉超脱,超脱不为难。结构是:超(半包围结构)脱(左右结构)。拼音是:chāotuō。词性是:形容词。注音是:ㄔㄠㄊㄨㄛ。超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超脱chāotuō。
  • 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的诗句
    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 关于描述超脱凡尘俗世的生活,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的诗句
    答:闲看院中青葱绿,坐观柳下沙场驱。静时抚弄三两曲,饭后茶余沐朝夕。
  • 苏东坡的超脱与豁达的诗句
    答:苏东坡关于豁达的诗句 1.苏轼一些豁达乐观的诗句、宋朝苏轼豁达乐观的诗句如下: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宋朝:苏轼 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2、水光...
  • 关于超脱世俗的诗句
    答:【不死不生】:指超脱生死的境界。【餐风吸露】:吃的是风,喝的是露水。形容超脱尘世的生活。【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超然不群】: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洒脱的诗句洒脱的诗句是什么
    答:洒脱的诗句有:洒脱尘中两耳喧,嶙嶙洒脱。洒脱的诗句有:洒洒脱出尘缘,洒脱无羁縻。拼音是:sǎtuō。注音是:ㄙㄚˇㄊㄨㄛ。词性是:形容词。结构是:洒(左右结构)脱(左右结构)。洒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洒脱sǎtuō。(1)...
  • 老子关于超脱的诗句
    答:1.老子关于细致的名言 《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译文:把有所为当作无为才是最好...
  • 飘然的诗词飘然的诗词是什么
    答:飘然的诗词有:《望海有感·登楼遥望意飘然》《月夜江行·吏隐飘然在一涯》。飘然的诗词有:《题三岩·飘然投绂卧云林》《读陆游集·飘然剑外又江南》。结构是:飘(左右结构)然(上下结构)。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ㄆ一ㄠㄖㄢ_。拼音是:piāorán。飘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