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不懂事男人的样子都在这本书里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这是钱钟书小说《围城》里最著名的一句话,也是形容婚姻最经典的一句话。

但提到《围城》,你该不会只知道这一句话吧?

其实《围城》不仅仅说的婚姻,主人公方鸿渐从法国坐邮船回国开始,到与孙柔嘉携手踏入婚姻,方鸿渐的不成熟不懂事,终于把一手好牌过成了一地鸡毛。

不懂事男人的样子,全在这本书里。

01 花重金出国留学,回国前买个文凭交差

有担当的男人会明白,高贵的学历不一定完全代表能力,却是高贵工作的敲门砖。

而对于不懂事的男人,留学是另一种不务正业,学历不过是个头衔,全不顾身后事业发展。

方鸿渐,就是那个不懂事的男人。

未婚妻害伤寒去世后,未婚妻的父亲周经理出钱供方鸿渐出国留学。

拿着岳父给的两万英镑,方鸿渐在法国四年,换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懒散。

到第四年看看银行卡里只剩400多英镑了,只得把回国提上日程。

给父亲的信里,痛骂博士头衔毫无实际,被父亲和丈人委婉但强硬的一说辞,方鸿渐回国前花几十美元买了个假博士文凭交差。

放在现在,这种情况在暴发户富二代比较常见,但放在小说所在的战争年代,出国留学,不是达官贵人也是世家望族,家风家教可不比今时今日。

在这样的求学氛围下,方鸿渐连个文凭都没拿上,不论是对出资支持的岳家,还是对满怀期待的父亲,甚至对付出四年时间的自己,都极不负责。

不懂事的男人,连对自己都负不了责。

02 虚假人设,也许能风光一时,但无法一辈子不被拆穿

成熟的男人,哪怕朋友间谈笑间,也尽显底蕴。

可打肿脸充的胖子,连吹水的资本都没有。

方鸿渐靠这个买的文凭,登上报纸,回乡有记者候着迎接,名气显赫一时。

回到家没两天,中学校长邀请他去学校做个演讲。

鸿渐肚子里可没点墨水,临时抱佛脚,从父亲手里拿了几本书看,凑满1000多字的讲稿,并觉得这种预备不费心血。

先不说这准备的内容怎么样,光这一千多字的讲稿,语速稍快些,甚至讲不到十分钟。

谁知这方博士到了演讲当天,竟忘了拿稿,内容全忘干净了。

硬着头皮,对着学生讲起了鸦片和梅毒,也顾不上校长警示性的不间断咳嗽,他就这么自顾自胡诌了一通。

方博士,成了一个大写的笑话。

崔永元说,读出来的知识是渗进骨子里的。

知识底蕴渗进一言一语里,不是花钱买得来的。

虚假人设,就像没有根的树,说到底不过是条木桩子罢了,能期待它长出枝叶吗?

03 只看眼前短利,全然不顾及个人形象

“只顾眼前”这一点,方鸿渐可以说是于细节处,处处可见。

先是小说开篇在法国邮船上,方鸿渐的大学同学,苏文纨同船回国。

如果说在国外逍遥自在花天酒地,没有熟人知道,回国在同学朋友面前,也还能相安无事地,做回翩翩君子的人设。

可方鸿渐,偏偏在大学同学的眼皮子底下,跟已有未婚夫的鲍小姐,光天化日之下,亲亲腻腻,爽爽利利,毫无遮拦。

后来他与苏文纨关系决裂,一心追求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

唐晓芙起初对方鸿渐印象并不坏,坏就坏在苏文纨把邮船上的“事实”跟她一说。

既成事实,方鸿渐没得辩驳。

还有一次是方鸿渐去花旗银行张先生家看亲。

第一次来张家,张太太和两个朋友,叫上方鸿渐凑一桌麻将。

没想方鸿渐四圈下来,独赢一百多。

你以为方鸿渐会给点薄面,放水少赢一点,叫大家玩的开心就好吗?

这个360度无死角直男,内心戏精彩着呢!

“假如这手运继续不变,那獭绒大衣便有指望了!”

那件心心念念的獭绒大衣400多块钱,一直舍不得买。

看个亲,还能把大衣买了,真好!

八圈打完,方鸿渐赢了三百块钱。在座三位,一个子儿不提,都站起来准备吃饭。

你以为方鸿渐会就此认命?

“我今天运气太好了,从来没赢过这许多钱!”

似是感叹,实则催钱。

最怕情商低的人说自己是说话直,

最怕不懂事的人以为自己是天真不世故。

04 在好朋友与爱人之间,拎不清界限

界限感,严格来讲,应是友情潜规则,但和男女交往有关。

首先是对苏文纨的爱意不懂得拒绝,几次三番赴约不敢直言,直至在月光下亭子里的轻轻一吻,才觉事态严重。

在读到方鸿渐把买博士文凭一事,告诉苏小姐的时候,我简直诧异他怎么会说出这番话。

因屡次与苏小姐关系不清不楚,遇上心仪的唐晓芙,无法正正当当追求,最后逼不得已放手。

方鸿渐不仅在女性朋友和意中人之间分不清关系,在好朋友赵辛楣和妻子孙柔嘉之间,也拎不清界限。

赵辛楣和方鸿渐认识在先,两人是年岁相当、脾性相投的知交,谈话内容自然包括对身边人的评价和看法。

最初,孙柔嘉对赵辛楣来说,只是报社前辈的女儿,对方鸿渐来说,是一个不太熟的女同事。两个男人私底下可以没什么忌讳地交换看法。

后来孙柔嘉成了方鸿渐的未婚妻,继而成为妻子。这种亲疏关系就不同了,再好的朋友也比爱人疏一层。

赵辛楣刚开始没有做好角色转换,他在重庆得知方鸿渐订婚消息,写信道贺,信中提起曾经关于方孙二人的预言,孙柔嘉追问详细。

书中写道,“方鸿渐新订婚,朋友自然疏了一层,把辛楣批评的话一一告诉。”

可想而知!孙柔嘉听得怒形于色。从此以后,她就开始讨厌赵辛楣。

枕边人和最好的朋友交恶,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方鸿渐处事实在不周全。

再见面,赵辛楣还是忍不住:“我不是跟你讲过,孙小姐这人很深心吗?你们这一次,照我第三者看起来,她煞费苦心。”

但他很快意识到不妥:“不对不对,我喝醉了,信口胡说,鸿渐,你不许告诉你太太。我真糊涂,忘了现在的你不比从前的你了,以后老朋友说话也得分个界限。”

鸿渐在香港跟柔嘉商量快快结婚一事,没听见言语浪漫,倒是说了一句:“辛楣劝我和你快结婚。”

敢情连求婚也是,听了朋友。

鸿渐搬话的能力倒是实诚,全不顾及妻子和好朋友。

其实很多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请永远记住:

有界限感,才是处理好两边关系的要点,不管是好朋友和爱人,还是母亲和妻子。

05 感情里遇到矛盾时,绝不能输

方鸿渐和孙柔嘉共筑了爱的小屋,可婚姻里的鸡毛掉了一地又一地。

其中也因为,年轻小两口还没明白一个道理——跟一个人结婚就是跟对方的家庭结婚。

虽然没有和长辈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但彼此的家长互相看不惯对方亲家。

方鸿渐的家庭规矩多,思想相对传统,看不惯柔嘉挣钱比鸿渐多,明示暗示盼着柔嘉在家操持。

柔嘉的姑母心疼柔嘉,处处护着柔嘉。小家里的奶妈,从小带柔嘉大的,也格外区别对待这对夫妻。

家长里短的琐事闹不停,两人左右为难,受足了气,只好在彼此身上出气。

鸿渐这个幼稚鬼,为太太受气,同时也发现有个太太的好处——

从前受了气,只好闷在心里,不能随便发泄,谁都不是自己的出气筒。现在可不同了,对任何人发脾气,都不能像对太太那样痛快。

父母兄弟不用说,跟朋友生气要绝交的,用人要罢工,只有太太的受气容量最大。

相盼携手一生的人,最受得了气,是因为爱;

当枕边人成了受气包,这份爱也就凉了。

争吵愈演愈烈,甚至当着柔嘉姑母的面,方鸿渐怒气冲冲地炸锅,甩门就走,全不给柔嘉留面。

冷战越来越长,方鸿渐甚至连辞职都没和柔嘉商量,大有小孩子背着大人偷干坏事的快感。

这快乐的背后,哪里把和柔嘉共筑的小家放在眼里!

在一次冷战中,柔嘉等他回家吃晚饭,还想着让姑母给鸿渐找份工作,可始终没等到人。

鸿渐回到家,发现柔嘉和奶妈都不在,行李箱少了一件,怒起大骂,骂完和衣就睡。

我以为你会回来,我以为你不会走。

多少感情在不闻不问中,就走散了。

最让人伤心的是,他宁愿自己一个人睡的脆薄,也没想找柔嘉。

其实女人不是不懂事,只是,她需要碰上一个懂事的男人。

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注定了他的生活、他的感情,一塌糊涂。

越是不懂事的男人,越希望爱人懂事。

因为他做不到包容、迁就,也不会让步。

女人的美丽是男人疼出来的,女人的温柔是男人惯出来的。

成熟的男人,会用自己的爱,把妻子养成人人羡慕的美丽女子。

不懂事的男人,只会用自私冷漠,把爱人变成人人可怜的苦怨妇。

  • 《围城》,不懂事男人的样子都在这本书里了
    答:其实《围城》不仅仅说的婚姻,主人公方鸿渐从法国坐邮船回国开始,到与孙柔嘉携手踏入婚姻,方鸿渐的不成熟不懂事,终于把一手好牌过成了一地鸡毛。不懂事男人的样子,全在这本书里。01 花重金出国留学,回国前买个文凭交差有担当的男人会明白,高贵的学历不一定完全代表能力,却是高贵工作的敲门砖。 而对于不懂事的男人,...
  • 《围城》:生活如同“围城”,那些不懂反抗的人,只会被困住,为什么?
    答:只要我们不时强大本人,不时去面对理想,我们才能够逃离生活这个围城。而假如我们太过懦弱,最后只会像方鸿渐一样被生活困住。再平凡的人,也绝不能平凡方鸿渐固然是《围城》的男主,但是实践上也是个特别平凡的人。他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乡绅,而他也只是当时人海里看起来很平凡的那个人。除了格外吸收...
  • 为什么很多读者都非常推荐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在哪 ...
    答:《围城》一书让人读起来轻松,想起来沉重。前者是因为钱先生的写作很优秀,而后者是因为这本书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围城》久负盛名,是本书的中心,所以它仍然吸引着很多的读者。还有就是《围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因为它对社会的批评,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一生,抨击了当前国家政治的弊端...
  • 《围城》读后感
    答:其实不仅仅是思想,婚姻、工作、人际,甚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大围城。在整本书中,钱钟书所刻画的人的局限性与复杂性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每个人穷尽此生都在不同的围墙边努力的攀爬着,直到再也爬不动为止,然而可笑的是人们往往想的懂却看不透,依旧无法克制自己去追随城内或是城外的事物,这便是人的局限与复杂。 ...
  • 《围城》热播引起空前轰动,它背后的故事究竟有多备受感动?
    答:《围城》的背后是钱钟书一生的影射,书中虽然写的是鸿渐,但是实际上是写了钱钟书的一生过得非常不容易。在写《围城》这本书的时候,钱钟书和杨绛一家的生活才刚健起色,在这之前,他们有段时间过得非常辛苦。钱钟书写的书没人买,全家都只能靠杨绛一个人。钱钟书把杨绛的辛苦都看在眼里,好在最后他们...
  • 围城的读书心得
    答:围城的读书心得1 第三次掀开这本书,每次看得感受都不同,自问世上有多少方鸿渐? 年轻的时候骄傲自诩不凡,在最好的时段被大家包容吹捧。 但迟早社会会揭开你的面具,发现下面的你软弱无能,假的文凭,一般的家世,不中用的傲气。 你看不上爱耍小聪明的苏小姐,你放弃了你的红玫瑰唐小姐,生活开始磨平你的棱角,它...
  • 你认为《围城》这本书值得读吗
    答:上大学的时候,把电视剧找出来看了一遍,突然发现,读了那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李梅亭到底具体什么样子,但是葛优的神演技让我彻底知道李梅亭就是葛优演的那个人 ,围城是80/90年代由夏志清极力推崇才被人广泛关注,当然围城小说本身写的就真好。中国现代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翘楚,深得原著之韵味,窃以为至今无...
  • 如何理解《围城》里的最后一句话?
    答:回答:我认为围城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看完电影会后就会有更多的感想。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电影里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包涵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 电影剧情一座城市在数小时内倒塌,几个小时前还很平静。从方鸿渐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懊悔,就像父亲...
  • 钱钟书写《围城》有什么深意吗
    答:《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这种讽刺基于时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于钱钟书个体的原因。在钱钟书看来,读书而没装在脑子里融会贯通,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的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而这正是钱钟书...
  • 钱锺书和杨绛要是真的很恩爱,为什么能写出《围城》?
    答:是要比杨绛好看些。1923年出生的何灵琰,比钱钟书小13岁。何灵琰是钱钟书在震旦女校的学生,也是他的补习学生之一。据何灵琰在《钱钟书·<围城>·才人》一文中回忆,钱钟书是徐森玉推荐给父亲,为她补习英文,为其当家教约有两年。在钱钟书发现这个学生对英文不感兴趣后,更多的是给她讲中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