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的情感纽带是什么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的力量源泉?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什么?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那么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全面理解这个崭新的概念,建立起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要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厚植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民族历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挚情感的流露。因为爱自己的祖国,56个民族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统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要深刻认识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要时刻胸怀祖国,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行为作斗争。要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实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功立业。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打牢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儒学复兴论”(现代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想流派,是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
  新儒学有什么特征
  答:现代新儒学的特征是:①认为中国传统古典文化,尤其是由孔子开创,宋明理学继承发扬的儒家文化是天生优越的,本质上大大高于任何西方文化,外来文化;②认为中国文化的惟一出路,就是复兴现代新儒学,“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复兴”,这样中国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希望;⑨主张中国走“儒家资本主义道路”,即在经济上摘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化的市场经济,文化上复兴以儒家道统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想流派。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走应怎样的道路
  答: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总体要求是:①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是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一项根本原则。②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③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重。
  为什么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全新的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的情感纽带是什么的思想基础是什么的力量源...
    答: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爱国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尊重民族历史文化、骨肉同胞相惜等真挚情感的流露。因为爱自己的祖国,56个民族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统一,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
  •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
  • 什么是中华民族共体意识
    答:2、情感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助、支持和团结,强调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亲近感。3、共同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追求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繁荣,强调各个族群之间的平等、和谐与发展。4、共同责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鼓励中华民族成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强调每个人为...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是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3、民族交流。民族交流是一种较高阶段、较深层次的民族交往。这种交往的频率较高、波及面广、领域广泛,交往内容比较丰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什么写入党章
    答:文化多元主义”模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
  • 铸牢中华民族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和心灵纽带,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有助于推动国家统一和强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声誉和影响力。三、文化多样性保护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多样性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着文化冲突和摩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促进文化和语言的和谐发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什么样的共同体理念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增强“三个意识”...
  • 四个必然要求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增强“三个意识”...
  • 大学生筑牢中华共同体意识引起了学生怎么样的情感和共鸣心得
    答: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使其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集体认同和共同意志的反映,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
  • 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
    答: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找准民族团结工作与各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情感...